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数学 四年级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小学数学 四年级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来源:好走旅游网


实验小学校 学 科 检 测 用 卷 分 析

——20 -20 学年度(下 期)

科目: 数学 四 年级:考试级别: 半期考试 一、各班答题情况统计 检 测 情 班 况 级 第一题 失分率 失分 失分 第二题 失分率 第三题 失分 失分率 第四题 失分 失分率 第五第六题 题 失分 失分率 失分 失分率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4.10 80 88 81 69 86 83 83 79 44 45 30.8 32.6 31.2% 25.3% 32.5 30.3 31.4 28.1 16.3% 16.67% 145 158 148 130 142 150 134 126 120 108 27.9% 29.2% 29.5% 26.5% 27.3 28.5 26.7 23.8 192 212 191 185 14.6 15.6 15.1% 12.0% 120 126 119 102 20.7 20.9 20.5% 18.6% 75 86 74 65 15.2 18.8 16.2% 14.0% 202 216 205 159 40.2 41.3 40.3% 29.2% 210 201 194 190 15.3 14.6 14.5 14.4 120 20.7 87 18.8 205 40.33 35.71 35.2 31.2 28.14 27.40% 115 18.56 75 124 118 20.8 18.6 79 74 15.12 198 16.3 15.1 192 178 22.22% `180 20% 178 11.11% 10.98% 90 16.48% 68 16.67% 72 12.56% 152 13.33% 148 年级汇总 注:以每道大题来计算。

二、试题分析:

一大题是讲述题,整体问题是审题不够清晰,对问题不明确,作答时忘了填一填,所以丢分较严重,再一个找信息,忘了写在试卷上。表明大部分学生答题习惯不是很好,规范答题行为需要加强。

二大题是填空题,丢分严重的是把4.5的小数点向右边移动两位变成450,

1

这个数(),学生作答不规范,大部分学生都说扩大100倍,所以在平时教学是要规范学生的作答,用规范的表达术语作答。再一个是第6小题,很多学生以为三角形以角为标准分为()三种,答案五花八门,最多的是只说出直角,钝角,锐角。第一个原因是审题不够清楚,再一个是做题不规范。

三大题是计算题。计算。竖式计算失分比较严重,部分学生还看漏了要验算,对于看图列式的第二小题---看数线图列式,大部分孩子数不正确,原本是1.5+1.8+1.2,有部分孩子列的1.5×3等。

四大题选择题。大多数学生失分在一到两分,大致表现的问题是学生对于文字的理解不是很到位,题目文字拐一个弯就做不来了。

五大题是判断题,大多数学生失分在2分左右,同样表现出的问题是对于题目的理解不到位。

六大题是图示,整体问题是作图不标准,比如不用铅笔和直尺作图,没有平均分。1小题是用线段图或方格说明下列式子的意义,分别是3个0.2,2-0.2,0.3×0.2,出错较多的事0.3×0.2,大部分同学是没用弄清楚算式表示的意义。2小题是画出一个四边相等的图形和一个三个角相等的图形。此题没有直接告诉是画什么图形,必须靠学生自己分析应该画什么图形,需要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综合分析,还要画标准,特别是画等边三角形,大多数同学画出来明显不是三个角相等,很显然是方法的问题。

七大题是按指定的名称在放个上画图,有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梯形、菱形、特殊四边形。扣分较多的是直角梯形和菱形,有的是把直角梯形画成直角三角形了,还有的是画的一般梯形。而菱形有些同学根本不知道怎样的图形是菱形。

题的第1-3小题中第1小题主要是因为计算失误丢分如:

2

12.6+20.4=20100-12.6=97.4、100-33=77等都是一些低级错误。第2小题因为乘数末尾的0比较多,所以很多孩子数不清楚积的小数数位到底是多少位如:1.28×10000=1280、1.28×10000=128000等,主要是才学完小数的乘法,计算方法掌握还不牢固,还需要多加练习。第3小题因为才学完小数运算律的简算方法,很多孩子不管总价=数量×单价,就去凑整,完全不管计算是否合理。对于5、6题,第5题是里程表,大部分孩子都遗忘了,有部分孩子还记得可是找不准起点、终点,而且计算量大,很容易算错,9班只有8个孩子做对,10班只有12个孩子做对,知识掌握不牢固。第6题失分严重,对题意理解不到位,也不知道画图理解题意,两个班共12个孩子做对。平时练习拓展的面不广,学生的思维不够深入,没有形成有序的缜密思维,所以对有难度的题感到困难。

三、各班检测情况分析:

1班

最高分 1班 ( 52 人) 93

最低分 平均分 100-95/人94.5-90/数 人数 30 67.91 0 4 90-80/人<80/数 人数 6 42 2班

最高分 93 2班 ( 人) 情况分析: 一、得失分析:

最低分 平均分 100-95/人94.5-90/数 人数 11.5 0 1 90-80/人<80/数 人数 9 44 1、 讲述:这道题几乎每个学生都有2分左右的失分。这道题考得是学生对计算题的数学信息的掌握,题目说的是说一说这道题你看到的数学信息,再算一算,填一填。很多

3

学生理解的是题目,让说一说,就只用口头说一说,并没有把看到的数学信息写出来。算完之后很多学生又忘了将结果填进框里。

2、 计算:两个班的学生在这学期都表现出特别浮躁,所以计算根本潜不下心来认真计算,失分率特别高,甚至有好几个学生是扣了12分。由于2班的基础更差,失分更严重, 2班竖式计算全对的只有10个人。看图列式的第二小题看数线图列式,大部分孩子数不正确,原本是1.5+1.8+1.2,有部分孩子列的1.5×3、1.5+1.7+1.2、1.5+1.9+1.2等。列式计算,学生对和差积商的理解还存在问题,这也是因为平时练得比较少的原因。

3、 画图:题目让学生用线段图方格图画小数,表示小数减法和表示小数乘法。很多孩子画线段没有标出单位“1”,对小数的意义理解不到位,不牢固,要加强数形结合的理解,反复强调单位1,画图要规范。

4、 解决问题:得分率很低,中等生以下基本得不到什么分,优生也失分严重,导致高分段很少。这道题考得特别灵活,考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不到位,拿着题随便读一下题就开始做,并没有认真的去分析信息之间的数量关系,导致算式乱列,而且计算的数字也特别大,学生计算不过关,结果算错导致失分的也不少。 二、采取措施:

1、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上认真强化课堂纪律的强化,确保学生在课堂上不搞东西,不说小话,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

2、 加强计算练习,在练习的过程当中,巩固计算的算理和算法,帮助差生尽快掌握方法。加强学生对验算的练习,每天要布置有验算的题目,复习巩固不同运算符号对应的验算的方法。

3、 这次考试发现,讲了无数次的题,大部分学生仍不会做,比如里程表,比如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度,求三角形第三边的范围。像这一类很重要的题,要反复练习,再次理解,做到人人过关,看见题就能知道方法。所以,针对这一部分特别重要的题要反复练习,时不时拿出来再练,巩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4、 加强画图的题的练习,强调单位1在图中的重要性,没有单位1小数就没有意义。规范作图题的画法,强调简单直接美观。

3班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100-95/人94.5-90/数 人数 90-80/人<80/数 人数 4

3班 ( 人) 92 情况分析:

6 67.14 0 1 12 41 4班

最高分 93 4班 ( 人) 情况分析:

最低分 平均分 100-95/人94.5-90/数 人数 12 71.12 0 7 90-80/人<80/数 人数 16 32 1、计算。4班比3班在“口算、竖式计算”得分率要高,3班的主要问题有计算准确率低,小数点位置打不对;4班的学生面对小数加减法验算比较灵活,选择了再算一次或者交换位置再算一次,3班的孩子就感觉无从下手,竖式计算一共12分,扣8分的基本上占了一半;看图计算第(2)题刻度数不清楚两个班丢分都严重,列式计算完成情况稍好。

2、 本次填空题有一定的难度,第1、2小题相对简单,从第3题开始就丢分严重,学生语言表述不规范,把4.5的小数点向右边移动两位变成450,这个数就应该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很多孩子没有写清楚扩大到谁的100倍;第4小题和平时的练习相比也加大了难度,很多学生也没看清楚只能填小数表示;第5小题也是概念性知识,学生容易表述不规范;第6题相对完成较好;第7题两个加起来只有几个学正确作答,方法还是会但是没有理解之间的意思,就是在起点和终点中间的数不包括起点和终点。 3、图形与几何。平时练习只画过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点孩子们还是知道的,但是并没有真正的画过,所以很多孩子还是无从下手;然后就是画菱形和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完成情况不好,有的孩子菱形画的正方形或者平行四边形,主要是书上没有这个知识点,课堂上也没有讲过。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是学过的有正方形和长方形,但是有的孩子没有认真,所以也画不对。

4、 本次画图题做的很差,3个0.2、2-0.2、0.3×0.2,很多孩子没有看清楚要求画线段图或者方格图,画图也不按要求画边长是2cm的正方形,也不平均分,然后很容易把0.2和0.02搞混,所以还是小数的意义理解不透彻,算理不透彻图也不会画,计算也做不好,要加强数形结合和算理理解。

5、 问题解决。第1题主要是计算不准确失分,2年级的问题了,到现在还有,计算12.6+20.4算不对,100减一个数也老是不会连续退位,学生常常在100做被减数的减法中出错;

5

第二题因为乘数中的0比较多也大部分是计算失分;第3题因为受运算律简算的影响,很多孩子完全不顾单价×数量=总价的规律,就去胡乱凑整,老师也觉得很难接受这个思维;第4题完成情况良好;第5题里程表是三年级学习的知识了,但是很多孩子还是再用加法做,用减法做的孩子又很少有人找准了起点和终点,所以失分也是严重;最后一题两个班加起来只有几人做对,从这个题看出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很差,对解决问题的练习量肯定是不够的。 二、采取措施

(1)、加强基础训练,在计算方面,重点是要加强口算训练,。在应用题方面,要重视一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在练习中必须重视应用题结构的训练,如根据条件补充问题、根据问题补充条件等,这种题目要经常训练,它对于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2)、实施分层教学,弹性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的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方法,布置不同的作业,注意因材施教,力求“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即下要保义务教育的共同要求,上要引导兴趣浓厚,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发展。把共同要求和发展个性结合起来。

(3)、重视学生的课时目标过关和单元素质过关,作业严把关,加强信息交流,及时反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5班

最高分 5班 ( 53人) 90.5 最低分 平均分 100-95/人94.5-90/数 人数 21.5 .86 0 1 90-80/人<80/数 人数 13 39 6班

最高分 6班 ( 52 人) 90 最低分 平均分 100-95/人94.5-90/数 人数 8.5 66.04 0 1 90-80/人<80/数 人数 11 40 情况分析:期中考试已经结束,我任教的2个班(5、6班)成绩不是很理想,现将本次2个班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得失分析:

6

5、 计算。6班比5班在“口算、竖式计算”得分率要高,主要是6班在计算过关落实很到位,从出错学生统计表中,看出5班计算出错的学生较多。主要出错原因是学生对于小数运算特别是小数乘法掌握的不牢固,方法都会,就8个孩子没有验算。 对于看图列式的第二小题---看数线图列式,大部分孩子数不正确,原本是1.5+1.8+1.2,有部分孩子列的1.5×3等,5班只有18个孩子做对,6班只有19个孩子做对. 6、 本次填空题做的比较糟糕,有语言不规范,比如:1.扩大100倍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应该是“扩大到原来的100倍”;2.看算式填小数:4=□×□,50%的孩子没有看到填小数,填的2×2等;3.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6厘米和15厘米,那么第三边应该在( )之间,80%的孩子都没有理解到“之间”这个词语不包括端点值的。 7、 画图方面:对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这一单元其实大部分孩子还是掌握的比较好,但依然有部分孩子出错。比如三角形按角分类,有些孩子要填按边分类的,审题差,语言不规范,掌握的不牢靠;再例如画一个四边相等的图形,有40%的孩子都没有想到画正方形;画一个三个角都相等的图形,48%的孩子都想不到画等边三角形,想到了的又做图不规范,平常对画特殊图形的练习不到位。

3个0.2、2-0.2、0.3×0.2,很多孩子画线段没有标出单位“1”,对小数的意义理解不到位,不牢固,要加强数形结合的理解,画图要规范。

8、 问题解决。本次的6个解决问题得分率是最低的。1、2、3、4这四道题相对要简单一些,错得也相对少些,很多孩子计算出错。对于5、6题,第5题是里程表,大部分孩子都遗忘了,有部分孩子还记得可是找不准起点、终点,而且计算量大,很容易算错,5班只有3个孩子做对,6班只有4个孩子做对,知识掌握不牢固。第6题失分严重,对题意理解不到位,也不知道画图理解题意,两个班共8个孩子做对。平时练习拓展的面不广,学生的思维不够深入,没有形成有序的缜密思维,所以对有难度的题感到困难。

二、采取措施

1、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前布置前置学习任务。课堂上认真强化课堂纪律的强化,确保学生在课堂上不搞东西,不说小话,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

2、加强练习的关注与研究,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题进行专门的训练。以课本为主,转变对难度的认识。思考题要讲,最好要让学生根据思考题编题。

3、通过课前2分钟重复训练。注意确保训练的质和量,质在课堂上通过课堂练习的形式进行落实。量设计在课后,进行合理规划,合理安排。课后加强改错的要求,让学生在

7

改错的过程中对知识形成正确的认知。

7班

最高分 91 7班 ( 53人)

最低分 平均分 100-95/人94.5-90/数 人数 6 66.88 0 1 90-80/人<80/数 人数 8 44 8班

最高分 8班 ( 人) 94.5 情况分析:

最低分 平均分 100-95/人94.5-90/数 人数 17.5 70.07 0 3 90-80/人<80/数 人数 12 39 本期期中考试已经结束,我教的所在2个班(7、8班)成绩不理想,现将本次2个班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得失分分析:

9、 本次填空题做的比较糟糕,有语言不规范,比如:1.三角形的分类表述不清楚。很多同学只说出直角、钝角、锐角。 10、

图形与几何。对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这一单元大部分孩子还是掌握的也不好,尤

其是作图题失分严重,有好几个优生就在这里丢分了,平时要注意训练他们的作图能力。 11、

本次画图题做的不太好,3个0.2、2-0.2、0.3×0.2,很多孩子画线段没有标出单位

“1”,对小数的意义理解不到位,不牢固,要加强数形结合的理解,画图要规范。 12、

问题解决。得分率很低,中等生以下基本得不到什么分,优生也失分严重,导致

高分段很少。 二、采取措施

1、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上认真强化课堂纪律的强化,确保学生在课堂上不搞东西,不说小话,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

8

2、加强练习的关注与研究,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题进行专门的训练。以课本为主,转变对难度的认识。思考题要讲,最好要让学生根据思考题红编题。

3、通过课前2分钟重复训练。注意确保训练的质和量,质在课堂上通过课堂练习的形式进行落实。量设计在课后,进行合理规划,合理安排。课后加强改错的要求,让学生在改错的过程中对知识形成正确的认知。

9班

最高分 93 9班 ( 人)

最低分 平均分 100-95/人94.5-90/数 人数 14 76.11 0 4 90-80/人<80/数 人数 23 27 10班

最高分 99 10班 ( 人) 情况分析:

最低分 平均分 100-95/人94.5-90/数 人数 21 76.12 2 7 90-80/人<80/数 人数 19 26 本期期中考试已经结束,我教的所在2个班(9、10班)成绩不是很理想,现将本次2个班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得失分分析:

计算。9班比10班在“口算、竖式计算”得分率要高,主要是9班在计算过关落实很到位,从出错学生统计表中,看出10班计算出错的学生较多。主要出错原因是学生对于小数运算特别是小数乘法掌握的不牢固,方法都会,就是容易算错。对于商中间有零的除法,容易出错,本次考试中竖式计算并验算,有10个孩子没有验算。

对于看图列式的第二小题---看数线图列式,大部分孩子数不正确,原本是1.5+1.8+1.2,有部分孩子列的1.5×3等,9班只有20个孩子做对,10班只有28个孩子做对. 本次填空题做的比较糟糕,有语言不规范,比如:1.扩大100倍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应该是“扩大到原来的100倍”;2.看算式填小数:4=□×□,50%的孩子没有看到填小数,填的2×2等;3.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6厘米和15厘米,那么第三边应该在( )之间,80%的孩子都没有理解到“之间”这个词师不包括端点值的。

9

图形与几何。对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这一单元其实大部分孩子还是掌握的比较好,但依然有部分孩子出错。比如三角形按角分类,有些孩子要填按边分类的,审题差,语言不规范,掌握的不牢靠;再例如画一个四边相等的图形,有40%的孩子都没有想到画正方形;画一个三个角都相等的图形,48%的孩子都想不到画等边三角形,想到了的又做图不规范,平常对画特殊图形的练习不到位。

本次画图题做的不太好,3个0.2、2-0.2、0.3×0.2,很多孩子画线段没有标出单位“1”,对小数的意义理解不到位,不牢固,要加强数形结合的理解,画图要规范。

问题解决。本次的6到解决问题得分率是最低的。1、2、3、4这四道题相对要简单一些,错得也相对少些,很多孩子计算出错。对于5、6题,第5题是里程表,大部分孩子都遗忘了,有部分孩子还记得可是找不准起点、终点,而且计算量大,很容易算错,9班只有8个孩子做对,10班只有12个孩子做对,知识掌握不牢固。第6题失分严重,对题意理解不到位,也不知道画图理解题意,两个班共12个孩子做对。平时练习拓展的面不广,学生的思维不够深入,没有形成有序的缜密思维,所以对有难度的题感到困难。 二、采取措施

1、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前布置前置学习任务。课堂上认真强化课堂纪律的强化,确保学生在课堂上不搞东西,不说小话,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

2、加强练习的关注与研究,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题进行专门的训练。以课本为主,转变对难度的认识。思考题要讲,最好要让学生根据思考题红编题。

3、通过课前2分钟重复训练。注意确保训练的质和量,质在课堂上通过课堂练习的形式进行落实。量设计在课后,进行合理规划,合理安排。课后加强改错的要求,让学生在改错的过程中对知识形成正确的认知。

三、全年级整体问题梳理:

1.加减法、小数乘法计算不过关,主要是有一小部分是整数乘法就没过关,数

位对位的问题,积的小数位数的确定都还需要巩固和加强练习。平时也没做到

人人过关,

2.对于讲述题,学生对它的认识还不够,怎样审题,怎样才能抓住知识要点,怎样才能得到满分,还需要知识作为基础和方法的指导。

3.解决问题方面,对于基本的一般问题也不不能达到全对,主要是基础知识掌

10

握得还不够牢固,对于难题,缺乏解决问题的灵活性,也不知道用画图来帮助分析。

4.审题方面,抓不住关键词,因为没有弄清题意而导致扣分的不在少数。 四、 改进措施:

1.在计算方面,重点是要加强口算训练,和竖式计算。每天都要有计算练习。

2.重视简单的基础应用题的练习。在练习中必须重视应用题结构的训练,如根据条件补充问题、根据问题补充条件等,这种题目要经常训练,它对于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是有益的。

3.培优补差,弹性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的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方法,布置不同的作业,注意因材施教,力求优要优起来,差要有进步要引导兴趣浓厚,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发展。把共同要求和发展个性结合起来。

4.争取堂堂清,天天清,每单元清,每一类清,及时反馈学生的作业,有针对性地练习。 5.初步计划每周一小练(计算:口算、竖式计算、混合运算、简便计算等),每月一测试每天一道思维题。计算题要有针对性,针对薄弱点和教学重点来搭配,由优生轮流出题,老师审核,再练习。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