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石城县质监局关于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推进法治江西建设的基本情况报告

来源:好走旅游网


石城县质监局关于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推进

法治江西建设的基本情况报告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发展初期所产生的诚信危机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现阶段在众多领域的缺失是值得大家共同思考的问题。诚信通常可以分为政府诚信、企业诚信和个人诚信三个方面,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可谓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其中,企业经营的诚信又与百姓的生产、生活最息息相关,同时企业诚信也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因此对企业经营的诚信构建显得尤为重要。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作为掌握大量企业诚信信息的政府部门,应该按照国家建立社会诚信体系的总体部署,根据自身的职能特点,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工作,引导企业走诚信建设之路。然而当前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由于历史的原因、经济发展的原因,在引导企业走诚信建设之路上还存在种种困惑和不足,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

一、对产品生产企业诚信建设的工作尚处在摸索阶段,采取的很多方法还很幼稚,需要不断通过实践来检验、改进和提高:对企业日常监管中还存在一些不利于企业诚信建设的因素,如政府部门过多介入市场活动、管制过多、政策多变等等。

二、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尚未建立、信息化水平还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对诚信经营的需求。 我县上规模的企业不足百家,但是我县因为人员经费等原因,确未建立一个公开的电子信息企业平台。

三、褒奖制度不健全,惩罚机制没力度;作为县级的质监部门,对诚信企业的奖励有限,既给不了高额的资金奖励,也给不了优惠的政策奖励,企业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同样的对失信的企业的惩罚机制力度也不够,我县尚未建立完整的企业失信社会通报公告机制,对企业的失信成本威慑力度不够。

四、基层监管人员少、经费少、对构建企业信用体系的培训学习也不足,难以有效的构建全县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当然,作为基层的监管单位,直接和企业打交道的次数,更为了解本地企业的实际情况,也能更清楚的知道企业在诚信体系建设中的缺点,石城县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结合自身的监管职能和现有的条件采取了以下措施来推进企业质量诚信制度建设:

一是督促企业建立健全质量诚信教育和奖励制度、质量检验制度、售后服务制度等,对涉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及其使用的原材料,建立有效的追溯制度。全县12家获证食品企业建立了健全的原材料查验台帐,进货销售台帐,并以食品企业的要求为蓝本,要求其他涉及到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15家企业健全原材料查验台帐,进货销售台帐等。

二是建立企业质量信用评价制度,包括评价原则、评价等级分类、评价标准、信用等级分类监管等内容,涉及规范经营、标准化管理保证能力、计量管理保证能力、质量水平等8大类关键要素。我局对全县上规模的78家生产企业全部进行了分类,以8大类关键要素为技术指标,细分16项分类指标,按照不同得分分成A/B/C/D四类监管企业,对C/D类得分较低的企业采取重点监管,增加抽检频率。同时,采取多途径的宣传教育手段,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诚信自律意识,引导企业增强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强化质量安全责任意识,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三是积极建立以企业签署质量承诺声明为主要形式的质量信用机制,开展质量承诺。同时健全打击假冒伪劣违法行为的监督、投诉和处置机制。通过12365投诉举报热线和石城县质监局举报电话等渠道,广泛收集质量违法行为线索,所有投诉举报须100%予以处理。通过利用社会力量进行监督,实现对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的早发现、早整治、早解决。

四是鼓励诚信、扶优限劣。积极引导企业牢固树立“质量第一、诚信为本”的理念,督促各类企业严格守法经营,做到诚信自律。石城县质监局结合开展产品质量监督、组织机构代码办理、标准计量、执法办案等工作对企业开展诚信教育,指导企业建立诚信制度,使生产、质量管理等工作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对守信企业,大力扶持宣传。并在计量、标准化等方面充分给予技术扶持,优先推荐和培育其争创江西名牌等荣誉称号。对基本守信企业,积极帮扶,帮助其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计量检测体系和标准化体系,加强质量管理,解决突出质量问题,提高信用水平。对失信企业,将其列入监管重点,加大监督抽查和检查力度,督促其实施整改。对严重失信企业,实施信息披露与淘汰,坚决禁止不具备资质条件的企业从事产品生产。对情节严重、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企业,及时报告当地政府,会同有关部门依法取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