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来源:好走旅游网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是四种生物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大肠杆菌噬菌体,它的细胞结构简单 B.乙是毛霉,其营养菌丝用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C.丙是青霉,人类利用它提取了最早的抗生素——青霉素 D.丁是细菌,该细菌有荚膜和鞭毛,靠芽孢繁殖后代

2、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依据是光合作用:( )

①消耗二氧化碳 ②产生氧气 ③消耗水 ④产生有机物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是 ( )

A.只在有光时 B.只在白天 C.只在晚上 D.在白天和黑夜 4、种子萌发时,首先进行的是( ) A.胚根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B.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C.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

D.从周围环境吸收水分

5、小敏同学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方法,正确的是( )A.物像不清晰——调节光圈

B.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C.视野较暗——用平面镜反光 D.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

6、下列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

A.向日葵 B.海马

C. 香菇 D. 烟草花叶病毒

7、雨后,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蚯蚓,这是因为( ) A.蚯蚓爬出地面呼吸

B.蚯蚓爬出地面饮水 C.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面爬行

D.借助潮湿的地面,蚯蚓可以迅速改变生存环境 8、下面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科、目、属、种 B.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亲缘关系越近 C.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 D.动物和植物的分类都以生理功能为主要依据

9、“海带炖排骨”和“紫菜蛋花汤”是人们喜爱的佳肴,海带和紫菜都属于(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10、下图示中表示碳循环图解,甲、乙、丙分别代表不同的生物类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6

1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B.甲是生产者,乙是分解者,丙是消费者 C.甲是分解者,乙是消费者,丙是生产者 D.甲是分解者,乙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

11、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要将图甲的几何图形换成图乙,载玻片移动方向和视野内的明暗变化是( )

A.左下方 变亮 B.左下方 变暗 C.右上方 变亮

D.右上方 变暗

12、生命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环境的变化会对生物产生各种影响.下列现象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 A.枯叶蝶静止时像一片枯叶 B.马里亚纳海沟没有绿色植物 C.雷鸟的羽毛冬季为白色,夏季为灰色 D.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能加速岩石的风化

13、下列不属于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的是( ) A.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B.为许多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C.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D.维持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14、下列有关生物体结构层次知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B.番茄的果皮是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C.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叶称为营养器官

D.多细胞生物体具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四个层次

15、用豌豆做遗传学实验时,豌豆花未开放前即进行套袋处理,依然可以结出豌豆,说明豌豆花的类型和传粉方式分别为( ) A.单性花 自花传粉 B.单性花 异花传粉 C.两性花 自花传粉

D.两性花 异花传粉

16、某学生掏耳垢时,不小心戳坏耳朵中某结构导致耳聋,该结构最可能是( ) A.外耳道

B.鼓膜

C.咽鼓管

D.半规管

17、比较大熊猫与竹子的生物体结构层次,大熊猫特有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18、下列关于食物的营养成分和消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糖类、脂肪、蛋白质是细胞的构成物质,而且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胆汁不含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不起作用

C.胃液和肠液都能参与牛奶的消化

D.牙齿咀嚼米饭会觉得有甜味,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 19、以下动物是腔肠动物的是( ) A.水母

B.线虫

C.蛔虫

D.蚯蚓

20、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马铃薯用块茎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B.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毛毛虫”处于发育过程中的幼虫阶段 C.蝌蚪是由雌蛙将受精卵产在水中发育而来 D.鸡卵中的卵黄将发育成雏鸡

21、献血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下列有关献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B.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献血

C.提倡公民自愿献血 D.健康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22、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我们必须保护生物圈。下列述正确的是( )

A.人口过快增长不会带来自然资源匮乏问题 B.对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可减轻环境污染

2 / 6

C.生物资源无需保护就能实现可持续开发利用 D.多利用大阳能等清洁能源不能缓解空气污染

23、乌鸦会衔住坚果驻足在红绿灯杆上,当汽车来时扔下坚果,让汽车将坚果碾碎,等红灯亮时,再飞落地面享受美味。这种行为属于( ) A.学习行为

B.领域行为

C.社会行为

D.先天性行为

24、赤潮会严重危害渔业生物和海洋生态,主要原因是某些单细胞生物( ) A.净化了海水中所有的生物 B.分解了海水中鱼的尸体 C.在海水中大量繁殖 D.全部死亡

25、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活环境及获取食物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利用刺细胞帮助捕获猎物

B.寄生虫终生生活在寄主体表或体内,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存 C.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靠入水管、出水管获取水里的食物颗粒 D.节肢动物生活在陆地上,利用口器获取食物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________内,________与_________所形成的统一整体。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____。 2、人体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

3、植物的果皮由__________发育而来,种子由____________发育而来,胚由_________发育而来。

4、________和 ________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 5、青春期的两个突出特征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观察下图所示的几种植物,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的是[ ]______类植物。

(2)A类植物已经出现了___________等器官,但它的生殖过程离不开______,所以必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3)B类植物和C类植物的共同特点是都能产生_________,但C类植物的种子有______包被着。

(4)A-E所示的5种植物具有了根、茎、叶的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如图所示,甲图是人体心脏剖面图,乙图是人体某处局部血管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甲图中③_______⑤_______⑥_______⑦___________乙图中A_______

(2)心脏壁主要是由_______组织构成。用手捏时,心脏壁最厚的是图甲中的_______(填代号),与⑦相连的血管是_______。

(3)在组织细胞间隙中,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________(填乙图中字母)。

(4)血液只能由③→⑤而不能倒流是因为图中③和⑤之间存在着防止血液倒流的[④]__________。

(5)在正常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心脏内含有动脉血的是________(填代号)两个腔。血管中① _______和_____静脉中流的也是动脉血。

3 / 6

(6)实施手术前,为防止意外发生,要做好输血的准备。经验血,某患病儿童的血型为AB型,输血时该儿童应优先接受_______型的血液。

(7)某个小朋友的小肠得了急性炎症,血液中________的数量会急骤增加 3、根据观察蚯蚓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蚯蚓身体呈圆筒形,前端和后端可依据上图中[ ]__________________的位置来区分。

(2)在观察中,要经常用浸湿的棉花轻轻擦拭蚯蚓的体表,是为了保持其体表湿润,有利于蚯蚓的__________________。

(3)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腹面,发现有许多小突起,叫__________________,它可以辅助蚯蚓运动。

(4)蚯蚓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者,它能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

(5)实验完毕后,我们应将蚯蚓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的多套相同的实验装置,以探究光照强度对番茄幼苗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实验时,每套装置置于不同的光照强度下,分别记录单位时间内红墨水滴左、右移动距离,并将实验结果绘制成了图2曲线(此实验不考虑温度等因素对小室内气体体积等的影响)。请分析回答:

(1)图1装置中的营养液应含有多种______以满足幼苗生长发育所需。将装置置于黑

暗环境中,红墨水滴向左移动,说明此时幼苗的生命活动消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照条件下,装置中的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制造的有机物通过______运输到根部。

(3)图2中,在b点光照强度下,红墨水滴不移动的原因是该光照强度下________________。

(4)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体内实现的能量转换是______。图2中,在c点光照强度下,氧气产生的速度为______毫米(用单位时间内红墨水移动的距离表示)。 2、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校生态园内,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请回答:

(1)同学们在透明的密闭温室里进行水稻种子的萌发及幼苗发育的研究,测得温室中的氧气浓度如图1所示。

①温室中的水稻光合作用的开始时间_______ (填“早于”或“等于”或“晚于”)第10天。

4 / 6

②第10~17天之间氧气浓度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

(2)为了探究影响蔬菜产量的因素,同学们选择番茄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试验,他们分別在三个温室中种植了同一品种、生长状况相同的20株番茄幼苗,温室的湿度和二氧化碳的控制情况如下表所示(每个温室的光照、土壤、水分等条件均相同) 温室 A B C 二氧化破浓度(%) 0.1 0.03 0.1 温度(℃) 20 20 30 ①为研究温度对番茄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他们应选择_______(填字母代号)两组进行对照试验。

②温室A中的番茄幼苗比温室B中的番茄幼苗长得快,说明_______是影响幼苗光合作用的因素之一。

(3)温室的塑料棚内出现了大量水珠,为验证其中一部分水来自番茄植株的蒸腾作用,图2是两位同学分別设计的实验装置。你认为较合理的是 ________(填图2装置字母代号)。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下图为模拟呼吸运动的模式图。请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装置中,玻璃钟罩代表_______。

(2)用手向上顶橡皮膜(如图甲),模拟的是______(填“吸气”或“呼气”)状态;在实验呼吸的过程中,人体在该状态时,呼吸肌处于______状态。

(3)用手向下拉橡皮膜(如图乙),模拟的是______(填“吸气”或“呼气”)状态。

(4)人体通过呼吸运动,使胸廓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从而完成______气体与______气体的交换。

5 / 6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C 2、D 3、D 4、D 5、D 6、D 7、A 8、C 9、A 10、B 11、D 12、B 13、A 14、C 15、C 16、B 17、D 18、B 19、A 20、B 21、B 22、B 23、A 24、C

25、A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地域 生物 环境 森林生态系统 2、肾脏

3、子房壁 胚珠 受精卵 4、胎生 哺乳

5、性发育 性成熟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E藻 根、茎、叶 水 种子 果皮 A、B、C

2、左心房 左心室 右心房 右心室 动脉 肌肉 ⑤ 肺动脉B 左房室瓣或房室瓣 ③⑤ 主动脉 肺 AB 白细胞 3、3环带 呼吸 刚毛 分解 放回大自然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无机盐 氧气 绿叶 筛管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光能转换成化学能 m

2、早于 幼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大于幼苗(和其他微生物)呼吸消耗的氧气 A、C 二氧化碳 A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胸廓 呼气 舒张 吸气 外界 肺内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