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基础知识综合(共2题;共8分)
1.下面是一位同学找来的一段介绍“粮食的故事”的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小题。
千百年来,人类不断探索和驯化可食用的植物,把大自然中的宝藏一步步变成粮食。①(沧/仓)海桑田,. , 凝聚着天地精华和农餐桌地头上这些农作物兴盛交替。每一粒种子,经过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的汗水,躲过种种自然灾害,走上餐桌,最终变成口粮。每一粒粮食都是人类不②(辍/缀)劳作的见证。“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食来不易,莫负“粮”心。让我们心存敬畏,一起去探寻粮食的故事!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藏(cáng) 藏(cáng) B.藏(zàng) 藏(cáng) C.藏(cáng) 藏(zàng) D.藏(zàng) 藏(zàng)
(2)在这段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沧 ②辍 B.①仓 ②辍 C.①沧 ②缀 D.①仓 ②缀
(3)请用规范的正楷字或行楷字将“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话抄写在横线上:________。
2.同学们制作了关于“粮食”的知识卡片。请你结合语境,完成小题。
说到“粮食\",大家便会想到“五谷”。中国古代关于“五谷”的说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指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稻、黍、稷、麦、菽。这两种说法中的稷和黍,已不在现今粮食产量的前五名之列了。要知道,稷和黍是我国先民最早栽培和发展的农作物。它们耐旱,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生长期短。尤其是稷,(甲)产量比黍高很多,(乙)爽口清香,更适合煮粥蒸饭食用,所以古人特别敬重稷,尊稷为“五谷之长\",并以“社稷”为国家的代名词。如今我们仍然把“五谷”作为粮食的统称,但新的“五谷”前五强已变成了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和薯类。通过追溯\"五谷”内涵的发展历程,使我们仿佛阅读了一部微缩的农业史。 (1)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虽然 (乙)但是 B.(甲)不但 (乙)而且 C.(甲)因为 (乙)所以 D.(甲)宁可 (乙)也不
(2)画线的句子是个病句,请你加以修改。 修改:________
- 1 -
二、综合性学习(共2题;共7分)
3.小丰同学在田间进行观察,写了下面两段文字。阅读文段,完成小题。 (1)下面四个句子中的修辞方法或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①稻花开时,悄悄地,除了风,它谁也没告诉。②蹲下身来,你会发现一枝枝的稻花从颖壳里伸出,仿佛纤细透明的高脚杯。③风起时,稻禾随风摇摆,淡黄色的雄、雌花蕊交头接耳。④这一刻,整片稻田....里的花粉都弥漫在密匝匝的稻禾间,惟妙惟肖的样子,甚是美丽。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2)在(甲)处填入标点及对(乙)处所填标点的判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田间插秧是一连串倒退行走的动作。五代后梁时期的布袋和尚描绘这一过程说:“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是啊,这是农人插秧时的真实感受。当你边插秧边往后倒退时,你会发现秧田在眼前不断地向前扩展(甲)当你边插秧边往前行走时,你会发现自己无“路”可走。仔细想想,我们的生活难道不是如此(乙)有时看似后退,实则前进。 A.(甲)分号 (乙)处应填入问号,表示疑问的语气。 B.(甲)句号 (乙)处应填入句号,表示陈述的语气。 C.(甲)句号 (乙)处应填入问号,表示疑问的语气。 D.(甲)分号 (乙)处应填入句号,表示陈述的语气。
4.学校食堂的宣传栏里张贴着三则材料。请你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生产的食物中,约有1/3被丢弃或浪费掉,相当于13亿吨粮食。2018年《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显示,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经初步测算,2015 年我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食物浪费量就在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材料二)
联合国发布的《2020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指出,受疫情、蝗灾和极端天气等影响,世界面临至少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今年全球饥饿人数可能将在去年6.9亿的基础上增加0.83亿至1.32亿。 (材料三)
2020年9月,北京市朝阳区发布首个“节约型餐饮”标准。由朝阳区市场监管局牵头起草的《节约型餐饮企业评价通则》团体标准近日发布实施。该团体标准覆盖餐饮企业管理、餐饮场所、餐食加工、服务、餐食剩余、餐厨废弃物处置等多个方面。该标准是全国首批区级市场监管部门牵头行业协会,汇聚社会餐饮单位力量制订的节约餐饮的团体标准。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概括你的发现:________。
- 2 -
(2)阅读(材料三),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________。
(3)学校学生会要在食堂的餐桌上设置温馨提示牌。作为学生会的一员,请你综合上面三则材料,在下面提示牌的横线处补写一条具体建议。
冬小麦的成熟周期是230至270天,南方水稻的成熟周期是100至120天,仔猪的出栏周期是180天左右,一棵苹果树能挂果需要经过2至3年的生长……这些时间最终汇集在我们的餐桌碗碟中,成为饱腹与美味的记忆。 让我们心怀感恩,这样做:________。 三、句子默写(共1题;共5分)
5.默写
(1)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________。(《富贵不能淫》) (3)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5)“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自然山水,或灵动优美,如郦道元笔下的三峡“素湍绿潭,①________”;或峻秀清新,如陶弘景笔下的山水“②________,清流见底”;或辽阔宏大,如李白笔下的山川“③________,江入大荒流”。阅读这些作品,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11分)
6.阅读《饮酒》(其五),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饮酒》(其五)是①________时期的诗人陶渊明的一首五言古诗。诗歌开篇写诗人虽身处“人境”,但因为②“________”,故“无车马喧”。接着诗人描写大自然的美景,从中领悟到人生的意趣。 (2)下面两幅画中表现了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内容的一幅是( )
- 3 -
(3)“悠然见南山”一句还有另一种版本“悠然望南山”。你更喜欢哪一个版本?简述你的理由。
五、课内阅读(共1题;共9分)
7.阅读《愚公移山》,完成下面小题。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面山而居/居功自傲 ..B.杂然相许/以身许国 ..C.寒暑易节/平易近人 ..D.固不可彻/固执己见 ..
(2)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吾与汝毕力平险。 翻译:我和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
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翻译:于是愚公率领子孙和三个能挑担子的人。 C.甚矣,汝之不惠! 翻译:你也太不聪明了!
D.河曲智叟亡以应。 翻译:河曲的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3)根据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你从愚公和贫者身上获得了怎样相同的启示。 (链接材料)
- 4 -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 , 何如?”富者曰:“子何恃③而往?”曰:“吾一瓶一钵④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⑤不如蜀鄙之僧哉!
(节选自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注:①[鄙]边远的地方。②[南海]指普陀山,在浙江省东北部莲花洋中。③[恃]依赖,依伏。④[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⑤[顾]难道,反而。
六、名著阅读(共1题;共5分)
8.《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展现了长征路上红军的伟大精神。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理解。(100字左右)
七、语言表达(共1题;共1分)
9.同学们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发现了田野里无数小虫子的秘密。请你仿照示例,完善下面的读书笔记。
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就像打开了昆虫世界的秘密之门:蝉居然要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却只能在阳光下活五个多星期;萤火虫居然会在享用猎物之前,先给猎物注射麻醉剂,使它失去知觉;________。
八、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23分)
10.阅读《朋友和玩伴》,完成小题。
朋友和玩伴
①“多年父子成兄弟\",是爸的名言。不仅“父子成兄弟”,而且父女也成兄妹了。他把我们当伙伴,当朋友,从不摆“父亲”的架子。
②我读书的那所小学,又破又旧,学生大部分是附近大杂院的孩子。我每次絮絮叨叨地和爸说学校里的事儿,他都很耐心甚至很有兴趣地听。那年“六一”,学校要搞篝火晚会。老师听说我爸出过书,写过剧本,试探着问:“求你爸给咱班写个朗诵词?”我当时想都没想,就大包大揽地答应下来了。
③回到家,看爸摊了满桌的稿纸,正翻着眼睛想他的唱词,我有点后悔了。吞吞吐吐地提出这个要求,心想爸如果说不行,我可就没法儿回去交代了。没想到爸很痛快地同意了。他推开手头的剧本,用一整个晚 上完成我的任务。我偷偷地看着爸写,很投入的神态,一样地翻着眼睛。让他这样大动干戈,真过意不去。④第二天一早,爸高高兴兴地“交差”。我一看,每一个字都抄得工工整整。“如果觉得哪儿不好,还可以再改。“他挺诚恳地说。
⑤篝火晚会上,我们班四十几个孩子底气十足地吼着: “六一”又来临, 篝火放光明。 奔腾的苗火,
- 5 -
跳跃的火星, 就像少年激动的心……
⑥有人问,谁写的词呀?真好!我们老师牛哄哄地说:“敢情!”
⑦小时候见大人们都有图章,真羡慕。“爸,我也想要一个图章!\"我刚提出要求,爸马上响应:“咱俩一块儿刻,我教你!”挑石料,爸问:“要大一点的,还是小一点儿的?”“大的!”再选字体:“喜欢隶书还是篆体呀?\"我不明白,爸就在纸上就着石头的形状写了各种体的名字。“用阴文还是阳文?”“随便!” ⑧爸把住我的手,一刀一刀地刻,深一刀浅一刀地刻出个大概,又精心地修理了一遍。蘸了印泥一盖,爸有点得意:“怎么样?挺不错的吧?\"我觉得不大对劲:“红底白字不如白底红字好看!”“嗐!这是阴文,那种是阳文。”
⑨爸痛痛快快地把石料拿去磨平,又刻阳文。刻得差不多了,让我试着刻几刀。“咔嚓”一下,笔画就刻断了。又磨平,再刻,爸一点儿都没有烦。
⑩一个小学生,有这么一枚“庄重\"的名章,真是件神气的事。书上、本上,满世界都盖了红红的印迹。那块章的形状和字体,我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
⑪一到春天,我们家院外的那片空地,就成了孩子们放风筝的地方,没有几个正儿八经的风筝,多是自制的“屁帘”。我们也抻着简陋的风筝,玩得挺高兴。
⑫有一天爸下班时看见了,很有兴致地跟我们玩了一会儿,风筝老是在空中翻跟斗,收下来一看,爸说骨子扎得有点偏了。他提议,“再做一个怎么样?\"
⑬风筝的骨子是从家里的一只放劈柴的竹筐上抽下来的。爸和我蹲在那儿抽竹篾儿,被妈发现了;“嗨!你们这么七抽八抽的,好好的一个筐不就拆散了吗?”挑了两根粗细差不多的,用水浸了,压直。爸很仔细地用小刀刮得溜光,还像木匠那样用眼睛吊吊线。扎好骨架,糊上爸写文章用的大稿纸,上面用墨笔画了一张生动的脸,下边粘了三根长长的纸条子。
⑭跑到空地上放风筝,果然比我们自己扎的强得多。稳稳当当地,一会儿就升得老高,风筝上那张脸变得面目模糊。它从容不迫地飘在春日的晴空中,在那些小“屁帘”中,格外显眼。我们兴奋地大叫,爸眯眼盯着风筝,脸上泛着柔和的笑容。
⑮现在孩子们玩的风筝比我们那时的要讲究,但他们没有我们的兴致高。多少年后,风筝会让他们想起什么呢?
(选自《老头儿汪曾祺:我们眼中的父亲》,有删改)
(1)这是一篇回忆父亲的散文。文中主要记录了三件事情,请简要概括。
(2)文章用了很多叠词,使父亲的形象更加鲜明。请你从文中任选一个叠词,品味其表达效果。 (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章题目“朋友和玩伴”的理解。 11.阅读《故宫的建筑》,完成下面小题。
故宫的建筑
- 6 -
沈从文
①北京是以风格特殊的东方古建筑著名的。天坛、颐和园等建筑群都自成一个体系,具有独立的艺术风格;综合起来又如一个整体,从属于整个北京城设计的要求。北京城的中心主题结构是紫禁城里的故宫,它庄严、雄伟而美丽。
②天安门是故宫前沿突出部分的一座大门,由此向前,还有中华门、正阳门等一线贯通,直达最南端的永定门。这条既平且直的中心大道,和北京城一样,是五百五十年前明永乐定都时就安排好了的。由天安门向里走,还有端门、午门。午门才是紫禁城真正的大门,午门以内紫禁城统属故宫范围,现在是故宫博物院——世界著名的一所文化美术博物院。
③午门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古罗马凯旋门有些相同。在棕红色三丈高台上矗立起一长列九重檐大殿,有四个金顶重檐方阙楼环卫着,两道长廊把它们贯串成一个整体,显得端重而严肃。午门下边东西两廊,清代文武官员多在此候朝。皇帝坐朝时,午门两旁阙楼即钟鼓齐鸣。
④紫禁城是一个方形,南北长三百三十六丈,东西三百零二丈九尺五寸。共有四门,各有雄伟高大的门楼,四角还各有转角楼一座,结构壮丽而秀拔。
⑤进午门是金水桥和太和门。金水河如一条曲折白玉带子横勒广场,五座白石桥一排展开,门前有一对雄伟威猛的青铜狮子,周围用长廊环抱。太和门平台虽不怎么高大,迎面看来格局却十分壮观。 ⑥门后广场尽头便是故宫主要建筑三大殿。
⑦太和殿是过去帝王坐朝间政的“金銮宝殿”,宝座现在还金漆煌煌。这座殿地位高旷宏敞,殿基高二丈,殿屋高十丈,广十一楹,纵深五楹。重檐垂脊,前后有金铜饰门和锁窗。殿脚用三层白石台子围绕三层白石栏杆,每一阶段都排列着几个大炉鼎,殿前还有金铜铸龟、鹤、香炉和大缸。广场东西各有一座双层高阁,用六十四间廊庑连接。从建筑工程看来,真够得上说是堂皇庄严,气象万千。 ⑧其它两殿中,中和殿规模略小,保和殿高大可比太和。
⑨保和殿北是乾清门,门前格局小而精美,琉璃八字花墙经过二百多年还如此崭新,这里已临近帝王平时起居地方。西庑一列靠墙小房子,五十年前军机大臣就在这里住宿办事。东西六宫是帝后居住地方。 ⑩乾清宫是清初诸帝起居寝殿,乾隆以来多在这里召见奏事大臣。后边交泰殿,屋顶藻井雕刻特别精美。清代帝王在这里举行婚礼,殿后坤宁宫,是婚后暂住的地方。
⑪御花园在故宫最后地区。五十年前只有帝王一家人在此饮酒喝茶赏花玩月,现在已成了游人休息地方。御花园有很多珍奇花木,其中几株阅世多、上了年纪的老树木,大都经过明清两个王朝的兴废。 ⑫出御花园后面的神武门,可上景山。从山顶的五春亭鸟瞰北京全城,极目远望,天坛祈年殿和西城大白塔都收入眼底,近处的北海琼岛和整个故宫建筑群,更是历历在目。向后看,在中心轴大道上还有钟楼鼓楼各一座,从万户人家绿树丛中巍然高耸。
- 7 -
⑬古人说,登高远望,使人心悲。现在登临景山,则只会引起人大好河山的亲切感,为的是这个伟大都城并不因为古老而衰颓,事实上正在返老还童,永远有青春活力注入,使它越来越美丽、越年轻!
(有删改)
(1)在作者的笔下,故宫建筑的整体特征是________。
(2)下面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故宫示意图。依据文章内容,在图中①②处依次填入对应的建筑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
(3)文章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找出一例,并分析它的作用。
(4)第⑬段中的画线句,让你联想到登高远望的一句古诗是“________”。(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
九、作文(共2题;共10分)
12.在《朋友和玩伴》中,作者说:“多少年后,风筝会让他们想起什么呢?”生活中总有一些记忆是与物件 , 写一篇文章,讲述自己的亲身经相关的。当我们看见它,便会想起一些人、一些事。请你自拟题目....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3)不少于500字(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13.珍惜大自然的赠予,珍惜与千古名家在文字中的相遇,珍惜与挚友的心照不宣……请以“珍惜”为题,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 8 -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3)不少于500字。(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 9 -
答案解析部分
一、基础知识综合 1.【答案】 (1)B (2)A
(3)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答案】 (1)B
(2)删掉“通过”或删掉“使” 二、综合性学习 3.【答案】 (1)D (2)A
4.【答案】 (1)示例:全球浪费粮食情况严重,世界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 (2)示例:北京市朝阳区发布首个“节约型餐饮”标准。 (3)示例:按需取餐,践行“光盘行动”。 三、句子默写
5.【答案】 (1)庭下如积水空明 (2)威武不能屈 (3)谁家新燕啄春泥 (4)东风不与周郎便
(5)回清倒影;高峰入云;山随平野尽 四、诗歌鉴赏
6.【答案】 (1)东晋;心远 (2)甲
(3)示例一:我更喜欢“悠然见南山”,“见”字写出了陶渊明在东篱采菊,无意间一抬头,看见了远方的南山。“见”字更好地表现了诗人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
示例二:我更喜欢“悠然望南山”。“望”字有抬头远望之意,且多为远视较高大、遥远的事物。“望”字写出了陶渊明有意识地远望南山,更符合诗歌情境。 五、课内阅读 7.【答案】 (1)D (2)B
(3)示例:有明确的志向;要付诸行动。 六、名著阅读
8.【答案】 示例:书中展现了长征路上红军战士不怕牺牲、坚强不屈的精神。为了在敌人援军到达前占领泸定桥,红军战士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爬上了没有桥板的铁索。红军战士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高昂的斗志,最终占领了泸定桥,顺利渡过大渡河。
- 10 -
七、语言表达
9.【答案】 示例:松毛虫居然孵化出来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吃针叶、排队、织帐篷。 八、现代文阅读
10.【答案】 (1)①父亲给我们班写朗诵词。②父亲教“我”刻图章。③父亲和我们一起放风筝,做风筝。 (2)我选择第⑨段中“痛痛快快”这个叠词。这个叠词写出了父亲在“我”反复要求刻图章的过程中,没有一丝犹豫与迟疑。父亲的爽快体现了他对“我”深切的爱。
(3)①父亲诚恳地帮助“我”,体现了朋友般的平等与尊重。②父亲陪我们玩耍,是我们成长路上的玩伴。11.【答案】 (1)庄严、雄伟而美丽 (2)太和殿;乾清宫
(3)示例:“这座殿地位高旷宏敞,殿基高二丈,殿屋高十丈,广十一楹,纵深五楹。”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太和殿的规模,突出了太和殿的高旷雄伟。 (4)示例:日暮乡关何处是 九、作文
12.【答案】 【参考例文】
记忆中的爷爷
又是一年春来到,灿烂的桃花既喧嚣了那树,也染红了我记忆中的那人和那座老屋。而如今,桃树老屋依旧,而穿梭其中的那人一一爷爷,却早已乘着那一树的花香去了。
爷爷整整大我七十岁,每当我和爸爸回家看爷爷,爷爷总是安详地坐在椅子上,品着茶,吧嗒着烟袋,眯着双眼晒太阳。爷爷说,他最喜欢看那太阳从东方升起,那升起的太阳就像毛主席一样一一温暖、慈祥。听爸爸说,爷爷很小就入了伍,在部队生活了多年,对毛主席感情特深。记忆中,爷爷常常把我搂在怀里,絮絮叨叨地说“看,那太阳就是咱毛主席,没有他,我们过不上这么好的日子……”
打我记事起,爷爷就在那间被烟熏火燎的黑黑的老屋里住着,老式门窗上的油漆早已斑驳。爸爸屡次要求重新翻盖老屋,爷爷硬是不肯,说“人老了就喜欢这住了一辈子的旧屋,老房子住着才舒服呢!”是啊,伴着公鸡雄壮的啼鸣、几声牛羊的欢叫,农家小院飘起袅袅炊烟,交织成老屋这祥和、宁静的“田园式”生活。在我的记忆里,但凡有一点好吃的,爷爷总是夹到我的碗里,说“丫头,你多吃!”每当这个时候,我总会边歪着头看着爷爷,边毫不客气地迅速吃光,一点也没意识到要谦让老人。哎,现在想想,爷爷最疼的就是我,而当时的我,却不懂回报,只是肆意地挥霍着爷爷那早已被加了期限的爱。
老屋门前的那棵桃树,粗壮遒劲。树干上面那粗糙的纹路,像极了爷爷额上深深浅浅的皱纹。爷爷很爱那树,因为它会结出很多很甜的桃子,爷爷最喜欢从树上摘下新鲜的桃子递给丫头吃。看着丫头满嘴流着蜜汁般的桃汁,爷爷眉眼里堆满了笑,那一刻,仿佛他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然而,就在那个水灵灵的桃子缀满那树的季节,爷爷走了,弥留之际,他只留下了一句话“看好了桃树,好让我丫头有鲜桃吃……” 光般的岁月一晃而过,我已和爷爷相别多年。每当来到爷爷的坟前,我只想说:爷爷,我依然爱您!依然怀念那树、那老屋! 13.【答案】 【参考例文】
珍惜
- 11 -
我们总是感叹时光过得太快,生命太脆弱,亲情太虚伪,青春太短暂,可谁又珍惜过这些呢?我们应该学会珍惜与懂得珍惜!
珍惜亲情!父母亲的关怀与问候总是好的,同时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事情。也就是这些熟悉的事情,让我们对父母漠不关心,对他们都曾说过“谢谢”二字,甚至愚蠢地认为这是他们应该做的。可当你看到父母双鬓飘拂的银丝,是不是会后悔儿时的所作所为?我们不要让珍惜变成后悔与遗憾,不要等到那一天再后悔!我们应该从现在起孝敬父母,珍惜亲情,不要让他们离开我们时才懂得什么是——珍惜。
珍惜生命!都说生命是可贵的,无价的,可谁又想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们无权去破坏它,伤害它,当今世纪,还有一些人竟然为了一些小事情去结束自己的生命,还有一些人竟然去吸毒,参加邪教等。这些都是腐蚀人的灵魂,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我们是21世纪的花朵,祖国的未来,我们要为自己负责,从现在开始,珍惜生命,远离不法侵害,爱护自己的生命,守护自己的青春未来!
珍惜时间!时间就像一座高速列车,走了就不会再回来了,我们还傻傻地站在原地等它回来吗!不如利用等车的时间,去做更有意义的事,去珍惜身边的每一分,每一秒,我们青少年正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可是还有一些青少年放任自由,吊儿郎当,不做好该做的事情,整天不是泡网吧,就是像不良青年一样吸烟喝酒,我们不应该这样堕落,我们应该用宝贵的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
珍惜!不仅仅是珍惜亲情、生命、时间,我们可以珍惜身边的一切美好的事物!就是因为懂得珍惜,才在生命中划过了一道最美的风景线!
- 1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