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刍议水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稳定性

来源:好走旅游网
科技创新

刍议水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稳定性

崔春涛

摘要:得益于科学技术发展,水电厂运行朝着自动化、机械化方向不断迈进。作为水电厂运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能否稳定运行,关乎到水电厂的整体运行效果。而因某些影响因素的存在,限制了自动化控制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本文以某水电站为例,以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运行影响因素的分析为切入点,提出提升设备运行稳定性的策略,以供参考。关键词:水电厂;稳定性;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影响因素

水电厂作为我国电力供应的主要途径,相较于煤炭发电方式更为清洁,且电力生产效率相对较高。随着社会发展建设的持续深入,对电能资源的需求量逐年增高,促使水电厂的生产运行面临更为艰巨的挑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应用,可以在提升水电厂生产效率的同时,促进水电厂效益与作用的发挥。但因某些影响因素的制约,致使水电厂自动化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因此,如何强化自动化控制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成为水电厂首要解决的问题。

1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运行影响因素分析

1.1 气候因素

自动化控制设备运行期间,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等,并且因湿度、温度因素并不会在短时间内对设备运行造成影响,所以极易被管护人员所忽视。如果设备处于高温、高湿的运行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设备老化会加速,出现故障的几率增大,导致设备在运行期间出现异常,不同程度的影响设备安全、稳定运行。2013年8月,某水电站蝶阀层风机在启动瞬间出现动力电源开关跳闸现象。经现场检查,蝶阀层相对湿度76%,风机控制柜内潮气较重,控制继电器的防护罩内有明显雾气,造成继电器内部短路,启动操作时出现异常跳闸情况。原因分析:一是蝶阀层处于尾水水位以下,阴冷潮湿,两侧墙体渗水和蝶阀管路冷凝水较多;二是丰水期雨水较大,厂内各部渗漏排水量增加,蝶阀层的排水沟和集水井内水量增多,造成蝶阀层湿度变大;三是该风机控制柜的柜门密封不严,且除湿设备未运行,造成柜内湿气聚集。2014年6月,某电站通讯系统3#UPS电源器故障告警并自动退出运行。经现场检查发现,室内温度37℃,UPS电源器内部温度已经达到46℃,最终导致内部元件过热损坏,并停止运行。分析原因:一是通讯室内空调处于换气模式,而不是制冷模式,造成环境温度过高;二是该UPS电源器的散热风扇由于不间断运行造成卡涩损坏,导致电源器内部散热不利;三是该设备的后柜门散热孔较少,起不到较好的散热效果。由此说明,若设备长期处在温度、湿度过高的环境中运行,设备极易出现短路、断路等问题,对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稳定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

1.2 维护因素

为保障设备的稳定运行,需定期开展设备维护、检修工作。而因自动化设备的复杂性、精密性较高,所以对维护人员的经验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2012年2月,某水电站2#机组在C级检修过程中未对破损的导叶摩擦装置控制回路接线进行更换,仅对发现破损的线路进行了简单的绝缘包扎,其中一处隐蔽的破损没有被及时发现,设备上电后造成2#机组直流系统一点接地故障告警。2014年12月,某水电站3#机组在C级检修过程中没有按要求将水导油盆内的水导瓦测温电阻线捆绑固定,机组运行中造成水导瓦测温电阻线与转动的发电机大轴相摩擦,一段时间后测温电阻线绝缘被磨破,线路被磨断,导致3#机组在运行过程中温控仪开出异常告警,后停机处理约1

14

产 城

个小时。

2 水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稳定性的强化措施

2.1 重视设备运行的气候防护

设备运行极易受到环境气候的影响。鉴于此,为保障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需依据对设备运行情况的全面分析,采取科学对策进行环境气候防护的强化,避免环境气候影响因素对设备稳定运行产生制约。若设备运行处于高温状态环境,可结合实际情况的分析,借助灌封、密封、浸渍等方式的应用提升设备的保护效果。若水电厂经济条件允许,可以进行除湿机的安设,在避免高温对设备产生影响的同时,将设备运行环境的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障自动化设备的稳定运行。另外,重视对自动化设备安设散热装置。设备具体运行期间,除外部高温影响外,设备自身长时间运行同样会产生一定热量,若热量迟迟不消散,会对设备的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此,可结合对实际情况的分析,将常用元件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为自动化设备安设散热装置,如散热器、通风机、空调等。通过对散热装置的合理增设,保障设备稳定运行,实现将设备运行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2 重视设备运行的检测与监测

为保障水电厂供电的稳定性与持续性,自动化设备始终处于全天候运行状态。要想提升设备运行的稳定性,需加强对自动化设备的监测与检测,明确掌握设备运行具体状态,第一时间发掘设备运行存在的隐患、故障等,通过及时制定措施加以解决,促进设备的稳定运行。针对设备检测、监测工作的开展,常用方法包括:(1)保证检测法。所谓保证检测法,是指在设备出厂前,相关技术人员借助保证试验的方式进行设备的最后把关,进行统一化的设备性能、质量检测,确保设备在出厂阶段不存在任何问题。通过对保证检测法的合理应用,虽然可以保证设备在出厂时性能质量达标,但是其检测周期相对较长,要想合理开展保证检测,必须进行设备检测的提前安排。(2)现场检测。所谓现场检测,是指在设备运行阶段进行性能质量的定期检查,将现场设备的运行进行记录,并将数据记录录入计算机管理系统中,借助系统进行设备参数、指标的分析。此检测方式的应用,虽然检测效率较高,但在检测期间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需在检测期间进行外界环境因素的严控,保证现场检测的精准性。

2.3 重视设备维护人员能力强化

设备维护人员素质能力决定了维护工作的开展成效,若人员素质能力未达到岗位标准,无法发挥出维护工作应有的作用与功能。对此,水电厂需重视对人员素质能力的强化,定期组织人员开展自动化设备维护培训,加强人员对自动化设备构造原理的掌握,帮助维护人员强化自身维护技能,确保自身素质能力符合岗位标准,可以胜任自动化设备维护工作。同时,落实规范设备维护制度,强调维护人员必须按照规范规程进行设备维护,避免因维护不到位而影响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结语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运行是否稳定,直接影响水电厂的整体运行、生产效率。对此,水电厂需正确认知保障设备稳定运行的重要性,深入探析当前设备运行尚存的影响因素,实施科学对策提升设备运行的稳定性,避免设备运行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为水电厂高效运行提供保障。

(甘肃电投大容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