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机械创新设计评论体系的初探

机械创新设计评论体系的初探

来源:好走旅游网
第28卷第3期 2015年5月 文章编号:1002—6673(2015)03—001—03 Development&Innovation of Machinery&Electicalr Products 机电产品开崖与剀新 Vo1.28,No.3 May.,2015 机械创新设计评论体系的初探 刘欢.贾瑞清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机械”充满着整个世界,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地位。“创新”是机械 设计开始的源泉,而对机械创新设计的“评论”则是完善设计的智慧之源,“创”与“评”作为机械设计中 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但是目前机械创新设计评论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 系,论文即是对其进行的一次初步探索。 关键词:评论体系;主体性原则;启迪性;机械创新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 .issn.1002—6673.2015.03.001 The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Mechanical Innovation Design Review System LIU Huan,JIA Rui-Q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stant progress of the society,the whole world is hall of’’machine”.It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human life.”Inno— vation”is the source of mechanical design to start,while the”comments”of mechanical innovation design is the source of the wisdom of the perfect desin.As tghe important organic component of mechanical design,”Innovation”and”comments”complement each other,promote each other.But now the mechanical innovation design review has not yet formed a complete theoretical system.This paper is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nit. Key words:review system;subjectiviy pritnciple;illuminations;mechanical innovative design 0引言 l 创新设计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它能对机械创新设 的 I 价值取向和完善目标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有助于拓展 机械创新设计评论是指针对机械创新设计的过程以 l 设计者的设计思维,使得设计的成果能更好的满足社会  l及机械创新设计的产品,围绕着一个或几个技术问题, : 的各种需求。优秀的机械创新设计评论不仅可以总结机 评论者在理论与技术上进行的交流、讨论。对机械创新 l 械创新设计的实践过程,同时也能对后续的改进和再创  设计进行评论需要评论者运用正确的思路与方法,选择 l 新起到推动和指导的作用。合适的评价模式,客观地、科学地进行调查、研究、描 : 述、比较、分析、判断、论证和评价。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产品更新换代的速  度不断加快,这就使得机械创新设计要有新的规律和模 l1机械创新设计评论是机械设计发展的必要因素 J式,而机械创新设计评论作为重要的助推器,如果能有   l科学的评论体系并能让其不断完善发展必然有利于学生 创新技能的提高,有利于机械设计者创新思维的拓展. 有利于机械创新设计创作的繁荣向上 历来评论是创作发展的必要因素Ⅱ],创作的繁荣依赖 : 于思想的活跃。机械创新设计作为创作的一部分,与其 l 相对应的评论是整个设计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机械 l 2全方位和多角度地认识机械创新设计评论 修稿日期:2015—03—12  :机械创新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最终的产品只是 作者简介:刘欢(1989-),女,现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机械电I 子5-程专业研究生;贾瑞清(1958-),男,教授,博导。先后在国} 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出版专著《液压过滤技术l 及抗磨理论》;主要研究课题方向:机电一体化,机器人理论与: 整个设计发展过程的一部分或一个阶段,因此,机械创 新设计评论更应注意它整体的形成过程,而不是仅仅局 限于它的某个部分。机械创新设计的价值在于所设计的 产品的技术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否满足人们的 传感技术。流体传动与控制;现任全国液压气动标准化技术委l 员会委员。  l需要,能满足则其价值方能得以实现。因此,在机械创 ・开发与创新・ 新设计评论中,主要涉及创新设计的技术价值评论、经 l 为自己的设计作品是很好的.从而难以对自己的作品提 济价值评论、社会价值评论以及综合价值评论。  出比较客观的评论。I 2.1技术价值评论  3.l2同行 这里的同行指的是同样从事机械设计的人员.他们 技术价值评论是以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能力以及设计 ・ 采用的核心技术是否满足设计的要求及满足的程度为目 l 对别人的创新设计能给出客观的评论。更容易理解设计 标,对设计的可行性和先进性做出评论,包括原理的设 l 者的思维产生与活动过程。 计、材料的选择、参数的设计、关键步骤的设计、操作 ! 3.3专家 使用情况等。技术价值评论主要利用理论计算和实验分 专家一般都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知识背景和实际 析所得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确定设计的方案能否实现 l 设计开发经验,能把整个创新设计的过程、整个产品, 规定的功能为中心目标。技术价值评论不是阶段性的评 l 甚至设计者本人看的更加透彻。他们的评论应最受设计 论,它贯穿于机械创新设计的整个过程。 一 者的重视,同时也是再创新最重要的评论来源。 2.2经济价值评论 l 3.4非专业人士及公众 经济价值评论是评价设计方案的经济效益。大多数 l 机械创新设计的产品基本都是为了具有市场价值, 的设计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投入市场获得效益,经济价值 l 赢得公众的认可,现在的机械创新设计不仅与环境、社 评论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一个是从设计过程的经济性 - 会、经济、技术、历史等方面相关,而且又具有人文、哲学、 上做出评价,包括估算方案的技术投资、成本、利润、l 美学等内涵,与公众生活、工作、活动及思想关系密切,通 方案实施过程所需的各种费用等,另一个是从产品的经 l 过机械创新设计评论,能够建立互相联系的纽带。虽然非 济效益上做出评价,包括市场竞争力、市场需求程度、 : 专业人士及公众的评论往往比较片面.可以说是纯属个 经营周期和资金回收期等。在机械创新设计评论中前者 l 人观点的评论,但他们的评论也是促进机械创新设计进 占得比重更多.而后者更多的偏向于市场评论。 I 步与发展的重要因素,甚至能决定一个设计最终的成败。 2.3社会价值评论 l 前面我们说过机械创新设计评论就是“人”对机械 社会价值评论是评论产品进入市场或投入应用后对 : 创新设计的评论,主、客体都有了,那主体是如何作用 社会带来的利益和影响,而影响的因素又是多方面的, I 于客体,也就是说评论的媒介到底是什么。 不同的机械创新产品其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主要包括生态 l 设计产品必然都能很好地推动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 就像机械创新产品本身丰富多彩、种类繁多一样, 保护、人文应用、工程应用等因素。所有成功的机械创新 I 机械创新设计评论的媒介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文  字评论的应用最为广泛,例如报纸和期刊上刊登的文 。以上三个评论都是单方面的,综合价值评论就是指 1 章、学术论著和机械论坛等,但这些只能说是比较常见 在三个单项评论的基础上,根据各方面的评论结果,从整 l 的评论媒介,而不是全部的媒介,其他的还包括设计小 体的角度上对整体的机械创新产品设计进行科学的、全面的评论。  组内部例会的讨论、各类机械创新设计比赛、创造发明 : 的科普节目等等,这些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转化成机械 I 3主体性原则:机械创新设计评论的主客 l创新设计评论的媒介。体和媒介 在机械创新设计评论过程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  4机械创新设计评论的特点 l机械创新设计评论作为评论的一种类型具有一般 必然存在的,由此决定了评论的主体性原则。在机械创 l 新设计评论中。评论的主体就是“人”,评论的客体则是 l 评论的共性,但是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评论。比如影视  机械创新设计的过程、所采用的核心技术以及设计的产 ! 评论,评论的是影视的剧情安排、拍摄效果等问题;品。在进行评论时,由于评论主体要受到知识、感情、1 文学评论,评论的是有关文学作品的倾向性、作者的 经验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即使对同一个客体进行评 I 观念等:新闻评论.是各界对当前发生的问题或事件 论也会有不同的结论。因此,在这里有必要对评论的主 1 发表的看法或者意见等;这些都不同于机械创新设计 体先进行分析。在机械创新设计评论中主体可以划分 评论。它针对的是整个机械创新设计的过程,甚至是 :为:设计者自身、同行、专家、非专业人士及公众。 3.1设计者自身 一l 对应的创新产品。各类评论者通过讨论、调查、学习  l 和交流等手段,不断地对评论对象发表有关“是与非”、个机械创新设计的方案完成后,第一个评论的肯 I “对与错”、“可行与不可行”、“肯定与否定”的观 定是设计者自身对整体方案、样品的反思。当然,一般 。 点、意见和态度。因此,我们总结出机械创新评论具 情况下。设计者在从事创新设计过程中往往会主观地认 l 2 有如下的特点: ・开发与创新・ 4.1描述性 评论者对评论对象的描述是整个评论得以展开和继续 5.1敢于评论。注重客观性 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不太喜欢对他人作出评 论,尤其是对同行或前辈,但这不利于机械创新设计的 发展,只有敢于评论,勇于对产品“说三道四”才能让 创新设计及产品更好地改进,更快地完善。 目前,在建筑、影视、新闻等行业都有专业的评论 家,并且他们大多数都不是从事他们所评论的行业。但 他们的评论往往受到多数人的认可,因为他们相关的专 的前提。描述是评论者对评论对象,如某个创新设计的产 品、某个创新设计的方案、创新设计中的某个环节等等的 关注、认识和介绍。描述应该本着客观、公正、真实、准 确的原则,可以从定性或者定量的角度出发;评论者在评 论的时候.可以自主的选择评论切入的角度和侧重点.不 需要特别专业的语言.也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但切忌以偏 概全、以点盖面;评论者应该以严谨、和谐、细致、客观 业知识深厚,而且是局外人,可以提出中肯的意见。这 的态度尽可能多的搜集评论对象设计的资料和技术,尤其 要注意了解掌握评论对象遇到的各种特殊的影响和制约因 素。描述对评论者自身是对评论对象的客观把握,对设计 者和其他评论的接受者而言则是介绍、沟通和交流。 4.2价值性 机械创新设计评论对评论者没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在 这种条件下.基于广泛的机械创新设计评论数量,通过筛 选、分类和归纳总结,在客观上起到了加强信息交流和反 馈的作用,使各种有代表性、价值性的评论观点相互比较、 相互借鉴、相互取长补短。在评论的过程中将专业人士和 社会公众的分析一并呈现.从而促进设计者对创新设计的 反思、总结、修改和提高,增强设计者在设计方面的完善 和不断进取.最终促进机械创新设计的不断向前发展。 4.3权威性 专家、教授作为机械创新设计评论体系中重要的组 成部分,他们所做的评论是最全面、最有深度、最具权 威的;他们能凭借自己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设计经验,对 评论对象作出最有价值的评论,使评论具有明确的针对 性和指导性;他们的评论能扩大机械创新设计的影响范 围。为设计者指明再创新和完善设计的道路。 4.4启迪性 启迪作用是机械创新设计评论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 目的。可以说是评论的精华所在。评论不仅要“评”。更要 注重“论”.“论”就是要有论点、根据和具有启迪作用的见 解和意见。评论者不能人云亦云地跟在其他人后面对机 械创新设计作一番简单的描述,或以特定的标准进行模 式化的对比鉴定,而是针对具体的评论对象,发表评论者 个人的新看法、新观点、新思路。机械创新设计评论就是 为了给再创新和未来其他的设计提供新的方向和启迪。 5掌握机械创新设计评论的技巧 人人都能进行机械创新设计评论。但并不是所有人 都能作出好的评论,机械创新设计评论需要一定的技巧 与策略。只有很好地掌握评论的技巧,才能让评论者做 出的机械创新设计评论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才能真正 的起到让创新设计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目的。 方面是可以借鉴到机械创新设计评论中的。 5.2评的有水平,注重评论的有标准和无标准 机械创新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并满足 需求,特别是创新的产品,要求能促进社会发展进步, 使人类生活更美好,这是评价机械创新设计的一般标 准,是过去、当今与未来机械设计工程师的追求。 设计者有自选的立足点与角度去思考与设计.而评 论者又可按自己的价值观与侧重点去观察、认识、鉴别、 评价。双方都有自身的局限性,因而难以确定统一的、 全面的机械创新设计评论标准。这就使得评论者对机械 创新设计的评论容易出现空泛、俗套、冗长、不知所谓 的情况,要对机械创新设计进行评论,特别是对一个相 应的产品进行评论,必须避开这些忌讳,评出水平。 5.3避免偏见 机械创新产品评论还没有形成正式的学科体系.但 我们从其他的一些评论中不难发现。有评论就容易有偏 见,某些“评论”强词夺理,不能做到实事求是、与人为善。 机械创新设计是丰富多样、复杂曲折的。与之对应的评 论也应该以多样的方式和角度,从不同层次去研究、理解、 探索和评论解析。来自各方的不同评论应该相互融汇和渗 透重于相互拒绝和否定。在机械创新设计评论中正常的争 论与辩解的良好氛围是让评论体系不断进步发展的前提。 6结束语 机械创新设计评论是一面镜子。是推动机械创新设 计良性发展的助推器,也是提高机械创新设计质量的有 效途径。在机械创新设计评论这个全新的领域上,这里 笔者所说的还都是比较浅薄的一些理论。为了更好的促 进机械创新设计的发展。就必须发挥机械创新评论的积 极作用,并尽快明确和完善机械创新设计评论体系。本 文就是对机械创新设计评论体系的一次初步探索。希望 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弗朗索瓦.沙士林.建筑评论的现状[J].世界建筑,1999,6. [2]郑时龄.建筑批评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朱大明.建筑评论的基本要素[B].华中建筑,2003,2.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