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四章租赁会计作业

来源:好走旅游网


第四章练习

1.何为租赁?租赁的基本分类有哪些?如何划分经营租赁与融资租赁?

2.甲公司为非专业租赁公司,2007年1月1日将其闲置的设备一台出租给乙公司,该设备账面价值为600 000元,已提折旧100 000元,预计还可使用5年,期末无残值,按直线法对该设备计提折旧。双方租赁合约规定,租期为3年,每月支付一次租金8 000元。期末甲公司收回该设备。要求:做出相应甲公司与乙公司的账务处理。

3.A机械公司于2005年12月20日与B租赁公司签订了一份甲设备租赁合同。甲设备为全新设备,2006年1月1日的公允价值为55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合同主要条款如下。 (1)租赁开始日:2006年1月1日。

(2)租赁期:2006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共4年。 (3)租金支付方式:自租赁开始日起每年年末支付租金150万元。 (4)A机械公司担保租赁期满时的甲设备余值为10万元,没有未担保余值。

(5)租赁合同利率为7%。

(6)2009年12月31日租赁合同届满时,A机械公司应将甲设备归还给B租赁公司。

甲设备于2005年12月25日运抵A机械公司,A机械公司作为生产设备立即投入使用,A机械公司对该项融资租赁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

均法计提折旧,为简化计算,折旧计提等均在年末进行。 要求:作出A、B公司的账务处理。

4.设A公司于2005年6月1日以下述条件出租某项全新设备给B公司:

(1) 设备的账面价值为50 000元,公允价值为60 000元; (2) 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且期末无残值,按直线法折旧; (3) 租约规定租赁期 为5年,每6个月支付一次租金8 000元,合同规定的利率为6%;

(4) 租期结束,B公司可以1 000元价格买下该设备,此时该设备公允价值为10 000元。

要求:做出相应A公司、B公司在2006年12月31日的账务处理。

答案:

2.甲公司为出租方,非专业租赁公司: (1) 出租资产

借:固定资产——出租资产 500 000

累计折旧 100 000 贷:固定资产——未用固定资产 600 000

(2) 月末收到租金

借:银行存款 8 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8 000 (3) 计提折旧

折旧额=500 000÷5÷12=8 333(元) 借:其他业务支出——租赁支出 8 333

贷:累计折旧——出租资产累计折旧 8 333 (4) 收回资产

借:固定资产——未用固定资产 200 000 累计折旧 300 000 贷:固定资产——出租资产 500 000 乙公司为承租方

(1) 收到资产时 不做账务处理 在备查簿上记录 (2) 支付租金

借:制造费用——租赁费 8 000

贷:银行存款 8 000 (3) 归还资产 不做账务处理,在备查簿上记录

3.A公司(承租人): (1)判断:

最低租赁付款额=150×4+10=610(万元)

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150×(P/A,7%,4)+10×(P/F,7%,4) =515.71(万元)

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接近于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故将该租赁活动判断为融资租赁。 (2)租赁开始日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515.71

未确认融资费用 94.29 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610 (3)2006年12月31日 ①确认当年应分摊的融资费用

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表(实际利率法)

单位:万元

日期 ① 06.1.1 06.12.31 07.12.31 08.12.31 09.12.31 合计 租金 ② 150 150 150 150 600 确认的融资费用 ③=期初⑤×7% 36.10 28.13 19.60 10.46 94.29 应付本金减少额 ④=②-③ 113.90 121.87 130.40 139.54 505.71 应付本金余额 期末⑤=期初⑤-④ 515.71 401.81 279.94 149.54 10.00

借:财务费用 36.10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36.10 ②支付租金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150

贷:银行存款 150 ③计提折旧 (515.71-10)/4=126.42(万元) 借:制造费用——折旧费 126.42

贷:累计折旧 126.42 (4)2007年12月31日 ①确认当年应分摊的融资费用 借:财务费用 28.13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28.13 ②支付租金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150

贷:银行存款 150 ③计提折旧 (515.71-10)/4=126.42(万元) 借:制造费用——折旧费 126.42

贷:累计折旧 126.42 (5)2008年12月31日 ①确认当年应分摊的融资费用 借:财务费用 19.60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19.60

②支付租金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150

贷:银行存款 150 ③计提折旧 (515.71-10)/4=126.42(万元) 借:制造费用——折旧费 126.42

贷:累计折旧 126.42 (6)2009年12月31日 ①确认当年应分摊的融资费用 借:财务费用 10.46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10.46 ②支付租金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150

贷:银行存款 150 ③计提折旧 (515.71-10)/4=126.42(万元) 借:制造费用——折旧费 126.42

贷:累计折旧 126.42 ④归还设备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10

累计折旧 505.71 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515.71

B公司(出租人): (1)租赁开始日

借:长期应收款——应收融资租赁款 610

贷:固定资产——融资租赁资产 550 未实现融资收益 60 (2)2006年12月31 ①确认当年应分摊的融资收益 计算租赁内含利率:

50×(P/A,r,4)+10×(P/F,r,4)=550运用插值法求得r=4.235%

未实现融资收益分摊表(实际利率法)

单位:万元 日期 ③ 06.1.1 06.12.31 07.12.31 08.12.31 09.12.31 合计 租金 ② 150 150 150 150 600 确认的融资收益 ③=期初⑤×4.235% 23.29 17.93 12.33 6.45 60 租赁投资净额减少额 ④=②-③ 126.71 132.07 137.67 143.55 540.00 租赁投资净额余额 期末⑤=期初⑤-④ 550 423.29 291.22 153.55 10.00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23.29 贷:主营业务利润 23.29 ②收取租金

借:银行存款 150

贷:长期应收款 150 (3)2007年12月31 ①确认当年应分摊的融资收益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17.93 贷:主营业务利润 17.93 ②收取租金

借:银行存款 150

贷:长期应收款 150 (4)2008年12月31 ①确认当年应分摊的融资收益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12.33 贷:主营业务利润 12.33 ②收取租金

借:银行存款 150

贷:长期应收款 150 (5)2009年12月31 ①确认当年应分摊的融资收益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6.45 贷:主营业务利润 6.45 ②收取租金

借:银行存款 150

贷:长期应收款 150 ③收回设备

借:融资租赁资产 10

贷:长期应收款 10

3.判断: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8000×(P/A,6%,10)+1000×(P/V,6%,10)=59438(元)接近于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并且租期5年占租赁资产使用年限的大部分,并且B有权在租期结束时以较低价格买下该租赁资产,因此判断为融资租赁。

承租方(B公司):

(1)租入资产时:最低租赁付款额=8000×10+1000=81000(元)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59 438 未确认融资费用 21 562 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81 000 (2)期末支付租金: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8 000 贷:银行存款 8 000 (3)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

本期确认的融资费用=59438×6%=3566.88(元) 借:财务费用 3566.88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3566.88 (4)计提折旧:

本期折旧额=59438÷6÷12=825.53(元) 借:制造费用 825.53 贷:累计折旧 825.53

出租人(A公司): (1) 租出资产:

借:长期应收款——应收融资租赁款 81000 贷:融资租赁资产 50000 营业外收入 10000 未实现融资收益 21000 (2) 收到租金

借:银行存款 8000

贷:长期应付收款——应收融资租赁款 8000 (3)分摊融资租赁收益 分摊率为R

8000×(P/A,R,10)+1000×(P/F,R,10)=60000用插值法求得R=5.81%

分摊额=60000×5.81%=3486(元)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3486 贷:租赁收入 348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