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四年级部编人教版语文下学期课文内容填空教学知识练习含答案

四年级部编人教版语文下学期课文内容填空教学知识练习含答案

来源:好走旅游网


四年级部编人教版语文下学期课文内容填空教学知识练习含答案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 知识积累与运用。

1.一道残阳铺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远近高低各不同。 3._________________,雪却输梅一段香。 4.一场秋雨一场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八月暖,九月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中蕴含了_______的哲理,请你再写一句蕴含哲理的古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有一句名言:“______________,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告诉我们勤奋是攀登知识高峰的唯一路径,鼓励人们不怕苦,多读书。 2.“学习不怕根底浅,_____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不怕基础差,只要迈步向前就不算晚。

3.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说:“少年不知勤学苦,__________________。你们这些孩子一定要勤奋读书,别等长大了后悔。”

4.“______________,一日不读十日空。”这句谚语告诉我们读书学习只有坚持不懈,才会学有所成,学习中若有间断,就会前功尽弃。

三、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二八月,_____________。夏雨少,___________。 2._________,十场秋雨要穿棉。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______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_____;那__________山

1 / 9

崩地裂,好像___________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4.《题西林壁》的作者是 ______代的___________。其中富含哲理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宋代的卢钺则对梅与雪做出了评判:“_______,_______ ”。

5.“炎帝之_____,名曰_____。______,溺而不返,故为_________,常衔_____,以堙于东海。”这个故事的名字是“_______”。

四、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写游览过的地方,可以按游览的顺序来写。如《记金华的双龙洞》按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重点写了________;《海上日出》是按照__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描绘了_______和_______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展示了海上日出_________,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_______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2)《小英雄雨来》课文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______,聪明勇敢,_______本领高强,为了掩护_______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歌颂了抗日根据地的儿童_________,________的优秀品质。

五、 回忆课文内容。

1.《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描绘了一幅_________的田园风景图;《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宋代词人________,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达作者对_____________的喜爱。

2.《乡下人家》按照房前屋后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 3.《天窗》描写了在乡村里一个________般的玻璃天窗在不同的______和______里给孩子们带来的______和______。孩子们通过小小的一扇天窗,对外面世界的______和______,让孩子们的心灵更加灵动和美丽。

4.《三月桃花水》把阳春三月的河水比作___________;赞美了三月桃花水

2 / 9

比_______还贵,比______还亮,美得让人沉醉;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1.诗人王昌龄送别朋友时写道:“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看见敬亭山,写下了“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敬亭山”的诗句。 2.艾青认为“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诗给___________________”。 3.刮的风是绿的,___________________,流的水是绿的,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海上日出》,仿佛欣赏着一幅画: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到了最后,终于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

5.“学习不怕根底浅,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学习不怕晚,只要想开始,一切都来得及。

七、 诗句积累。

1.________________,近水远山皆有情。 2.梅子金黄杏子肥,______________。

3.大儿_______,中儿________。最喜小儿亡赖,_________。 4.已是悬崖____________,犹有____________。 5.________,为谁辛苦为谁甜?

八、 根据课文内容或日积月累填写。

1.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 2.湖光秋月两相和,________。 3.________,长河落日圆。 4.________,海上明月共潮生。 5.几行红叶树,________。

6.“老吾老,________,幼吾幼,________。”我们在孝敬自家老人,爱护自

3 / 9

家小孩的同时,也要善待世界上其他的老人和小孩。

7.在现实中,许多人都不能恪守“________,勿施于人”的信条,他们一切以个人益为中心,只顾自己,哪管他人的感受。

8.“________,________。”《论语》中的这句话告诉我们,说话一定要算数,做事一定要有一个结果。

九、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一道残阳铺水中,______________。 2.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骚人搁笔费评章。 4.八月暖,九月温,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十场秋雨要穿棉。

十、 按原文将下面的语句补充完整。

1.渭城朝雨浥轻尘,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丰年留客足鸡豚。 3.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二月兰花盆里装。 5.___________________,驷马难追。

十一、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苏轼在西林寺看庐山,从________看,山岭连绵起伏,从________看,山峰高高耸立,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庐山,庐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子。从诗中我们知道了从不同的________去观察事物,就会对事物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2.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诗人卢钺对它们的评价是:梅须逊雪三分______________,雪却输梅一段________。作者是通过不同

4 / 9

的感官的认识来评价的,前者是__________觉方面,后者是__________觉方面。

3.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那是住宅的________,旁边经过耙扫,收拾得很平坦的地方就是蟋蟀的________。屋子里很简朴,清洁、干燥,很卫生。介绍蟋蟀的住宅,作者的观察顺序是从________到________。

十二、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书中有美丽的风景。春天,篱笆旁小路深深,枝叶新长,还未成荫,那是杨万里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初夏,房前麦花如雪,屋后梅黄杏肥,那是范成大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中还有大爱。“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_______;心中的风雨来了,_______”这是母爱。《母鸡》以作者_______变化为线索,由对母鸡的_______转变为_______,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赞颂了_______。

十三、 课本直通车

1._______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个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

2.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_______;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________;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______。

3.《礼记》中的治学名句是:博学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张丽在学习中一遇到困惑的地方就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变得很不自信。我会用本单元学过的“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说她。

十四、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诗中表现诗人对桃花之美的欣悦,并以反问的语气作结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身体逐渐变小➞体表__________________ ➞转

5 / 9

移到_____________➞在树木之间_____________➞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最终能够___________。

十五、 根据所学内存完成练习。

1.补全下列名言,再选择合适的填入句子中。(填序号) A.少年不知勤学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日不读十日空。 C.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要迈步总不迟。 D.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海无涯苦作舟。

(1)小刚平时学习总是不上心,爱玩,你可以用“_______”这句话来劝说他。

(2)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驶,正所谓“____”,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学有所成。

十六、 根据“日积月累”填空,并写出你的理解。

1.少年不知勤学早,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一日不读十日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习不怕根底浅,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学海无涯苦作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七、 回忆课文内容填空。

1.《凉州词》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所作。诗的最后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了三个故事,其中最能触动你的是

6 / 9

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个故事中你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_________(谁)说的,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了解了___________(谁),他让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9

答案

1、半江瑟瑟半江红 横看成岭侧成峰 梅须逊雪三分白 十场秋雨要穿棉 十月还有小阳春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2、书山有路勤为径 只要迈步总不迟 老来方知读书迟 一日读书一日功

3、乱穿衣 秋霜早 一场秋雨一场寒 千万匹白色战马 飞奔而来 声音如同 大地 宋 苏轼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少女 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 精卫 木石 精卫填海

4、游双龙洞 内洞的景物 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 晴朗天气 有云时 这一伟大奇观 热爱大自然 雨来 游泳 革命 热爱祖国 勇敢机智

5、宋 范成大 梅子黄 杏子肥 麦花白 菜花稀 宋 杨万

里 春意盎然 辛弃疾 农村和平宁静生活 朴实 自然 和谐 充满诗意 小方洞 天气 时间 欢乐 慰藉 想象 向往 竖琴和明镜 金子 银子 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6、一片冰心在玉壶 相看两不厌 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 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下的雨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慢慢地努力上升 冲破了云霞 红得非常可爱 只要迈步总不迟

7、清风明月本无价 麦花雪白菜花稀 锄豆溪东 正织鸡笼 溪头卧剥莲蓬 百丈冰 花枝俏 采得百花成蜜后

8、1.春来江水绿如蓝 2.潭面无风镜未磨 3.大漠孤烟直 4.春江潮水连海平 5.无数夕阳山 6.以及人之老; 以及人之幼 7.己所不欲 8.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9、半江瑟瑟半江红 只缘身在此山中 梅雪争春未肯降 十月还有小阳春 一场秋雨一场寒

10、客舍青青柳色新 莫笑农家腊酒浑 唯见长江天际流 正月梅花香又香 一言既出

11、正面 侧面 远处 近处 高处 低处 角度 白 香 视 嗅 大门 平台 外部 内部

12、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情感 讨厌 喜爱 伟大的母爱

13、20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嘴 嘴里发出的超声波 耳朵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 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

14、杜甫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长出羽毛 树上生存 跳跃、降落 主动飞行

15、老来方知读书迟 一日读书一日功 学习不怕根底浅 书山有路勤

8 / 9

为径 A D

16、老来方知读书迟 这两句诗劝告年轻人,只有珍惜少年时代的每一寸美好时光,好好学习文化知识,掌握多种本领,长大之后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不至于再后悔小时没有好好学习。 一日读书一日功 这两句诗指的是读书学习要坚持不懈,才有功效;学习中途停顿就会前功尽弃。 只要迈步总不迟 这两句诗告诉我们学习不怕晚,只要努力就会有进步。 书山有路勤为径 这两句诗告诉我们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驶,如果你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刻苦”是必不可少的。

17、唐 王翰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请诸君不要笑话,古来外出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武 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 坚定地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9 / 9

醉卧在沙场上,也略 略 顾炎周恩来 在课堂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