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毛毛虫找妈妈教案及反思
活动目的:
1、进一步了解毛毛虫的成长过程。
2、感受音乐前后三段风格变化,大胆运用肢体动作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3、发展幼儿音乐想象力、表现力,体验游戏的乐趣。 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5、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蝴蝶道具、毛毛虫道具。 活动过程:
1、律动《郊游》引入,与客人问好。
2、谈话引入:谁喜欢来花园?蝴蝶是怎么谁变成的?毛毛虫是怎么变成蝴蝶的?
3、观看课件,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毛毛虫→蛹→蝴蝶。
4、播放音乐,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并感受猜想毛毛虫在干什么? (1) 完整倾听音乐,感受猜想。 (2) 提问:毛毛虫在音乐里干什么?
(3) 倾听第二遍音乐,感受音乐的分段,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 (4) 提问:这个音乐可以分成几段?你觉得毛毛虫在这几段里都干什么?
(5) 验证:,出示课件,件操作分段情况。
5、幼儿动作表现,师当蝴蝶妈妈,幼儿当毛毛虫一起游戏。 (1) 幼儿将身体躲藏到叶子底下,听音乐做动作(第一遍)。 (2) 引导幼儿听音乐做出睡觉的动作(第二遍)。 (3) 第三段:引导幼儿表演毛毛虫在花上飞舞。 6、播放音乐,引导幼儿用自由动作进行表现。 7、邀请客人老师一起表演。 8、唱歌《花儿朵朵开》出室。 反思:
1、若能创设花园环境,幼儿更身临其境。
2、第一遍音乐时,可引导幼儿闭上眼睛,用心聆听和感受。 3、每遍播放音乐让幼儿感受时均要有更高的要求。
4、在引导幼儿进行毛毛虫爬行时,是否可以引导幼儿爬得更有节奏一些。
5、当“化蛹为蝶”那个蜕变的瞬间,是否可以引导幼儿用个较特别的动作表现,如毛毛虫如何努力地挣脱蛹壳等。
6、音乐结束时,可引导幼儿做个定型动作,对音乐有个结尾的节奏感感受。
7、老师要尽可能地相信孩子—学会放手;每个环节前要提出有效
的问题,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去思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