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方案

来源:好走旅游网


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方案

百色市平果县马头镇城关中心小学 陆春苑

活动名称:

让养成教育渗透学生的心灵

活动的提出:

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是一个普遍的规律。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大量涌入,也导致了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我校处于城郊,在吸纳进城务工子女就学的过程中,出现了较大的困难,新转学来的同学在习惯上存在很多毛病:任性、霸道、纪律散漫;缺乏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责任感;缺乏环保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集体观念淡薄,意志力薄弱,不能面对困难和挫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寻求对策,致力养成新转入学生良好的习惯,并能让其在享受到学校教育的过程中,身心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已成为我们城关中心小学所面临的迫切、艰巨的现实问题。 活动目标:

本学期段分别从环境卫生、安全、学习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树立良好班风,做到班风、班容、班纪有较大改观,使新转学来的学生在卫生习惯、安全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有较大的进展,最终达到“知”与“行”的完整统一。

1

活动对象:

全校学生,重点是新转入的学生 活动内容:

1、卫生习惯养成教育 2、安全习惯养成教育 3、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活动重点:

强化宣传力度,提高学生认识,加强训练 活动难点:

如何将活动的教育性影响到整个校园 活动过程、步骤: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构

养成教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以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文明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方面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形成特色,开创我校养成教育的新局面。养成教育工作由学校领导来指导,下设工作小组,负责学校养成教育的规划、布置、协调和落实工作。 组 长:黄海明校长 副组长:黄海明副校长

组 员:少先队总辅导员、各班班主任 二、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1、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手抄报、主题班会、晨会等形式

2

大力宣传养成教育的知识。

2、在学校总的工作要求下,在学期初把养成教育与贯彻各项规章制度结合起来,结合小学生年龄、生理、心理等特点,制定出本班工作计划。并且要把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列入首位。要求学生背好、学好、作好,老师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总结,落实到行动。在开展养成教育的认识阶段,首先在班级中提高对养成教育的认识,学习学校制定的相应规章制定。如《校规》、《校训》、《各年级和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及教育途径》、《课堂常规》、《值周检查制度》《文明学生、文明班、三好学生评比标准》等。在实际行动中,注意对学生晓之于理,提高学生的认识。 三、落实措施,加强训练

良好的习惯是学生成长的基础,是教书育人的基点。良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因此,从学生刚入学就应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在具体教育工作中要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耐心,允许他们反复,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因材施教。

1、提高认识,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学生一天的生活中,大部分时间与教师在一起,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早晨,与学生互相问好;每个星期一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做正规的礼仪动作给学生起良好的示范作用,给学生播撒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良种。教育学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定,每天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使用文明语言,礼貌待人,养成良好的学习、安全、文明卫生的习惯。

2、组建 “养成教育宣传员”队伍。此活动以班级为单位,班主

3

任担任辅导员,带动全班同学参加。及时纠正本班学生的不良行为;成立文明监督岗,稽查班上学生中的不良行为习惯。要求原班学生向新转学来的同学宣传养成习惯的重要性。劝阻制止同学不说脏话,使用文明语言讲话;劝阻制止同学不乱扔废纸、包装袋、果皮等污物;不在墙壁上乱贴、乱写、乱画,严禁买零食进校园。带领新来的同学积极参加校内校外的劳动卫生活动,在班级里要认真当好值日生。

3、安全是一切活动的前提,切实增强安全意识,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思想是顺利开展各项活动的保障。每天放学前利用三分钟时间强调安全问题 ,要求学生,特别是新转学来的学生做到:放学回家,不在公路上玩耍、追逐,当心来往车辆,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有人行横道的走人行横道线;不准爬树,不准坐在楼梯走廊的栏杆和骑在楼梯扶手向下滑,不在走廊楼梯等处追逐打闹,不爬篮球架;不购买“三无”商品,学会辨别过期变质食物。

4、成立“学习互助小组”,各小组长在老师的指导下要主动帮助新来的同学,提醒他们课前要预习,上课时做好记课堂笔记,按时完成作业,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 四、配合施教,养成习惯

对学生贯彻“规范”进行行为训练的养成教育,还必须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经常和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学生的表现,要求家长用“规范”的内容来教育自己的子女。不断增强养成意识,配合老师把工作做好,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

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案:

养成教育的实施过程比较长,见效慢,有的同学也许不能坚持工作。因此要求教师及各小组长必须充满热情、有耐心。各班级善于利用课内外时间加强训练。 活动结果及呈现方式:

周密计划每一次活动,做好每一次活动的文字记录,以引起全校师生对养成教育的关注。 评价标准:

1、 要求各班级新转入的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班风、班容、班纪有较大改观。

2、 各班级一周量化分数基本是满分。 3、 校园卫生干净整洁。 4、 无安全事故发生。 活动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让养成教育渗透学生的心灵”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使新转学来的学生在卫生习惯、安全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有较大的进展,达到“知”与“行”的完整统一。同时,通过本次活动,也能带动到家庭,从而影响社会,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实施该方案的有利条件:

1、我们学校位于县城郊区,生源大部分是外来务工农民子女。 2、我校近几年的养成教育工作成效较显著,具备一定的经验。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