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软实力是当今形势性的话题,文化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最流行关键词,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使人们从关心领土、军备、科技、经济等有形的“硬实力”,转向关注文化、价值观、影响力、道德准则、文化感召力、意识形态等无形的“软实力”。
谈及软实力,脑海里清楚地浮现出了以前在杂志上看到过的的一幅漫画:一个在跑步的人的两条腿,其中一条可以比喻为硬实力,另一条则为软实力,老师很恰当地将其诠释为,要跑步取得好成绩,必须二者达到很好地配合,获得双赢!这就好比我们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只有在和硬实力达成和谐时,才能发挥其完美效果。
一、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
21世纪以来,在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我国在世界各领域的多边合作和磋商中逐渐占据了重要地位。世界各国掀起了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的热潮,人们正热切地想通过各种方式深入地了解中国。如我国多地创办“孔子学+院”,为国人及外国人提供了一个学习中国文化的殿堂。同时,这促进了我国文化软实力不断的提升和增强,这也对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曾经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的华夏文明,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却尚未达到应有的水平。中国虽是文化大国,但却成为不了文化强国。
目前,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基本现状是:中国对于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介处于“原生态”状态,优秀的文化传统资源优势并未充分转化成为强大的现实生产力;文艺演出、语言文化、图书出版等文化领域面临着“文化赤字”;对于中国文化形象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忽视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和改造。诸多现状,不胜枚举,在各种复杂的压力之下,需要多多号召国人团结起来致力于我国软实力的发展与建设当中去。
二、我国文化软实力取得的成绩
此时,谈及文化,不得不想到我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历史上曾经占据过重要地位,对世界产生过深远影响。只因受近代战乱所致,中国文化的自身实力和影响力一度跌至谷底。但经过各种努力,我国文化软实力也取得可圈可点的成效。
1
1、文化价值观得到进一步深化。
文化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文化的公共价值观,是国民对国家文化产生的价值认同和心理归属,任何国家和国民都不能离开本国的文化价值观而独立存在,它是国家凝聚力、吸引力和扩展力的核心。08年北京奥运会和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行,更是提供了一个让中国了解世界,也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最佳平台。中国文化更多的被世界认可,接受和学习,来自全世界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汇同于此,欢聚一堂。让人们了解到中国的和谐理念,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强烈的价值认同,进一步深化了国人的文化价值观。 2、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
社会在进步,出于对精神文明的追求,国民用于娱乐、休闲等方面的文化消费支出也越来越大,这给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文化产业是将文化从无形向有形,从意识形态向经济形态的一种转化。中国的文化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一大批极具中国特色的文艺表演不仅在国内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赞誉,同时在国外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如聋人舞蹈《千手观音》、中华武术、杂技艺术等。 3、大国形象深得人心。
中国在21世界的崛起,无疑在全世界证明着这个大国将在未来的国际舞台上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中国给世人的国际形象是友好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这与我国文化之精髓“仁义之道”是分不开的。“和”字在古代曾经作为一项很具修养的品性来推广,同时,中国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家之间的基本准则。中国政府正是以“和文化”为理念,在国际外交事务中获得越来越大的话语权力,使世界的目光越来越关注中国,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因此也在与西方文化的撞击中显示了魅力。这种拥有大国风范的国际形象在国际上无疑是深得人心之举,这从另一方面体现着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独特魅力。看到这种现状,我真的是着实的自豪。
三、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存在的问题 1、 文化资源丰富,但尚缺利用。
华夏五千年文明一直扮演着独特角色,独具礼仪之邦的中国人,拥仁义礼智信的道德理念、琴棋书画的艺术才能,成为众多外人学习的对象。然而,时间的
2
推移让人们渐渐淡忘,传统的文化节日被人们忽视。中国虽然拥有这么多优秀的文化成果,但却没有把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强有力的文化竞争力。在国家大力主导经济发展的时候,人们对文化发展的注意力明显下降,对文化是一种“软实力”的认识也明显不足,国家的重视力度降低,从而潜在的文化软实力没有被发掘,这种种的文化所绽放的魅力被掩藏在不被人看到的角落。 2、文化宣传、建设力度缺乏
中国的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提炼和宣传,还难敌西方“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念。我国虽然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却没有被广泛、深入地了解和认同各种体制特别是文化建设体制不健全,导致已有的软实力发挥不完全,软实力的内耗现象比较严重。国家创新体系的不健全严重桎梏了软实力的创新。同时,一些文化产品被注入其他因素,降低了其本身的质量。许多的文化产品在运行中被大量注入商业的因素,文化产品盗版严重、低俗不健康的产品充斥市场等,说明要规范好我们的文化市场,才能为文化资源向文化竞争力的转化提供有利条件。 3 文化逆差现象严重
文化逆差,是指中国的文化贸易出口少于进口,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存在“赤字”的现象。其实,在中国深厚文化的孕育下,不乏许多优秀的文化艺术产品,然而传统文化的背景不同以及民族文化的差异性给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和竞争造成了巨大的阻碍,使得我们的文化没有占据有利的条件,没有发挥其所具有的潜能。曾经听过无数人质疑过,中国文人如此之多,为何未曾出现过诺贝尔文学奖呢?这一切,难道不该引发我们的深思?
4 、缺少专业文化人,缺乏对我国文化的深度研究
在我国文化对外交流的过程中,学者不计其数,但具有专业文化知识的人尚缺。我国著名艺术家金曼指出,我们不仅需要一批一流的文化产品,我们还需要一批了解中华文化,了解世界文化市场,善于市场策划和运作的国际文化经纪人。许多我们认为不错的文化产品因为缺乏市场化运作,在海外没有引起反响甚至受到冷遇。同时,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很多学者只是略知皮毛,远远未能达到深度研究的境地,这从某种程度上制约着中国文化的影响。 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之我见
我国文化“软实力”在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某种程度上反映着我国在制度
3
上的不足,有效地措施来进行改变和提高中国的软实力才是最主要的。作为当代大学生,我认为采取必要措施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的水平势在必行。 1、 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团结一致共同打造文化软实力。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应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大力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兄弟姐妹在这个大家庭中团结互助、融洽相处,共同孕育了我国独特的民族精神。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和倡导民族精神中积极向上的优良传统,摒弃那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违反社会发展和科学规律的不良成分,这样,民族精神才能真正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进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打造民族品牌,大力提倡创新,以创新提升我国的软实力
随着各国思想和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交流和竞争,好莱坞电影、韩剧充斥着我们的眼球,肯德基、“日韩流”成为年轻一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面对国外文化的强大攻势,打造属于我们民族、我们国家的品牌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当大力发掘我国文化当中的优秀因子,利用本国的资源优势,结合自身日益成熟的产业发展模式,强势推出民族品牌,努力减小文化逆差现象, 殊不知,创新是现实的技术,也是“无形的”文化,除了硬的方面,我们还必需从软的方面实施创新工程。 3、大力发展人才教育,深刻理解信息化、数字化的内涵
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我国从初级教育到高等教育都开设了文化艺术领域的相关课程,并且还成立了专门的艺术院校培养专业文艺人才。文化人才的培养为我国文化的长期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水平提供了后备军。信息化、数字化是先进的文化,其本质也应是大众的,是注重人文关怀的。大力宣传、普及新科技文化,让老百姓能够理解信息化、数字化的文化内涵,并在信息化、数字化的新语境下传承、运用、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使中国的软实力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群众认可度。
4、开展文化外交,理性构建时代化、全球化的中国文化
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渐上升,文化外交为我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进行交流构建了平台。在历史上,当佛教刚传入中国的时候,与儒家和道家也曾发生激烈摩
4
擦和冲突,但是不久就融合了,而且产生了中国佛教教义,虽然它的许多范式已经和印度佛教相差甚远,但是在中国却生根了,并且流传得很好。中国要加快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注释扩充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中国戏剧、民乐在世界各地成功演出,受到热烈追捧;中国的学生到世界各处或者与来自五湖四海的留学生们进行思想文化的交流等,这些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优秀文化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体现着中国这一文化古国为世界展现出的风采。
五、小结
总体来说,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还处于初始起步阶段,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在目前取得了一定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应该牢牢抓住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制订适合我们国情的发展计划,传承民族精神,打造民族品牌,大力发展传统文化教育事业。同时,积极参与文化对外交流活动,积极施行平等互利、友好的文化外交政策,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另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实的文化根基。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先努力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加强自身品质修养,争取为社会进步贡献一己之力。
电子101班 曾剑 6100210200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