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七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题

来源:好走旅游网
七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的荧幕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恰是能够关照自我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B.有的人不知感念恩情,反而把接受捐助当成习惯,把别人的帮助看作孤陋寡闻。 C.交警部门对“酒驾”“醉驾”“毒驾”等行为实行零容忍,这让群众拍手称快。 D.这个扫街的老妈妈的劳动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

二、字词书写

2 . 请你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努力做到整洁、端正、清晰,展示书法之美。

3 . 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横线的字注音。

汉水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汉文化、汉人、汉语、汉字,都与汉水有千丝万缕(____)的联系,汉水不仅哺育着襄阳儿女,如今南水北调,还为水资源濒(____)临枯竭的京城补充水源,哺育着首都的人们。

三、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 燕子 贾平凹

①不见了燕子,已是七八年的光景。我常在城里寻觅,但每每却都失望了。商场的大厅里它自然不肯去的,那高达十几层的楼顶上,我爬上去了,也不曾见它的窠儿筑着,我也专意到公园过了一次,那水光山色里,也没它的足迹。啊,可亲的燕子,难道你是在地球上灭绝了吗,还是不肯到大城市里来?这么苦着我,使我夜夜梦着你的倩影和呢喃的低吟,哀愁不能自已!

第 1 页 共 7 页

②记得在乡里的时候,天一暖和,它就来了,住在我家低低的草屋梁上,一直到天气变冷的深秋了,才要离去。它是穿着一件黑外衣的,总是把头裹得严严,似乎是一个寡妇,整日呢呢喃喃,一副懦弱而固执的模样。我刚刚会爬,光着屁股在土窝里滚,尿下了,又用手去和泥玩。后来,稍稍大点,就去放牛;我摘过草莓子吃,也趴在河里喝水,也坐在阳坡上捉虱,甚至跟着奶奶,一块儿去山坡上的庙中烧香磕头呢。可走到哪里,燕子总陪伴我,当我念叨着“虱多钱多”“眼不见为净”的话时,燕子就不住地细语,别人听不懂那是说些什么,我是听明白了:它是懂得我们的,常常只要学着一声呢喃的叫声,它就会飞到我们手掌上来呢。

③在我的童年幼年里,饲养过猫儿狗儿,但猫儿容易背叛,狗儿又多恶事,唯有燕子是最好的了。在这四山之间的地方,它给了我乐趣,也给了我得意。我年年盼着它来,它果然也就来了。一直过了好多年,它还是它的老样儿,年年还记得这么个草屋呢。

④我长成大人了,从乡里到大城市里求学,却深深地羞愧起儿时的愚昧,时常想起来,就感到脸红。然而,燕子,它还住在我家的木梁上吗?它还在说着那永不改音的古老的话吗?我想把这一切的变化,一切的见识,诉说给它,但却再也寻不着它了。

⑤终有一日,市里开会,会址是一座七层楼的大会议室,摆设十分讲究。我靠近那面一人多高的玻璃窗前,正听着报告,突然有了一片呢呢喃喃的叫声,神经立即触动了。举头看时,那窗外的半空,灰白色里,翻动着无数的黑点。啊,燕子,是我可亲的燕子!它竟到城市里来了,来得又是那么的多!在这个世界上,它是无处不去的;往日我怨恨它的不来,原来是我的少见多怪了!

⑥燕子越来越多了,组成了一个燕子阵,使夕阳晚照的天,也不明朗起来。但是,却没有一只是冲着这座七层楼来的。我探出头看去,四面都是高楼大厦,燕子盘旋成团,全是绕着右侧的一座并不高大的鼓楼飞的,在那鼓楼的顶上,檐下,栏里,阶内,出出进进,鸣叫不已。

⑦这竟使我疑惑不解了。会议刚一休息,我就走到凉台上,想:鼓楼并不高大,也不艳丽,因年久失修,梁上已没了雕,栋上也没了画,连那临风叮当的挂铃也没有了,哪有什么可吸引的呢?

⑧“它为什么不到四周的高楼大厦上来?” ⑨“高楼大厦是现代化的。”旁边有人说。 ⑩“现代化的为什么它就不来?” ⑪“它是留恋古老的。”

⑫我不大理会,便嘬起嘴来,作弄出儿时学会的燕鸣声,但它们纷纷从我身边飞过,却没有一只落下来,尽趋着鼓楼而去了。

第 2 页 共 7 页

⑬“咳,”我长叹了一口气,“它们把我也忘了。” ⑭“是你忘了你。”

⑮是的,是我忘了我了,我再不是那么个留着黄涕的孩子了,我长成大人,我有了知识,它认得的只是过去的我!但我自豪,我得意,我终究不是往日的我了。可它,我的燕子,面对这现代化的建筑,无动于衷,疯狂恋着鼓楼。是因为只有这一处鼓楼,才是它们的有情物,它们呢呢喃喃,只有将这永世不变的语言说给鼓楼,控诉、抗议这么大个城市里,再没有了它们的去处吗?

⑯啊,燕子,我不禁悲伤起来了:时至今日,还那么固执,这么偏见,不肯落脚在新的建筑,硬要向腐朽欲倾的鼓楼飞去,那么,城市将永远不会是你的天地了,现代建筑愈来愈多,你不是便要真的消亡了吗?咳,我该怎么说呢,我可怜的燕子,我可悲的燕子!

⑰在我的童年里,依然有每年都来梁下筑巢的燕子,如今它们依然还会去吗?我也不得而知。我已有多年没有见过故乡的春天,我的燕子们,也是多年不见了。我也会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在某个角落遇到它们吗?不得而知,却又盼望着一次偶遇。

(选自贾平凹散文集《自在独行》)

4 . (散文·形)全文围绕燕子记录了“我和燕子”的几件小事,请完成下列填空。 燕子住我家草屋梁→______→______

5 . (散文·言)结合文段内容,完成词句品析。

(1)第②段、第⑮段都提到了燕子“呢呢喃喃”,请分析这两处含义的不同。 (2)分析第⑫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6 . (散文·情)文中“我”称燕子为“你”,也有为“它”的,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改变。

7 . 作者在结尾处说“盼望着有一次偶遇”,请体悟文章内涵,说说作者会在城市里与他心中的燕子偶遇吗?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生而有翼为何匍匐于地

①波斯诗人鲁米说:“你生而有翼,为何竟愿一生匍匐前进,形如虫蚁?”

②这是一声直击灵魂的质问。是啊,人人生而有翼,只要肯努力地展开双翅,朝天空飞去,谁都能拥有一片广

第 3 页 共 7 页

阔的天地。可为什么有时候却一动不动地匍匐在地,形同虫蚁?

③“明明知道懒惰不对,可我就是不想努力。”“明明知道不能拖延,但不等到火烧眉毛还是不会开工。”有人说,在快节奏的今天,有一种“明明病”让人焦虑。懒惰和倦怠在恣意滋生,有的人已然忘记努力为何物,只会用“道理我都懂”来安慰自己。

④问题在于,既然明知努力就能进步,为何拒绝努力?

⑤因为努力不像口头表述那样简单,它需要艰辛的付出,就像展翅翱翔要经历暴风和雨雪的锤炼。马尔克斯为写《百年孤独》曾足不出户、废寝忘食整整18个月;卡夫卡写小说总是熬至凌晨3点;齐白石练画虾曾画秃了无数支笔……努力是寂寞的,是艰苦的,既无鲜花为伍,亦没有舒适为伴。而人往往追求舒适,努力的艰辛让人望而却步。像个怕苦的病孩子面对一剂良药,却怎么也不敢喝下去。正因如此,病才难以痊愈。

⑥浮躁的心理和对结果的怀疑,是拒绝努力的另一个原因。诚然,努力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但应当如何努力?努力的时间需要多长?最终结果能否达到预期?面对种种不确定,一句“努力”给不出答案,让人们觉得找不到方向。“听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一些人不再相信努力奋斗。

⑦展翅高飞的吸引力比不上匍匐于地的安逸舒适,惧怕辛苦和没有方向最终导致不思进取,安于现状。而越舒适越惧怕辛苦、越不愿面对不确定性,这样的恶性循环磨灭了努力的欲望。

⑧这样说来,不努力似乎变得理所当然。可梦想何在?志向何在?一生庸庸碌碌真的让你满足吗?“最怕你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不肯努力就将最终被时代的浪潮吞没。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意志。不努力是进取精神的毁灭!从现在开始展翅还为时不晚,放弃眼前的舒适,拒绝匍匐于地,才能在磨砺中到达更高的境界。

(作者:郑滋妤。选自2018年第2期《思维与智慧·下半月》,文章有改动) 8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9 . 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10 . 第⑤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任选其中一种简要分析。 11 . 简述本文的论证过程。

四、句子默写

12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第 4 页 共 7 页

(1)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望江南》) (2)___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诸葛亮《出师表》) (4)_________________,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5)力尽不知热,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欢刈麦》) (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雎》)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先_______________,劳其筋骨,__________________,空乏其身。(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兵士们在秋高气爽时节接受检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对比阅读

阅读选文,完成问题各题。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乙)

又翌日,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酒酣,闻石间泉声,因舍棹进,策步入缺岸。初见石如叠如削,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①。次见泉,如泻如洒,其奇者如悬练,如不绝线。遂相与维舟岩下,率仆夫芟芜刈翳②,梯危缒滑③,休而复上者凡四五焉。仰睇俯察,绝无人迹,但水石相薄,磷磷凿凿,跳珠溅玉,惊动耳目。自未讫戌④,爱不能去。俄而峡山昏黑,云破月出,光气含吐,互相明灭,昌荧玲珑,象生其中。虽有敏口,不能名状。

既而通夕不寐迨⑤旦将去,怜奇惜别,且叹且言。知退⑥曰:“斯境胜绝,天地间其有几乎?如之何府通津繇⑦,岁代⑧寂寥委置,罕有到者乎?”予曰:“借此喻彼,可为长太息者,岂独是哉,岂独是哉!”

——选自白居易的《三游洞序》

第 5 页 共 7 页

(注释)①垂幢(chuáng),下垂的旗帜。②芟(shān)芜:割倒杂草。刈(yì)翳(yì):清除障碍。③缒(zhuì)用绳子拴住人、物传送。④未:未时,当今午后一点到三点。戌:戌时,当今晚上七点到九点。⑤迨(dài):等到。⑥知退: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的字。⑦如之何:为什么?津繇(yáo):水航经由的渡口。⑧岁代:年复一年。

13 .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遂相与维舟岩下 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 B.休而复上者凡四五焉 足肤皲裂而不知《送东阳马生序》

C.但水石相薄 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河中石兽》 D.岂独是哉 是亦不可以已乎《鱼我所欲也》

14 . 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敏口,不能名状 (2)斯境胜绝,天地间其有几乎? 15 .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既而通夕不麻迨旦将去

16 . 两文分别是欧阳修和白居易被贬之后所作,请体会甲乙两文中流露出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六、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题春晚① (宋)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②外,遥见樵渔③一路归。 (注释)①春晚:暮春傍晚。②阑干:栏杆。③樵渔:樵夫、渔夫。 17 . 本诗的题目为《题春晚》,诗中哪些词体现了“春晚”这个时间? 18 .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进行简要分析。

七、名著阅读

第 6 页 共 7 页

19 .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片段一)直到那一天,绝望顿生,也许是由于临死前的狂热飓风,他突然离开了住所,四处流浪,奔逃,在一个无名的小城中一病不起。在弥留之际,他躺在病榻上哭泣,不是哭自己,而是在哭那些不幸的人。

(片段二)脑袋滚圆,额头方方,凸出,布满皱纹,头发呈黑色……又小又忧伤但又很敏锐的眼睛,颜色深褐,但有点蓝褐和黄褐的斑点,色彩常常变化。

(1)《巨人三传》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

(2)(片段一)中的“他”是指__________ ;片段二中的“他”是指_________。

(3)读过《巨人三传》后,你一定被三位伟大的艺术家感动,请任选其中一位,说说他令你感动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作文

20 . 我们的生命中有各种各样的最好,最好的朋友,最好的衣服,最好的礼物…… 请以“最好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600字以上。(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第 7 页 共 7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