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杨氏之子》教学实录

来源:好走旅游网
·课内外·教学相长《杨氏之子》教学实录浙江省绍兴县柯桥小学

罗玉娟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走进一则有趣的小故事,去认识一个聪明伶俐的九岁小孩,他就是———生:(接读)杨氏之子。师:他,是谁家的孩子?生:杨家的儿子。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是查词语手册的。

师:你善于借助工具书学习,学习方法好,表扬你!二、读一读,读通课文

师:早自修,我布置了预习,要求大家反复读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读流利,能读了吗?

生:能!

师:那么有把握了!我们就来比一比,看谁读得好。我请五个同学读,每人读一句,不过得注意前后的衔接。其余同学仔细听,读完后请你当小老师评一评。

(请五个学生轮读,每人各读一句。)师:哪位小老师先评?

生:“孔君平诣其父”中,“诣”读错了,该读“yì”。师:请你带读一下,大家跟读。(生带读,齐读。)

师:那么,这个字什么意思,谁知道?生:是“拜访”的意思。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生:我看了课文下面的注释。

师:好方法,大家也可以像他这样学习。师:继续评。哪位小老师评?请你———生:“孔君平诣其父”,停顿不对,不是“孔君/平诣/其父”,而是“孔君平/诣其父”,因为孔君平是人名。

师:真好!对,孔君平是杨家儿子父亲的朋友,要连着读。请你带读大家读一读。

(生带读,齐读。)(不少学生举手想说。)师:小老师还有话说,请你———生:“为设果”中的“为”读“wèi”,还是读“wéi”?师:你很会思考。这个“为”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谁为谁设

64XIAOXUESHIDAI·2019年第05期果呀?

生:哦,是杨家儿子为孔君平摆上水果。师:所以读———生:(齐读)“wèi”。

(读后,学生马上在文中注上音。)师:记好了吗?咱们一起读———生:(齐读)“为设果”。

生:(高举小手示意)老师,我还有问题。师:好,你说吧!

生:最后一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我不太会读,该怎么读?

师:这句子是文中最难读的句子,谁会读?试试看。请你———生:读———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还行,不过停顿上有个小错误。我来提醒一下,“家禽”现在是一个词,指家养的鸡鸭等小动物,而古代是两个词———和“禽”“,禽”是鸟类的意思,“家禽”就是———生:家里的鸟。

师:对!知道“夫子”是什么意思吗?生:是对有学问的人的尊称。

师:对,这里是对孔君平的尊称,我们可以译成“您”。所以,就是———生:您家。

师:是的,下面老师来读读这个句子,你听好停顿,做好记号。

师:听清楚了吗?谁来读读看?请你———生:读———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师:这组开小火车读句子。(一小组开小火车读)

师:读正确了,咱们一起读一读。(全班齐读)

师:同学们,这是一则小古文,也叫文言文,是古代人写的文章。读古文要有古文的韵味。想不想听老师读几句?

生:想。

师:我来读两句,你听仔细了,特别留意语气和停顿。(读了前两句)

师:听清楚了?谁学着读一读?请你———“家”“夫子家”(一生学着读)

师:不错!有点味道了!奖励你继续读下去。(生接着读)

师:真好!大家分头像她那样读一读,读出古文的韵味来。(生练读)

师:我再请五个同学轮读,大家仔细听。(五学生轮读)

师:都读得不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师生一起读全文)

师:读得越来越有味了,相信随着对课文的理解,我们一定会读得更好!

三、改一改,读懂故事

师:“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们已读了好多遍课文了,对这个故事的大致意思已经了解了吧。现在,我们来小组合作把这篇小古文改一改,改成现代版的《杨氏之子》。想不想试试?

生:想。

师:那么,咱们可以怎么改呢?哪位小老师有好办法可以提醒大家?

生:就是———先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再把它们连起来。师:如果有难理解的,可以———生:借助注释,也可以借助词语手册等工具书。师:还可以———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很难读懂的也可以问老师。师:真会学习,那就快开始吧,看哪一组最能干,合作最有效?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师巡视。提醒:速度快的小组可以在小组内多种方式练讲,把故事讲得绘声绘色。)

师:哪组同学先来展示你们的学习成果,可以派代表,也可以一人一句合作讲一讲。

(三个小组先后展示,师生一起点评。)

师:大家真能干!来,拿出作业纸,把这个故事写下来吧。(学生写,师巡视,提醒写字姿势。)四、问一问,品读语言

师:课文学到这里,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一问吗?生:老师,杨氏之子为什么要回答“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师:对呀,老师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他为什么这样说?谁能解释一下?

生:因为孔君平说杨梅是你们杨家的果子,所以杨家的儿子说孔雀是您孔君平家的鸟。

生:为什么要说孔雀,不说别的动物?

生:因为孔君平开玩笑说,杨梅是杨家果,是由姓杨联想到的,杨氏之子就由孔姓想到了孔雀。

教学相长·课内外·师:是的。可是杨家儿子为什么不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要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自己读一读,比一比,感受感受。

生:我感觉“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语气比较委婉“孔雀是夫子家禽”显得太直接。

生:我也认为“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好,既巧妙地反击了孔君平,又语气委婉,不失礼节。师:对,你们说得很在理,杨家儿子的回答真可谓是妙趣横生啊!大家不妨设想一下,孔君平听了后会有何反应呢?

生:孔君平可能会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杨氏之子果然聪慧!”

生:孔君平可能会暗暗佩服:“真是个伶牙俐齿的小家伙!”师:是呀,这杨家的九岁儿子真是聪明伶俐啊,用文中的原话,那就是———生:“甚聪惠”。

师:请你把这三个字端端正正地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在课题旁写这三个字。

师:我发现有一同学把“惠”写成“慧”,这两个字现在是怎么用的?

生:现在,“惠”是“恩惠”“优惠”的“惠”,而“慧”是“智慧”的“慧”。

师:那么文中用错了?

生:没错,“惠”和“慧”在古文中是通假字,意思一样。师:对,不过我们在写原句时,仍要写“惠”。圈一圈这个字,提醒自已。那么,杨家儿子的“甚聪惠”还表现在哪里呢?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

生:表现在“为设果”,聪明而懂事。

生:表现在“应声答曰”,他马上应答,反应快,多么聪明!师:所以说———生:“甚聪惠”。

师:这真是个“聪惠”的孩子!能把这个故事背下来吗?生:能!

师:咱们一起有滋有味地背背看,还不太会背的可以看书。师生齐背)

五、写一写,活学活用

师:同学们,这九岁的杨家儿子真不简单啊!小小年纪,思维敏捷,言辞巧妙,让人回味无穷。其实,这就是所谓的说话艺术,即语言艺术———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讲,会达到不同的效果。下面我们来品读另外一个小故事,请看作业纸第二题,快速阅读,看你能否读懂罗斯福总统的话中之话。

(生快速阅读)

师:读懂了吗?谁来说?

生:罗斯福委婉地拒绝了朋友,他也能保密,(下转66页)

XIAOXUESHIDAI·2019年第05期65

“聪慧”(·课内外·师生共读的一湖北省仙桃市仙桃小学周

【点评】

你详细地记述了你和妈妈一天的游玩过程,时间线索清晰,并能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的心理活动,用心理描写体现了“快乐”二字,也在字里行间描绘了一份融洽的家庭氛围。宇

(上接65页)不能跟他说军事计划。

师:真是“一语双关”啊!请再看第三题的“提示语”A部分,猜猜:用在什么地方,在提示什么?

生:楼梯边。生:阅览室。生:新手的车上。

师:多温馨多有趣的语言呀!我们也来写几句吧!请做作业B部分。

(生静静地写,师巡视,提醒写字姿势。)

师:好,让我们来一起分享你的妙语连珠吧!谁先上台在投

66XIAOXUESHIDAI·2019年第05期影仪上展示你的句子?

(学生展示句子,小老师点评。)

师:大家写得真不错!你们都和杨氏之子一样“甚聪惠”!老师真为你们骄傲!

六、激情结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