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蕴含着激昂旋律,流淌着曼妙乐章。
这里是表演艺术的殿堂,承载民族文化复兴的使命,汇聚世界艺术交流的碰撞。
国家大剧院,一个有着标志性意义,象征着我国文化艺术的重量级建筑在首都天安门广场的西侧怦然出世。它就被赋予了很多内在和实在的意义。这些意义和内容也许与作品的外在表现就有了冲突。
中国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人民大会堂西侧,西长安街以南大剧院造型新颖、前卫,构思独特,是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的结合。
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为椭球形钢结构壳体。 壳体表面由钛金属板和超白透明玻璃共同组成,两种材质的巧妙拼接呈现出唯美的曲线,营造了舞台帷幕徐徐拉开的视觉效果。
巨大的壳体是建筑与结构的融合体、墙面与顶面浑然一体没有界限。
大剧院壳体除部分为玻璃幕墙外,其它均为钛金属复合板装饰共使用了20000多块。目前在国际上还没有这么大面积在建筑物表面使用钛金属板的先例。它有化学性质稳定表面金属光泽极具质感、自重轻、强度高、耐腐蚀、15年不变颜色等特点。
壳体内层的装饰,关系到整体空间的建筑效果,因此对深红色木质吊顶的选择也经过了仔细推敲。同时解决了声学和回风的技术问题。安德鲁先生构思国家大剧院时,将西方的创作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使作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举目壳体顶部,除透明玻璃外,都是由珍贵稀有的非洲巴度红木拼装而成的不规则图案吊顶,像中国古代窗棱、像瓷器的裂纹、像冰裂纹
玻璃的通透,使外边的人能够观赏到大剧院内的公共空间,以及活动的观众,而内部观众白天可以透过玻璃看到室外的蓝天白云和周围的水池、绿化夜晚可以将长安街上的景色尽收眼底,充分体现“城市中的剧院、剧院中的城市”的设计理念。根据这一理念,玻璃幕采用了法国圣戈班超白玻璃。
设计根据古城门的门钉,沿钛板竖向缝隙点缀了上万个装饰蘑菇头,其中506个是有夜间LED照明效果的蘑菇灯。
国家大剧院采用了20多种天然石材,并且全部为国产。公共大厅的地面石材最具艺术气息。石材有花岗岩、大理石共10个品种,虽然有的区域使用的是同一种石材,但由于石材切割的方向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纹理,效果自然也就不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