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建筑桩基检测的主要内容与常用方法

来源:好走旅游网


浅谈建筑桩基检测的主要内容与常用方法

【摘 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桩基检测工程内容繁多,各种检测方法交叉运用,桩基检测方法作为评价桩基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也对桩基补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桩基检测主要内容和常用方法浅谈自已的观点。

【关键词】桩基检测;内容;方法

1.建筑桩基的主要分类以及检测内容

桩基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建筑桩基分类繁多,按承载力分为端承桩、摩擦桩和端摩桩;按成桩分为预制桩和就地灌注桩,预制桩还可以分为打入桩与静力压入桩等,灌注桩依成孔分为冲孔、钻孔、挖孔等灌注桩;按桩质分为钢桩、钢筋砼桩、砼桩、木桩、粉喷桩、石灰桩、砂桩、碎石桩等;按桩的横截面的形状分为实心的圆桩、方桩、矩形桩与异状桩,空心的圆桩、方桩等。

由于建筑桩基种类繁多,其检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各类桩、墩、桩墙竖向或横向承载力检测,包括单桩及群桩承载力检测;墩底持力层承载力及变形性状的检测;各类桩、墩及桩墙结构完整性检测;桩上共同作用或复合地基中桩土荷载分担比的检测,桩体及土体应力-应变的检测;施工中对环境影响(如震动、噪音、土体变形)的检测;特殊条件下或事故处理中的其它检测。

2.建筑桩基检测的常用方法介绍

桩基测试方法主要有静载荷试验和动力测桩两大类,除此之外,还有抽芯法和静力、动力触探以及埋设传感器法等辅助方法,下面分别对以下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2.1静载荷试验桩基检测法

静载荷试验是在桩顶部逐级施加竖向压力、竖向上拔力或水平推力,观测桩顶部随时间产生的沉降、上拔位移或水平位移,以确定相应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或单桩水平承载力的试验方法。目前桩的静载荷试验主要采用锚桩法、堆载平台法、地锚法、锚桩和堆载联合法以及孔底预埋预压法等。

2.2动力测桩桩基检测法

桩基的动力检测法,也称为动力试桩,动力室相对于静力而言,桩静力试验室加荷过程相对缓慢,以致桩土产生的加速度微小,惯性效应可以忽略不计,桩土各部分随时都处于静力平衡状态。桩基的动力检测法有高(大)应变发和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

2.2.1高应变法

高应变法时用重锤冲击桩顶,实测桩顶部的速度和历时程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对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由于高应变法来源于打桩分析法,最早是用打桩分析仪,简称PDA,监测打桩和分析打桩的结果,故也有人把此成为PDA法。高应变法严格来说,适应于预制打入桩的动力检测,对摩擦桩及摩擦端承桩合适,对于端承桩是不合适,对于就地灌注砼的端承桩,使用高应变法检测,处理不当,反会把好桩弄坏。

2.2.2低应变法

主要采用低能量瞬态或稳态激振方式在桩顶激振,实测桩顶部的速度时程曲线或速度导纳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或频域分析,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该方法检测简便,且检测速度较快,但如何获取好的波形,如何较好地分析桩身完整性,却是检测工作的关键。低应变法主要用于检测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2.2.3声波透射法

此方法在预埋声测管之间发射并接收声波,通过实测声波在混凝土介质中传播的声时、频率和波幅衰减等声学参数的相对变化,对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的方法。

2.3桩基检测的其他方法

除以上介绍方法外,桩基检测还有钻芯检测法、超声脉冲检验法、射线法,下面分别进行简单介绍:

2.3.1钻芯检测法

对于大直钻孔灌注桩,由于设计荷载一般较大,用静力试桩法有许多困难,所以常用地质钻机在桩身上沿长度方向钻取芯样,通过对芯样的观察和检测确定桩的质量。此方法主要用于检测灌注桩桩长,桩身混凝土强度、桩底沉渣厚度,判断或鉴别桩端岩土性状,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2.3.2超声脉冲检验法

该法是在检测混凝土缺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方法是在桩的混凝土灌注前沿桩的长度方向平行预埋若干根检测用管道,作为超声检测和接收换能器的通道。

2.3.3射线法

该法是以放射性同为素辐射线在混凝土中的衰减、吸收、散射等现象为基础的一种方法。当射线穿过混凝土时,因混凝土质量不同或因存在缺陷,接收仪所

记录的射线强弱发生变化,据此来判断桩的质量。

3.工程实例

3.1工程概况

某高层住宅楼楼高29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地基处理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桩径800mm,有效桩长30.05m,墙下布桩,共布工程桩75根。在工程桩施工前,先打了三组试桩,进行了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工程桩施工结束后,又对5根工程桩进行了高应变承载力检测。

3.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该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在有效桩长范围内,地基土大致分为8层,现分述如下:

第①层:人工填土,主要由杂填土和素填土两个亚层组成。①-1层杂填土层,其底面埋深为0.5m~2.3m,平均厚度1.3m,黄褐~褐灰色,稍湿,含砖屑、灰渣、石块、石灰等杂物,fk=70kPa。①-2层,素填土层,由人工堆积和新近堆积混合形成,其底面埋深为2.3m~6.5m,厚度0.8 m~5.3m,平均厚度3.2m,一般呈可塑状态,下部软塑,fk=110kPa。

第②层,粉质粘土层,其底面埋深为8.8m~12.5m,厚度为3.2m~7.9m,平均厚度5.8m。呈可塑状态,局部软塑,褐黄~黄褐~黑灰色,fk=130 kPa。

第③层,中细砂层,其底面埋深为12.8m~16.1m,厚度1.5m~7.0m,平均厚度4.0m,饱和,褐黄~灰褐色,松散~稍密,局部中密,fk=150 kPa。

第④层,粉质粘土、粉土层,其底面埋深为18.4m~20.8m,厚度3.6m~7.5m,平均厚度5.3m。褐黄~褐灰~灰褐色,粉质粘土,呈硬可塑状态;粉土,呈中密~密实。粉质粘土fk=230kPa,粉土fk=200kPa。

第⑤层,中细砂层,其底面埋深为23.8m~27.5m,厚度3.7m~7.6m,平均厚度5.5m,褐黄~灰褐~黑灰色,中密,局部稍密fk=240 kPa。

第⑥层,粗砾砂层,层底面埋深为31.4m~34.8m,厚度5.9m~9.0m,平均厚度7.5m,饱和,褐黄~褐灰~黑灰色,中密~密实,fk=300 kPa。

第⑦层,粉质粘土层,其底面埋深为33.2m~36.5m,厚度为0.6m~2.8m,平均厚度为1.3m。黄褐~褐灰色,硬可塑状态,fk=250kPa。

第⑧层,卵砾石,其底面埋深为37.6m~41.8m,厚度为4.1m~7.0m,平均厚度为5.5m。饱和,褐灰色,中密~密实,fk =400kPa。

在试桩施工完成28d后,先进行试桩的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从试验仪器进场到试验结束共历时15d,检测费用7.5万元;工程桩施工结束后,进行高应变承载力检测,从试验仪器进场到试验结束共历时2d,检测费用2万元。

根据试桩曲线综合分析,SZ1、SZ2、SZ3单桩极限承载力为8000 kN。三根试桩实测极限承载力平均值Qum=8000kN,根据JGJ 94-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附录C第C.0.11条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uk=8000kN。

4.结语

桩基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是房屋质量的根本,在桩基础的施工过程中,要重视桩基检测工作,合理应用桩基质量检测方法,不断提高桩基检测的质量水平,以保证桩基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康隆.阐述桩基工程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检测方法[J].广东科技,2008(3).

[2]俞金柱.桩基检测方法综述[J].科技咨询导报,2007(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