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6738169 U(45)授权公告日 2017.12.12
(21)申请号 201720597804.3(22)申请日 2017.05.18
(73)专利权人 洛阳广纬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龙裕路
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3-1号楼203室(72)发明人 陈建立 李辉 靳长朋 李海欣 (51)Int.Cl.
F04C 29/04(2006.01)F04C 18/02(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冷却结构(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冷却结构,它包括电机、驱动轴、离心风扇、主机壳体、轴流风机A、轴流风机B、涡旋动盘、涡旋静盘,所述的离心风扇固定在驱动轴的前端,所述的轴流风机A和轴流风机B通过连接螺栓孔固定在主机壳体的侧面上,所述的主机壳体的侧面正对涡旋动盘、涡旋静盘相互摩擦工作的位置开设有通风口,所述的轴流风机A和轴流风机B吸入的冷空气经过此通风口直接吹入到涡旋动盘、涡旋静盘工作的区域;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对动、静涡旋的冷却效果更好。
CN 206738169 UCN 206738169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冷却结构,它包括电机、驱动轴、离心风扇、主机壳体、轴流风机A、轴流风机B、涡旋动盘、涡旋静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心风扇固定在驱动轴的前端,所述的轴流风机A和轴流风机B通过连接螺栓孔固定在主机壳体的侧面上,所述的主机壳体的侧面正对涡旋动盘、涡旋静盘相互摩擦工作的位置开设有通风口,所述的轴流风机A和轴流风机B吸入的冷空气经过此通风口直接吹入到涡旋动盘、涡旋静盘工作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机壳体两个侧面相对称的位置均设计有轴流风机的连接螺栓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机壳体两侧分别安装具有相同吸入方向的轴流风机A和轴流风机B。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流风机A的数量为1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流风机B的数量也为1个。
2
CN 206738169 U
说 明 书
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冷却结构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涡旋空气压缩机利用涡旋结构,因其主要运行件为动、静涡盘,没有往复运动机构,所以结构简单、零件少、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更高;工作中通过动、静涡盘的连续啮合,彼此结合形成压缩腔,通过动涡盘的相对移动,促使压缩腔移动并改变其容积,实现压缩空气的过程;工作中只有啮合,没有往复的接触磨损,因而寿命更长;且动、静涡盘为连续啮合,运转平稳,噪音低;因此,涡旋压缩机被誉为‘新革命压缩机’和‘无需维修压缩机’是风动机械理想动力源,广泛运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医疗器械、食品装潢和纺织等行业和其它需要压缩空气的场合。[0003]随着对空气质量、环境保护的愈发严格要求,无油涡旋压缩机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和要求;且目前已经公开的无油涡旋压缩机,其动、静涡旋的散热是通过固定在驱动轴前端的离心风扇作为动力,通过侧面的冷却通道将前端风扇产生的冷空气传输到需要冷却的动、静涡旋盘啮合区域;在此冷却过程中,从离心风扇吸入的冷空气需要从压缩机前端传输到后端,中间途径电机,导致冷却空气的温度升高,且传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对空气流通会产生阻力以及泄露,这就导致冷却散热的效率下降;二若想实现对涡旋动盘及静盘摩擦的充分散热,风扇以及冷空气的通道就必须做到足够大,而这必然导致压缩机的体积增大、安装固定不便,这与整体设备要求的体积以及重量越来越小存在冲突。且该方式的散热效率低、导致工作中涡旋动、静盘的温度高,磨损加快,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冷却结构,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对动、静涡旋的冷却效果更好。[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冷却结构,它包括电机、驱动轴、离心风扇、主机壳体、轴流风机A、轴流风机B、涡旋动盘、涡旋静盘,所述的离心风扇固定在驱动轴的前端,所述的轴流风机A和轴流风机B通过连接螺栓孔固定在主机壳体的侧面上,所述的主机壳体的侧面正对涡旋动盘、涡旋静盘相互摩擦工作的位置开设有通风口,所述的轴流风机A和轴流风机B吸入的冷空气经过此通风口直接吹入到涡旋动盘、涡旋静盘工作的区域。
[0006]所述的主机壳体两个侧面相对称的位置均设计有轴流风机的连接螺栓孔。[0007]所述的主机壳体两侧分别安装具有相同吸入方向的轴流风机A和轴流风机B。[0008]所述的轴流风机A的数量为1个。[0009]所述的轴流风机B的数量也为1个。[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动、静涡旋盘相互摩擦工作的位置,主机壳体的侧面上设计有轴流风机,通过轴流风机上的风扇将四周的冷空气直接作用在动、静涡
3
CN 206738169 U
说 明 书
2/3页
旋盘的结合处;减少了原有的冷却传输通道,使风扇带动的冷空气直接通过动、静涡旋盘,避免了流经其他区域。
[0011]选用轴流风机直接固定在动、静涡旋盘结合位置的主机壳体上,可直接对动、静涡旋盘进行冷却,减少了原来的压缩机侧面冷却气体腔,产品结构紧凑、体积小,需求安装空间小;且风机能够直接冷却动、静涡旋盘,冷却效果更好,避免连续工作过程中,动、静涡旋盘的持续升温甚至卡死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0014]图中:1、驱动轴,2、离心风扇,3、电机,4、涡旋动盘,5、涡旋静盘,6、主机壳体,7、轴流风机A,8、轴流风机B。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0016]实施例1
[0017]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冷却结构,它包括电机3、驱动轴1、离心风扇2、主机壳体6、轴流风机A7、轴流风机B8、涡旋动盘4、涡旋静盘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心风扇2固定在驱动轴1的前端,所述的轴流风机A7和轴流风机B8通过连接螺栓孔固定在主机壳体6的侧面上,所述的主机壳体6的侧面正对涡旋动盘4、涡旋静盘5相互摩擦工作的位置开设有通风口,所述的轴流风机A7和轴流风机B8吸入的冷空气经过此通风口直接吹入到涡旋动盘4、涡旋静盘5工作的区域。[00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选用轴流风机直接固定在动、静涡旋盘结合位置的主机壳体上,可直接对动、静涡旋盘进行冷却,减少了原来的压缩机侧面冷却气体腔,产品结构紧凑、体积小,需求安装空间小。[0019]实施例2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冷却结构,它包括电机3、驱动轴1、离心风扇2、主机壳体6、轴流风机A7、轴流风机B8、涡旋动盘4、涡旋静盘5,所述的离心风扇2固定在驱动轴1的前端,所述的轴流风机A7和轴流风机B8通过连接螺栓孔固定在主机壳体6的侧面上,所述的主机壳体6的侧面正对涡旋动盘4、涡旋静盘5相互摩擦工作的位置开设有通风口,所述的轴流风机A7和轴流风机B8吸入的冷空气经过此通风口直接吹入到涡旋动盘4、涡旋静盘5工作的区域。
[0021]所述的主机壳体6两个侧面相对称的位置均设计有轴流风机的连接螺栓孔。[0022]所述的主机壳体6两侧分别安装具有相同吸入方向的轴流风机A7和轴流风机B8。[0023]所述的轴流风机A7的数量为1个。[0024]所述的轴流风机B8的数量也为1个。[002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动、静涡旋盘相互摩擦工作的位置,主机壳体的侧面上设计有轴流风机,通过轴流风机上的风扇将四周的冷空气直接作用在动、静涡旋盘的结合处;减少了原有的冷却传输通道,使风扇带动的冷空气直接通过动、静涡旋盘,
4
CN 206738169 U
说 明 书
3/3页
避免了流经其他区域。
[0026]选用轴流风机直接固定在动、静涡旋盘结合位置的主机壳体上,可直接对动、静涡旋盘进行冷却,减少了原来的压缩机侧面冷却气体腔,产品结构紧凑、体积小,需求安装空间小;且风机能够直接冷却动、静涡旋盘,冷却效果更好,避免连续工作过程中,动、静涡旋盘的持续升温甚至卡死的风险。
5
CN 206738169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图2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