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为例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兼有工具性与人文性。将思政元素全方位地渗透到听、说、读、写等英语教学当中,是中职英语课程人文性的体现,也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立德树人的目标的体现。本文尝试从四个维度对中职英语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职英语课程;思政元素;策略
一、中职英语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 必要性
中职生中大多数都是在中考时没有取得好成绩而被迫选择中职学校,学习基础较弱,行为习惯中存在众多问题,需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此才能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英语教学必然要讲授国外的人文地理、生活习俗等知识,中职学生容易受到外国文化的冲击,容易产生崇洋媚外的心理,而添加一些带有中国特色的思政元素作为教学素材,使学生在学习外国文化的同时也要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晰中西文化差异,形成科学客观的批判性思维,在通过语言学习了解外国文化的过程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的价值理念和思想文化。
2.可行性
中职英语课程的性质与思政元素的融入本质是相吻合的。在2020 年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新 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兼有工具性与人文性。
【
1】所以在传授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也需兼顾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将显性语
言知识的教学与隐性思想道德培育有机融合,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全方位地渗透到听、说、读、写等英语教学当中,是中职英语课程人文性的体现,也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立德树人的目标。
英语课程的内容比较广泛,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以高教社新版教材《英语1》基础模块为例,教材以主题安排教学,包括自我与他人、学习与生活、社会交往、社会服务、历史与文化、科学与技术、自然与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共八大主题,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切入点众多。
二、中职英语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策略 1. 以互联网为依托,提升信息素养
在“互联网 +”大数据迅速发展的新时代,各中职学校在直接或间接地使用微课、 慕课、APP等网络教学资源。中职英语教师应加强英语课程思政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整合,利用网络线上教学平台即时性和互动性的特征,突破线下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创造新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方式,在引人入胜、潜移默化中提升教学和育人效果。
在讲授Unit 3 Shopping单元Group Work时,任务要求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家乡的特产,创建一个销售网页。教师课前利用平台发布任务,除了学习词汇、句型等传统学习任务外,教师还可以布置收集资料等任务,灵活地使用各种新媒体和网络平台教学资源,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学生信息素养。教师首先需根据教学内容、学情等因素确定思政目标,以及可融入的思政元素,即感知家乡物产的多样性,提升对家乡的自豪感和热爱,并通过电商专业知识促进乡村振兴。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课前可以在平台上发布任务——分组收集
本地特色工艺品的英文图文资料,并填写任务单。在收集和筛选工艺品过程中,学生切身体会到了家乡物产的多样性,以及这些工艺品背后所蕴含的传统文
化。课后尝试为所选工艺品制作网页,进行宣传带货,亲身体会电子商务在我国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 以情境为主线,理解多元文化
科学合理的情境的创设可融会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悟。学习情境的设计应该选择利于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基于真实的任务来设计,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话题入手,实现学习情境中知识技能与思政元素有效融合。
在讲授Unit 6 Food and Drinks时,可设计为不同的顾客推荐不同的菜肴的任务。教师可设置中西情境,推荐西餐时需考虑前菜、主菜、汤和甜品,推荐中餐时需考虑冷菜、热菜、汤和面点,通过对比,学生理解不同餐饮习俗,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可设计为外商推荐当地特色菜肴的情境,根据顾客对餐馆、菜品、口味,口感等不同需求,学生需进行多方面的了解,在此过程中,加深对家乡特色饮食习惯、饮食背后文化等的理解。
3. 以教学内容为载体,渗透思政元素
教学内容是融入思政元素的载体。教师在课程中应剖析教学内容,精心筛选出有意义的、学生感兴趣的、含有思政元素的内容作为教学资源,,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在讲授 Unit 1 Personal and Family Life 时,可以利用“家 庭”这个主题中的家庭成员关系来形成尊老爱幼的家庭伦理道德基构建,教授学生传承尊重、关心、关爱长辈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讲授Unit 2 Transportation时,可以利用学生对所在城市的交通状况的了解,认识到交通的问题的根源,了解绿色出行的重要性。
4. 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构建多元评价机制
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要把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避免由单一的专业知识维度来决定,要从学生的人文素养、思政素养等多维度进行评价,
【
注重思政元素育人的导向作用。2】 师须改变以往“唯分数”论的评价模式,依
托平台将学生考核分散在整个学习周期内,发挥过程性评价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2020 年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陈雪贞. 《最优化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实现》.中国大学教学. 20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