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作者:赵炯
来源:《双语学习》2018年第04期
摘 要:英语在学生的整个学习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考试的必考科目。优秀的英语教学方式不仅提升学生的外语水平,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通过大量的英语阅读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其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主要方式,因此,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英文阅读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英语阅读是学习英语的基础,良好的阅读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英语的学习重点。因此,英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阅读环境,给学生整理一些优秀的英文阅读资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阅读中,从而更好地理解所学的英语知识的意义。此外,教师要重视初中生在课堂教学上的情绪变化,适当地调整英语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养。
一、用英语阅读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
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总结英文文章的核心,挑选适合初中生理解和学习的英文文章来作为阅读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使其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和共同性。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使用英语,还要通过英语阅读开拓学生的认识范围和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和认知,抓紧上课的黄金时段,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加强其对国家的认同感,成为一个德行兼备的人。此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要注重对文化品格的培养,让学生充分认识并理解各国间的文化差异。通常情况下,在英文的致谢、问候中,一方说完“Thank you”,另一方要及时答道“You are welcome”,但是在日常的中文交流中,人们的表达方式较为含蓄,会回以微笑或因不好意思不进行回答,这在国外的交流中是不礼貌的。英语教师必须把正确的回答方式和文化差异用通俗易懂的教学方式教给学生,在学生阅读某篇英文文章前,要提前带领学生了解文章中的英语情景,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英语知识。
二、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英语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外来语言,如果学生在阅读中遇到难度较大的文章,很容易对其产生抵触心理,导致学生失去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充分掌握阅读材料的难度,提前对难点句词进行讲解分析,带领学生开展高效的英文阅读,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帮助学生重拾对英语阅读的信心和兴趣。在选阅读材料时,教师要提前了解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和学习进度,选择与学生能力相符合的英语阅读材料,避免因为阅读材料过难而使学生失去了对英文阅读的兴趣,同时要保证每份阅读教材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读性,不仅要让学生学会阅读文章,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逻辑思维能力。当学生在学习某篇文章的时候,不仅要能熟读文章,还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文章的背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者文章所表达出来的积极意义,适当时,可以举一些贴近实际生活的例子,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三、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英语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用阅读的方式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保证学生能够进行日常的英语对话,做到学以致用,将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由于初中学生的认知度有限,导致很多老师在阅读教学中盲目地要求学生对单词、语法、句式进行死记硬背,导致无法真正地理解其中的含义,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发生,教师应当展开多元化的英语阅读教学,综合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理解所学的知识,拥有优秀的听说读写能力。为此,教师可以在讲到某些抽象的单词时,引导学生当场利用所学的词语进行造句,并与生活中的相关事物联系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英语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处于主动地位,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的英语知识。那样学到的东西很容易被遗忘。教师要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所学的英语文章进行深入学习,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辅助相应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延伸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灵感,将枯燥的英语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让英语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五、总结
综上所述,教师要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进而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认知度和理解度,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