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RS485、RS422接口设计指南

来源:好走旅游网
前1 2 3

言............................................................................................................................................. 0RS-485与RS-422性能指标及其标准

...................................................................................... 0

RS-485与RS-422器件及材料说明.......................................................................................... 1RS-485与RS-422设计原理...................................................................................................... 13.1

3.1.13.1.2

基本原理..................................................................................................................... 1

RS-485与RS -232电路的区别与优势

................................................................ 1

..................................................... 3.................................................. 4

长短连接的判断标准、物理表现与应对措施

3.1.3 3.1.4 3.2

3.2.1 3.2.2 3.2.3 3.2.4 3.2.5

RS-485与RS-422典型应用电路与选择方法485总线上处理竞争的方法

.............................................................................. 7

可靠性的设计............................................................................................................. 8

网络配置............................................................................................................. 8总线匹配............................................................................................................. 8引出线............................................................................................................... 10 失效保护........................................................................................................... 10 地线与接地....................................................................................................... 11

共模干扰问题 ................................................................................... 11 电磁辐射(EMI)问题:................................................................ 12

....................................................................................... 14

3.2.5.1 3.2.5.2 3.2.6 3.2.7 3.3 4

瞬态保护........................................................................................................... 13 其它需要注意的问题

电源和接地............................................................................................................... 14

维护说明................................................................................................................................... 14

参考资料........................................................................................................................................... 15

RS485、RS422接口设计指南

前言

RS-485标准最初由电子工业协会(会修订后命名为

EIA)于1983年制订并发布,后由

RS-485。

TIA-通讯工业协

TIA/EIA-485-A,习惯地称之为

RS-485由RS-422发展而来,而RS-422是为弥补RS-232之不足而提出的。为改进RS-232通信距离短、速率低的缺点,传输距离延长到

RS-422定义了一种平衡通信接口,将传输速率提高到

10Mbps,10个接

4000英尺(速率低于100kbps时),并允许在一条平衡线上连接最多

收器。RS-422是一种单机发送、多机接收的单向、平衡传输规范,为扩展应用范围,随后又为其增加了多点、双向通信能力,即允许多个发送器连接到同一条总线上,同时增加了发送器的驱动能力和冲突保护特性,扩展了总线共模范围,这就是后来的接插件、传输电缆和通信协议。围的通信平台。

RS-485作为一种多点、差分数据传输的电气规范现已成为业界应用最为广泛的标准通信接口之一。这种通信接口允许在简单的一对双绞线上进行多点、双向通信、它所具有的噪声抑制能力、数据传输速率、电缆长度及可靠性是其他标准无法比拟的。正因为此,许多不同领域都采用

RS-485作为数据传输链路。例如电信设备、局域网、蜂窝基站、工业控制、汽

RS-485标准

车电子、仪器仪表等等。这项标准得到广泛接受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它的通用性。己的高层通信协议。

本文档主要说明了

RS485与RS422的原理以及设计应用电路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EIA RS-485标准。

RS-485是一个电气接口规范,它只规定了平衡驱动器和接收器的电特性,而没有规定

RS-485标准定义了一个基于单对平衡线的多点、双向(半双

工)通信链路,是一种极为经济、并具有相当高噪声抑制、传输速率、传输距离和宽共模范

只对接口的电气特性做出规定,而不涉及接插件、电缆或协议,在此基础上用户可以建立自

1RS-485与RS-422性能指标及其标准

与EIA/TIA-485

标准的比较EIA/TIA-422 平衡

4000 ft 50 ft 10Mbps ±2V ±10V ±0.2V 100Ω1 10

表1

EIA/TIA-485 平衡4000 ft 50 ft 10Mbps ±1.5V ±6V ±0.2V 60Ω32负载单位32负载单位

EIA/TIA-422 规格

传输模式

电缆长度(在90Kbps下)电缆长度(在10Mbps下)最大数据传输速度最小差动输出最大差动输出接收器敏感度最小驱动器负载最大驱动器数量最大接收器数量

RS485、RS422接口设计指南

RS-485接口的主要性能指标如下:平衡传输;多点通信;

驱动器输出电压(带载):≥|1.5V|;接收器输入门限:±

200mV,接收器的输入灵敏度为

200mV(即(V+)-(V-)≥0.2V,表

示信号“0”;(V+)-(V-)≤-0.2V,表示信号“1”);-7V至+12V总线共模范围;

最大输入电流:1.0mA/-0.8mA(12Vin/-7Vin);最大总线负载:32个单位负载(UL);最大传输速率:10Mbps;

最大电缆长度:4000英尺,由于在双绞线上的电平损耗,1200米(4000英尺),更远距离的应用中必须使用中继器;接收器的输入电阻

RIN≥12kΩ;

RS-485标准通信的最大传输距离是

2RS-485与RS-422器件及材料说明

有很多485芯片可以选择,速度较慢的芯片有更好的信号质量,如果不需要高速连接,

使用较低速度的芯片可以避免很多麻烦。

有的485芯片小于一个单位负载以便在一个网络中允许更多的节点。为了扩展总线节点数,器件生产厂商增大收发器输入电阻。例如Ω以上(1/4UL),节点数就可增加至256个。

对外置设备为防止强电磁(雷电)冲击,建议选用点数要求较多的可选用的其它特性还有增强的

SIPEX的SP485R。

485芯片对于电池供电的设备很有用,

485芯片具有

485芯

ESD保护、电气绝缘、失效保护电路等。

具有节能模式与低电源电压特性的

TI的75LBC184等防雷击芯片,对节

MAX487,MAX1487

的输入电阻增加至

48k

128个,96kΩ输入电阻的

MAX1483允许节点数可到

减小反射电压的两个办法是减小电缆长度或者增加信号上升时间,可以通过选择片来控制信号上升时间。

最大的上升时间限制了比特率,上升时间不应超过位宽的

20%。

最小的上升时间决定一根导线是长导线还是短导线,是否需要终端电阻。如果连接不需要高比特率,使用低速驱动器可以使短导线的物理长度大大加长。此外低速弱EMI。

485芯片能够减

3

3.1

3.1.1

RS-485与RS-422设计原理

基本原理

RS-485与RS -232电路的区别与优势

50ft,最大数据传输速度为

20Kbps(有的驱动器达到

115

如图1中RS-232使用非平衡线路,接收器对一个信号电压和一个通用地线之间的压差作出反

应。在100Kbps的传输速度下电缆长度最大为Kbps),驱动器最小输出为±

5V,驱动器最大输出为±

3到7KΩ。

15V,接收器敏感度±3V,最大驱动器与

接收器数量都为1,接收器输入阻抗为

图1

第1 页共20 页

RS485、RS422接口设计指南

如图2一个RS-485 驱动器必须有“Enable控”制信号,而一个在驱动器端,一个

TTL逻辑高电平输入使得导线

RS-422 驱动器则一般不需要。

TTL逻辑低电平输

1.5V。

A电压比导线B高,反之,一个

入使得导线A电压比导线B低,对于驱动器端的有效输出,A与B之间的压差必须至少

图2

如图3在接收器端A与B之间的压差只需下驱动器端A与B之间的压差大于

0.2V,如输入A电平比输入B高,TTL输出逻辑高电平,

1.3V的噪声容限,大多数情况

反之,如输入A电平比输入B低,TTL输出逻辑低电平,这就至少有

1.5V,因此噪声容限更大。

第2 页共20 页

RS485、RS422接口设计指南

图3

RS-485能够远距离传输是因为使用了平衡线路,每个信号都有专用的导线对,其中一根导线上的电压等于另一根导线上的电压取反或取补。接收器对两者的压差作出反应。平衡接口中两根信号线传递几乎等大反向的电流,大多数噪声电压在两根信号线上出现,它们互相抵消;但在非平衡接口中,接收器检测信号线与接地线之间的电压差,当多个信号共用一根接地线时,每个返回的电流都在这根接地线上引起电势,如果这根接地线连到大地地线,来自别处的噪声也会影响这些电路。

一个RS-485 驱动器可以驱动

32个单位负载,一个等于单位负载的接收器在标准的输入电压

12V与低7V时,一

并联阻抗为

1mA与-0.8mA,为符合此要求,接收器在每个差动输

极限下产生一个不大于规定大小的电流,在接收到的电压比接收器信号地高出个单位负载的接收器产生的电流分别不大于入与电源电压或接地线之间至少有

12000的输入阻抗。这样对于32单位负载的接收器,

375,加入两个120的终端负载电阻,并联阻抗减小为负载电阻以极大地减小电源消耗。

60,在短距离、低速连接中,可以去掉终端

3.1.2长短连接的判断标准、物理表现与应对措施

一个RS-485是长还是短的连接是以一个信号沿着导线传播到接收器所需要的时间为参考,这个时间与导线的物理长度、所传递信号的频率以及信号传输速度有关。

当导线物理长度很短、所传递信号的频率很低时,信号沿着导线传播到接收器所需要的时间对信号质量没有影响,可以将短导线当作零阻抗导线。

当导线物理长度很长、所传递信号的频率很高时,信号沿着导线传播到接收器所需要的时间对信号质量有影响,长导线又叫传输线,恰当的终端负载电阻可以削弱导线上的反射电压确保接收器看到一个清晰的信号。

3 页

20 页

RS485、RS422接口设计指南

长短导线的区别在于在长导线上反射有可能持续足够长的时间以至使得接收器误读逻辑电平,而短导线上的反射更快,在有接收到的逻辑电平上没有影响。

上升时间是一个输出从示可以有更高的频率。

单向延迟是一个信号通过电缆长度所用时间,它等于电缆长度除以信号传播速度,在铜导线的电气信号大约以

2/3到3/4倍光速传播。

4倍,则它是长的连接,

RS-232总是短的连接。

一个连接如果信号上升时间小于单向延迟的

10%切换到90%的时间,上升时间限制了最大的比特率,位宽度应该

更短的上升时间表

比上升时间长5到10倍以确保接收器读这个位时电压已经达到有效的逻辑电平,

传输线效应会使反射电压出现,接收器在位的中间附近读逻辑电平,如果比特率越低,位就越宽,这样电压在接收器读之前就已经固定下来。另一个决定导线长短的方法是如果位宽大于单向延迟的40倍,则它是短的连接,这时任何反射在接收器读这些位之前就已经稳定了。

传输导线的特征阻抗与导线直径、导线间距以及导线上绝缘类型有关,不随导线长度变化,普遍使用的AWG#24绞合的双绞线电缆特征阻抗为节点,终端电阻的数量不能超过

2个。

100到150欧,生产厂商都会给出这个值。

等于特征阻抗的终端电阻一般连接在最远端接收器那一边的差动导线上,不论网络有多少个终端电阻比特征阻抗大的极端情况是远端导线开路,电流不能继续,电流反射回来并引入一个电压,导致接收器读到比传输电压更高的电压。如果终端电阻比特征阻抗大,效果类似,只是只有部分电流反射回去,反射电流来回好多次,越来越小,最后电流稳定到一个终值,接收器读到的电压也逐渐减小到一个终值电压。

终端电阻比特征阻抗小的极端情况是远端导线短路,没有电压降,电压反射回来并引入一个电流,如果终端电阻比特征阻抗小,效果类似,只是只有部分电压反射回去,驱动器每反射一次电压的一部分,接收器的电压就上升一次直到最终值。

终端电阻等于特征阻抗,电流没有间断,没有任何反射。添加并联终端电阻使接收器输入电阻大幅下降,

连接中的电流大幅上升,

电能损耗大幅上升。

更大的电流也使驱动器输出阻抗吸收更大电压,降低接收器端差动电压,噪声容限降低。节约电能的办法是除了驱动器正在发送的时间以外,禁止驱动器,在我们的后立即禁止驱动器。

当导线很长要注意串联电阻的影响,如导

线

AWG#24绞合线电阻串

25/1000FT,信号的大部分将在通过用

线

CDMA95与3G设计中发送完

RS-422接收器能够经受±7 V的共模电压。(共模电压是输入均值)

RS-485驱动器与接收器的特性与

+12 到-7 V,因为驱动器要能够经受三态时的共模电压,能经受+12 到-7 V的共模电压。在我们的感。

A与B相对于地电压的平

RS-422一样,它的驱动器与接收器能经受的共模电压扩展到

而一些有三态能力的

RS-422驱动器也不

CDMA95与3G设计中驱动器与接收器都加了共模抑制电

3.1.3

RS-485与RS-422典型应用电路与选择方法

图4是一个典型的RS-485四线多点网络,也就是用的是全双工的

488芯片。

第4 页共20 页

RS485、RS422接口设计指南

图4

图5是一个典型的

RS-485二线多点网络,也就是用的是半双工的485芯片。

图5

5 页

20 页

RS485、RS422接口设计指南

如果只有两个单片机做远距离通信,

若对数据的处理速度要求很高的话,

肯定选择全双

工的488,因为这时候在只有两个单片机的情况下就无所谓谁是主机了,它们两个可以在任意时刻向对方发送数据,而不需要握手;而这时候如果用半双工的的全双工通信是不会产正总线竞争的,并且从协议上来讲要简单很多。

在多单片机通信系统里,这时就分成A、B两种情况了:

A:系统上所有的单片机用的是全双工的1号子机,问有没有话要说,当

题,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作相应的回答,

488芯片,那么系统的工作过程是:主机呼叫

1号子机察觉到呼叫的是自己后,先看看主机问的是什么问

回答完后就继续订着总线有没有再一次呼叫到自己,

情况就不一样了,这里就拿单主查询方式来说,

系统只有一个

主机,主机问到谁了谁才能说话,

否则不准说话,其实这个原则也是为了避免总线竞争问题。

485的话,两个单片机之

2个单片机

间必须有明确的握手协议才能正确通信,握手主要是为了避免总线竞争问题,而

当主机没有呼叫到自己时,自己是不能乱说话的,因为这时候主机有可能在和别的单片机说话,如果这时候自己乱说话的话,总线上的电平肯定乱套了,于是总线竞争就产生了,只好等待主机再一次呼叫到自己。

这里面有一点需要说明,

当某一子机被呼叫允许和主机说话时,

因为这时候是全双工通信,所以在这个时候主机和子机之间可以乱说话,但有一点就是当子机把要说的话全说完的时候,必须明确的告诉主机我要讲的话讲完了,否则的话主机不知道是否该继续往下查。

B:系统上所有的单片机用的是半双工的1号子机,问有没有话要说,当

题,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作相应的回答,

485芯片,那么系统的工作过程是:

:主机呼叫

1号子机察觉到呼叫的是自己后,先看看主机问的是什么问

回答完后就继续订着总线有没有再一次呼叫到自己,

当主机没有呼叫到自己时,自己是不能乱说话的,因为这时候主机有可能在和别的单片机说话,如果这时候自己乱说话的话,总线上的电平肯定乱套了,于是总线竞争就产生了,只好等待主机再一次呼叫到自己。

现在我们对比上述的两种情况,发现全双工和半双工多机通信唯一的区别在于:当某一个确定的子机和主机说话时,对于全双工来讲这时候和主机直接说话就行,可以随便乱说话而不需要握手了,但是有一点就是当子机不想再说话的时候要明确的告诉主机一声,好让主机死了这条心继续往下查别的子机。除了这个地方外,其他的和半双工的

所以在多机通信系统中,用全双工的

图6是一个典型的

485是一样的。

485。

488并没有比半双工的485效率高多少,而且它至

少要比485多拉出两条信号线来,这是一个很大的开销,这时应该用半双工的

RS-422四线网络。

第6 页共20 页

RS485、RS422接口设计指南

图6

3.1.4

485总线上处理竞争的方法

先要总线结构:一主多从,多主多从,全主全从,无主等。再看你的实时性要求,可靠性要求;还要看网络数据流量和特征(如是否突发)等。常用的协议:1,CSMA/CD(竟争)如以太网(无主)

2,TOKEN BUS 令牌(无主)3,主从(探寻或点叫)(主从)4,全主全从

5,改进型CSMA/CD 如CAN 总线(硬件实现)(无主)

缺点:优先权码低的可能很难发出。

“中断方式”属于“

4,全主全从”,“查询方式”则为“

3,主从(探寻或点叫)”,而“2,

TOKEN BUS 令牌”也不失为很好的方案,

“1,CSMA/CD(竟争)”对软件资源开销较大,

初次使用不易做好,“5,改进型CSMA/CD 如CAN 总线(硬件实现)”则把软开销转化为硬开销,增加成本。若要详细了解,应找“数据通信”或“现场总线”相关的书籍看看。

通常,容量/数据流量较少的总线,建议采用“全主全从”方式,实时性强,效率高,编程简单,碰撞的概率较低;

7 页

20 页

RS485、RS422接口设计指南

有一定容量的总线,建议采用“主从(探寻或点叫)编程不难,效率较差,总线时刻在忙却不会碰撞;

总线节点较多时建议采用“刻在忙却不会碰撞,但编程较难。

在我们的CDMA 95与3G系统中都是采用“主从(探寻或点叫)

”方式。

TOKEN BUS 令牌”方式,实时性居中,效率较高,总线时

”方式,实时性还行(相当于分时)

3.2

3.2.1

可靠性的设计

网络配置

RS-485支持半双工或全双工模式,网络拓扑一般采用终端匹配的总线型结构,不支持环

形或星形网络。最好采用一条总线将各个节点串接起来,从总线到每个节点的引出线长度应尽量短,以便使引出线中的反射信号对总线信号的影响最低。下图所示为实际应用中常见的一些错误连接方式(图

7左边三个图)和正确的连接方式(图

7右边三个图)。图7左边三种

不恰当的网络连接尽管在某些情况下(短距离、低速率)仍然可以正常工作,但随着通信距离的延长或通信速率的提高,其不良影响会越来越严重,主要原因是信号在各支路末端反射后与原信号叠加,造成信号质量下降。总线型连接可以使总线上每一个端点都用终端电阻。

图7

除此之外还应注意总线特性阻抗的连续性,

在阻抗不连续点也会发生信号的反射。

例如,

总线的不同区段采用不同电缆、某一段总线上有过多收发器紧靠在一起安装、或者是有过长分支线引出总线时都会出现阻抗不连续点。总之,应该提供一条单一、连续的信号通道作为总线。

有关总线上允许连接的收发器数标准并没有做出规定,位负载(UL)。每单位负载的最大输入电流为至48kΩ以上(1/4UL),节点数就可增加至可到256个。3.2.2

总线匹配

线节点数,器件生产厂商增大收发器输入电阻。例如

但规定了最大总线负载为MAX487,MAX1487

32个单

1.0mA/-0.8mA,相当于约

12kΩ。为了扩展总

的输入电阻增加

128个,96kΩ输入电阻的MAX1483允许节点数

第8 页共20 页

RS485、RS422接口设计指南

是否对

RS-485总线进行终端匹配取决于数据传输速率、电缆长度及信号转换速率。

UART是在每个数据位的中点采样数据的,只要反射信号在开始采样时衰减到足够低就可以不考虑匹配。有一条经验性的准则可以用来判断在什么样的数据速率和电缆长度时需要进行匹配:当信号的转换时间(上升或下降时间)超过电信号沿总线单向传输所需时间的上时就可以不加匹配。例如具有限斜率特性的要数据速率在

250kbps以内、电缆长度不超过

时间最小为250ns,典型双绞线上的信号传输速率约为以不加终端匹配。

3倍以

RS-485接口MAX483输出信号的上升或下降

0.2m/ns(24AWG PVC电缆),那么只

16米,采用MAX483作为RS-485接口时就可

图8

图9

当考虑终端匹配时,有多种匹配方案可以选择。最简单的就是在总线两端各接一只阻值等于电缆特性阻抗的电阻(图

8左)。大多数双绞线特性阻抗大约在

9 页

20 页

100Ω至120Ω之间。这

RS485、RS422接口设计指南

种匹配方法简单有效,但有一个缺点,匹配电阻要消耗较大功率,对于功耗限制比较严格的系统不太适合。另外一种比较省电的匹配方式是流成分可以节省大部分功率。

除上述两种外,还有一种采用二极管的匹配方案(图3.2.3

引出线

RC匹配(图8右)。利用一只电容

C隔断直

但电容C的取值是个难点,需要在功耗和匹配质量间进行折衷。

9)。这种方案虽未实现真正的匹配,但

它利用二极管的钳位作用迅速削弱反射信号,达到改善信号质量的目的。节能效果显著。

RS-485总线上的每个收发器通过一段引出线接入总线,引出线过长时,由于信号在引出线中的反射,也会影响总线上的信号质量。和前面的讨论一样,系统所能允许的引出线长度也和信号的转换时间、数据速率有关。下面的经验公式可以用来估算引出线的最大长度:

Lmax=(tRISE×0.2m/ns)/10

以MAX483为例,对应于250ns的上升/下降时间,总线允许的最大引出线长度约为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减缓信号的前后沿斜率有利于降低对于总线匹配、引出线长度的要求,改善信号质量,同时,还使信号中的高频成分降低,减少电磁辐射,因此,有些器件生产厂商在

RS-485接口器件中增加了摆率限制电路来减缓信号前后沿,

但这种做法也限制

了数据传输速率。由此看来,在选择接口器件时,并不是速率越高越好,应该根据系统要求,选择最低速率的器件。3.2.4

失效保护

200mV。这样规定能够提供比较高的噪声抑制能力,但

200mV中间时接收器输出状态不确定。由于

UART

UART错误地接收一些数

200mV的情10),当总-200mV/-50mV,

5米。

RS-485标准规定接收器门限为±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当总线电压在±

以一个前导\"0\"触发一次接收动作,所以接收器的不定态可能会使

据,导致系统误动作。当总线空闲、开路或短路时都有可能出现两线电压差低于况,必须采取一定措施避免接收器处于不定态。传统的做法是给总线加偏置(图线空闲或开路时,利用偏置电阻将总线偏置在一个确定的状态方法仍然不能解决总线短路时的问题,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例如

为此,有些器件制造商将接收门限移到

(差分电压≥200mV)。但这种

Maxim公司为MAX3080系列RS-485接口,不但省去了外部

偏置电阻,而且解决了总线短路情况下的失效保护问题。

第10 页共20 页

RS485、RS422接口设计指南

图10

3.2.5

地线与接地

对于RS-485网络来讲也是一样,没有一个合理的接地系统可能

电子系统的接地是一个非常关键而又常常被忽视的问题,接地处理不当经常会导致不能稳定工作甚至危及系统安全。

会使系统的可靠性大打折扣,尤其是在工作环境比较恶劣的情况下,对于接地的要求更为严格。RS-485网络的接地问题可以导致通信可靠性降低、接口损坏率较高。一个典型的错误观点就是认为RS-485通信链路不需要信号地,而只是简单地用一对双绞线将各个接口的\"B\"端连接起来。这种处理方法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工作,但给系统埋下了隐患,两方面的问题:

\"A\"、主要有以下

3.2.5.1共模干扰问题

RS-485接口采用差分方式传输信号,并不需要相对于某个参照点来检测信号,系统只需检测两线之间的电位差就可以了,但应该注意的是,收发器只有在共模电压不超出一定范围(-7V至+12V)的条件下才能正常工作。当共模电压超出此范围就会影响通信的可靠,直

第11 页共20 页

RS485、RS422接口设计指南

图11:地电位差导致的共模干扰问题

至损坏接口。如图

11所示,当发送器

A向接收器B发送数据时,发送器

A的输出共模电压

为VOS,由于两个系统具有各自独立的接地系统,存在着地电位差入端的共模电压就会达到有很大幅度(十几伏甚至数十伏)案见图12。3.2.5.2

电磁辐射(EMI)问题:

VGPD。那么,接收器输

VCM超出

VCM=VOS+VGPD。RS-485标准规定VOS≤3V,但VGPD可能会

,并可能伴有强干扰信号,致使接收器共模输入

正常范围,并在信号线上产生干扰电流,轻则影响正常通信,重则损坏接口,地线与接地方

驱动器输出信号中的共模部分需要一个返回通路,如果没有一个低阻的返回通道(信号地),就会以辐射的形式返回源端,整个总线就会像一个巨大的天线向外辐射电磁波。

因此,尽管是差分传输,对于

RS-485网络来讲,一条低阻的信号地还是必不可少的。如

VGPD被短

、或者是屏蔽双绞线的屏蔽层。值得注

图12a所示,一条低阻的信号地将两个接口的工作地连接起来,使共模干扰电压路。这条信号地可以是额外的一对线(非屏蔽双绞线)

意的是,这种做法仅对高阻型共模干扰有效,由于干扰源内阻大,短接后不会形成很大的接地环路电流,对于通信不会有很大影响。当共模干扰源内阻较低时,会在接地线上形成较大的环路电流,影响正常通信,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措施:

图12:地线与接地方案

若干扰源内阻不是非常小,可以考虑在接地线上加限流电阻限制干扰电流。接地电阻的增加可能会使共模电压升高,但只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就不会影响正常通信(图12b);

当共模干扰内阻很小时上述方法已不能奏效,此时可以考虑将引入干扰的节点(例如处于恶劣的工作环境的现场仪表)

浮置起来(也就是系统的电路地与机壳或大地隔离)

12c);

,这样就

隔断了接地环路,不会形成很大的环路电流(图

采用隔离接口。有些情况下,出于安全或其他方面的考虑,电路地必须与机壳或大地相连,不能悬浮,这时可以采用隔离接口来隔断接地回路,但是仍然应该有一条地线将隔离侧的公共端与其它接口的工作地相连(图

12d)。

12 页

20 页

RS485、RS422接口设计指南

3.2.6

瞬态保护

前面提到的接地措施只对低频率的共模干扰有保护作用,对于频率很高的瞬态干扰就无能为力了。因为引线电感的作用,对于高频瞬态干扰来讲,接地线实际等同于开路。这样的瞬态干扰可能会有成百上千伏的电压,但持续时间很短。在切换大功率感性负载(电机、变压器、继电器等)、闪电等过程中都会产生幅度很高的瞬态干扰,坏接口。对于这种瞬态干扰可以采用隔离或旁路的方法加以防护。

如果不加以适当防护就会损

图13:瞬态保护方案

图13a所示为隔离保护方案。这种方案实际上将瞬态高压转移到隔离接口中的电隔离层上,由于隔离层的高绝缘电阻,不会产生损害性的浪涌电流,起到保护接口的作用。通常采用高频变压器、光耦等元件实现接口的电气隔离,已有器件厂商将所有这些元件集成在一片IC中,使用起来非常简便,如是成本较高。

图13b所示为旁路保护方案。这种方案利用瞬态抑制元件(如

TVS、MOV、气体放电管

等)将危害性的瞬态能量旁路到大地,优点是成本较低,缺点是保护能力有限,只能保护一定能量以内的瞬态干扰,持续时间不能很长,而且需要有一条良好的连接大地的通道,实现起来比较困难。

一些RS-485芯片(例如部集成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

P6KE6.8CA

技术参数:VRWM=5.8V 600W 双向)通过在内

(TVS)来防过压瞬变。TVS的作用原理是当管子两端经受瞬态能

RS-485芯片上的TVS很难做到大功

RS-485芯片上集成TVS

Maxim公司的MAX1480/MAX1490

,隔离电压可以到

2500V。

这种方案的优点是可以承受高电压、持续时间较长的瞬态干扰,实现起来也比较容易,缺点

量冲击时能极快地将其两端的阻抗降低,通过将能量吸收掉从而把其两端间的电压箝制在其标称值上,保护后端元件。受半导体工艺限制,集成到率,在雷击到来时,瞬态能量可以损坏内置的的主要功能是为了消除静电,但不能防雷击浪涌。

实际应用中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灵活运用(图

13 页

TVS,同时,瞬态电流产生的强磁场会使近距

离的其他电路上感应出高电压,即形成所谓的反击,造成电路损坏。

13c)。隔离接口对大幅度瞬态干扰进行隔

20 页

RS485、RS422接口设计指南

离,而旁路元件保护隔离接口不被过高的瞬态电压击穿。3.2.7

其它需要注意的问题1)RO端上拉

异步通信数据以字节的方式传送,在每一个字节传送之前,先要通过一个低电平起始位实现握手。为防止干扰信号误触发

2)收发控制端通过反相器控制为保证系统上电时的脚通过反相器进行控制,扰,在我们的

3)总线隔离。

RS-485总线为并接式二线制接口,一旦有一只芯片故障就可能将总线“拉死”其二线口VA、VB与总线之间应加以隔离。通常在的PTC电阻,同时与地之间各跨接

4)光电隔离

在某些工业控制领域,由于现场情况十分复杂,各个节点之间存在很高的共模电压。虽然RS-485接口采用的是差分传输方式,具有一定的抗共模干扰的能力,但当共模电压超过RS-485接收器的极限接收电压,即大于严重时甚至会烧毁芯片和仪器设备。

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是通过

DC-DC将系统电源和

RS-485收发器的电源隔离;通过光耦

DC-DC、RS-485

将信号隔离,彻底消除共模电压的影响。实现此方案可以用光耦、带隔离的芯片构筑电路;也可以使用二次集成芯片,如

PS1480、MAX1480等。

+12V或小于-7V时,接收器就再也无法正常工作了,

电阻和TVS二极管,可用普通电阻和稳压管代替,在

VA、VB与总线之间各串接一只3G的SAM0中已经加上。

5V的TVS二极管,以消除线路浪涌干扰。如没有

,因此对4~10ΩPTC

RS-485芯片处于接收输入状态。

对于收发控制端建议采用

MCU引

不宜采用MCU引脚直接进行控制,以防止MCU上电时对总线的干

RO(接收器输出)产生负跳变,使接收端

MCU进入接收

状态,建议RO外接10kΩ上拉电阻,在我们的

CDMA95与3G设计中这样做了。

CDMA95与3G设计中这样做了。

3.3电源和接地

对于由MCU结合RS-485微系统组建的测控网络,应优先采用各微系统独立供电方案,

同时电源线(交直流)不能与RS-485信号线共

0.75mm2以上双绞线而不是平直线。

对于每

最好不要采用一台大电源给微系统并联供电,

用同一股多芯电缆。RS-485信号线宜选用截面积

个小容量直流电源选用线性电源比选用开关电源更合适。

4维护说明

维护RS-485的常用方法:

1)若出现系统完全瘫痪,大多因为某节点芯片的

VA、VB对电源击穿,使用万用表测3V,此时可通过测共模电压大小来排查,

VA、VB间差模电压为零,而对地的共模电压大于共模电压越大说明离故障点越近,反之越远;

2)总线连续几个节点不能正常工作。一般是由其中的一个节点故障导致的。一个节点故障会导致邻近的

2~3个节点(一般为后续)无法通信,因此将其逐一与总线脱离,如某节RS-485系统在上电时常常出现部分节点不正常,但每次又不完全一样。

TC设计不合理,造成微系统上电时节点收发状态混乱从而

点脱离后总线能恢复正常,说明该节点故障;

3)集中供电的

这是由于对RS-485的收发控制端

导致总线堵塞。改进的方法是将各微系统加装电源开关然后分别上电;

4)系统基本正常但偶尔会出现通信失败。一般是由于网络施工不合理导致系统可靠性处于临界状态,最好改变走线或增加中继模块。应急方法之一是将出现失败的节点更换成性能更优异的芯片;

5)因MCU故障导致TC端处于长发状态而将总线拉死一片。提醒读者不要忘记对

14 页

20 页

TC

RS485、RS422接口设计指南

端的检查。

6)尽管RS-485规定差模电压大于的系统其差模电压一般在范围内)。

200mV即能正常工作。但实际测量:一个运行良好

0.8~1.5V

1.2V左右(因网络分布、速率的差异有可能使差模电压在

参考资料

《Serial Port Complete 》Jan Axelson 2001年5月

第15 页共2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