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代码:0501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汉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汉语言文学研究能力,能够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国语言、中国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教育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中文写作、文学鉴赏与批评、中学语文教育及教育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汉语言文学相关知识的学习、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完善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创新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文学艺术、语言学、中国文化的基础知识,具备运用文史哲知识分析解决汉语言文学学科基本问题的能力;
2.掌握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学的基础知识,具备运用汉语言知识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
3.掌握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及文学批评的基础知识,具备解读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
4.掌握汉语言文学及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能够讲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使用规范的汉语言文字,具备在中等学校从事语文教学的能力;
5.掌握文秘、新闻等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具备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管理、新闻采编、广告策划的能力;
1
6.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具备运用计算机知识获取信息的能力; 7.掌握外国语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 8.掌握体育运动常识,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 三、专业方向
1、文秘方向:学习和掌握文秘事务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文秘写作和办公自动化操作能力,能胜任企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的文秘写作、办公室管理和公关策划、设计、组织等实务管理工作。
2、新闻方向:学习和掌握我国有关语言、文学、新闻方面的方针政策,掌握传播学、新闻学、编辑学的基本理论,能够在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出版社等新闻出版单位从事新闻采编、编辑出版、宣传、广告策划及管理等工作。 四、素质与能力分析表(表一)
综合素质和能力 1.基本素质与能力 1.3身心素质 1.4英语应用能力 1.5计算机应用能力 1.2人文科学素质 1.1政治素质 专项素质和能力 对应课程或实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概、形势政策等 社交礼仪、中国文化概论、应用文写作、现代教育技术等 军事训练、大学体育、心理学等 大学英语Ⅰ-Ⅳ 大学计算机基础、Access程序设计、Photoshop设计与制作等 1.6利用现代化手段获取信息能信息检索技术、科研工作与方法等 力 1.7组织管理、语言表达、人际交往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2.学科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 2.1掌握中国历史、文化基础知识,具备运用文史哲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演讲与口才、领导科学、公共关系学、社会工作导论等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等
2.2掌握文学发生发展的基本原理,具备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 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修辞学等 3.1掌握古代汉语基础知识,具备阅读分析古代语言文字材料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等 的能力。 3.专业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 3.2具有正确的文艺观点和坚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具备解读和分析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以及开展语文教学工作的能力。 4.1掌握写作学基础知识,具有写作、应用文写作、文学创作实训、一定的写作能力 4.2掌握文秘管理的基础知识,4.专业核心知识及应用能力 具备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管理工作的能力。 4.3掌握新闻学、传播学基础知识,具备在新闻单位从事新闻新闻采访与写作、编辑学原理、大众采编、广告策划工作的能力 传播学、出版学原理、网络编辑等 应用文写作实训等 秘书理论与实务、秘书资格考试培训、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管理等 现代汉语、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现代文学、语文教学论等 5.专业实践技能与动手能力 5.1具备汉语言文学各类文体写秘书理论与实务、新闻采访与写作、作能力、语文教学能力、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6.1创新能力 专业实习、文学创作实训、应用文写作实训、教育实习、公共关系学等 新闻采访与写作、秘书理论与实务、创新创业论坛等 大学生创业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汉语言文学专业导论等 6.创新创业能力 6.2创业能力 7.1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与物联网概论、生命科学与人类文明、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等 7.个性化发展能能力 7.2具有专业延伸相关知识与能信息检索技术、出版法律基础、凤画力 力、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与协艺术、中国古典文献学、古代诗人与作能力 安徽、社会工作导论等
3
五、学制与学分
学制: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
学分:最低修读158学分,其中课内教学环节必须修满125学分,实践教学环节必须修满33学分。
六、毕业与学位授予
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各教学环节学习,修满专业规定的最低学分,准予毕业。
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七、全学程时间安排总表(表二)
项 目 学 学 期 年 一 1 2 (2) 15 1 1 6 25 1 8 27 2 18 1 6 3 二 4 18 1 8 27 1 1 6 25 5 17 三 6 18 1 8 27 1 6 7 6 四 8 8 2 6 3 19 合计 2 (2) 112 10 8 2 6 7 5 48 200 军训(含军事理论) 入学教育和专业导论 课堂教学 专业实习、课程实习及 教育实习 毕业实习 专业创业创新实训 毕业论文(设计) 复习考试 机动 假期 全学程总周数 18 12 25 25 八、实践性教学环节(表三)
课程编号
实践教学项目 学分 周数 安排学期 实践方式 4
SJ00001 SJ00002 SJ00003 SJ18505 入学教育 军训(含军事理论) 社会实践 1 1 1 (2) 第1学期 2 (3) 第1学期 集中 集中 教育实习 6 6 SJ18506 专业实习 6 6 SJ18507 SJ18509 SJ18508 毕业实习 10 10 第2、4、6由校团委统一安排 学期后暑期 学院集中安排荆涂学校、凤阳一中、凤阳第7学期 二中、城东中学等学校进行。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学生可自找单位,也可由学院统一安排到第7学期 凤阳电视台、蚌埠日报社、合肥晚报等单位。 集中与分散结合。学生可自找单位,也可第8学期 由学院统一安排到前述各单位。 第8学期 集中与分散结合。 根据《人文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方案(试行)》实行。 专业创新创业实训 2 2 毕业论文(设计) 合计 6 33 6 第8学期 32(5) 九、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比例表(表四)
课 程 类 型 通识教育课程平台 学科基础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平台 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 创新创业基础课程 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创新创业核心实训课程 专业方向课程模块
学时 学分 786 252 360 324 51 63 144 162 5
占总学时(总学分)比例 34.9% 11.2% 16.0% 14.4% 2.3% 2.8% 6.4% 7.2% 34.9% 11.2% 16.0% 14.4% 2.3% 2.8% 6.4% 7.2% 43 14 20 18 3.5 3.5 8 9 教育类课程 文秘方向 新闻方向 个性化拓展课程模专业技能与地块 方文化 自然科学 36 72 2250 2 4 125 3.2% 1.6%100% 1.6% 3.2% 100% 总 计 十、主干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 十一、专业核心课程
1、现代汉语(Modern Chinese Language)
学时:72(理论课学时:72,实践课学时:0) 学分:4(理论课学分4,实践课学分0)
课程简介:本课程系统讲授现代汉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各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运用汉语的能力和研究汉语的初步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将来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程主要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课堂习题训练法展开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侧重锻炼学生运用汉语言文字、词汇和语法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价方式:30%平时成绩+70%卷面成绩。
教材选用:黄伯荣等《现代汉语(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中国古代文学(I-II)(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学时:144(理论课学时:144,实践课学时:0) 学分:8(理论课学分8,实践课学分0)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知识,让学生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演进状况及其规律。主要介绍历代文学的基本特征、重要作家和文学流派的艺术成就及文学发展演变概况。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解读与鉴赏能力。选讲历代文学的重要作品,分析其思想内容,重点赏析其艺术美,并通过重点作品反映作家、流派及时代艺术特征。
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程主要采用讲授法介绍文学史知识,结合任
6
务驱动法和课堂讨论法鉴赏和分析文学作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侧重引导学生的文学审美品味,领会中国文学的文化内涵。
教学评价方式:20%平时成绩+80%卷面成绩。
教材选用:教材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1-4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用书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上海古籍出版社。
3、文学概论(An 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
学时:36(理论课学时:36,实践课学时:0) 学分:2(理论课学分2,实践课学分0)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讲授文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文学活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论、文学消费与接受论等。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对文学原理有较完整深入的理解、对文艺理论体系有全面了解,并运用它们对纷繁复杂的各种文学现象进行总结和升华,为从事中学教学工作,为文学史、文学鉴赏与批评及文学创作提高与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程采用讲授法、课堂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等展开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侧重培养学生对文学原理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教学评价方式:20%平时考核成绩+20%课堂表现+60%期末考核成绩。
教材选用:教材 童庆炳等《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用书 勒内·韦勒等《文学理论(修订版)》,江苏教育出版社;
4、写作(Composition)
学时:36(理论课学时:36;理论课学时:0) 学分:2 (理论课学分:2;实践课学分:0)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讲授文学写作的基础理论和常见文体的写作技法,通过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写作理论,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文章的能力。
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程采用讲堂讲授、实例分析和课堂训练法,
7
以学生为主体,着重培养学生各类文体的运用能力。
考核方式:30%平时成绩+70%卷面成绩
教材选用:王锡渭《新编大学写作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5、文学创作实训(Practice of Literary Creation)
学时:36(理论课学时:0;实践课学时:36) 学分:2 (理论课学分:0;实践课学分:2)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训练文学写作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主要文体的写作能力;能熟练地写出观点正确、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文风端正的作品;具有指导和评改中学作文的能力。
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程采用练习法、体验学习教学法和课堂讨论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侧重锻炼学生各文体写作能力。
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具体分配为:诗歌、散文、戏剧、小说四类文体各占总成绩的25%。其中每类文体习作2次,总成绩取平均值。
教材选用:琚静斋《文学写作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年9月。
8
十二、教学进程表(表五)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TS26101 TS26102 TS26103 TS26104
学 总 学时分配 学 分 时 理论 实践 3 2 3 2 48 32 48 32 38 24 38 32 10 8 10 课程名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I 各学期学时分配 1 48 2 32 3 4 48 32 5 6 7 8 考核方式 试 试 试 试 通识 教育 TS2610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II 课程 平台 大学英语(I-IV) TS15001-4 大学体育(I-IV) TS19001-4 TS28001 大学计算机基础 TS28004 TS18111 TS26106 4 15 4 3 4 1 2 1 2 2 2 1 2 2 2 3 3 5 3 2 2 2 4 8 64 270 126 48 72 14 32 18 36 36 36 18 36 36 36 54 54 90 54 36 36 36 72 144 44 230 126 16 42 14 12 18 36 36 18 18 18 54 54 90 54 36 36 36 72 144 20 40 32 30 20 36 36 18 18 60 30 14 70 32 48 70 32 72 54 36 70 32 18 36 18 36 36 64 36 54 54 54 36 36 36 36 试 试 试 试 试 查 试 查 查 试 试 查 查 试 试 试 试 试 试 试 试 Access程序设计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形势与政策 16 16 36 36 36 36 36 36 36 JC18515 应用文写作 学JC18503 科JC18508 中国文化概论 美学概论 基JC18510 础演讲与口才 课 JC18511 演讲与口才实训 JC18512 社交礼仪 JC18513 办公自动化 ZJ18514 古代汉语 ZJ18503 专中国文学批评史 业ZJ18517-8 中国现代文学(I-Ⅱ) 基ZJ18513 础外国文学 课ZJ18510 比较文学 程 ZJ18515 语言学概论 ZJ18516 西方文艺理论 ZH18501专-2 现代汉语 业ZH18511-4 中国古代文学(I-Ⅳ)
JC18516 应用文写作实训 专业教育课程平台 试 试 试 9
核心ZH18515 文学概论 课ZH18516 写作 程 ZH18517 文学创作实训 基CJ00001 大学生创业教育 础大学生就业指导 创新TCJ00002 课CJ18501 汉语言文学专业导论 创业程 CH18503 创新创业论坛 教育课程核心CH18501 策划理论与实务 平台 实训CH18502 文化创意产业 课程 CH00001 创新创业成果学分认定 教ZF18512 心理学 育ZF18513 现代教育技术 类 ZF18510 语文教学论 ZF18511 文ZF18502 公共关系学 秘ZF18508 档案管理 方向 ZF18512 领导科学 ZF18513 人力资源管理 新ZF18504 大众传播学 闻ZF18509 出版学基础 方向 ZF18520 编辑学原理 ZF18522 网络编辑 物联网概论 GT14501 自 GT14201 Photoshop设计与制作 然科GT13424生命科学与人类文明 学 GT17009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 GT13677 插花与盆景 CX18801 信息检索技术 GT18706 出版法律基础 CX18802 科研工作与方法 CX18803 社会工作导论 CX18501 秘书资格考试培训 CX18505 文化产业概论 秘书理论与实务* ZF18312 教育学 2 2 2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试 试 查 1 2 0.5 0.5 1.5 1.5 18 24 9 9 27 27 18 24 9 9 27 27 9 9 12 18 27 27 12 查 查 查 查 查 查 2 2 2 2 3 2 2 2 2 3 2 2 2 3 36 36 36 36 54 36 36 36 36 54 36 36 36 36 创新创业成果学分的认定见有关文件 36 36 18 18 18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18 18 18 18 18 36 36 36 54 36 36 36 54 36 36 36 36 36 试 试 查 试 专业方向课程模块 试 试 试 试 试 试 试 试 试 试 ZF18514 新闻采访与写作* 1 1 1 1 1 1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查 查 查 查 查 查 个 性 化 专拓 展 课 业程 模 技块 能1 1 1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查 查 查 18 18 1 1 1 1 1 1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查 查 查 查 查 查 GT18316 凤画艺术 GT18611 古代诗人与安徽 与GT18613 修辞学 GT18504 地中国古典文献学 学生最低修读的学分/学时
125 2250 1846 404 294 372 390 407 343 336 108 0 10
课堂教学周数 15 18 18 18 17 17 6 周学时数 19.6 20.7 21.7 22.6 20.2 19.8 18.0 0 说明:1.军事理论教育、专业导论在第一学期以讲座形式进行; 2.专业方向模块共设3个模块。其中,教育类课程为必选课。文秘和新闻方向二选一,学生最低修满162学时、9个学分的课程,其中带*为限选课; 3.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学生获得“创新创业成果”学分可抵免修读创新创业核心实训课程学分; 4.个性化拓展模块学生至少修满6个学分,其中自然科学至少修满2个学分,且至少选修一门网络课程。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