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画---小蝌蚪教学活动设计

来源:好走旅游网


《中国画--小蝌蚪》教学活动设计

郑天镶

活动内容:学前班美术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小蝌蚪的特点及其特征。

2、引导幼儿了解中国画所需的工具、材料的名称和用途,初步学习正确的使用方法,初步培养幼儿对中国画的兴趣。

3、引导幼儿学习用笔尖蘸墨表现球体的简单技法。 活动准备:

师:活的小蝌蚪若干只,养于玻璃瓶中。放大的中国画小蝌蚪一幅。(范画)相关用具。 生:八开生宣纸3张、大白云笔2支、调色盘、小水桶和墨汁,废报纸若干。 活动时间:一课时 活动过程:

课前热身活动:组织教学,检查学具准备情况。 1、组织纪律上课。

2、检查幼儿学习用品准备情况。3、谈话:小朋友们请看看你们小桌子上的工具和材料,(纸、笔、墨汁、调色盘)想一想,猜一猜:今天我们要干什么?

活动一:我是火眼金睛。

1 / 4

1、激趣导入:小朋友们都见过青蛙,可是有见过青蛙妈妈的儿子是什么样子吗?今天,我们就要来看看并且还要画一画。出示蝌蚪:这就是青蛙妈妈的儿子名字叫——蝌蚪。板书课题:中国画——小蝌蚪

2、回顾旧知:谁还记得画国画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小朋友们可以在小组里互相交流一下。(幼儿相互交流)

3、全班交流:指名让小朋友说,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发言。

4、实物展示,激发兴趣:小蝌蚪长得这么可爱,今天我们要用国画的方式把它画下来,你觉得在画的时候怎样才能把小蝌蚪画得可爱又有趣呢?只有孙悟空的眼睛才能瞧出来呢!让我们一起来仔细看看小家伙长得样儿吧。引导幼儿观察瓶中小蝌蚪:小蝌蚪长什么样子?(大大的,圆圆的,尾巴小小的,长长的。)小蝌蚪是什么颜色的?(黑黑的)在水里是什么样子的?(每个问题提出后给予幼儿思考的时间,鼓励孩子在小组里自由发言,最后全班交流时师要作强调总结并板书蝌蚪的特点)(设计意图: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观察,感知小蝌蚪的形体,为绘画打下基础)

活动二:课间小游戏--我是小蝌蚪。

小蝌蚪真可爱呀,我们也来学一学小蝌蚪的样子在水里游泳吧。(组织幼儿模仿蝌蚪的样子游泳。) (设计意图:一是加深对蝌蚪的印象,便于创作作品。二是给予幼儿活动时间,幼儿注意力集中后需要休息。)

活动三:我是小画家。

教室里的小蝌蚪和瓶里的小蝌蚪都可爱极了,老师呀也喜欢小蝌蚪,还把他们画下来了呢,请大家看黑板。

1、出示范画,并张贴于黑板上,请幼儿观察比较:这幅画上的蝌蚪与瓶中的蝌蚪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相同呢?请大家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2 / 4

2、全班交流,指名让幼儿发言,并给予表扬。

3、真会观察呀,那大家想知道老师是怎么画的吗?好,现在老师就来教一教,可要看仔细了哦。教师边示范画蝌蚪边说步骤:

1)纸张的摆放;

2)构图要领:用铅笔轻轻勾画出小蝌蚪在画面中的大体位置和形状,用大白云笔蘸清水掭一下,再用笔尖蘸墨汁按两下,在调色盘中调几下,在盘子的边上把多余的墨汁赶下;

3)先在宣纸上画左半圆,再画右半圆,最后用中锋笔拖出小蝌蚪细长的小尾巴;4)装饰:画好蝌蚪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任意添加周边环境,如:水草、荷花。

5)其他细节:等画面干后再移动宣纸,移动宣纸时要轻拿,以免把画纸损坏。

过渡:刚才小朋友们观看了老师作画,老师发现有好多孩子都迫不及待地想动手试一试了,现在就请大家也来试着把你喜欢的小蝌蚪的样子画下来吧。

4、幼儿活动:幼儿作画,老师巡视个别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设计意图: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初步学习正确使用国画工具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习用笔尖蘸墨表现球体的简单技法。初步培养幼儿对中国画的兴趣。)活动四:我真棒。

1、幼儿活动:在小组里评价谁画的好,为什么?互相欣赏作品,体验第一次画中国画的感受,体验成功的快乐。

2、选出小组优秀作品,评出小画家奖,鼓励其他小朋友向他学习。 3、师生互动: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赏析名家作品,感悟国画的意境美。 (设计意图: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懂得赏识别人。)

3 / 4

活动五:我是好娃娃。

1、在这节课里,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话相对大家说?师:是呀,说得太好了,我们都知道小蝌蚪是青蛙妈妈的儿子,长大了就是一只只青蛙。青蛙是田里庄稼的好朋友,所以我们要做个爱护好小蝌蚪的好娃娃,不能玩耍它们。

2、把你的画带回家介绍给爸爸妈妈,请他们和你一起再画一幅小蝌蚪的画。

(设计意图:美术课不止是教给孩子美术知识,还要教孩子懂得爱,保护小动物,并和父母分享成功的喜悦。同时让家长也参与到教育中来。)

板书:中国画—小蝌蚪 (张贴范画) 头圆圆的,大大的 尾巴细细的,长长的 身子黑黑的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