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爱莲说教案《爱莲说》教学教案

来源:好走旅游网


爱莲说教案《爱莲说》教学教案

一、导入新课 (上课前按“播放”键播放音乐,上课开始按“停止”键停止音乐,开始导入。) 莲花,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看作是美丽圣洁的象征。

(按“导入新课”键放莲花组图)历来就有许多咏莲的名句,如姜夔的名句“一一风荷举”;杨万里的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莲的喜爱。不过,人们常常欣赏的只是莲花外形的美,其实真正值得赞扬的,还是它内在的品质。我们今天学习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赞美莲的品质,从而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文章。

二、体裁作者 在讲课文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本文的体裁和作者。

(按放图像) 1、同学读“说”的介绍。

本文的体裁是“说”,“说”就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偏重于论述道理。那么我们课文这个标题“爱莲说”就可以怎么解释呢? 明确:说说爱好莲花的道理。

2、(放作者图像)指名朗读书内介绍。

教师补充:周敦颐非常博学,虽身居官场,却始终未曾放弃读书治学,著书立说, 而且人品很高,胸怀磊落,为官清正,深得民心,为百姓所爱戴。《爱莲说》是他在公元1068年担任__郡守时写下的。他曾带领属下在官署的一侧挖池种莲,后人称为 “爱莲

第 1 页 共 5 页

池”。每当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风吹过时,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盛开,阵阵馨香扑面。周敦颐凭栏放目,触景生情,深感官场的黑暗,要在官场上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深爱莲花的高洁,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

三、朗读训练 1、下面我们一起听一下课文的录音,大家注意读课文的语气。

(按“读”放课文录音 课文读完后,按“回目录”可回到界面。) 2、录音再播放一遍,大家可以轻声跟读,体会一下怎样朗读文言文。

3、齐读课文,这一遍的要求是:读正确字音,读通课文,声音响亮,精神饱满。

总结: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注意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大家回忆一下广播和电视上听到的古人是怎样读书的呢?(回答后总结)是的,古人读书很有韵味,自得其乐的读,我们读古文虽然不需要摇头晃脑,但可以吸取些有益的读书经验,可以读得更舒缓一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先要充分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础上去读。

四、思考讨论 1、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理解句意,小组内讨论一下疑难问题,时间为三分钟。

2、请同学来根据课文注释,把课文用现代汉语复述一遍。

(按图中书上的小按钮放图像,分页指名复述,并解释加点字) 3、现在初步理解

第 2 页 共 5 页

了课文内容,我们再读课文就要带着爱莲的感情来读,这次我们请第一组来读第一段,第二组来读第二段,我们比比谁读得更好。

4、总结:大家对“爱莲”的感情体会得还不够深,因此还没有把课文表达的感情充分的读出来,我们还要仔细体会。

5、看课文分析题。

(问题三个) 问题1、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花? 答:比作君子。描写句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表现了莲花哪些品格?(课文分析的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按下面的向右的箭头即可)表现的品格: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但又不孤高自许。

(洁净而又庄重) 总结:莲花的整体形象是端庄美丽,令人敬重。我们同学体会得很好。我们知道了作者爱莲,不仅因为莲花姿态美丽,而且更因为莲的品格高尚。作者爱莲,也在赞颂莲,我们要注意带着赞美之情来读。一起朗读一下这个长句。

(予独爱……) 问题2、课文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 回答:还写了菊和牡丹。 分别比作君子、隐逸者、富贵者。

补充:这三种人分别代表了三种处世的态度,我们来讨论一下。

第 3 页 共 5 页

君子是一种什么样的人?(品德高尚的人)指处在污浊的环境却保持自身的高洁,不随流俗,不受沾染。

(总结打出: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隐逸者呢?(课文注释: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而隐居避世)这种人的特点是志向高洁,但逃避现实,隐居起来。

(打出:志向高洁,隐居避世) 富贵者呢?因为牡丹花十分浓艳,从唐朝起就成为富贵人家的宠物。牡丹的价钱很贵,但富贵人竞相购之,把它比作富贵者很恰当。这种人的特点是追求富贵、追求名利。

(打出:贪慕荣华,追名逐利) 那么,作者写莲,同时又写菊、写牡丹的用意是什么呢?用作陪衬。菊正衬,牡丹反衬。这样一反一正之间,更能突出莲的君子的品格。

现在我们明白了,作者赞美莲,其实是要赞美君子这样的人,他不跟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为人正直,名声很好,又很庄重,有独立的人格。封建社会有这样的人,真是令人敬佩!用三种花来比三种人,使文章生动形象,含蓄而给人回味。我们齐读这三个排比句。

(予谓菊……君子者也) 问题3、作者对三种花各持什么态度?找出课文中的原句 答:“菊之爱……宜乎众矣。”在这三句之前,作者有一个表示感叹的词“噫!”表示作者要发表感慨了。他的感慨是什么?生答:感慨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

总结:对,当时爱莲者少,爱牡丹者多,真正的君子少,追求富贵的人多啊!作者有

第 4 页 共 5 页

感于社会上真正有德者少,追名逐利的人太多,对他们表示了强列的鄙视!结尾的这两句话一问一叹,发人深省,文章的主题多深刻啊!(齐读噫……) 点拨:大家发现第二段的句子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将三种花的品格拟人化了。把莲花比作君子,借赞花来赞人,从而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写法就叫做托物言志。

五、能力训练 1、了解托物言志。

(按图中的红球,放概念) 按下面的红箭头,略作解释,放范例。

解说范例:梅花不畏霜雪,高洁不俗,有独特的风范,这正是作者本人这样一个革命的女性的象征,作者以梅自喻,梅花抒写了傲岸不羁、有随俗俯仰、追求平等自由的高尚情操和坚强意志。

六、作业布置

第 5 页 共 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