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0年上海市高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详情解析

2020年上海市高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详情解析

来源:好走旅游网


2020年上海市高考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2题,满分54分,第1-6题每题4分,第7-12题每题5分) 1.(4分)已知集合A={1,2,4},集合B={2,4,5},则A∩B= . 2.(4分)计算:

= .

3.(4分)已知复数z=1﹣2i(i为虚数单位),则|z|= .

4.(4分)已知函数f(x)=x3,f′(x)是f(x)的反函数,则f′(x)= .

5.(4分)已知x、y满足,则z=y﹣2x的最大值为 .

6.(4分)已知行列式=6,则= .

7.(5分)已知有四个数1,2,a,b,这四个数的中位数是3,平均数是4,则ab= . 8.(5分)已知数列{an}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且a1+a10=a9,则

= .

9.(5分)从6个人挑选4个人去值班,每人值班一天,第一天安排1个人,第二天安排1个人,第三天安排2个人,则共有 种安排情况. 10.(5分)已知椭圆C:

+

=1的右焦点为F,直线l经过椭圆右焦点F,交椭圆C于P、Q两点(点P在第二象限),若点Q关于x轴对称点为Q′,且满足PQ⊥FQ′,求直线l的方程是 .

11.(5分)设a∈R,若存在定义域为R的函数f(x)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 (1)对任意的x0∈R,f(x0)的值为x0或x02; (2)关于x的方程f(x)=a无实数解, 则a的取值范围是 .

第1页(共23页)

12.(5分)已知满足|

,,﹣

,,…,(k∈N*)是平面内两两互不相等的向量,

|=1,且||∈{1,2}(其中i=1,2,j=1,2,…,k),则k的最大

值是 .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3.(5分)下列等式恒成立的是( ) A.a2+b2≤2ab

B.a2+b2≥﹣2ab

C.a+b≥2

D.a2+b2≤﹣2ab

14.(5分)已知直线方程3x+4y+1=0的一个参数方程可以是( ) A.C.

B.D.

15.(5分)在棱长为10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为左侧面ADD1A1上一点,已知点P到A1D1的距离为3,P到AA1的距离为2,则过点P且与A1C平行的直线相交的面是( )

A.AA1B1B

B.BB1C1C

C.CC1D1D

D.ABCD

16.(5分)命题p:存在a∈R且a≠0,对于任意的x∈R,使得f(x+a)<f(x)+f(a); 命题q1:f(x)单调递减且f(x)>0恒成立;

命题q2:f(x)单调递增,存在x0<0使得f(x0)=0,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q1是p的充分条件 B.只有q2是p的充分条件

第2页(共23页)

C.q1,q2都是p的充分条件

D.q1,q2都不是p的充分条件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题,共14+14+14+16+18=76分)

17.(14分)已知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正方形ABCD绕AB旋转形成一个圆柱. (1)求该圆柱的表面积;

(2)正方形ABCD绕AB逆时针旋转角.

至ABC1D1,求线段CD1与平面ABCD所成的

18.(14分)已知函数f(x)=sinωx,ω>0.

(1)f(x)的周期是4π,求ω,并求f(x)=的解集; (2)已知ω=1,g(x)=f2(x)+的值域.

第3页(共23页)

f(﹣x)f(﹣x),x∈[0,],求g(x)

19.(14分)在研究某市场交通情况时,道路密度是指该路段上一定时间内通过的车辆数除以时间,车辆密度是该路段一定时间内通过的车辆数除以该路段的长度,现定义交通流量为v=,x为道路密度,q为车辆密度.

v=f(x)=.

(1)若交通流量v>95,求道路密度x的取值范围;

(2)已知道路密度x=80,交通流量v=50,求车辆密度q的最大值.

20.(16分)已知双曲线Γ1:

=1与圆Γ2:x2+y2=4+b2(b>0)交于点A(xA,

yA)(第一象限),曲线Γ为Γ1、Γ2上取满足x>|xA|的部分.

(1)若xA=(2)当b=

,求b的值;

,Γ2与x轴交点记作点F1、F2,P是曲线Γ上一点,且在第一象限,且|PF1|

=8,求∠F1PF2; (3)过点D(0,

+2)斜率为﹣的直线l与曲线Γ只有两个交点,记为M、N,用•

的取值范围.

b表示

•,并求

第4页(共23页)

21.(18分)已知数列{an}为有限数列,满足|a1﹣a2|≤|a1﹣a3|≤…≤|a1﹣am|,则称{an}满足性质P.

(1)判断数列3、2、5、1和4、3、2、5、1是否具有性质P,请说明理由; (2)若a1=1,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项数为10,具有性质P,求q的取值范围; (3)若{an}是1,2,3,…,m的一个排列(m≥4),{bn}符合bk=ak+1(k=1,2,…,

m﹣1),{an}、{bn}都具有性质P,求所有满足条件的数列{an}.

第5页(共23页)

2020年上海市高考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2题,满分54分,第1-6题每题4分,第7-12题每题5分) 1.(4分)已知集合A={1,2,4},集合B={2,4,5},则A∩B= {2,4} . 【分析】由交集的定义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因为A={1,2,3},B={2,4,5}, 则A∩B={2,4}. 故答案为:{2,4}.

【点评】本题考查交集的定义,属于基础题.

2.(4分)计算:

【分析】由极限的运算法则和重要数列的极限公式,可得所求值.

【解答】解:====,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数列的极限的求法,注意运用极限的运算性质,考查运算能力,是一道基础题.

3.(4分)已知复数z=1﹣2i(i为虚数单位),则|z|= 【分析】由已知直接利用复数模的计算公式求解. 【解答】解:由z=1﹣2i,得|z|=故答案为:

第6页(共23页)

【点评】本题考查复数模的求法,是基础的计算题.

4.(4分)已知函数f(x)=x3,f′(x)是f(x)的反函数,则f′(x)= x,x∈R . 【分析】由已知求解x,然后把x与y互换即可求得原函数的反函数. 【解答】解:由y=f(x)=x3,得x=

把x与y互换,可得f(x)=x3的反函数为f﹣1(x)=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反函数的求法,注意反函数的定义域是原函数的值域,是基础题.

5.(4分)已知x、y满足,则z=y﹣2x的最大值为 ﹣1 .

【分析】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化目标函数为直线方程的斜截式,数形结合得到最优解,联立方程组求得最优解的坐标,代入目标函数得答案.

【解答】解: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如图阴影部分,

化目标函数z=y﹣2x为y=2x+z,

由图可知,当直线y=2x+z过A时,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最大,

第7页(共23页)

联立,解得,即A(1,1).

z有最大值为1﹣2×1=﹣1.

故答案为:﹣1.

【点评】本题考查简单的线性规划,考查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方法,是中档题.

6.(4分)已知行列式

=6,则

= 2 .

【分析】直接利用行列式的运算法则求解即可. 【解答】解:行列式可得3

=6,解得

=6, =2.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考查行列式的应用,代数余子式的应用,是基本知识的考查.

7.(5分)已知有四个数1,2,a,b,这四个数的中位数是3,平均数是4,则ab= 36 . 【分析】分别由题意结合中位数,平均数计算方法得a+b=13,再算出答案即可.

【解答】解:因为四个数的平均数为4,所以a+b=4×4﹣1﹣2=13, 因为中位数是3,所以所以ab=36, 故答案为:36.

【点评】本题考查样本的数字特征,中位数,平均数,属于基础题.

第8页(共23页)

=3,解得a,b,

=3,解得a=4,代入上式得b=13﹣4=9,

8.(5分)已知数列{an}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且a1+a10=a9,则

【分析】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由a1+a10=a9,得a1=﹣d,在利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化简

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根据题意,等差数列{an}满足a1+a10=a9,即a1+a1+9d=a1+8d,变形可得a1=﹣d,

所以故答案为:

====.

【点评】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与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应用,注意分析a1与d的关系,属于基础题.

9.(5分)从6个人挑选4个人去值班,每人值班一天,第一天安排1个人,第二天安排1个人,第三天安排2个人,则共有 180 种安排情况. 【分析】根据题意,由组合公式得共有【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排法共有故答案为:180.

【点评】本题考查组合数公式,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并熟悉组合数公式,属于基础题.

10.(5分)已知椭圆C:

+

=1的右焦点为F,直线l经过椭圆右焦点F,交椭圆C排法,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180种.

第9页(共23页)

于P、Q两点(点P在第二象限),若点Q关于x轴对称点为Q′,且满足PQ⊥FQ′,求直线l的方程是 x+y﹣1=0 .

【分析】求出椭圆的右焦点坐标,利用已知条件求出直线的斜率,然后求解直线方程. 【解答】解:椭圆C:

+

=1的右焦点为F(1,0),

直线l经过椭圆右焦点F,交椭圆C于P、Q两点(点P在第二象限), 若点Q关于x轴对称点为Q′,且满足PQ⊥FQ′,

可知直线l的斜率为﹣1,所以直线l的方程是:y=﹣(x﹣1), 即x+y﹣1=0. 故答案为:x+y﹣1=0.

【点评】本题考查椭圆的简单性质的应用直线与直线的对称关系的应用,直线方程的求法,是基本知识的考查.

11.(5分)设a∈R,若存在定义域为R的函数f(x)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 (1)对任意的x0∈R,f(x0)的值为x0或x02; (2)关于x的方程f(x)=a无实数解,

则a的取值范围是 (﹣∞,0)∪(0,1)∪(1,+∞) .

【分析】根据条件(1)可知x0=0或1,进而结合条件(2)可得a的范围

第10页(共23页)

【解答】解:根据条件(1)可得x0=0或1,

又因为关于x的方程f(x)=a无实数解,所以a≠0或1, 故a∈(﹣∞,0)∪(0,1)∪(1,+∞), 故答案为:(﹣∞,0)∪(0,1)∪(1,+∞).

【点评】本题考查函数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属于基础题.

12.(5分)已知足|

,﹣

,…,

(k∈N*)是平面内两两互不相等的向量,满

|=1,且||∈{1,2}(其中i=1,2,j=1,2,…,k),则k的最大值

是 6 . 【分析】设

,结合向量的模等于1和2画出图形,由圆的交点个数

即可求得k的最大值. 【解答】解:如图,设

由|

|=1,且|

|∈{1,2},

分别以A1,A2为圆心,以1和2为半径画圆,其中任意两圆的公共点共有6个. 故满足条件的k的最大值为6. 故答案为:6.

【点评】本题考查两向量的线性运算,考查向量模的求法,正确理解题意是关键,是中档题.

第11页(共23页)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3.(5分)下列等式恒成立的是( ) A.a2+b2≤2ab

B.a2+b2≥﹣2ab

C.a+b≥2

D.a2+b2≤﹣2ab

【分析】利用(a+b)2≥0恒成立,可直接得到a2+b2≥﹣2ab成立,通过举反例可排除

ACD.

【解答】解:A.显然当a<0,b>0时,不等式a2+b2≤2ab不成立,故A错误;

B.∵(a+b)2≥0,∴a2+b2+2ab≥0,∴a2+b2≥﹣2ab,故B正确; C.显然当a<0,b<0时,不等式a+b≥2

不成立,故C错误;

D.显然当a>0,b>0时,不等式a2+b2≤﹣2ab不成立,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基本不等式的应用,考查了转化思想,属基础题.

14.(5分)已知直线方程3x+4y+1=0的一个参数方程可以是( ) A.C.

B.D.

【分析】选项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判断即可. 【解答】解:

的普通方程为:

,即4x+3y﹣1=0,不正确;

的普通方程为:的普通方程为:的普通方程为:

故选:B.

,即3x+4y+1=0,正确; ,即4x+3y﹣1=0,不正确; ,即3x+4y﹣7=0,不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直线的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是基本知识的考查.

第12页(共23页)

15.(5分)在棱长为10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为左侧面ADD1A1上一点,已知点P到A1D1的距离为3,P到AA1的距离为2,则过点P且与A1C平行的直线相交的面是( )

A.AA1B1B

B.BB1C1C

C.CC1D1D

D.ABCD

【分析】由图可知点P在△AA1D内,过P作EF∥A1D,且EF∩AA1于E,EF∩AD于F,在平面ABCD中,过F作FG∥CD,交BC于G,由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可得平面EFG∥平面A1DC,连接AC,交FG于M,连接EM,再由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得EM∥A1C,在△EFM中,过P作PN∥EM,且PN∩FM于N,可得PN∥A1C,由此说明过点P且与

A1C平行的直线相交的面是ABCD.

【解答】解:如图,

由点P到A1D1的距离为3,P到AA1的距离为2,

可得P在△AA1D内,过P作EF∥A1D,且EF∩AA1于E,EF∩AD于F, 在平面ABCD中,过F作FG∥CD,交BC于G,则平面EFG∥平面A1DC.

第13页(共23页)

连接AC,交FG于M,连接EM,

∵平面EFG∥平面A1DC,平面A1AC∩平面A1DC=A1C,平面A1AC∩平面EFM=EM, ∴EM∥A1C.

在△EFM中,过P作PN∥EM,且PN∩FM于N,则PN∥A1C.

∵线段FM在四边形ABCD内,N在线段FM上,∴N在四边形ABCD内. ∴过点P且与A1C平行的直线相交的面是ABCD.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位置关系的判定及应用,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是中档题.

16.(5分)命题p:存在a∈R且a≠0,对于任意的x∈R,使得f(x+a)<f(x)+f(a); 命题q1:f(x)单调递减且f(x)>0恒成立;

命题q2:f(x)单调递增,存在x0<0使得f(x0)=0,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q1是p的充分条件 B.只有q2是p的充分条件 C.q1,q2都是p的充分条件 D.q1,q2都不是p的充分条件

【分析】对于命题q1:当a>0时,结合f(x)单调递减,可推出 f(x+a)<f(x)<

f(x)+f(a),命题q1是命题p的充分条件.对于命题q2:当a=x0<0时,f(a)=f(x0)=0,结合f(x)单调递增,推出f(x+a)<f(x),进而f(x+a)<f(x)+f(a),命题q2都是p的充分条件.

第14页(共23页)

【解答】解:对于命题q1:当f(x)单调递减且f(x)>0恒成立时, 当a>0时,此时x+a>x, 又因为f(x)单调递减, 所以f(x+a)<f(x) 又因为f(x)>0恒成立时, 所以f(x)<f(x)+f(a), 所以f(x+a)<f(x)+f(a), 所以命题q1⇒命题p,

对于命题q2:当f(x)单调递增,存在x0<0使得f(x0)=0, 当a=x0<0时,此时x+a<x,f(a)=f(x0)=0, 又因为f(x)单调递增, 所以f(x+a)<f(x), 所以f(x+a)<f(x)+f(a), 所以命题p2⇒命题p,

所以q1,q2都是p的充分条件,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命题的真假,及函数的单调性,关键是分析不等式之间关系,属于中档题.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题,共14+14+14+16+18=76分)

17.(14分)已知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正方形ABCD绕AB旋转形成一个圆柱. (1)求该圆柱的表面积;

第15页(共23页)

(2)正方形ABCD绕AB逆时针旋转角.

至ABC1D1,求线段CD1与平面ABCD所成的

【分析】(1)该圆柱的表面由上下两个半径为1的圆面和一个长为2π、宽为1的矩形组成,依次求出圆面和矩形的面积,相加即可;

(2)先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AD1⊥平面ADB,连接CD1,则∠D1CA即为线段

CD1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再利用三角函数的知识求出cos∠D1CA即可.

【解答】解:(1)该圆柱的表面由上下两个半径为1的圆面和一个长为2π、宽为1的矩形组成,

∴S=2×π×12+2π×1=4π. 故该圆柱的表面积为4π.

(2)∵正方形ABC1D1,∴AD1⊥AB, 又∠DAD1=

,∴AD1⊥AD,

∵AD∩AB=A,且AD、AB⊂平面ADB,

∴AD1⊥平面ADB,即D1在面ADB上的投影为A,

连接CD1,则∠D1CA即为线段CD1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 而cos∠D1CA=

∴线段CD1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为arccos.

【点评】本题考查圆柱的表面积、空间线面夹角问题,熟练掌握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是

第16页(共23页)

解题的关键,考查学生的空间立体感和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8.(14分)已知函数f(x)=sinωx,ω>0.

(1)f(x)的周期是4π,求ω,并求f(x)=的解集; (2)已知ω=1,g(x)=f2(x)+的值域.

【分析】(1)直接利用正弦型函数的性质的应用求出结果.

(2)利用三角函数关系式的变换和正弦型函数的性质的应用求出函数的值域. 【解答】解:(1)由于f(x)的周期是4π,所以ω=令sin故解集为{x|(2)由于ω=1, 所以f(x)=sinx. 所以g(x)=

=﹣sin(2x+

由于x∈[0,所以

],

. ,

故故

).

=﹣

,故

,整理得,k∈Z}.

,所以f(x)=sin

. .

f(﹣x)f(﹣x),x∈[0,],求g(x)

所以函数g(x)的值域为[﹣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三角函数关系式的恒等变换,正弦型函数的性质的应用,

第17页(共23页)

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转换能力及思维能力,属于基础题型.

19.(14分)在研究某市场交通情况时,道路密度是指该路段上一定时间内通过的车辆数除以时间,车辆密度是该路段一定

时间内通过的车辆数除以该路段的长度,现定义交通流量为v=,x为道路密度,q为车辆密度.

v=f(x)=.

(1)若交通流量v>95,求道路密度x的取值范围;

(2)已知道路密度x=80,交通流量v=50,求车辆密度q的最大值.

【分析】(1)易知v越大,x越小,所以v=f(x)是单调递减函数,k>0,于是只需令

,解不等式即可;

(2)把x=80,v=50代入v=f(x)的解析式中,求出k的值,利用q=vx可得到q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分段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并求出各自区间上q的最大值,取较大者即可.

【解答】解:(1)∵v=,∴v越大,x越小, ∴v=f(x)是单调递减函数,k>0, 当40≤x≤80时,v最大为85, 于是只需令

,解得x>3,

故道路密度x的取值范围为(3,40).

(2)把x=80,v=50代入v=f(x)=﹣k(x﹣40)+85中, 得50=﹣k•40+85,解得k=.

第18页(共23页)

∴q=vx=,

当0<x<40时,q单调递增,q<100×40﹣135×≈4000;

当40≤x≤80时,q是关于x的二次函数,开口向下,对称轴为x=此时q有最大值,为故车辆密度q的最大值为

>4000.

【点评】本题考查分段函数的实际应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20.(16分)已知双曲线Γ1:

=1与圆Γ2:x2+y2=4+b2(b>0)交于点A(xA,

yA)(第一象限),曲线Γ为Γ1、Γ2上取满足x>|xA|的部分.

(1)若xA=(2)当b=

,求b的值;

,Γ2与x轴交点记作点F1、F2,P是曲线Γ上一点,且在第一象限,且|PF1|

=8,求∠F1PF2; (3)过点D(0,

+2)斜率为﹣的直线l与曲线Γ只有两个交点,记为M、N,用•

的取值范围.

,解方程可得b;

b表示•,并求

【分析】(1)联立曲线Γ1与曲线Γ2的方程,以及xA=

(2)由双曲线的定义和三角形的余弦定理,计算可得所求角; (3)设直线l:y=﹣x+

,求得O到直线l的距离,判断直线l与圆的关系:相

切,可设切点为M,考虑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只有当yA>2时,直线l才能与曲线Γ有两个交点,解不等式可得b的范围,由向量投影的定义求得围.

第19页(共23页)

•,进而得到所求范

【解答】解:(1)由xA=,点A为曲线Γ1与曲线Γ2的交点,联立,

解得yA=,b=2;

(2)由题意可得F1,F2为曲线Γ1的两个焦点,

由双曲线的定义可得|PF1|﹣|PF2|=2a,又|PF1|=8,2a=4, 所以|PF2|=8﹣4=4,因为b=所以|F1F2|=6,

在△PF1F2中,由余弦定理可得cos∠F1PF2==

,则c=

=3,

由0<∠F1PF2<π,可得∠F1PF2=arccos

(3)设直线l:y=﹣x+,可得原点O到直线l的距离d==,

所以直线l是圆的切线,设切点为M,

所以kOM=,并设OM:y=x与圆x2+y2=4+b2联立,可得x2+可得x=b,y=2,即M(b,2),

注意直线l与双曲线的斜率为负的渐近线平行, 所以只有当yA>2时,直线l才能与曲线Γ有两个交点,

x2=4+b2,

由,可得yA2=,

所以有4<,解得b2>2+2或b2<2﹣2

第20页(共23页)

(舍去),

因为所以则

为•

在上的投影可得,

•=4+b2,

=4+b2>6+2∈(6+2

,+∞).

【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与圆的定义和方程、性质,考查直线和圆的方程、双曲线的方程的联立,以及向量的数量积的几何意义,考查方程思想和化简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21.(18分)已知数列{an}为有限数列,满足|a1﹣a2|≤|a1﹣a3|≤…≤|a1﹣am|,则称{an}满足性质P.

(1)判断数列3、2、5、1和4、3、2、5、1是否具有性质P,请说明理由; (2)若a1=1,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项数为10,具有性质P,求q的取值范围; (3)若{an}是1,2,3,…,m的一个排列(m≥4),{bn}符合bk=ak+1(k=1,2,…,

m﹣1),{an}、{bn}都具有性质P,求所有满足条件的数列{an}.

【分析】(1)根据定义,验证两个数列3、2、5、1和4、3、2、5、1是否具有性质P即可;

(2)假设公比q的等比数列满足性质p,可得:|a1﹣a1qn|≥|a1﹣a1qn﹣1|,推出(q﹣1)

qn﹣1[qn﹣1(q+1)﹣2]≥0,通过q≥1,0<q≤1时,﹣1≤q<0时:q<﹣1时,四种

情况讨论求解即可.

(3)设a1=p,分p=1时,当p=m时,当p=2时,当p=m﹣1时,以及P∈{3,4,…,m﹣3,m﹣2},五种情况讨论,判断数列{an}的可能情况,分别推出{bn}判断是否满足性质P即可.

【解答】解:(1)对于数列3,2,5,1,有|2﹣3|=1,|5﹣3|=2,|1﹣3|=2,满足题意,该数列满足性质P;

第21页(共23页)

对于第二个数列4、3、2、5、1,|3﹣4|=1,|2﹣4|=2,|5﹣4|=1.不满足题意,该数列不满足性质P.

(2)由题意:|a1﹣a1qn|≥|a1﹣a1qn﹣1|,可得:|qn﹣1|≥|qn﹣1﹣1|,n∈{2,3,…,9}, 两边平方可得:q2n﹣2qn+1≥q2n﹣2﹣2qn﹣1+1,

整理可得:(q﹣1)qn﹣1[qn﹣1(q+1)﹣2]≥0,当q≥1时,得qn﹣1(q+1)﹣2≥0此时关于n恒成立,

所以等价于n=2时,q(q+1)﹣2≥0,

所以,(q+2)(q﹣1)≥0,所以q≤﹣2,或q≥1,所以取q≥1,

当0<q≤1时,得qn﹣1(q+1)﹣2≤0,此时关于n恒成立,所以等价于n=2时,q(q+1)﹣2≤0,

所以(q+2)(q﹣1)≤0,所以﹣2≤q≤1,所以取0<q≤1. 当﹣1≤q<0时:qn﹣1[qn﹣1(q+1)﹣2]≤0,

当n为奇数时,得qn﹣1(q+1)﹣2≤0,恒成立,当n为偶数时,qn﹣1(q+1)﹣2≥0,不恒成立;

故当﹣1≤q<0时,矛盾,舍去.

当q<﹣1时,得qn﹣1[qn﹣1(q+1)﹣2]≤0,当n为奇数时,得qn﹣1(q+1)﹣2≤0,恒成立,

当n为偶数时,qn﹣1(q+1)﹣2≥0,恒成立;故等价于n=2时,q(q+1)﹣2≥0, 所以(q+2)(q﹣1)≥0,所以q≤﹣2或q≥1,所以取q≤﹣2, 综上q∈(﹣∞,﹣2]∪(0,+∞).

(3)设a1=p,p∈{3,4,…,m﹣3,m﹣2},

因为a1=p,a2可以取p﹣1,或p+1,a3可以取p﹣2,或p+2,

第22页(共23页)

如果a2或a3取了p﹣3或p+3,将使{an}不满足性质P;所以{an}的前5项有以下组合: ①a1=p,a2=p﹣1;a3=p+1;a4=p﹣2;a5=p+2; ②a1=p,a2=p﹣1;a3=p+1;a4=p+2;a5=p﹣2; ③a1=p,a2=p+1;a3=p﹣1;a4=p﹣2;a5=p+2; ④a1=p,a2=p+1;a3=p﹣1;a4=p+2;a5=p﹣2;

对于①,b1=p﹣1,|b2﹣b1|=2,|b3﹣b1|=1,与{bn}满足性质P矛盾,舍去; 对于②,b1=p﹣1,|b2﹣b1|=2,|b3﹣b1|=3,|b4﹣b1|=2与{bn}满足性质P矛盾,舍去;

对于③,b1=p+1,|b2﹣b1|=2,|b3﹣b1|=3,|b4﹣b1|=1与{bn}满足性质P矛盾,舍去;

对于④b1=p+1,|b2﹣b1|=2,|b3﹣b1|=1,与{bn}满足性质P矛盾,舍去; 所以P∈{3,4,…,m﹣3,m﹣2},均不能同时使{an}、{bn}都具有性质P. 当p=1时,有数列{an}:1,2,3,…,m﹣1,m满足题意. 当p=m时,有数列{an}:m,m﹣,…,3,2,1满足题意. 当p=2时,有数列{an}:2,1,3,…,m﹣1,m满足题意.

当p=m﹣1时,有数列{an}:m﹣1,m,m﹣2,m﹣3,…,3,2,1满足题意. 所以满足题意的数列{an}只有以上四种.

【点评】本题考查数列的综合应用,不等式以及不等关系,二次函数的性质以及函数的相关性质的综合应用,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难度大的题目,必须由高的数学思维逻辑修养才能解答.

第23页(共23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