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腊八粥 优秀教案

2.腊八粥 优秀教案

来源:好走旅游网


2 《腊八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15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阅读了解课文围绕“腊八粥”写了那两件事情,找出课文详写和略写的部分,分析文章有详有略写法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4.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体会八儿的人物特点,学习根据人物特点写作。

5.找出文中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学习具体、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会写15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体会八儿的人物特点,学习根据人物特点写作。

【教学难点】

1.通过阅读了解课文围绕“腊八粥”写了那两件事情,找出课文详写和略写的部分,分析文章有详有略写法的作用。

2.找出文中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学习具体、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1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今天让我们跟随作家沈从文一起去了解腊八粥吧。

2.走近作者:沈从文(1902-1988),中国著名作家,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沈从文创作丰富,作品结集约有80多部,其作品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体现了乡村人物特有的风韵与神采。

主要作品: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会写15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

2.通过阅读了解课文围绕“腊八粥”写了那两件事情,找出课文详写和略写的部分,分析文章有详有略写法的作用。 (难点)

三、初读感知

2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多音字,指导学生识字多音字。

4.理解词语。

5.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6.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示例:这篇课文叙述了八儿想吃腊八粥的故事,通过对八儿和妈妈的描写,充分体现了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

7.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

腊:“月”窄长,“昔”上边要宽,两竖稍向里收,右竖和下横要长,“日”稍窄。

腻:右边首横稍短斜钩要长,下边是两短横,贝字窄小,斜钩上没有撇。

咽:口字窄小、靠上,因字方框宽大、横折转折和收笔时顿笔,大字捺变为点。

灌:右边中间两个“口”并排,要小,“亻”的竖稍长,四横要紧凑,上边有一小点。

稠: “禾”要窄,中竖有力;“周”下框宽长,首笔撇要直,里边“土”和“口”要小。

3

熬:左上边三横中下横稍长且向上拉,中竖与下边撇是两笔,“灬”两边点稍大。

缸:缶字首撇稍长、上横要短,山字上框要扁、中竖连接上横,工字稍扁窄。

筷:上扁下长,快字右边横折要扁、不是下框,下横要长,撇贯穿两横、捺在下边。

8.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示例: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八儿的可爱、机灵。

第二课时

一、出示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体会八儿的人物特点,学习根据人物特点写作。 (重点)

3.找出文中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学习具体、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难点)

二、品读释疑

1.文章围绕“腊八粥”讲了什么内容?

文章围绕“腊八粥”讲了八儿等粥和八儿一家人喝粥两件事。

2.讨论交流:读读文中描写八儿的语句。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对八儿进行描写的?

4

(1)“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

①“急红了”写出了八儿着急的神态。

②为什么八儿的“眼睛可急红了”?

因为八儿一心急着吃腊八粥,可是妈妈却说要等到夜里才能吃,听到这么松劲的话,八儿急红了眼。

(2)“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要哭的样子”显然是八儿故意做给妈妈看的。

(3)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小小年纪算得这样清,可见很聪明。

(4)“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你从对八儿的语言描写中感受到了什么?

八儿这个连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小孩子,借口“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竟然要跟妈妈一样“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并且在得到妈妈同意后,得寸进尺想吃得更多。从中感受到八儿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同时也说明八儿想吃腊八粥的想法极其强烈。

5

(5)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会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儿吃来总已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

①写八儿对腊八粥的美妙猜想。

②八儿美妙猜想中的腊八粥是什么样子的?表现了八儿的什么心理?

八儿猜想栗子稀烂,饭豆肿胀,花生仁儿面面的,枣子大了三四倍,糖放多了会起锅巴。

这种种美妙的猜想,反映了八儿对腊八粥的美好向往,进一步突出了他想快点喝到腊八粥的迫切心理。

(6)“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八儿由于个子矮看不到锅中的粥,对腊八粥有许多美妙的猜测,现在妈妈把自己抱起来,终于看见了。禁不住发出一声惊呼。省略号表示声音的延长。

(7)“怎么,黑的!”八儿同时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

八儿为什么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

这里是对八儿心理变化的描写。16-17自然段写了八儿对腊八粥的美好想象,现在看到粥的颜色却是黑的,不由得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心里有些许失望。

3.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八儿的馋样儿。(课后第1题)

6

腊八节那天喜得要发疯了,高兴里藏着对腊八粥的馋。听妈妈说要到夜里才能吃粥急红了眼,装出要哭的样子,其实是一副馋像。“你吃三碗我吃三碗”“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在这讨价还价中那副馋样再也藏不住了,已经完全挂在了脸上。馋样还表现在八儿吞咽着口水想象锅中腊八粥的样子,吃一枚特别大的大枣时,吃饭时一碗接一碗狼吞虎咽的样子。

4.阅读方法解密:如何详写主要内容

要把一篇文章写生动、形象、具体必须抓住重点,详写主要内容。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妈妈熬制腊八粥,八儿等吃腊八粥。为了把这一部分内容写具体,作者运用了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方法把腊八粥的诱人和八儿迫不及待想吃腊八粥的情景表现的得淋漓尽致。

5.从描写八儿的句子中可以看出八儿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可以看出八儿是一个天真、可爱、聪明、孝顺的孩子。

6.讨论交流:文中描写八儿一家吃粥的场面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作用是什么?

(1)虽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但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虽说……但……”转折句,“好吃得多”说明粥味道美。

(2)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把八儿吃饱的肚子比作“一面小鼓”说明八儿一碗接一碗吃粥,把肚子撑的像一面小鼓。

(3)在他身边桌上那两支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

7

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

“半碗陈腊肉”都吃不下去了,说明粥的美味胜过陈腊肉,也说明八儿的爹妈也吃的非常饱胀了。

7.文中写八儿一家吃粥的场面采用的是侧面描写的方法。作用是从侧面烘托出腊八粥的香甜、好喝。

8.八儿和家人吃腊八粥的情景为什么要略写?

课文略写八儿和家人吃腊八粥是为了突出八儿苦苦等待吃妈妈煮的腊八粥的情景。

9.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说说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课后第2题)

等粥这件事详写,喝粥这件事略写。详写等粥,略写喝粥是为了突出八儿苦苦等待吃妈妈煮的腊八粥的情景,可以充分表现出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突出文章中心。

10.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再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照样子写一种你最喜爱的食物。(课后小练笔)

我最喜欢吃的一道菜就是糖醋里脊了,想起酸甜酥脆的糖醋里脊,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把里脊肉洗净切成长条,放适量盐、白胡椒粉、蛋清、放姜汁拌匀,腌制一会儿,然后撒上生粉。再放到油锅里炸,炸好后另外用一个锅,放适量番茄酱、白糖、一点清水,煮开后加一点儿淀粉水,煮到汤汁变稠关火,快速倒入炸好的里脊肉拌炒,撒上芝麻就完成了。不要说吃,但是看一眼这色香味俱全的糖醋里脊就让人口水直流了,更不要说大口大口地吃了。

三、结构主旨

8

1.课文结构

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意。

2.课文主旨

这篇课文叙述了八儿想吃腊八粥的故事,通过对八儿和妈妈的描写,充分体现了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表现了腊八粥的香甜和八儿的可爱、机灵。

3.写作方法:抓住人物特点来写

(1)写人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不能千人一面,无论是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还是神态、性格,都要表现出人物的不同特点来。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学会观察,捕捉人物的特点。如,人物的外貌、衣着、行动、语言等的独特之处;其次要学会运用不同的描写方法,表现出人物外在的和内在的特点。

(2)举例: “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是呀!孥孥说得对。”

“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八儿的两段语言描写,反映了他天真可爱,聪明伶俐,贪吃腊八粥的形象。妈妈一句“是呀!孥孥说得对。”表现了对孩子的宠爱之情。

(3)练一练:请你抓住特点把自己的朋友介绍给大家。

9

4.课堂小结

本文是著名作家沈从文的作品,课文细致地描写了八儿等着吃妈妈熬的腊八粥情景。文章语言平易浅白、简练流畅、极富生活气息;向我们展示了浓郁的乡土气息,浓厚的民族情怀、浓烈的中国味道。

四、课堂拓展

推荐阅读:《沈从文儿时过新年》

五、当堂检测

板书设计: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