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生源和师资力量都相对落后的农村高中,学生议论文写作明显吃力,老师教授议论文也是如此。在议论文写作中,学生拿起笔来可以说是无从下笔,一线教师有时也会无计可施。这就是乡镇高中议论文写作的尴尬现状。
关键词:乡镇 议论文 现状 正文:
《2018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应着力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议论文写作是语言文字的综合性的一种方式,学生必须掌握。从近年高考考查的作文类型来看,议论文特别是时评类的议论文,倍受命题者的青睐,因此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特别重要。高中议论文写作至今已经取得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重知识轻思辨。
知识是符合文明方向的,人类对物质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结果总和。老师是知识的传播者,但是在讲议论文知识的时候,把关注点都只是聚焦在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据上,忽视了议论文的思辨。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这本来无可厚非,但这样一来,为应试而写的议论文就是在模仿范文,议论文的思辨性就完全体现不出来了。对于作文批致,教师过分追求论议文的三要素并且把这三要素作为评判作文得分高低的标准, 所以为了学生的分数“好看”,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过分注重传授议论文知识点。
现在问学生议论文三要素是什么,学生都能马上回答出来,但这样学生的写作水平就高子吗?其实不然,过分强调议论文知识导致学生只会议论文三要素而不会思辨。没有思考,没有思辨,学生只是知道知识点, 却没有了思考的方向,没有了思辨的能力,这样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只是蜻蜓点水。
二、重形象而轻理性。
形象、感性只维都是直接的、直观的、容易感知的,所以学生比较容易能掌握。在议论文写作时,学生也习惯用形象、感性思维去思老,并且在写作中“事实胜于雄辩”的想法和做法大行其道。学生认为事实的真实情况比强有力的辩论更有说服,甚至有的同学的议论文就是几个事例的堆砌。这样的想法体现在作文中就是单纯的例举事例,写议论文就是写几个事例,把事例例举完了,议论文也就完成了,这是乡镇高中学生议论文的现状。这种状况跟老师教授议论文时重形象而轻理性有关。议论文不应该单单重视形象、感性思维,而应该重视理性思维 。
理性是指人在正常思维状态下时为了获得预期结果,有自信与勇气冷静地面对现状,并快速全面了解现实分析出多种可行性方案,再判断出最佳方案且对其有效执行的能力。议论文更多的是考学生的思辨能力、理性思维,尤其是任务驱动型的议论文,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思辨能力、理性思维的培养。
三、重技巧轻逻辑。
写作的分值是六十分,占了语文总分的五分之二,有人就提出“得作文者得语文”,老师在教学生写作时都是奔着高分的目标去的,就算拿不了优秀了以上,也要拿及格的分数,所以教师在教授议论文写作时为了让学生能拿及格的分数,让学生背议论文的框架、条条框框,甚至背模版,让学生记住每一段要写什么,照搬优秀作文的句、段。市面上甚至出现了万能作文素材、万能作文模板、万能作文范文。老师只让学生用理论论证和事实论证这两种论证方法,造成论证方法单一、呆板。学生只学到了这论文的框架,但议论文的内在却没有碰及。
过分使用框架、模版,限制了学生的思辨思维,疆化了议论文写作, 这样的议论文徒有其表,败絮其中。学生大量使用理论证和事实论证的论证方法时,对于论证过程的逻辑上的可靠性、严谨性、严密性却不够重视。逻辑思维是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是指符合某种人为制定的思维规则和思维形式的思维方式,我们所说的逻辑思维主要指遵循传统形式逻辑规则的思维方式。常称它为“抽象思维”或“闭上眼睛的思维”。逻辑思维是一种确定的,而不是模棱两可的;前后一贯的,而不是自相矛盾的;有条理、有根据的思维;在逻辑思维中,要用到概念、
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方法,而掌握和运用这些思维形式和方法的程度,也就是逻辑思维的能力。
学生的逻辑思维不强, 教师也不重视遇辑在议论文中的作用,导致学生在写作时逻辑不严谨,甚至前后矛盾,从而使议论文叙述、说理、议论不严谨,不利于学生议论文写作水平的提高。
四、学生平时重视素材的积累,但素材运用起来却又缺少素材与论点之间的联系。
议论文写作要用素材来佐证自己的观点。我的观点是什么,我就用素材来证明。对于学生来说,八百字的作文最起码要用几个事例来证明,所以学生平时很重视积累素材:上下五千年的名人事迹 、外国名人的事情、名家名言格言等等, 种类丰富。
学生重视素材的积累,但在素材运用方面存在很大问题 :学生的素材运用和论点之间缺乏联系,甚至是所举的论据根本不能论证论点。素材事例是孤立的, 和论点之间没有一点联系,或者是胡乱的延申,拐弯抹角;或是风马牛不相及,不能佐证,列如:论点是科技的发展,事例是马云的创业史。这样的议论文写作只是在堆砌事例,谈不上是议论文更不用说说理严谨了。
课堂上的老师只强调事例、却没有教会学生运用素材来论证论点,这是写作课堂教学中的通病。
五、议论文教学缺统一的思路和模式
乡镇高中,人员流动大,师资力量弱,研究团队少。这样的现状造成乡镇学校的教师队伍没有系统的教授流程,特别是在议论文写作这一块,基本是按照自己的经验来教,每个教师教授的内容不一致,教学混乱,特别是新进教师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就被赶鸭子上架,最后导致学生不懂听谁的,也不懂议论文怎么来写,最终导致教学质量良莠不齐,学生议论文不知所云。高一高二高三没有系统规划每个学期每个学年教议论文的哪些内容,造成高中议论文写作混乱不明,让学生害怕写议论文,戳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综上所述、在乡镇高中特别是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对于高中议议文写作要有统一的规划,统一确定好高一教议论文的什么;高二教议论文的什么内容;高三义教这论文的什么内容,最好细化到每学期教授议论文的什么内容,形成一个渐进式的教学方案,并要系统的培训任课教师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明了。这样议论文写作才能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叶黎明.写作教学内容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吴格民.语文课程需要哪些逻辑知识[J].中学语文教学,2014(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