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期末读书报告
姓名:雷雄
关键词:资源类型 概况 开发 保护 摘要:应城,乃蒲骚故地。南朝·宋孝武帝建元年建县,因地处要冲“应置城为守”而得名。有5000多年的悠久文化历史。
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 应城古老文明,历史悠久。古有“蒲阳八景”:西河古渡、栎林新市、三台渔唱、五岭樵歌、玉女温泉、龙港印月、崎山烟雨、妙高晚钟。今有矿海莹光、义马文峰、赛湖鱼跃、伍山林啸等佳景。1988年初,经国务院批准,应城市被列为对外开放城市。
应城旅游资源类型、特点及开发建议
1.
应城概况:
应城,乃蒲骚故地。南朝·宋孝武帝建元年建县,因地处要冲“应置城为守”而得名。有5000多年的悠久文化历史。
应城位于江汉平原中部,处武汉经济圈之中心,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县市之一。是湖北省省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
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应城,北接荆襄,南连汉江,为鄂中腹地之咽喉,处武汉、襄樊、荆州大三角经济区域的中心点,土地面积1103平方公里,人口68万,中心城区距武汉88公里,是特大城市武汉的卫星城市。应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平均降水量1,099.8毫米,境内平原、岗地、河湖相间。大富水、漳河、府河和汉北河等穿越境而过,水域面积达118平方公里。 资源丰富,发展潜力较大。应城素有“膏都盐海”之称。石膏工业储量5.1亿吨,有400多年的开采历史,一级品位纤维石膏占国总储量的82.5%以上。被誉为“亚洲纤维石膏王国”,是建材、化工、医药、食品、农业等产业的重要材料。岩盐工业储量280亿吨,矿床分布约140平方公里,埋藏浅、品位高,为发展盐业食品工业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源。温泉水质好、储量大,常年水温70℃左右,含钙、镁、钾等20多种矿物质,宜于发展旅游、医疗、科研和特种水产养殖。应城境内地势平坦,河湖密布,特产富饶,农业及农附产品资源丰富,有“鱼米之乡”之美誉。应城是全国优质米生产基地、商品粮大县,也是国家重点农业综合开发区之一。
投资环境不断优化,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应城市以优良的投资环境,优惠透明的政策、优质高效的服务,吸引了包括美国、德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应城投资兴业,引进了如青岛啤酒集团、重庆宗申集团、四川奇力制药、久大制盐集团、新都化工集团、王守义十三香调料、湖北省粮油集团、宜化集团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大企业、大财团在应城安家落户。招商引进增强了应城经济发展后劲,提高了城市功能和品位,促进了三个文明协调发展。2006年应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8亿元,财政收入4.86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7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4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60元。
2. 应城旅游资源类型:
代主类 亚类 码 A地文AB沉积与构造 景观 B水域风光 E遗址遗迹 BA河段 BD泉 EA史前人类活动场所 石积聚地 ABF 矿点矿脉与矿盐矿 基本类型 旅游资源名称 BAA 观光游憩河段 大富水 BDB 地热与温泉 汤池温泉 EAA 人类活动遗址 陶家湖古城遗址、蒲骚故城遗址 EAD 原始聚落遗址 门板湾遗址 宗教与祭祀活FA综合人文旅游地 FAC 动场所 烧香台 FAD 园林游憩区域 人民公园 FC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 F建筑FD居住地与社FDD 与设施 区 FE归葬地 史纪念建筑 FEB 墓群 水库观光游憩FGA 区段 FG水工建筑 运河与渠道段FGC 落 H人文HA 活动 HAA 人物 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杨业功 合阜渡槽 短港水库 士纪念馆、鄂中革命烈士纪念馆 战国墓群、三冢 FCB 塔形建筑物 FCI 广场 名人故居与历文峰塔 应城广场 孔庙、周恩来总理纪念馆、应城市革命烈
3、主要旅游资源介绍以及开发或者保护建议
应城古老文明,历史悠久。古有“蒲阳八景”:西河古渡、栎林新市、三台渔唱、五岭樵歌、玉女温泉、龙港印月、崎山烟雨、妙高晚钟。今有矿海莹光、义马文峰、赛湖鱼跃、伍山林啸等佳景。1988年初,经国务院批准,应城市被列为对外开放城市。 汤池:(B)
亦名玉女温泉。位于市西汤池镇。相传昔有玉女乘车入泉,故名。自古以来闻名江汉。唐代诗人李白曾有“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阴阳结炎炭,造化开灵泉”的题咏。温泉分为三池,势如鼎足。其中一池方圆丈许,砌石为栏,星汉月夜,最宜观赏。水从泉下冒出,喷涌翻滚,昼夜不息。水温为摄氏60余度,含20多种矿物质,对神经官能症、风湿性肌肉炎、各种不同类型的关节炎和皮肤病均有很好的疗效。汤池建有渡假村及疗养院等,为本市游览胜地之一。
对于此处旅游资源,当政府投入较大,目前开发较好,环境优美怡人。吸引大批省内外游客,我认为当前要做的重点应该是放在提高知名度上面,不仅使其闻名省内,还要让省外甚至国际都知晓。加大广告力度是一个方面,同时另一方面还要提高服务质量。在广告中我个人认为有必要在入城的交通要道上张贴城区地图让外来游客能很容易找到温泉所在地。我在上高中时就多次遇到有人问我汤池温泉怎么走。试想如果是顺道而过的游客在问了几个人未果之后难保他们不会掉头就走! 门板湾遗址: (E) 位于应城市区西南2.5公里,是一处新时器时代大型古人类聚落遗址,遗址规模约110万平方米。在遗址的中部,有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城址一座,面积约20万平方米。在对城址西垣的发展过程中,清理出一座保存完好的大型房屋建筑,建筑面积115.5平方米,内分四室,外有走廊,门窗结构、火塘保存较好,墙壁最高处2.2米,周围有围墙构成大型院落。均由土坯夯筑砌成。 门板湾遗址的城墙与城濠以及大型房屋建筑皆保存较好,为迄今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之罕见,是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象征之一,是中国南方水稻农业聚落的典型遗存,也是江汉地区文明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突出表现了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鼎盛时期,人地关际,文化发展,社会分化等方面的特征,在研究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社会演进,文明的起源,文化交流中具有突出的地位。特别是房屋建筑的发现,为迄今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之最,有较高的历史、科学价值。
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门板湾遗址”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也是孝感地区唯一的一处“国保”级的古文化遗址。
我们要充分开发其旅游价值就要能发觉它的特点,就目前的开发现状而言政府部门还需要做的是增加旅游景点的文化氛围,让游客感觉到犹如进入原始时代的感觉,比如可以在景区设一些原始人雕像(如果可以,也能请一些专门的演员扮成原始人)。对于这样的文物遗址我们要在充分发挥其旅游优势的同时加强保护,那样的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较好的保护会使当地收益无穷!我个人为人保护要从以下几点做起:首先,要在遗址外设好护栏,写好警示标语,如“禁止触摸”等;其次,要做好文物的维护和防止进一步的风化腐蚀,这里保护其及周边环境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周恩来总理纪念馆:(F)
位于应城市城中开发区陈塔村,始建于1958年。1958年11月26日,周恩来总理、贺龙副总理陪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相金日成到应城视察访问红旗人民公社。当时省、地、县领导及几千名公社社员在红旗公社“群跃楼”前欢迎和接待了周恩来总理及朝鲜贵宾。1979年,红旗公社干部、群众为缅怀周恩来总理,在“群跃楼”建立“周总理纪念馆”,同年10月,又在纪念馆大院中矗立起一座高6米多的周总理塑像,“群跃楼” 为一栋五开间二层砖木结构楼房,面积400平方米。全馆分2个陈列室,陈列着周总理、金日成首相昔日视察的照片资料、图片120幅和家具34件,供人们瞻仰。 1986年3月,应城市人民政府批文公布“周总理纪念馆”为应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开发使用中要注重其教育性,特别要注意面向中小学生,增强他们对历史伟人的了解,可以增设一个周总理生平介绍专栏,还可以将一些视频信息用多媒体在纪念馆播放。保护方面就要做到 应城人民公园:(F) 位于老城区东南隅的东门内。民国19年(1930年)动工兴建,次年竣工。始称“蒲阳花苑”,后更名为应城公园(亦称蒲阳胜地)。建国后,定名为应城人民公园。占地面积220亩,其中水面50亩。园中有六面重檐琉璃碧瓦的水阁凉亭一座,矗立水中,以3座跨桥连接3个小岛,为全园主体建筑。近年仿照清代园林格局,建有“龙池”、“锦苑”和“聚翠园”等景点。环绕龙池四周,辟有走道,沿走道北行向东,可登临古城墙,眺望城东新区风貌;锦苑和聚翠园中,分别栽培有已170余年历史的稀有铁树4棵和百年牡丹3株。
这块的旅游资源的开发重点应该放在维护上面。目前人民公园的现状不容乐观,基本已经谈不上对外开放旅游了。草坪里垃圾成堆,人工池里的水质恶化,本来是爱好钓鱼者的天堂却成了行人望而却步的地方。前几年还办得不错,如今政府已经撒手不管了,任其自生自灭。要开发好了,人民公园会成为应城的一大亮点,我的个人看法是:政府必须重视起来,加大投资,可以将环境优化;再就是进进一批观赏性动物,将其中的动物园重建;在公园凉亭一角专门开辟一块作为晨练健身场所,收费区就限于动物园以及游乐设施,如划船等。 文峰塔:(F)
亦名:凌云塔、文笔峰,俗称文峰楼,文峰塔位于应城市区南3公里,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塔高34米,砖石结构,六面七层,每层以螺旋式石阶相连接,游人可循阶而上,每层均有休息平台和青石为栏的半圆拱门,塔顶有铸铜铸造的宝葫芦壮顶,塔西南向辟一门,门楣镌\"青云直上\"四字,塔基石砌,顶层正面有青石书刻“凌云塔”,正北向有扇形青石书刻“奎光”二字。文峰塔明、清多次毁于兵祸,至清同治十年(1871年)又重修建,保存至今。倚塔远眺,富水风光,尽收眼底。 1986年3月应城市人民政府批文公布“文峰塔”为我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元月在此建立“文峰公园”。 就此处的旅游资源开发我的几点建议是:搞好重建工作,一定要保证有人登塔的安全,修缮之后,可以在里面的休息平台处增设几个小型茶座,播放传统古筝乐曲,然后将塔前的一片池塘里种植莲花等观赏水生植物。
参考文献:《应城概况》 《应城旅游资源概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