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朱德的扁担教学反思

朱德的扁担教学反思

来源:好走旅游网
 朱德的扁担教学反思

《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旨在通过发生在朱德同志身上的一件小事,让学生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因为文章篇幅较长,课文讲述的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经历相差甚远,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教师教学也不容易把握分寸,教学起来比较辛苦。因此,我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学生对于不常见的扁担一定充满了好奇,因此我着眼于扁担的特别之处,引导学生层层剥笋,进而了解红军战士不畏困难、朱德同志勇挑重担的革命精神。再者,由于孩子对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知之甚少,因而在教学本课时,我让学生做好了课前预习,告诉了学生朱德是新中国的十大元帅之一的有关知识,还让学生查阅十大元帅的资料。上课时,我让大家把查阅到的十大元帅的资料进行交流。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为了解决这个重点,在教学时我先提问“朱德是怎样挑粮的?”让学生边读边划出相关的句子,再边看图边用自己的话说说,先说穿着,再说动作由此产生对朱德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抓住“一块儿”这个词语,体会朱德吃苦耐劳的优良革命品质。接着,我让学生想想:战士们会怎样劝朱德?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扁担?藏好了心里会怎么想?朱德发现扁担没有了会想些什么?他为什么不去找而是“连夜又赶做一根扁担?”以此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我先让他们在小组互相说,然后在全班交流。

总之,在解决教学难点的过程中,始终从重点内容入手,一开始从课文中的遣词中明白了挑粮的艰难,需要的是年轻力壮的战士才能胜任。朱德年纪大了,工作繁忙可是依然坚持要去,从而体味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培养敬爱革命领袖的思想感情。

备课日期 年 月 日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13、朱德的扁担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尤其是长句子。 教学 目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总第 课时 本课第 1 课时 课型:新授课 重点 难点 识字、朗读课文。 识字、朗读课文。 教学环节与内容(预习 展示 反馈) 教具:课件 方法指导与拓展评价 课前5分钟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尤其是长句子。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揭示课题 1、 谜语: 朱德的扁担 2、出示扁担图,谁知道这是什么? 教学“扁”,注意不要写成“肩”。 教学“担”,扩词。 教学“挑”,注意右半部分笔顺 扁担是干什么用的? 3、扁担上写着什么呢?(朱德记。)教学“德”,字形:朱德爷 爷一心为人民,我们记住右下是“一心”。 记,在这里是作记号的意思。学“记”。 4、这是一根“朱德的扁担”。(揭题) 听录音,思考问题。 5、朱德爷爷干吗要在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字呢?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一)听课文录音,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 学生认读生字词。 遇到不理解的地方用“?”标出。 (三)检查自学情况:1.开火车读生字词。 2.分组分段朗读课文,正音。 3.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四)指导写字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学习1、2自然段: 1.默读第1自然段,想: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2.在文中划出表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词。 什么叫会师?(两支部队会合在一起)。 3.轻声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思:部队为什么要派人到 茅坪去挑 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去挑粮有什么困难? ①看填空回答以上问题: a.( ),所以常常要派人到茅坪去挑粮。 b.从井冈山上到茅坪,路很远,有( ),( ),非常难 走。 ②(看图)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山高路陡? 引读:可是—— 大家为什么都争着去? 4、朗读1、2自然段。 。 五、课堂检测:1、读生字及词语 2、 写好生字 六、总结:学习收获 七、作业:写习字册、熟读课文。请阅读《朱德的故事》等课外书。 板书:13、朱德的扁担 德 必 攻 志 读书做记号。 教师简介背景。 教学 反 思 让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了它的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