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连音符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2. 熟悉连音符的读法和演奏技巧。 3. 能够识别和演奏部分简单的连音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 连音符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2. 连音符的读法和演奏技巧。
教学难点
1. 连音符的表现形式理解和记忆。 2. 连音符的演奏技巧掌握。
三、教学过程
1. 课前导入
对于本节课的主题——连音符,教师可以深入探讨和提问学生对音符、节奏、拍子的认知程度,并进行简单的复习和巩固。可以让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编写简单的乐曲或即兴发挥。
2. 新课讲授
2.1. 什么是连接线?
让学生倾听老师演奏一段旋律,用笔在黑板上描出旋律中的连音符,介绍连音符在音乐中的作用。
2.2. 连音符的读法
一般来说,连音的读法会和单个音符的读法相同。但是,如果连音中横线的末端是标有优美音符号(后附图)的小括号时,应该只吹一次,读出优美音音程中的所有音符。如果横线末端有较长的优美音符号,需要将两个连音符看作一个音节来吹奏。这样,就可以使优美音的效果显得更为自然。当学生听懂连音符的读法后,可以先用音高较低的音符练习,再逐渐切换到音高较高的音符。
2.3. 连音符的演奏技巧
连音符有一个特点,就是要求演奏者在吹奏的同时保证音符之间的连续性。当学生习惯了单独演奏的习惯后,将连音符和周围的音符一起练习,以便形成完美的节奏。
3. 课堂练习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逐渐熟悉连音符的演奏技巧和读法。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对练习的难度逐渐进行调整。
4. 总结和作业布置
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总结和回顾本节课中涉及的知识点,复习和加深对连音符的理解,以便更好地掌握这一技能。布置课后练习,推荐学生搜索相关视频和教程进行自主学习。
四、教学评价
针对本次教学的重难点,根据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发挥情况进行成绩评定和反馈。对于个别学生,可以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同时也可以听取学生反馈和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便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资源
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