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是利用电视传播工具对新 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所进行的报道。电
视新闻跟报刊、广播的新闻报道的长处 是它的现场性。透过现代化的电子化传 播工具,能够立刻让观众看到新闻发生 现场的一切,声画并茂,使人有身临其境 的感觉。这就要求电视新闻工作者要用 自己的工作成果,抓住观众,努力同观众 交流感情。一条新闻的播出,它包括了几 个项目的工作,其中的一项,就是新闻现 场的拍摄,画面拍摄的好坏,直接影响到 观众的情绪,也影响到新闻收看效果,所 以,电视新闻在认真做好采访、解说词、 编辑等工作同时,要认真研究电视新闻 的拍摄技巧。
—尧执机方法和机位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环境不同,新闻 事件不同,为了达到良好的效果,我们必
须变换执机方式和机位。
1. 肩扛执机拍摄。这种方法比较普 遍,适合多种型号的摄像机,它要求将摄 像机放在肩上架稳,右手紧握手柄,操纵 开关进行聚焦和变焦,左手轻扶遮光罩 或寻像器罩,适时调整光圈和焦距。拍摄 时双腿叉开,重心要低,力求支撑底部要 大,保持机器稳定。肩扛摄像机运动拍摄
时,双膝应略弯曲,尽可能地以身体运动
代替步伐运动。2. 徒手执机拍摄。徒手执机的方式较 多,可将摄像机抱在怀里,也可将提在手 上或放在其他部位,但不管执机的方式 如何,首先要保持身体姿势一直处于放 松的状态下,徒手执机时,要注意控制呼 吸并把握好屏息时间,此种执机方式,可 以站、蹲、立、趴,多拍仰角、俯角、运动等
特定的镜头。3. 固定执机拍摄。一般将摄像机固定 在三脚架、轨道车、升降机等。这种执机 方式只要掌握镜头的运用,保持机器平
稳就行,这种方式多用于大型会议实况, 多机联用等场合。
4. 机位形式。摄像时间的基本机位形 式,使拍摄时摄像机的视点和位置,基本 机位形式由外翻拍机位,平行机位,内反 拍机位和顶角机位等。
外反拍机位的画面效果是在假想轴 线一侧两个方向相对的机位形式,用这 种机位拍摄的画面,两个被摄对象可以 互为前景和后景,具有明显的透视效果。
58 活力 2016-7
刘金波
(绥芬河广播电视台,绥芬河157300) [关键词]电视新闻;作用;拍摄技巧
平行机位的画面效果是在假想轴线
一侧和视轴相平行的机位形式可分别表 现两个人物各自与画外的对手交流。顶角机位的画面效果和镜头是以贯 穿两个被摄对象的假想轴线为等腰三角 形的底边,并在其顶角设置机位的机位 形式,它常用于表现对话现场的开始和 结束。
二、 镜头的操作
在电视新闻拍摄过程中,无论是推、 拉、摇、移,还是拍摄的景别如何,都要保 持镜头的平、稳、准、匀、快。
平:拍摄的画面要是水平的,利用取 景框来找垂直和水平线,在取外景时,摇 着好地平线,取景要平。
稳:在移动中,不晃、不动、不抖。
准:画面、取景起落幅摇准确,构图、
景别要准确,在摇镜头时,起幅落幅摇完
整。匀:运动速度要匀,控制整个画面的 速度,运动镜头要果断,不能断断续续, 推、拉、摇、移要保持一个速度,明确节 奏。
快:操作过程中,思想反应要快,摇 敏捷,操作机器要快,思想中摇有预见 性,特别是在抢镜头时,集中精力,不漏
掉该拍的镜头。
三、 电视新闻的拍摄电视新闻的报道内容,应当面向全
社会,面向全社会、面向生产、面向生活, 这样根据新闻内容不同,拍摄的技巧也
不同。1. 时政新闻的拍摄。时政新闻指的 是,有关国家、党政和人民的日常政治生 活的报道,有极强的目的性和被动性,因 与政治有关,所以首先要明确政策,掌握
政策界限,做好准备,不允许不拍,摄像、
灯光要紧密配合,要准备好足够的电池
和磁带,要随场应变,关键镜头绝不能漏 掉,尤其是新闻人物要首先拍下,其次是 环境,如果有时间再拍细节,要求记者临
阵不慌,要有预见性,不能光跟着跑,抓 紧时间抢拍关键镜头。最好少用运动镜 头,多用固定镜头,要多变换角度,多拍
为后期制作留余地,要多在点上下功夫, 不要面面倶到记流水账,领导人物尽量 正面,景别小一点,要拍细节分镜头。遇 到对群众有普遍影响的重大新闻要多设 机位,使整个活动比较完整。
2. 会议新闻的拍摄。会议新闻属于时
政新闻的一部分,记者首先要明确开什
么会,会议内容,解决什么问题,什么时 间,什么地点,哪些人物参加,达到目的 是什么,这样做到心中有数,最好事先看 下材料,抓住领导讲话的关键几句拍下 来,同时要把同期声录下来。拍摄中,关 键镜头是:开幕、会标、主持人、领导讲 话、群众反映、会场气氛、发言、结束。要 有始有终拍的完整,要多用运动镜头、摇 镜头、移镜头,少用推、拉镜头,摇镜头要 短距离摇,反对从主席台摇到观众或从 观众摇到主席台,运动镜头摇大步慢走。
3.社会新闻的拍摄。社会新闻是反映 当前社会生活,社会问题和社会风气的 报道,它属于软新闻,是建立在广泛的社 会兴趣之上,社会伦理道德之上。这样的 新闻要反对公式化、概念化,不能无原则 的拔高,要实事求是,因为这样的新闻包 括范围广,容纳事件多,所以要与社会各 部门有广泛的联系要有自己的新闻网, 自己要有广泛的兴趣,要有工作热情,时 时处处留心,善于发现新闻,拍出的新闻 要抓住重点,要打得住人,抓住人的心 理,这类新闻有很大的时效性。镜头是第 一位的,发生事件先抢拍镜头后在采访,
尤其突出事件要抢拍细节,保证厚度,完
整性。记者要掌握自己的感情,掌握分 寸,在词句上要讲究,画面要尽量保持完 美有点艺术性。少用运动镜头,多用固定 镜头,景别大小结合,既能渲染了环境又 能保证细节。
总之,拍摄电视新闻技术性较强,艺 术性较深,知识性较广,每个记者要认真 掌握自己,多学习,多研究,不断积累经
验,就能很好完成上级交给的任何采访 任务。本文只是个人在实践工作中的体 会,更多东西要靠在实践中去体会摸索, 因电视新闻总是理性和感性、想象思维 的统一,起到对事物作客观的报道,随着 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电视艺术对人们 的审美观念影响越来越大,电视摄像作 为电视艺术整体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向人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开 拓了人类的视觉广度和深度,我们必须 不辞辛劳,不计得失,努力实践、理论、再 实践,提高电视节目的质量和传播的效 应。口
(编辑/刘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