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课堂中的有效引导

课堂中的有效引导

来源:好走旅游网


课堂中的有效引导

健康教育课中,有的内容专业性很强。在课堂中我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我做出引导学生时学生有时无法做出正确的回应,甚至出现冷场的现象。课后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不知道是在什么地方出了错。课后,进行了反思:是我的引导方法出现了问题。

课堂也一样,引导贯穿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它无处不在,且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怎样才能在课堂中正确的引导学生的思维,使教师的引导更加有效呢?我尝试了以下的努力。

一、课前认真备课。

课前,教师多熟悉课文内容,上课时才不会打无准备之仗;教师才可以正确的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的状态。

二、多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和图片。

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和图片可以使学生从视觉上得到更直观的冲击,让学生亲眼看见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例如我在上《毒蛇咬伤的紧急处理》一课时,我将有毒蛇和无毒蛇的头部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很快的总结出了有毒蛇和无毒蛇牙齿的区别。在出示有毒蛇和无毒蛇咬伤的牙痕时,学生立即就作出了正确的判断,并马上总结出了两个牙痕的特点。所以使用图片等资料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更直观,更准确的知识结构,也是课堂中非常有效的一个引导方式。

三、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结构特点来提问。

提问是课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引导方式,有效的提问才是有效的引导。学生每一个年龄的特点和知识结构是不同的。提问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否则就是无效的。例如在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烧烫伤后应该怎样处理吗?学生不知道如何回答。换成提问:同学们,你们曾经被烫伤过吗?你们的爸爸妈妈或者你们自己是怎么样处理的呢?学生回答后在来判断对错。后者的提问更加贴近生活,让学生有亲切感。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提问才更符合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结构特点,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更容易回答。

四、巧用对比引导学生。

有比较才会有辨别,才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小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在课堂中可以用对比法让学生的印象更深刻。例如在《噪音的危害》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到噪音的危害,我播放了一段优美的音乐和切割金属的声音,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通过对比,学生更能理解噪音的危害。

通过努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学生就是一颗刚刚萌出的小芽,你怎样去浇灌他就会开出怎样的花朵。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中要用心去思考。课堂上,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正确去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在课堂中让我们用有效的引导去让学生们更加努力的绽放吧!

大足县实验小学

曾冬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