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医学技术士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卷17 (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1. X线能使胶片产生 A.感光作用 B.穿透作用 C.电离作用
D.脱水作用E.荧光作用
正确答案:A
解析:胶片经X线照射后,可以感光,经过一系列的反应产生X线影像。
2. X线照片影像的要素不包括 A.密度 B.对比度 C.锐利度
D.感光度E.颗粒度
正确答案:D
解析:X线照片影像的5大要素:密度、对比度、锐利度、颗粒度及失真度,前4项为构成照片影像的物理因素,后者为构成照片影像的几何因素。
3. 表示X线照片影像几何因素的是 A.密度 B.失真度 C.锐利度
D.对比度E.颗粒度
正确答案:B
解析:X线照片影像的5大要素:密度、对比度、锐利度、颗粒度及失真度,前4项为构成照片影像的物理因素,后者为构成照片影像的几何因素。
4. I/Io所表示的是 A.阻光率 B.增感率 C.透光率
D.放大率E.吸收率
正确答案:C
解析:照片的透明度亦称透光率,用字母“O”表示,O=I/I0。其中,I表示透过光强度,I0表示入射光强度。
5. f=to/t所表示的是 A.阻光率 B.增感率 C.透光率
D.放大率E.吸收率
正确答案:B
解析:在照片上产生同等密度为1.0时,无屏与有屏所需照射量之比,称为增感率。即f=t0/t,f为增感率,t0为无屏照射量,t为有屏照射量。
6. 阻光率与透光率的关系是 A.阻光率是透光率的平方 B.阻光率是透光率的方根 C.阻光率是透光率的倒数
D.阻光率是透光率的负数E.阻光率是透光率的对数
正确答案:C 解析:阻光率是指照片上阻挡光线能力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透光率的倒数。
7. 关于光学密度值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一个常用对数值 B.是一个无量纲的值 C.大小取决于Ag多少
D.与观片灯强弱有关E.也可以称为黑化度
正确答案:D
解析:照片阻光率的对数值称作照片的光学密度值,用D表示,密度也称黑化度。密度值是一个对数值,无量纲。其大小决定于I0/I的比值,而不决定于I0,I的值。D值的大小由照片吸收光能的黑色银粒子多少决定,与观片灯的强弱无关。
8. 光学密度值的数学表达式为 A.D=lg(Io/I) B.D=lg(I/Io) C.D=log2(Io/I)
D.D=log2(I/Io)E.D=log5(Io/I)
正确答案:A
解析:照片阻光率的对数值称作照片的光学密度值,用D表示:D=lg(I0/I),密度也称黑化度。密度值是一个对数值,无量纲。其大小决定于I0/I的比值,而不决定于I0,I的值。D值的大小由照片吸收光能的黑色银粒子多少决定,与观片灯的强弱无关。
9. 一般人眼能识别的密度值范围是 A.0.1~0.2 B.0.25~2.0 C.2.1~3.0
D.3.1~4.0E.4.1~5.0
正确答案:B
解析:照片阻光率的对数值称作照片的光学密度值,用D表示:D=lg(I0/I),密度也称黑化度。密度值是一个对数值,无量纲。其大小决定于I0/I的比值,而不决定于I0,I的值。D值的大小由照片吸收光能的黑色银粒子多少决定,与观片灯的强弱无关。但人眼对密度值大小的感觉,却随观片灯光线的强弱而有差异。人眼识别的密度值为0.25~2.0。
10. 入射光强度为透射光的10倍时,照片密度值应为 A.0.1 B.0.2 C.1.0
D.1.1E.1.2
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公式:D=lg(I0/I)得出,D=lg10=1.0。
11. 照片密度值为2.0时,对应的阻光率是 A.1 B.10 C.100
D.1000E.10000
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公式:D=lg(I0/I)得出,D=lg100=2.0。
12. 下列影响照片密度值的因素中,能增大照片密度的是 A.增加照射量 B.增加照射距离 C.增加滤线栅比
D.增加肢-片距E.增加焦-肢距
正确答案:A
解析:在正确曝光下,照射量与密度成正比。
13. 与感光效应呈平方反比关系的因素是 A.管电流量 B.摄影距离 C.管电压值
D.胶片感度E.增感率
正确答案:B
解析:以上选项只有B与感光效应成平方反比关系。
14. 影响照片密度值的因素不包括 A.管电流量 B.摄影距离 C.管电压值
D.胶片感度E.观片亮度
正确答案:E
解析:以上选项只有E不是照片密度值的影响因素。
15. 影响照片密度的照片冲洗因素不包括 A.显影液特性 B.显影温度 C.显影时间
D.水洗时间E.药液补充
正确答案:E 解析:显影液的构成、显影时的药液温度以及显影时间都是影响照片密度的重要因素。
16. X线对比度是指
A.透过物体两部分的X线强度之比 B.透过物体两部分的X线强度之和 C.透过物体两部分的X线强度之差 D.透过物体两部分的X线强度之积E.透过物体两部分的X线强度平方和
正确答案:A
解析:X线对比度是指X线照射物体时,如果透过物体两部分的X线强度不同,就产生了X线对比度KIX,也称射线对比度。
17. 在X线对比度表达式中,对比度指数是指 A.e B.d’
C.(μ’-μ) D.μ’E.μ
正确答案:C
解析:以上选项只有C称为对比度指数。
18. X线照片对比度的正确表达式为
A.K=D1+D2 B.K=D1-D2 C.K=D12+D22
D.K=D12-D22E.K=(D1-D2)2
正确答案:B
解析:X线照片对比度为X线照片上相邻组织影像的密度差,称为光学对比度。表达式为:K=D1-D2。
19. 胶片对X线对比度的放大能力(胶片对比度)是指 A.胶片α值 B.胶片β值 C.胶片γ值
D.胶片δ值E.胶片ε值
正确答案:C
解析:胶片的γ值不同时,照片对比度不同。
20. 照片光学比比度(K)与X线对比度(Kx)的正确关系式是 A.K=γlgKx B.K=2γ1gKx C.K=γ2.lgKx
D.K=γ.lgKx2E.K=γ.log2Kx
正确答案:A
21. 影响照片对比度的因素不包括 A.X线量 B.X线质 C.放大率
D.胶片γ值E.使用增感屏
正确答案:C
解析:影响照片对比度的因素主要为胶片γ值,X线质和线量以及被照体本身因素。
22. 适当的X线量可改善照片对比度,是因为把组织的密度值移到了胶片特性曲线的
A.趾部 B.直线部 C.肩部
D.顶点E.反转部
正确答案:B
解析:当X线量低时,组织(如骨骼)的密度值仅达到胶片特性曲线的趾部,但当X线量增加时,该组织的密度值移到了胶片特性曲线的直线部分。但X线量不可过分增加,否则一些组织的密度值就移到特性曲线的肩部,使这些组织的对比度不充分。具体应视观察的对象而定。
23. 下列两组织或物质间X线对比度最大的是 A.骨与空气 B.骨与肌肉 C.骨与脂肪
D.肌肉与空气E.肌肉与脂肪
正确答案:A
解析:骨与空气的对比度最大。
24. 关于灰雾对照片影像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照片灰雾值可以为零 B.灰雾可以增加清晰度 C.灰雾能够降低对比度
D.显影处理不产生灰雾E.胶片自身不带有灰雾
正确答案:C
解析:由X线管放射出的原发射线,照射到人体及其他物体时,会产生许多方向不同的散射线,在照片上增加了无意义的密度,使照片的整体发生灰雾,造成对比度的下降。
25. 下列因素中可增加对比度的因素是 A.过度显影 B.散射线多 C.本底灰雾大
D.被检体太厚E.使用滤线器
正确答案:E
解析:使用滤线器可以减少散射线,使照片的灰雾度下降,增加对比度。
26. 关于焦点方位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照射野内大小无规律 B.X线管阳极侧大 C.X线管阴极侧大
D.照射野内各处均等E.中央部大周边小
正确答案:C
解析:在照片的长轴上(平行于X线管长轴方向),近阳极端有效焦点小,X线量少,近阴极端的有效焦点大,X线量多,这一现象被称为焦点的方位特性。在照片的短轴上,即在垂直X线管长轴方向上,有效焦点的大小对称相等。X
线量分布也对称相等。
27. 从灯丝正面发射出的电子所形成的焦点称为 A.实际焦点 B.有效焦点 C.等效焦点
D.主焦点E.副焦点
正确答案:D 解析:从灯丝正面发射出的电子所形成的焦点称为主焦点。从灯丝侧方发射的电子所形成的焦点称为副焦点。
28.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规定的标称焦点尺寸表示方法是 A.0.5mm2 B.0.5mm C.0.5cm
D.0.5cm2E.0.5
正确答案:E
解析: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336号出版物(1982年)规定,标称有效焦点的尺寸用无量纲数字表示。
29. 半影是指 A.半值密度 B.半幅影像 C.半值模糊
D.模糊阴影E.歪斜影像
正确答案:D
解析:半影是通过观察影像来认识物体的主要障碍,半影又称为模糊阴影。
30. 有效焦点在摄影时膨胀的变化规律为 A.管电压越大,焦点越大 B.管电流越大,焦点越大 C.照射野越小,焦点越小
D.曝光时时间越长,焦点越大E.摄影距离越大,焦点越小
正确答案:B
解析:管电压一定,随着管电流的增加,焦点可发生“焦点增涨”,使有效焦点面积增大。管电流一定时,随管电压的增加,“焦点增涨”变小。曝光时间、照射野及摄影距离与有效焦点面的大小无关。
31. 用来控制照射野大小的是 A.固有滤过
B.准直器 C.滤线器
D.限时器E.聚焦槽
正确答案:C
解析:照射野多用滤线器来控制。
32. 散射线由 A.光电效应产生 B.电子对效应产生 C.康普顿效应产生
D.相干效应产生E.光核反应产生
正确答案:C
解析:具有一定能量的X线光子及与原子外层轨道电子或物质内部自由电子相互作用时,光子将部分能量传递给该电子后,频率发生改变且与入射方向成某一角度散射,光子波长变长,这种现象称为康普顿一吴有训吸收,也称散射吸收。其产生的散射线向四周传播,到达胶片的散射线产生灰雾。
33. 有关中心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心线是摄影方向的标志射线 B.中心线的能量在X线束中最大 C.中心线均通过被摄部位的边缘
D.中心线分阳极端及阴极端中心线E.X线管窗口射出的均是中心线
正确答案:A
解析:X线束中心部分的那一条X线被称为中心线,中心线是摄影方向的标志射线。
34. X线管发出的射线束形状为 A.平行线束 B.锥形线束 C.交叉线束
D.垂直线束E.不规则线束
正确答案:B
解析:X线管发出的射线束形状为锥形线束。
35. 切线投影的目的是 A.减小放大 B.提高对比 C.避免失真
D.避免重叠E.降低灰雾
正确答案:D 解析:切线投影就是使中心线从被检部位的边缘通过,获得局部的切线影像。其目的是避免病灶本身与其他部位重叠。
36. X线摄影放大率在数值上等于 A.影像长度与肢体长度之比 B.肢-片距与焦-肢距之比 C.焦-片距与焦-肢距之比
D.焦-片距与肢-片距之比E.焦-肢距与肢-片距之比
正确答案:C
解析:照片影像的大小(或长度)与被照体实际大小(或长度)之比值,即为放大率。
37. 国际放射学界公认的人眼模糊阈值是 A.0.2mm B.0.4mm C.0.6ram
D.0.8mmE.1.0mm
正确答案:A
解析:经过实验,国际放射学界公认的人眼模糊阈值是0.2mm。根据人眼视力不同,此值略有出入。
38. 影响照片清晰度的最重要因素是 A.管电压 B.管电流 C.焦点尺寸
D.显影时间E.定影时间
正确答案:C
解析:影响照片清晰度的因素有许多,诸如焦点的尺寸大小、放大率大小、使用增感屏、被照体运动等均可影响照片清晰度。焦点尺寸是影响照片清晰度的最主要因素。
39. 关于散射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摄影有用的射线 B.带有被检体信息 C.由光电效应产生
D.由康普顿效应产生E.具有直进性的射线
正确答案:D
解析:具有一定能量的X线光子及与原子外层轨道电子或物质内部自由电子相互作用时,光子将部分能量传递给该电子后,频率发生改变且与入射方向成
某一角度散射,光子波长变长,这种现象称为康普顿一吴有训吸收,也称散射吸收。其产生的散射线向四周传播,到达胶片的散射线产生灰雾。
40. 散射线产生的量与下列哪项无关 A.被照体厚度 B.被照体密度 C.被照体体积
D.被照体颤动E.照射野面积
正确答案:D
解析:散射线量与被照射组织的多少成正比,被照体厚度越大、被照面积越大、被照体体积越大、被照体组织密度越大,产生散射线的量越大,而与照射体的位移和固定无关。
41. 下述吸收散射线的最有效设备是 A.铝板 B.滤过板 C.增感屏
D.准直器E.滤线栅
正确答案:E
解析:散射线主要产生于X线作用于被照体时,其消除设备为滤线栅,其他手段均起抑制散射线产生的作用。
42. 有关滤线栅栅比的正确解释是 A.栅比为铅条高度与其宽度之比 B.栅比为铝条宽度与其高度之比 C.栅比为铅条高度与其间隔之比
D.栅比为单位距离内铝条的数目E.栅比表示单位体积中铅的重量
正确答案:C
解析:滤线栅的栅比(R)定义为栅条高度(h)与栅条间隙(D)的比值。
43. 滤线栅的特性不包括 A.栅比 B.栅焦距 C.栅密度
D.栅面积E.曝光倍数
正确答案:D
解析:滤线栅的特性中,不包括栅面积。
44. 散射线对像质影响最大的是 A.密度
B.对比度 C.颗粒度
D.失真度E.模糊度
正确答案:B 解析:由于散射线所致的照片对比度的损失,是摄影技术中不可避免的复杂问题。怎样抑制散射线的发生及如何消除散射线,是X线摄影学上的重要问题。
45. 下述使影像产生运动模糊的因素是 A.管电流大 B.管电压低 C.物-片距小
D.被照体移动E.显影时间长
正确答案:D
解析:运动模糊一般是因被照体的移动而产生。
46. 减小运动模糊的最有效方法是 A.应用过滤板 B.应用滤线栅 C.应用增感屏
D.小曝光条件E.短时间曝光
正确答案:E
解析:常见的运动模糊是因被照体的移动产生。诸如肢体固定不良、患者不配合等。尽可能短时间曝光,会减少曝光时肢体位移,是减少运动模糊的最有效办法之一。
47. 下列哪项措施能减小几何学模糊 A.应用滤线栅 B.曝光时屏气 C.缩小肢一片距
D.短时间曝光E.应用增感屏
正确答案:C
解析:被照体尽量靠近胶片可减少放大率。在焦点面积一定的前提下,物一片距越小,则放大率越小,几何学模糊就越小。
48. 下述导致几何学模糊增加的因素是 A.尽量用小焦点 B.增大焦-片距 C.减小肢-片距
D.减小焦-肢距E.使用大照射野
正确答案:D
解析:在胶片距一定时,减小焦-肢距,相对的被照体-胶片距离增大,半影随被照体-胶片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49. 关于感光效应与管电压的关系,正确的叙述是 A.感光效应与kV成正比 B.感光效应与kV成反比 C.感光效应与kV2成正比
D.感光效应与kV2成反比E.感光效应与KV2成正比
正确答案:E
50. 关于感光效应与摄影距离的关系,正确的叙述是 A.感光效应与摄影距离成反比 B.感光效应与摄影距离成正比
C.感光效应与摄影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D.感光效应与摄影距离的平方成正比E.感光效应与摄影距离的立方成反比
正确答案:C
解析:距离与X线衰减的平方成反比。
51. 若保持感光效应不变,摄影距离增加1倍后管电流量应为原来的多少倍
A.1倍 B.2倍 C.3倍
D.4倍E.5倍
正确答案:D
解析:根据距离对X线衰减的平方反比定律可知,感光效应不变,摄影距离增加1倍后,若其他条件不变,管电流量应增加至原管电流量的4倍。
52. 应增加摄影管电压值的病理因素有 A.肺大泡 B.肺气肿 C.骨质破坏
D.骨质疏松E.骨质硬化
正确答案:E
解析:骨质硬化密度增高,应增加管电压值。
53. 应减少摄影管电压值的病理因素有 A.胸腔积液
B.肺不张
C.成骨性病变
D.肺气肿E.肺实变
正确答案:D
解析:肺气肿使透光率增高,应减少管电压值。
54. 适用于软X线摄影的部位是 A.肺脏 B.髂骨 C.乳腺
D.腹部E.头颅
正确答案:C
解析:软X线多用于女性乳腺摄影,显影效果好。
55. 摄影管电压范围为25~40kV时,称为 A.高千伏摄影 B.软X线摄影 C.准高电压摄影
D.普通X线摄影E.准低电压摄影
正确答案:B
解析:摄影管电压范围为25~40kV时,因其能量低,波长较长,穿透物质的能力较弱,称“软X线”。用这种射线摄影称为软X线摄影。
56. 有关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原生质的团块
B.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为细胞核
C.人体最基本的细胞有球形、棱形等多样
D.结构分为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E.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等生命现象的基本单位
正确答案:A
解析: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发育分化的基本单位。
57. 有关腕骨和手关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掌骨头接指骨
B.腕骨共8块,排成两列
C.近桡侧为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豌豆骨
D.手关节包括桡腕关节、腕骨间关节2个关节E.远桡侧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和钩骨
正确答案:D
解析:手关节包括桡腕关节、腕骨间关节、腕掌关节、掌指关节、指间关节。
58. 有关左心室的叙述,错误的是 A.左心室壁最宽 B.有出入两口 C.入口为左房室口
D.入口附有3个半月瓣E.出口为主动脉口
正确答案:D 解析:入口附有2个半月瓣。
59. 关于膀胱的叙述,错误的是 A.膀胱为盆腔储存尿液的器官 B.形状、大小随尿液充盈程度变化 C.膀胱的平均容量为300~500ml
D.体部包括前、后壁及两侧壁E.输尿管出口及膀胱颈构成膀胱三角区
正确答案:E
解析:位于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
60. 关于胆囊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容量为40~60ml
B.胆囊体与底有明显分界 C.胆囊分为底、体、颈三部分
D.胆囊是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器官E.位于胆囊窝内,借结缔组织与肝相连
正确答案:B
解析:胆囊体与底无明显分界。
61. 十二指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肠系膜 B.环绕胰尾
C.不属于上消化道
D.是小肠中最固定的部分E.上部位于胃体和胰体之间
正确答案:D
解析:十二指肠没有肠系膜,环绕胰头,属上消化道,十二指肠球部为其近侧部分上部。
62. 下列哪项不是眼副器 A.眼睑 B.结膜 C.视神经
D.眼球外肌E.眶内肌膜
正确答案:C
解析:视神经属于脑神经的感觉性神经。
63. 通过卵圆孔的结构,正确的是 A.上颌神经 B.下颌神经 C.颈内动脉
D.脑膜中动脉E.颈动脉导管
正确答案:B
解析:下颌神经出卵圆孔后,立即发出肌支,支配咀嚼肌。
64. 关于X线照片影像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光学密度也称黑化度 B.光学密度D=lgO=lgI0/I C.照片密度值是一个有量纲
D.密度由照片吸收光能的银粒子多少决定E.被照体对X线的吸收、散射形成X线照片
正确答案:C
解析:密度值是一个对数值,无量纲。
65. 关于照片对比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管电压影响照片对比度
B.加大焦-片距,照片对比度提高 C.灰雾使对比度下降
D.管电压上升照片对比度下降E.γ值大的胶片获得的照片对比度大
正确答案:B 解析:跟焦一片距无关。
66. 焦点的极限分辨率(R)的叙述,错误的是
A.R是在规定测量条件下不能成像的最小空间频率值 B.线量分布为单峰时,R大 C.线量分布为多峰时,R小
D.R值小的焦点成像性能好E.焦点尺寸小,R大
正确答案:A
解析:R是在规定测量条件下能够成像的最大空间频率值。
67. 关于X线影像放大的叙述,错误的是 A.放大率:M=S/G
B.b不变,焦-片距越大,M越大
C.X线摄影中焦-片距尽可能远
D.X线摄影中被检体尽可能接近胶片E.心脏测量FFD要在200cm
正确答案:B
解析:焦一片距越大,M越小。
68. 滤线栅切割效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双重偏离产生切割效应 B.滤线栅反用不产生切割效应 C.滤线栅侧向倾斜产生切割效应
D.滤线栅侧向偏离栅焦距产生切割效应E.滤线栅上、下偏离栅焦距产生切割效应
正确答案:B
解析:滤线栅反用产生切割效应。
69. 关于滤线栅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栅密度n的单位是线,厘米 B.栅比增加,f1~f2范围缩小 C.n小的滤线栅吸收散射线能力强
D.栅比R=铅板的高度/铅板的间隔E.栅比值越高,消除散射线作用越好
正确答案:C
解析:n大的滤线栅吸收散射线能力强。
70. 高kV摄影设备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高栅比滤线器 B.常用栅比为12:1 C.7值高的X线胶片
D.120~150kV管电压的X线机E.阳极为散热性好的铜体上嵌钼
正确答案:E
解析:阳极为散热性好的铜体上嵌钨,这是利用了钨的熔点较高,铜的导热率较高。
71. 关于超声波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一种机械波 B.在空气中减弱极快 C.频率在20000Hz以上
D.必须通过弹性介质进行传播E.在固体、液体中具有相同的传播速度
正确答案:E
解析:超声波在不同的介质中,具有不同的声速和不同的衰减。
72. 关于核医学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1926年第一次应用示踪技术
B.20世纪70年代ECT研制获得成功 C.化学家Hevesy为“基础核医学之父”
D.芝加哥大学建立世界第一座核反应堆E.1977年Anger研制出第一台7照相机
正确答案:E 解析:正确为1957年。
73. 人体器官功能系统不包括 A.骨骼系统 B.生殖系统 C.泌尿系统
D.消化系统E.呼吸系统
正确答案:A
解析:人体有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内分泌、脉管、感觉器和神经系统。
74. 下述位于颅后窝的解剖结构是 A.视神经孔 B.棘孔 C.卵圆孔
D.圆孔E.舌下神经孔
正确答案:E
解析:颅后窝前界为颞骨岩嵴和鞍背,后界为枕内隆凸及两旁的横窦沟。主要由枕骨和颞骨岩部构成,其中有舌下神经孔。
75. 股骨干与股骨颈构成的颈干角约为 A.155° B.145° C.135°
D.125°E.115°
正确答案:D
76. 关于横膈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位于胸、腹腔之间
B.起于胸廓下口和腰椎前面的膈脚 C.膈肌的主动脉裂孔在第12胸椎水平
D.膈肌食管裂孔在第10胸椎平面E.膈肌腔静脉孔在第11胸椎水平
正确答案:E
解析:膈肌腔静脉孔在第8胸椎水平。
77. 关于肝脏的叙述,错误的是 A.呈不规则楔形 B.肝膈面与膈肌接触 C.脏面朝向后下方
D.肝门位于脏面中间部的横沟内E.肝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
正确答案:E
解析: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及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
78. 关于淋巴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脉管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B.系统内流动着无色透明的淋巴液 C.参与免疫过程
D.淋巴液能运转脂肪E.淋巴液最后汇入动脉
正确答案:E
解析:淋巴沿各级淋巴管向心流动,途中经若干淋巴结的过滤,最后汇人静脉。
79. 下列组合彼此无关的是 A.白细胞——细菌 B.红细胞——保护机体 C.血小板——凝血、止血
D.红细胞——氧、二氧化碳E.血浆——蛋白质
正确答案:B
解析:红细胞含有血红蛋白,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80. 有关消化与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食物的分解过程称为吸收
B.食物消化后经消化道肌层进入血液循环 C.食物先经消化再分解
D.食物经分解后变为大分子物E.食物的分解过程称为消化
正确答案:E 解析:食物的分解过程称为消化;食物消化后经消化道黏膜层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食物先经分解,分解过程称为消化。食物经分解后变为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
81. 应用光或其他能量表现被照体信息状态,并以可见影像加以记录的技术称
A.影像 B.摄影
C.信息信号
D.成像系统E.摄影程序
正确答案:B
解析:应用光或其他能量表现照体信息记录的技术称摄影。
82. 不影响X线对比度的因素是 A.X线源与人体间的距离 B.人体组织的原子序数 C.物质的X线吸收系数
D.人体组织的密度E.X线波长
正确答案:A
解析:影响照片对比度的因素:(1)被照体的因素;(2)X线的质与量以及被照体本身因素。
83. 在像面的不同方位上实际焦点的投影,称为 A.有效焦点 B.实际焦点 C.标称焦点
D.主焦点E.副焦点
正确答案:A
解析:在像面的不同方位上实际焦点的投影为有效焦点。
84. “切线效果”形成的原因是 A.X线光量子的减弱 B.X线光量子的增强
C.X线穿透力增强,对比度提高
D.X线穿透力减弱,对比度提高E.局部边缘与其他部分产生悬殊的X线吸收差异
正确答案:E
解析:局部边缘与其他部分产生悬殊的X线吸收的差异,是形成切线效果的原因。
85. 滤线栅铅条高度与其间隔之比为 A.栅比 B.栅密度 C.铅容积
D.栅焦距E.滤线因数
正确答案:A
解析:滤线栅铅条高度与其间隔之比为栅比。
86. X线照片上两相邻组织影像界线的清楚程度称 A.密度 B.半影 C.对比度
D.锐利度E.颗粒度
正确答案:A
解析:X线照片上两相邻组织影像界线的清楚的程度,称密度。
87. 摄影条件可变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X线照片影像因被照体构成不同而异 B.胸部X线吸收差异随其构成组织而变化 C.同等厚度的病人,摄影条件一样
D.骨质稀疏,对X线吸收程度小E.要尽量减少因移动造成的影像模糊
正确答案:C
88. 超声探头的作用是 A.发射超声波 B.接受超声波
C.发射和接受超声波
D.放大超声波E.滤过超声波
正确答案:C
解析:超声探头有发射和接受超声波的作用。
89. 关于发射式计算机断层的叙述,错误的是 A.ECT获得脏器三维图像 B.ECT不能进行断层显像
C.是以引入体内的放射性药物为放射源
D.基本原理与γ照相机相似E.从体外不同角度采集脏器中放射性药物的分布信息
正确答案:B
解析:发射式计算机断层的ECT可以进行断层显像。
90. 有关颅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颅骨由23块骨组成
B.颅骨分为脑颅骨与面颅骨
C.额、筛、顶、枕、颞、蝶骨组成脑颅骨
D.筛骨、面骨、颞骨组成颅盖部E.额、筛、枕、颞、蝶骨组成颅底
正确答案:D
解析:额、枕、颞和顶骨共同构成颅盖。
91. 有关胸膜的描述,正确的是
A.脏层胸膜分为肋胸膜、膈胸膜和纵隔胸膜 B.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在肺门处相互移行 C.左右胸膜腔相通
D.胸膜腔由壁层胸膜各部形成E.壁层胸膜被覆盖于肺表面
正确答案:B
解析:壁层胸膜分为肋胸膜、膈胸膜和纵隔胸膜;左右胸膜腔不相通;二层胸膜之间为一封闭的浆膜囊腔隙,称胸膜腔。脏层胸膜被覆盖于肺表面。
92. 有关食管的描述,错误的是
A.食管的第1个生理性狭窄位于咽食管交接处 B.食管的第2处生理性狭窄位于主动脉弓压迹水平 C.食管的第3处生理性狭窄在膈食管裂孔处
D.食管壁无浆膜层E.食管的肌层上部为横纹肌,下部为平滑肌
正确答案:B
解析:食管的第2处生理性狭窄位于气管分叉水平。
93. 关于肝脏的描述,错误的是 A.肝脏是消化腺 B.肝脏是实质性器官 C.肝脏血供丰富
D.肝脏的供血血管为肝动脉E.胆汁不在肝脏内生成
正确答案:E 解析:胆汁由肝细胞产生。
94. 关于内脏神经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又称自主神经
B.交感神经是内脏运动神经 C.副交感神经是脑神经
D.通常不为人的意志控制E.内脏神经通过反射调节内脏的活动
正确答案:C
解析:脑干的副交感神经核和脊髓骶2~4节段的骶副交感核。
95. 关于X线影像的分析,错误的是 A.需了解检查的目的 B.不必阅读申请单
C.确认照片是否符合诊断要求
D.掌握正常与变异的表现是判断病变的基础E.影像分析必须结合临床
正确答案:B 解析:需要阅读申请单。
96. 关于肱骨下端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外上髁位于滑车的外侧 B.内上髁位于肱骨小头的内侧 C.尺神经沟在内上髁的后下方
D.肱骨下端后面有冠状窝E.肱骨下端前面有鹰嘴窝
正确答案:C
解析:内上髁后面的浅沟称尺神经沟。
97. 卵圆孔位于 A.额骨 B.颞骨 C.蝶骨
D.筛骨E.上颌骨
正确答案:C
解析:颅中窝由蝶骨体及大翼、颞骨岩部构成。颅中窝内有卵圆孔、破裂孔等结构。
98. 关于光学密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无量纲 B.又称黑化度
C.其值与看片灯的强弱有关
D.是一个对数值,取决于I0/IE.其值由照片吸收光能的黑色银粒子数决定
正确答案:B
解析:与照片黑化的程度呈相反关系。
99. 与X线照片产生灰雾的原因无关的是 A.胶片本底灰雾 B.焦点外X线 C.显影处理
D.被检体产生的散射线E.胶片最大密度
正确答案:E 解析:其他都有关。
100. 关于切线投影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将中心线从被检部位边缘通过,称切线投影 B.此法可使相邻部分X线吸收差异减小 C.对于某些边缘凸出,可采用此法
D.对某些边缘凹陷,可采用此法E.对某些表面病灶,可采用此法
正确答案:B
解析:此法可造成该部与其他部分X线吸收的悬殊差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