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10KV电力电缆线路验收项目

来源:好走旅游网
10kV电力电缆线路验收项目序号110kV电力电缆线路验收项目在选择电力电缆线路路径时,尽可能让电力电缆水平敷设,以减少电力电缆的高度差; 还应考虑便于今后的运行维护和检修;还要考虑今后的发展和负载的增长。电力电缆线路隧道或排管敷设时,应选择土质较好,地下水位低的路径,以免土质松 软增加施工的困难或在运行中地基下沉损坏管道;选择已定型的道路,与市政规划一致, 以免日后迁移造成浪费;避免与其他管线的主干线在同一马路上,以减少交叉或相互干扰。电缆的埋设深度不小于0.7m,通过农田时埋设深度不小于1.2m。电缆周围铺以100mm的 在电缆上方100mm处盖上水泥保护板,其宽度超出电缆直径两侧各50mm。电缆敷设在建筑物附近时,电缆外皮与建筑物基础的距离不小于0.6m(原则是考虑电 缆施工时不受建筑物的阻碍,也不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多条电缆同沟敷设或相互交叉时,电缆外皮间的距离符合电力电缆相互间或与控制电 缆间的最小净距10kV及以下为0.1m,10kV以上为0.25m;不同部门使用的电缆(包括 通信电缆)相互间为0.5m,如用电缆隔板隔开时,可降为0.1m,穿入管中不作规定。电 缆相互交叉时的最小净距为0.5m。电缆在交叉点前后1m范围内,如用隔板隔开时,上述距离可降为0.25m,穿入管内时不作规定。电缆与地下管道接近和交叉时,电缆与管道间的净距不小于电缆与热力管道接近时的 最小净距为2m,如用隔板隔开时为1m;电缆与可燃气体和易燃液体管道接近时的最小净 距为1m。电缆与其他管道接近时的最小净距为0.5m。电缆与各种管道交叉时的最小净距 为0.5m。禁止将电缆平行敷设在管道的上方或下方。电缆与城市街道、公路或铁路交叉时应敷设于管中。管的内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 倍,且不得小于100mm;管顶距路轨底或公路路面的深度不应小于1m;距排水沟不应小 于0.5m;距城市街道路面的深度不应小于0.7m;管长除跨越公路或轨道宽度外,一般应 在两端各伸出2m;在城市街道、管长应伸出车道路面。电缆与铁道平行敷设时,电缆与铁轨的最小净距为3m。这是为了减少火车通过时引 起的振动对电缆铅包产生的损害;另一方面也考虑了便于维修。当电缆与电气化铁道平行 敷设时,为了防止自轨道漏至地下的杂散电流引起电缆保护层发生电化学腐蚀,电缆与轨 道的净距不应小于10m。电缆从地下或电缆沟引出地面时,为了防止机械损伤,地面以上2m一段用金属管 或罩加以保护,其根部应伸入地面下0.1m。地下并列敷设的电缆,其中间接头盒位置应 相互错开,其净距不应小于0.5m,以便于接头施工,也有利于缩小电缆线路的走廊。中 间接头盒外应有防止机械损伤的保护盒。敷设在郊区及空旷地带的电缆线路,由于无建筑物等固定标志,给电缆图样的绘制和 日后的运行维护工作带来很多困难。因此需要在线路转弯处、接头处和直线部分每隔50m ~100m处埋设电缆标桩一个,标明电缆具体位置,并在电缆平面图上标明标桩位置和编号, 以便运行维护。是否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直埋电缆引进隧道、人井及建筑物时,应穿在管中,并在管口加以堵塞,以防渗水,管口的堵塞方法:可以在管内填以油麻,然后在管口内浇注沥青,或用水泥、白灰等将管口堵严。电缆沟要保持干燥,不潮湿,更不成为“水沟”。应当防止雨水或地下水流入电缆沟内,并在沟内设置适当数量的蓄水坑(一般每隔50m左右设蓄水坑一个),及时将水排出。电缆隧道和沟的全长装设有连续的接地线,接地线和所有电缆支架相连,两头和接地极连通。电缆隧道一般由钢筋混凝土筑成,也可用砖砌成。隧道一般高度为1.9m ~ 2.0m,宽度 为1.8m~2.0m,以便在内部安装电缆支架和工作人员通行。电缆隧道应有两个以上的人孔, 长距离隧道一般每隔100m~200m应装设一个;不仅是为了便于进行维护、检修,还考虑到 隧道内电缆发生故障或火灾时,工作人员能迅速、顺利地进入或撤出隧道。电缆固定于电缆沟和隧道的墙上,水平装置时,当电缆外径等于或大于50mm时,每隔 1m加一支撑;外径小于500mm的电缆和控制电缆,应每隔0.6n加一支撑;排成正三角形的单芯电缆,每隔1m用绑带扎牢。电缆沟和隧道中的电缆,因通过电流而产生的热量,只有极少部分热量(约10%)是靠墙壁散发出去的,主要还是靠空气流动将热量带走。因此每隔一定距离要留有进气和排气口, 使进气口较低,排气口较高,产生压力差驱使空气流通。排管应使用对电缆金属护套无腐蚀作用的材料制成,如陶瓷的、石棉水泥或硬塑料等。 管的内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且不得小于100mm;管的内壁光滑,每隔150m~200m 以及排管的转弯处和分支处建筑一个人井,排管有0.1%~0.4%的倾斜度,以便管中的水能 流向人井。电缆的敷设数量符合:直埋一般小于8根;排管敷设大于10根;电缆沟敷设大于10~40 根;隧道大于40根。一根电缆保护管的弯曲处不超过3个,直角弯不超过2个;弯曲处没有裂缝和显著的 凹痕现象,管弯曲处的弯扁程度不大于管外径的10%。电缆沿桥架或托盘敷设水平敷设时,应单层敷设,排列整齐。不得有交叉,拐弯处以 最大截面电缆允许弯曲半径为准。不同等级电压的电缆应分层敷设,高压电缆敷设在上层。 同等级电压的电缆沿支架敷设时,水平净距不得小于35mm。电缆垂直沿支架敷设时,支架距离不得大于1.5米,沿桥架或托盘敷设时,每层最少 加装两道卡固支架。敷设时,应放一根立即卡固一根。电缆穿过楼板时,应装套管,敷设完后应将套管用防火材料封堵严密。电缆敷设挂标志牌,标志牌规格应一致,并有防腐性能,挂装应牢固,标志牌上注明 电缆编号、规格、型号及电压等级,直埋电缆进出建筑物、电缆井及两端挂标志牌,沿支 架桥架敷设电缆在其两端、拐弯处、交叉处挂标志牌,直线段适当增设标志牌。是否施工后电缆规格、型号、截面、电压等级均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无扭曲、坏损 及漏油、渗油等现象;1kV以下电缆,用1kV摇表摇测线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应不 低于10MΩ。23242526利用电缆的保护钢管作接地线时,应先焊好接地线;有螺纹管接头处,用跳线焊接, 再敷设电缆;直埋电缆敷设完后,立即铺砂、盖板或砖及回填夯实,防止其它重物损伤电缆。并及时划出竣工图,标明电缆的实际走向方位坐标及敷设深度。电缆在斜坡地段敷设时,应注意电缆的最大允许敷设位差,在斜坡的开始及顶点处应将电缆固定;坡面较长时,坡度在30°以下的,间隔15m固定一点;坡度在30°以上的,间隔10m固定一点。电缆管没有穿孔、裂缝和显著的凹凸不平,内壁光滑;金属电缆管不应有严重锈蚀。 硬质塑料管不得用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场所。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和在受力较大处直埋时,采用足够强度的管材。电缆线路验收时有移交以下资料:电缆质量保证资料;电缆产品合格证;电缆绝缘摇测 记录或耐压试验记录;各种金属型钢材质证明、合格证;分项工程验收记录;电缆工程分项质量检验评定记录;自互检记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