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默写题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默写题含答案

来源:好走旅游网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默写题含答案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 名著默写

1.默写

(1)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2)________,________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3)________,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4)兴,百姓苦;________ ,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5)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________ ?________。((李煜《虞美人》)

(6)纪伯伦曾经在《沙与沫》中说过“愿望是半个生命”,是的,杜甫在《望岳》中就曾抒发过宏伟的愿望:“________,________。”

(7)“蓬莱文章建安骨”,曹操的诗体现了刚健清新的风格,如他在《观沧海》中的诗句:“________ ,若出其中。________ ,若出其里。”描写了大海的浩瀚无际。

(8)同是写帆写水,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温庭筠的“________ ,________ 。”则抒发了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感。

【答案】 (1)欲上青天揽明月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3)半卷红旗临易水;提携玉龙为君死

(4)亡;百姓苦

(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日月之行;星汉灿烂

(8)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解析】【分析】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本题中应注意“揽”“似”“燕”“携”“凌”“晖”“脉”这几个字的写法。

故答案为:⑴ 欲上青天揽明月

⑵ 无可奈何花落去 , 似曾相识燕归来

⑶ 半卷红旗临易水 , 提携玉龙为君死

⑷ 亡 , 百姓苦

⑸ 问君能有几多愁 ,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⑹ 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

⑺ 日月之行 ; 星汉灿烂

⑻ 过尽千帆皆不是 , 斜晖脉脉水悠悠

【点评】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和古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

2.古诗文默写。

(1)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赵师秀《约客》)

(2)东市买骏马,________。(《木兰诗》)

(3)________,惟解漫天作飞雪。(韩愈《晚春》)

(4)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5)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6)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7)莫言下岭便无难,________。(杨万里《过松原晨炊漆公店》)

(8)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9)________;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0)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________,显得更诱人。(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

【答案】 (1)青草池塘处处蛙

(2)西市买鞍鞯

(3)杨花榆荚无才思

(4)独怆然而涕下

(5)会当凌绝顶

(6)衣冠简朴古风存

(7)赚得行人错喜欢

(8)不畏浮云遮望眼

(9)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10)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解析】【分析】“鞍鞯”“榆荚”“怆”“凌”“冠”“赚”“畏”“需要”“荒”“萋萋”“幽”是本题中的易错字词,作答时要注意字形,不要写同音字。

故答案为:⑴青草池塘处处蛙;

⑵西市买鞍鞯;

⑶杨花榆荚无才思;

⑷独怆然而涕下;

⑸会当凌绝顶;

⑹衣冠简朴古风存;

⑺赚得行人错喜欢;

⑻不畏浮云遮望眼;

⑼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⑽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古文的背诵和默写。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答题时应注意,记忆性默写,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记识,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至今已不要出现错别字。

3.古今诗文名句默写。[第三、四句任选一句完成]

诗言志,在诗句中,我们常常会和诗人产生共鸣。吟咏“会当凌绝顶,________”,我们折服于杜甫勇攀顶峰的豪情;诵读“________,猛志固常在”,我们感慨于陶渊明刚毅的反抗精神;聆听“相信吧, ________,我们叹服于普希金积极乐观的态度;吟诵“________,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我们感悟弗罗斯特对人生之路的思考;吟咏“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我们感叹于杨万里在顺境中保持的忧患意识;朗读《陋室铭》中的“________,________”,我们动容于刘禹锡将自己的陋室与先贤的居所相类比,追求精神上的“馨香”;朗诵《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____,我们感动于陆游在迷惘彷徨时的坚定信念。

【答案】 一览众山小;刑天舞干戚;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政入万山围子里;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分析】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览”“戚”“政”“蜀”“疑”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名句的默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故答案为:一览众山小;刑天舞干戚;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政入万山围子里;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点评】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4.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赵师秀《约客》)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3)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________, ________。(韩愈《晚春》)

(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5)默写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青草池塘处处蛙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4)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5)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古诗词背诵能力。在背诵诗词时不仅要注意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一些易错字可以结合词义背诵。对于结合诗文内容填写诗句,学生要多了解诗词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正确把握内容,才能准确默写。

故答案为:(1)青草池塘处处蛙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4)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5)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诗词在背诵时不仅要注重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填写名句漏填和错填均不得分,一些易错字可结合词义去背诵。对于结合诗文内容填写诗句,学生要多了解诗词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情感,正确把握内容,才能准确地判断。

5.名句默写。

(1)桃李不言,________。

(2)________,可笑不自量。

(3)皮之不存,________。

(4)________,吾将上下而求索。

(5)不患人之不己知,________。

(6)见贤思齐焉,________。

(7)________,寒光照铁衣。

(8)《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9)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哪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认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字。注意重点字“蹊”“蚍蜉“、\"戎\"凳子的写法。

故答案为:⑴下自成蹊;

⑵蚍蜉撼大树;

⑶毛将焉附;

⑷路漫漫其修远兮;

⑸患不知人也;

⑹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朔气传金柝;

(8)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9)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古文的背诵和默写。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答题时应注意,记忆性默写,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记识,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至今已不要出现错别字。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________,系马高楼垂柳边。(王维《少年行(其一)》)

(2)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4)兰溪三日桃花雨,________。(戴叔伦《兰溪棹歌》)

(5)________,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山中问答》)

(6)独坐幽篁里,________。(王维《竹里馆》)

(7)《木兰诗》中表现征程遥远、木兰身手矫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8)《爱莲说》中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9)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一诗中蕴含人生哲理,不断战胜困难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相逢意气为君饮

(2)散入春风满洛城

(3)杨花榆荚无才思

(4)半夜鲤鱼来上滩

(5)桃花流水窅然去

(6)弹琴复长啸

(7)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8)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9)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解析】【分析】根据平时对古诗文的积累答题,注意“荚、窅、啸、戎、淤、濯、涟、政”容易写错。

故答案为:⑴相逢意气为君饮;⑵散入春风满洛城;⑶杨花榆荚无才思;⑷半夜鲤鱼来上滩;⑸桃花流水窅然去;⑹弹琴复长啸;⑺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⑻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9)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点评】此题考查诗文的背诵、理解与默写能力。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记忆、积累的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7.古诗文默写。

(1)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2)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________,________。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今年逢李龟年》)

(4)《论语》中说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又要切合实际地多想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默写完整刘禹锡的《秋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巴山夜雨涨秋池

(2)小桥流水人家

(3)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解析】【分析】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涨、岐、笃、寥、霄”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

故答案为:⑴ 巴山夜雨涨秋池

⑵ 小桥流水人家

⑶ 岐王宅里寻常见 , 崔九堂前几度闻

⑷ 博学而笃志 , 切问而近思

⑸ 自古逢秋悲寂寥 , 我言秋日胜春朝 。 晴空一鹤排云上 , 便引诗情到碧霄

【点评】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8.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秋词(其一)刘禹锡)

(2)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3)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峨眉山月歌》李白)

(4)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潼关》谭嗣同)

(5)水何澹澹,________。(《观沧海》曹操)

(6)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7)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______。(《诫子书》诸葛亮)

(8)我们要学习,还要会思考,《〈论语〉十二章》中阐述这一道理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我言秋日胜春朝

(2)夜阑卧听风吹雨

(3)影入平羌江水流

(4)河流大野犹嫌束

(5)山岛竦峙

(6)我寄愁心与明月

(7)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能力。在背诵默写诗词时不仅要注意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一些易错字可以结合词义背诵。此题中注意“阑”“羌”“竦峙”“罔”的书写。

故答案为:⑴ 我言秋日胜春朝;⑵ 夜阑卧听风吹雨;⑶ 影入平羌江水流;⑷ 河流大野犹嫌束;⑸ 山岛竦峙 ⑹ 我寄愁心与明月;⑺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⑻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点评】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9.填空。

(1)《论语》是________经典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________(体裁)著作。它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共二十篇。孔子,名丘,字仲尼,________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

(2)《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度的一句:________。

(3)谈“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________。

(4)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

(5)在学习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孔子所说:________。

【答案】 (1)儒家;语录体;大学;中庸;孟子;春秋时期;思想;教育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解析】【分析】(1)《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体裁)著作。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共二十篇。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者;

(2)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这就是一个有德的君子。所以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学习与思考缺一不可,否则会误入岐途,所以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我们应该不恼怒,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在学习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故答案为:(1)儒家;语录体;大学;中庸; 孟子; 春秋末期 ;思想 ;教育;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4)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点评】名篇名句的复习策略是:一要化整为零,日积月累,注意整篇背诵与片段突击相结合。复习时,注意效率;二要动口更要动手,关键是不写错别字;三要将识记与理解相结合,加强理解基础上的记忆,理解是根本,默写时要懂意思;四要注意方法,领悟含义,圈点勾画,边诵边写。

10. “一把黄土塑成了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了灿烂的华夏文

明。在开展《黄河,母亲河》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你一定收集了很多资料,请展示:

(1)请列举出两句有关黄河的诗词。

(2)面对如今黄河河床继续抬高、黄河水资源恶化、经常出现断流的情况,你在“拯救黄河”的行动中,有哪些合理化的建议?请写出一两点来。

【答案】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等

(2)在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实施水土保持,广泛植被,防止过度放牧,以减少黄河泥沙的输入量。节约水资源,给黄河留足生态水。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语文综合活动题。(1)小题考查的古诗句的积累能力。有关黄河的诗词很多,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等。

(2)小题考查口语交际中提建议的能力。要针对问题的关键来想计策,建议要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语言要清晰条理。

11.用原文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1)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

(2)表现吕蒙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语句是哪句?

【答案】 (1)原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目的:似当涉猎,见往事耳。

(2)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曰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解析】【分析】按照要求背诵课文。

【点评】 考查对作品内容的背诵默写。

12.七年(2)班开展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现在邀请你来参加。

(1)请你为本次活动写出一句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并写出作者。

(2)请你为班级策划“少年正是读书时”活动的具体项目。

项目示例:“名著知识知多少”知识竞赛。

项目一:________。

项目二:________。

(3)班级读书的氛围不够浓厚,请你就如何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谈两点有价值的建议。

【答案】 (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2)“我爱经典”文学名著读书会;“名著在我心中”读书经验交流会

(3)①教师正面引导;②班级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解析】【分析】(1)写出一句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并写出作者即可,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2)本题考查活动的设计能力。针对中学生的主题活动一般有以下几个:朗读比赛、图片展、读书报告会、主题班会、演讲比赛、主题歌咏比赛、古诗文朗诵大赛、办一期手抄报等任选其中两种即可。

(3)作答本题,可分别向学校、班级提出不同的具体建议。

故答案为:⑴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⑵ “我爱经典”文学名著读书会

“名著在我心中”读书经验交流会

⑶ ①教师正面引导;②班级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点评】⑴本题考查名人名言的积累,注意 写出一句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并写出作者。

⑵本题考查设计栏目的能力。为某个活动设计栏目,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活动的主题是什么,所设计的栏目一定与主题相关,栏目名称要简明,有可操作性。

⑶本题考查提出建议的能力。针对某种情况提出建议,所提建议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要有针对性,这个针对性既指要确定需解决的问题,也指提出建议的对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