往返跑教学设计
水平二
执教老师: 指导老师:
一、
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本着求实,探索,创新的思路来展开。采用体验学习、寓玩于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贯彻教育。同时,在教材的设计上,注重学生生存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协调素质,启发学生智慧,培养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 二、
设计思路
跑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劳动和各种体育运动中表现出的最基本的活动能力,它是各项运动的基础。跑常以游戏的形式给儿童带来许多趣。发展奔跑位移速度的游戏是小学三至四年级跑与游戏教学的主要内容。本课将通过各种形式的往返跑,体验在快速跑中的身体感受,从而进一步改进跑的运作,培养跑的正确姿势,提高位移速度和奔跑能力。因此,本课结合儿童的身心,从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出了具有多样性、趣味性、竞争性和娱乐性,并能为儿童提供展示自我的条件和机会,不仅使儿童身体得到发展,而且在心理的需求上也得到了满足。 三、
学习目标
(一) 在跑与游戏教学中,通过体验学习,使学生掌握往返跑的基本方法。 (二) 在跑与游戏教学中,发展学生跑的能力,发展速度、灵敏、协调和一般耐力素质,促进身体各系统、器官功能和下肢力量的发展。
(三) 采用多样化、兴趣化、儿童化、游戏化的教学组织、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各种积极因素,使学生觉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充满自信,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 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克服困难、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团结协作、友好交往的集体意识与行为,以及奋力拼搏和竞争进取的精神。 四、
重点与难点
重点:转弯后加速跑。难点:减速转弯,身体重心减低。 五、
教学流程
游戏热身——听叫号我转弯——听口令学转弯——听口令学往返——15米往返跑——运动“食谱”——放松与小结 六、
运动指数
运动密度:60%—70% 运动心率:125—135次/分 运动强度:1.4—1.6 七、
场地器材
篮球场 标志物若干 音响一台
体育与健康课教案
学校: 班级:四年级 执教老师: 学生人数:44
教学 往返跑; 内容 场地 器材 篮球场,音响一台; 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80%的学生基本掌握往返跑的动作要领。 教学 2.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反应与灵敏等身体素质。 目标 3.培养学生行动迅速、听从指挥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并通过情境进行安全与德育教育。 教学 转弯后加速跑 重点 教学 过程 课的内容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检查服装、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 教师活动 1、教师检查常规,观察整队情况; 2、听体委报告; 3、向学生问好; 4、宣布上课内容; 5、教师讲解课堂要求和任务。 教学 减速转弯,身体重心减低 难点 学生活动 1、体委整队检查人数、服装; 2、向老师报告; 3、向老师问好; 4、认真听讲,知道上课内容,按照要求和任务活动。 组织、要求 组织: 成四列横队集合! ◎ 要求:1、动作快、静、齐;2、精神饱满。 ◎ 要求:1、动作快、静、1 齐;2、精神饱满。 5 小 次时强数 间 度 1 准 备 部 分 二、热身运动: 1、绕圈慢跑(听口哨反方向跑)。 2、游戏“快乐寻宝”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报数;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慢跑。 3、教师带领学生玩游戏。 1、学生进行认真报数,并记住自己号码。 2、学生积极认真听指挥。 3、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游戏。 要求:散开队形,安全慢跑,转弯降低身体重心,任意选择目标。 基 本 部 分 一、听叫号我转弯 学生在球场自由慢跑,当听到单或双数站立,双或单数转弯跑。 1、教师讲解语言要清晰。 2、教师找学生进行示范。 3、教师带领学生学转弯练习。 2
基 本 部 分 二、听口令学往返 4人一组,平均分配练习4 4人一组,到练习场地的两边起在起跑线后站立。跑线后站立。 听口令后,第一位 同时迅速起跑,跑练习1 听口令后,两向标志物2并按左边第一位同时迅速起转方向绕转弯返回跑,跑向前方标志物1,再转向2后返回并按左转方向绕弯返起点(转弯时不得回,依次类推。 越过线),依次类 推。 练习2、3 跑向前方 标志物后,绕最近(或教师引导学生闯最远)的标志物,按关,让学生进行练左转方向绕转弯返回习,游戏通过示范(转弯时不得越过和精讲,使学生明线),依次类推。 白。 三、15米往返跑游戏 1、教师引导并组织 学生进行游戏,发挥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运动“食谱” 1、俯卧撑; 2、仰卧起坐; 教师用精简的语言引导学生进行上肢的练习。 1、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模仿,积极体会动作。按老师要求进行练习。 要求:减速转弯,身体重心降低,转弯后加速跑。 要求:减速转弯,身体重心降低,转弯后加速跑。 学生两个或三个人一组,进行石头剪布,输的人做一个俯卧撑或仰卧起坐; 练习1 练习2 练习3 练习4 游戏 3 3 3 1 25 中 1 ◎ 5 结 束 部 分 1、 放松活动:放松拍手操 2、教师对本次课进行总结; 3、有序的组织学生下课。 1、教师认真组织,并带领学生积极做放松操; 2、教师对本次课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 3、整理、回收器材; 4、有组织、有序的下课。 1、学生认真做放松操,积极放松; 2、认真听老师进行总结; 3、体委整理并回收器材; 4、听从要求,有序的下课。 组织: ◎ 要求:1、动作快、静、齐;2、精神饱满。 1 5 小 教学 反思 教学 练习密度:60%—70% ;平均心负荷 率:125—135次/分。 预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