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征、等闲、逶迤、磅礴、岷山、开颜、万水千山”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意,感受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准备】
1.媒体课件
2.生查找有关长征的故事并自学生字词。
第一课时
【课时要点】
1. 初读诗词,了解诗词大意。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词。
一、谈话导入,了解诗背景
1. 长征是震惊世界的伟大壮举,有着讲述不完的故事,说说你知道的长征途中的故事。(《飞夺泸定桥》、《让马》、《一袋干粮》、《丰碑》„„) 2. 师介绍时代背景:
长征是非常艰苦的„„(出示红军长征的线路图,师述)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保存自己的实力,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翻过了五岭,突破了乌江,四渡赤水,越过气势磅礴的乌蒙山,接着又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然后爬雪山,过草地,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在这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红军战士靠着自己的双脚,走过十一个省,行程二万五千余例,完成了举世无双、惊天动地的万里长征。
说明:学生对长征不太了解,讲解长征的起止时间、路线、行程、主要经历等,
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长征。 3.师介绍写作背景:
(1)回顾那段峥嵘岁月,二万五千里长征,谱写了多少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造就了多少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又留下了多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那么,如此丰富深厚的历史内涵,又是如何浓缩到一篇只有56字的诗歌中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共同赏析这首诗——《七律 长征》(板书课题,齐读)。
解释“七律”。(七律即七言律诗的简称(出示)。每首八句,每句七字。每两句为一联。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出示),第二联叫颔联(出示),第三联叫颈联(出示),第四联叫尾联(出示)。)
说明:“七律”的概念不必过多强调,只要让学生知道是七言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即可。
(2)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诗人就是三军的统帅、伟大的领袖——。(出示图片)当时率领的红一方面军已到达陕北,长征已经胜利在望。回顾一年来红军战士走过的路程,诗兴大发,满怀豪情地挥笔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并亲自向红军战士朗读了这首诗。(范读)
二、整体感知课文,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初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指名读,结合正因。
说明:扫清字词障碍;指名朗读诗歌,师生共同评析朗读节奏。
3. 再读,思考全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不明白的地方借助注释理解,也可以小组解决。
4. 交流,结合理解词义
(1)“逶迤”、“磅礴” (媒体变红)
查字典解词,能用简笔画画出对这两个词的理解吗?
能通过你的朗读来表达出你对这两个词的理解吗?(指名男女生读) “逶迤”要读出曲折绵长之意,“磅礴”要读出高大雄伟之势。 (2)诗中涉及到很多山水名称,能搞清楚吗? 山名:五岭 乌蒙 岷山
水名:金沙江 大渡河 (学生交流,媒体变红)
4.师: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句,但却写出了红军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的经历。 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男女生或者小组读)
5.全诗再现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洋溢着一种怎样的感情?该如何读? (洋溢着自豪、喜悦的感情) 出示朗读提示:
红军/不怕/ 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说明:此首诗比较长,之前已经让学生初读过,这次的朗读要指导学生从重音、语调等方面读出感情。教师也可以师范读。
三、理解首联意思:
1.读了这么多遍,发现这首诗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吗?齐读。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远征难、红军战士面对困难的态度是“不怕”、“只等闲”。) 2.理解:万水千山 只等闲
(万水千山:这里的千、万都是泛指,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
等闲:平常,不放在眼里。)
3.红军为什么把无数艰难困苦当作平常事呢?“万水千山只等闲”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结合板书:英勇无畏、乐观豁达的精神) 4.我们应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慷慨激昂、高亢有力„„) (试读、范读、齐读)
说明:理解这首诗,从首联开始。因为此诗的首联是整首诗的诗眼,后几句都是围绕红军不怕远征难展开的。在理解“万水千山”可以让学生联系文章来理解。 5.师: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他们又是怎么乐观地去克服它们的呢?我们下一节课一起再来学习诗句的后几联。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媒体出示:
远征 等闲 逶迤 磅礴 岷山 开颜 万水千山 2.把诗词读正确,读流利。 3.思考课后练习2.
板书设计:
25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七律 长征 英勇无畏乐观豁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