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
1、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则物体相对于该参照物是_________。“亚洲一号”同步卫星,这里的“同步”是以_________作为参照物;坐在飞快行驶的车内,看到路旁的树木急速后退,这里的“飞快行驶”是以_________作为参照物,这里的“急速后退”又是以_________作为参照物。 2、在“龟兔赛跑”的寓言中,初始阶段_________的平均速度大,而全程中则是_________的平均速度大;所以对于平均速度,应指明物体是在_________或_______内的平均速度。 3、速度就是_______________,是表示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4、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记录到的数据是5.72cm和5.73cm,则准确值是______cm,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 5、测量球体的直径,常采用如右图1所示的方法,转 动球体的不同方向在毫米刻度尺的不同部位测得球 的直径D的示数如下:
D1 D2 D3 D4 1.73cm 1.81cm 1.89cm 1.81cm 则球的直径应取______cm。
6、单位换算:(1)3.6m/s=____________km/h
(2)0.8cm/s=____________km/h; (3)1s=____________μs。
7、_________能方便地用手启动和停止,在实验室中常用来测量时间间隔。
8、一物体从甲地到乙地,去时的速度是20km/h,从乙地返回甲地的速度是12km/h,则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km/h。
9、百米赛跑中,观众是以____________的方法比较运动员运动的快慢;而裁判员是以
____________的方法比较运动员运动的快慢。
二、选择题
10、甲看到:路旁树木向东运动;乙看到:甲静止不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应当是( )
A.甲向西,乙向东运动 B.甲向东,乙向西运动 C.甲乙都向东运动 D.甲乙都向西运动
11、某同学在公路旁由东向西行走,一辆汽车从它后面向西疾驰而过,则这个同学相对于汽
1
车的运动情况是( )
A.静止的 B.由东向西运动 C.由西向东运动 D.无法判断 12、甲以乙为参照物是静止的,甲以丙为参照物是运动的,则乙以丙为参照物应是( )
A.可能是运动的 B.一定是运动的 C.可能是静止的 D.无法判断 13、中学用的课桌的宽度接近( )
A.0.5cm B.0.5dm C.0.5m D.0.5km
14、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匀速行驶,甲在1h内行驶15km;乙在3min内行驶750m;丙行
驶100m需24s;则三人骑车速度的快慢为( ) A.甲最快,丙最慢 B.甲最慢,丙最快 C.乙最快,甲最慢 D.三人一样快
15、甲、乙两人从相距200km的A、B两地相向运动,甲骑自行车、乙步行,则在通常情况
下,甲、乙两人相遇时所需时间约为( )
A.200min B.60min C.2000min D.600min
16、一列队伍行进速度是2.5m/s,经过一座全长100m 的桥,从队伍第一人踏上桥到最后一
人离开桥共需1min,则这列队伍长( ) A.150m B.100m C.250m D.50m
17、一个物体作直线运动,全程50m,通过前一半路程用了4s,通过后一半路程用了6s,则
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10m/s B.4.17m/s C.6.25m/s D.5m/s
18、甲乙两车在相距2.4km的两地同时相向行驶,速度分别是39.6km/h、32.4km/h,两车
相遇经过的时间为( )
A.1min B.2min C.3min D.min
19、某物体在第一、第二分钟内共前进了260m,第三分钟静止不动,第四分钟前进了100m,
则它在4min内的平均速度为( )
A.1.67m/s B.2.17m/s C.1.2m/s D.2m/s
20、夜晚看见月亮在云层里以很快的速度向东运动,这是因为我们选定的参照物是( )
A地球 B.向东运动的月亮 C.向东运动的云层 D.向西运动的云层 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2
C.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小 D.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22、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 )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测量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开始量起 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 23、分别用分度值为1m、1dm、1cm、1mm四种直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并用米为单位作
记录,则记录数据中小数点后面的位数最多的是( ) A.用米尺测量的结果 B.用分米尺测量的结果 C.用厘米尺测量的结果 D.用毫米尺测量的结果
24、两物体分别以速度υ1、υ2作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分别为s1 、s2, 所用时
间为t1和t2,那么( )
A.若s1>s2,υ1>υ2,则一定有t1>t2 B.若s1=s2,υ1>υ2,则一定有t1>t2 C.若υ1>υ2,t1=t2,则一定有s1>s2 D.若s1<s2,t1>t2,则一定有υ1>υ2
三、讲算题
25、一物体作直线运动,在前2s 内的平均速度是6m/s,后4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求该
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26、一摩托车追赶在它前面相距120 km并以50km/h的速度行驶的卡车,摩托车追了270 km
才追上,求摩托车的速度。
3
27、南京长江大桥下层铁路桥全长6772m,其中江面正桥长1572m,一列长428m的火车完全
通过正桥用了100s,试计算这列匀速行驶的火车完全通过铁路桥共需多少时间?
28、甲、乙两地相距162km,汽车以10m/s的速度从甲地出发,行驶了72km后,接着又以
45km /h的速度行驶到乙地,求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
29、在一次工程爆破中,用了一条96 cm长的导火索来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爆炸,导火索燃
烧的速度是0.8cm/s,点火者点着导火索以后,以5 m/s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点500 m的安全地区?(用两种方法解答)
30、步行人的速度为v1=5 km/h,骑车人的速度为v2=15 km/h,若步行人先出发30 min,
骑车人由同一出发点需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追上步行人?这时距出发地多远?
4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二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位置的改变,静止的,地面,地面,车; 2、兔子,乌龟,哪一段路程,哪一段时间; 3、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物体运动快慢; 4、5.7,1mm; 5、1.81;
6、(1)12.96;(2)0.0288;(3)106; 7、停表; 8、15;
9、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 二、选择题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四、计算题 25、4m/s; 26、90km/h; 27、360s; 28、40.5km/h 29、能跑到安全地区 30、0.25h 3.75 km
5
10 D 18 B 11 C 19 C 12 B 20 D 13 C 21 D 14 D 22 B 15 D 23 D 16 D 24 C 17 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