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职业院校教学模式探索研究

职业院校教学模式探索研究

来源:好走旅游网
・270・ 价值工程 职业院校教学模式探索研究 Study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Vocational Institutes 沈丽SHEN Li (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苏州215009) (Suzhou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uzhou 215009,China) 摘要:本文首先在搜集和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指出目前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而对教学模式急需改革的问题展 开了一系列研究。论文是基于区域经济发展而构建创新教学模式的,因此在明确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后 提出了相应的适合苏州经济的创新教学模式的对策和建议,直观地说明了建立创新教学模式的方法。 Abstract:This paper pointed out the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teaching mode of vocational institutes and made a series of research of related reforms based on th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relevant documents.Some suggestions and methods establishing 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ode WaS introduced according to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创新 Key words:vocational education;teaching mode;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6—0270—02 O引言 是fl1: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 教学模式探索的总体目标教学模式创新的总体目标 主线,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 基金项目: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教研课题:技能大赛选手集训 工作的实践与研究(项目编号:B/2012/07/023)。 本宗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构建自主 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体现课堂的 作者简介:沈丽(1981一),女,江苏苏州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 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和态 业学士,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主要从事职业 度,突出学生的思维开发和能力培养;针对学生的不同需 教育和机电一体化技术方面的研究。 求,实行差异化教学,面向全体,分层实施圆。 4.3教学基地建设问题焊接专业改革的要求是将现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记忆。通过项目驱动的教学过程 的进行,让学生在学习并掌握焊接结构生产所需的必备的 实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和过程引入教学过程,因此, 理论知识之外,通过对每个阶段任务的要求,将其他专业 必须专门建设等同于具体职业工作各种客观条件的教学 建立校外实际工作环境,将 课程紧密联系起来,让既有的专业知识重现并加深理解, 环境,要加强与企业单位联合,起到以点带面和反复强化的效果,这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 课堂延伸到实际职业岗位。 特征,让问题的解决在任务中完成,通过项目的实现,完成 4.4组建“双师”队伍是实行课程项目化的基础课程 课程的教学,强化了课程之间的知识联系和转换以及锻炼 项目化开发与教学最根本、最关键的要素是教师,只有教  了将知识转化为工程应用的能力。同时,通过项目的互通, 师具备“双师”素质,才能有效完成课程项目化方案设计、强化知识模块间的融合,使得学生的综合知识应用面得到 实施教学等一系列任务。为了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 提升。并逐渐将焊接专业的模块化和项目化建设过程普及 设,一方面要建立专业教师深入企业锻炼与发展职业能力 到其它基础课程改革领域,让基础课程内容够用为度,适 的制度;另一方面,要积极从企业引进与聘请人才,建立并 用为准,为核心专业课的模块化、项目化提供支持和依据, 完善实践教学专兼职师资队伍。 总之,焊接专业的改革需要明确学生需要达到的能力 形成目标明确、良性的互动发展过程。 目标,工作任务式的课程教学内容将工程实践能力在课堂 4需要解决的问题 4.1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调整确立焊接专业的课程体 以及课堂之外的项目实施中得以凝练和深化,让学生理解 系和课程内容改革目标,根据应用领域划分模块,根据模 职业生产过程,使得专业知识学习与职业技能与意识的培 块确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根据职业能力目标设计项目, 养得以融合。在改革的实践中,会面临众多的问题,需要我 并分解工作任务,构建所需专业知识框架,将不同教学内 们共同努力,以全局的视野、务实的态度,不断深化专业改 容融合到项目中,以项目驱动教学。 革实践,不断丰富专业改革理论,真正将焊接专业建设成 4-2课程教材建设问题符合改革方向的教材应当 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钢结构行业发展所急需的一大批 是完成工作任务(项目)的背景资料、操作规范说明和进程 高技能人才的摇篮。 指导方案。在形式上,这类教材不再仅仅是纸质的书本,而 应该是包括纸质教材、电子课件、课程教学软件、多媒体声 参考文献: 『1]郭吉刚.焊接专业整体化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焊接 技术,2007(03). 『21雷毅,王勇,崔学政.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改革与实 像资料和工作任务操作说明等多种形式的“立体化”教材。 同时,教材必须是动态的,针对地区或行业经济及技术的 践探索[J].石油教育,2006(06). 发展水平及时进行增删 修改与重新组合,即体现教材建 『3]陈少平,王文先,孟庆森,张红霞.本科生国际焊接工程师资 设的“求新、求异、求变”。 格培训认证初探[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Value Engineering ・271・ 基础理论课教学耍探索适合本土教学实际的高效教 左右的“企业认知”教育,这为“产教结合”模式的开展奠定 5’句。 学模式。以“自主学习——课堂展示——训练检测——反 了良好的基础【思小结”为基本思路,走“继承+借鉴+创新”之路,探索教学 模式创新要博采众长。 ③建立“顶岗实习”模式。学生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主 要形式是顶岗实习。其主要功能是提高学生的劳动观念、 1高效教学模式的基本形式 职业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让他们在走出校门之前就尝到 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基于“少教多学”教学改革 作为一个职业人的真实滋味,学会怎么处人、处事。因此, 最根本原则,包括定标、导学、合作、讲解、检测、评析六个 顶岗实习要求“真实的工作环境”,不是模拟或虚设的工作 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形式具有多样性翻。 场景。要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不仅得到相关工作经 ①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实施“四结合”的课程教学 验,还要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值得强调的是,劳动观念和 模式。职业能力体系与学历教育体系,企业文化与课程培 职业道德的训练是顶岗实习的重要内容,热爱劳动是无论 育环境,行业标准与课程标准,职业资格的认证体系与课 程体系相结合,突出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②“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学案一方面有利于转变学生 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转 变教师以“讲”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是引领学生“学教材” 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其基本的操作流程为:创设情境,激 发学生学习动机:组织交流,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出示学 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反思拓展,引导学生深层次拓展学 习:诊断评价,引导学生实践应用。 2高效教学模式的教学组织 及时学习方向、学习进程和学习深广度,课堂教学 要强化时间和效率意识,减少不必要的探究或交流,全面提 高课堂教学效率,协调好主体与主导、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①改革授课形式。改革集体授课制,倡导分层、异步教 学,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进度,实行个别教学与集 体教学相结合的有效授课形式。分类推进的策略,逐步实 现学习的个体化,划分不同的学习层次,实行分层要求,异 步指导。 ②改革班级组织形式。倡导小班化,每班学生人数控 制在4O左右。实行平行班制度,不分重点班与普通班。 专业实践课教学模式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 能型人才,培养什么样的职业岗位人才,就应该有什么样 的教育环境,知识与技能的获得仅仅依靠在学校的课堂学 习是远远不够的,能型人才的培养,只能在工学结合中实 现。现代企业理念、良好行为习惯、应变能力、新的实用技 能、创新能力也只有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才能学到或形成, 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心理状态和对环境的感受与课 堂中完全不同醐。具体实施中我们形成如下模式: ①实施“项目牵引、强调实践”为重点的项目式教学做 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所谓“项目式教学做一体化”是将 “项目教学”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有效地融为一体,将理 论和实践捆绑在一起,在具体教学时,将教学内容融入到 来源于自动化生产实际的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中去。这些项 目都是经过精心组织,来源于自动化生产实际,因此具有 很好实际应用价值,对学生未来走上工作岗位并适应岗位 有一定帮助作用。 ②建立“产教结合”模式。“产教结合”是最早开展的校 企合作模式之一。借助专业优势和地理优势,学校与多家 知名企业合作“产教结合”。一方面,能让学生提前感受企 业的工作氛围,另一方面也为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提供了良好的“半工半读”的机会。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规 定,机电一体化专业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每年都有20天 哪一代人都必须继承的美德f7】。 3教学模式创新之处 ①突破日前我国职业院校机电专业教学与课程设置 大多没有加强对专业自身特点的理解、专业课程设计的整 体的、新的结构性研究还比较匮乏的现状,探索创立了新 颖、实用的课程教学模块。②模块教学整合以往该专业理 论教学的经验和问题,最专业理论教学量和教学方式进行 改革,展现出全新的教学面目。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既 会动手,又会动脑”的机电专业高等技能型人才做出前期 探索。③新的教学模块注重实践性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 索,通过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的教学形式,完成整体教学设 计,结合具体用人单位的需求,教学内容真实、方式灵活, 形式丰富、成效显著,极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热情并在教学 实践中找到了自信和成功感。④在实训模块方面做出改革 与创新。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实现以校内专用教 师和校外行业专家共同组成教学团队展开教学;实现实训 内容的工作化、系统化、完整化:实现实训场所的情景化、 真实化。⑤专业课程采取集中授课,按平时成绩、模块训练 成果考核、期末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4结束语 总之,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加快,行业发展对从 业人员的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在新的经济发 展形势下培养更能符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高技能 人才成为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必须引起 全行业的高度重视,并且求得有效地解决。为了满足企业 转型和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职业院校教学模式,尽可能 扩大企业对职教的参与度,努力缩短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 场的距离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1禹偶然.基于职业契合的职业院校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职 业教育研究.2010(3). [2]李术蕊.引航职教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liJ].中国职业 技术教育,2012(22). f3]安冬平,林克松.失范与规范: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改革探寻 [J].职教论坛,2013(03). 【41张灵晶.对民办高等职业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 养的两点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0). [5】韩宝军.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6】翟艳辉.高等职业院校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1.中国成人教育,2009(14). [7]吴君,陈开考,谈黎虹,郑尧军.高职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有效 机制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