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科杖任济市场我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题思考及对策摘要: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特别是智能化开关、光电式互感器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出现,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即将进入数字化新阶段。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将在分析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发展趋势。关键词: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问题;趋势目前,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级变电站,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状态稳定,在实际运行中,充分发挥了技术先进、运行可靠的特点。然而,在实际运行中,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问题已经影响到变电站整体的安全、可靠和稳定运行。因此,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1、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特点1.1智能化的一次设备一次设备被检测的信号回路和被控制的操作驱动回路采用微处理器和光电技术设计,简化了常规机电式继电器及控制回路的结构,数字程控器及数字公共信号网络取代传统的导线连接。换言之,变电站二次回路中常规的继电器及其逻辑回路被可编程序代替,常规的强电模拟信号和控制电缆被光电数字和光纤代替。1.2网络化的二次设备变电站内常规的二次设备,如继电保护装置、防误闭锁装置、测量控制装置、远动装置、故障录波装置、电压无功控制、同期操作装置以及正在发展中的在线状态检测装置等全部基于标准化、模块化的微处理机设计制造,设备之间的连接全部采用高速的网络通信,二次设备不再出现常规功能装置重复的1/0现场接口,通过网络真正实现数据共享、资源其享,常规的功能装置在这里变成了逻辑的功能模块。13自动化的运行管理系统变电站运行管理自动化系统应包括电力生产运行数据、状态记录统计无纸化;数据信息分层、分流交换自动化;变电站运行发生故障时能即时提供故障分析报告,指出故障原因,提出故障处理意见;系统能自动发出变电站设备检修报告,即常规的变电站设备“定期检修”改变为“状态检修”。2、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2.1后台监控机的管理问题2.1.1后台监控机运行管理在实际运行中,常会出现后台监控机由于人为和监控机本身等原因导致瘫痪不能工作的情况,有的变电站一年内就发生数次,严重影响了变电站的整体运行。因此,为防止这种情况发生:①要制定变电站后台监控机的运行和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对值班人员进行约束,一旦发生人为原因引起的后台监控机瘫痪情况,严格按制度处罚,决不姑息,同时警示他48程汉湘卢翔智(广东工业大学510100人。②加强管理部门的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不留后患。Os设置操作系统和监控软件密码管理办法,只有管理部门和变电站站长掌握密码,普通值班人员不掌握密码,防止随意进人操作系统和启动、停运监控软件,防止使用后台监控机的软、硬件资源并遭到破坏。④用监控软件封装操作系统。监控软件封装操作系统是指当第一次启动后台监控机时,监控机自动启动操作系统后继续启动监控软件,直至启动到监控软件界面,如果停运监控软件,需要输人密码,只有掌握密码的人才能停运监控软件,进人到操作系统。监控软件封装操作系统功能在防止后台监控机被别人使用和被破坏等方面是十分有效的。在选择后台监控软件时,应注意选择具有这种功能的产品,提高后台监控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2.1.2后台监控机应选择工控机由于后台监控机要求时实运行,处理的数据量比较大,响应速度快,而且处在强电磁环境,所以一般普通计算机无法满足要求,在选择时应选择高性能工控机。高性能工控机能够在强电磁环境工作,抗干扰性能强,能够时实运行,硬件设备工作稳定性好,能够满足变电站后台监控系统的要求。目前在一些变电站,由于后台监控机大量使用商用机、家用机和其它计算机,已经出现后台监控机损坏而不能工作情况。高性能工控机能够保证变电站后台监控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2.1.3后台监控机应配置不间断电源在一些变电站中,没有为后台监控机配置不间断电源,使用的是站用变交流电源。使用站用变交流电源存在下列弊端:①当系统停电时,后台监控机失去电源,不能工作;②占用变交流电压波动较大,电压质量有时不合格,有时电压高,烧毁计算机,有时电压低,计算机不能工作,不能给后台监控机提供合格的电源;③当站用变一次熔断器熔断时,后台监控机失去电源;④当lOkV系统接地时,站用变交流电源受到严重的谐波干扰,影响后台监控机的正常工作。2.2保护监控系统不具有故障滤波装置目前,在一些变电站的保护监控系统不具有故障滤波装置。作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故障滤波装置应是必备一种装置,当配出线发生故障跳闸时,故障滤波装置能够记录故障跳闸前后10或更多周波内电流的变化以及故障电流值,便于分析故障原因。2.3保护监控系统的事故和预告音响信号一些变电站的保护监控系统的事故和预告音响信号受后台监控系统的控制,当后台监控机不能工作时,事故和预告音响信号则不能发出,不能提示值班人员处理事故或故障,严重影响变电站的安全运行,造成1'T烧毁,开关2.4保护监控系统远动和信息的发送与接收处理2.4.1远动和信息的发送一些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远动和信息是通过后台监控系统发送到调度主站,当后台监控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时,则远动数据和信息的发送不能发送,这种方式不利于远动数据和信息的发送,应在保护和监控系统的通讯单元直接向调度主站发送远动数据和信息,不受后台监控系统控制。2.4.2远动数据和信息发送、接收处理目前,一些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对远动数据和信息的发送、接收处理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不能上传保护定值、主变档位等,不能正确接收、处理调度主站的开关遥控操作、修改定值、主变调档等功能。由于这一问题的存在,对于变电站的自动化程度受到很大影响,不利于设备的远程操作。3、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3.1全国联网的发展方向,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坚持全国联网、西电东送、南北互联的发展方向,要做到系统联网可靠水平不降低。我国水力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和西南部,这两地区可开发电量占全国82.9%;煤炭资源华北和西北两地区占80%;而负荷中心集中在中部和东西沿海,这两地区的经济总量占全国82%,电力消费占78%。这种差异,决定电力工业发展必须实行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的战略。要做到全国联网后,可靠供电水平不降低,加强发电厂、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提高其自动化水平很为重要。3.2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发展变电站自动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国外70年代就开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工作,日本研究成功的第一个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SDCS-1型于1980年开始商品化生产。我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研究工作开始于八十年代中期,直到1987年第一个由清华大学独立自主研究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山东威海成功的投运,标志着我国变电站自动化进人新的历史阶段。90年代,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成为我国热门的话题。总的来说,我国变电站自动化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①变电站分立无件的自控装置阶段。②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智能自动装置阶段。③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全面促进变电站技术水平和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参考文献:1.严浩军:《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策略的改珊,《电网技料1997年第10期2.孙军平,盛万兴,王孙安:俩一代变电站自动化网络通信系统研究》,《中国机电工程学锄2002年第10期3.阳先惠等:伍联网技术对现场总线技术发展的影响》,《自动化博览》2001年第18期4.齐伟:K+合自动化变电站千扰分析及防护》《农村电气41;))2003年4期事故跳闸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