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发布《重庆市建设领域推广使用新技术公告(第一号)》的通知

来源:好走旅游网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发布《重庆市建设领域推

广使用新技术公告(第一号)》的通知

文章属性

• 【制定机关】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 【公布日期】2013.03.21 • 【字 号】渝建发[2013]31号 • 【施行日期】2013.03.21 •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 【时效性】现行有效 • 【主题分类】城市建设 正文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发布《重庆市建设领域推广使用

新技术公告(第一号)》的通知 (渝建发〔2013〕31号)

各区县(自治县)城乡建委,两江新区、北部新区、高新区、经开区建设局,有关单位:

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建设行业技术进步和创新,促进先进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推广应用,根据《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规定》(建设部第109号令)和《重庆市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办法》及相关产业技术政策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在广泛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重庆市建设领域推广使用新技术公告(第一号)》,经专家论证、审查,现予以发布,并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各地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鼓励使用《新技术公告》中的新技术,保护和支持各种合法形式的新技术推广应用活动。

二、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建设等单位,应积极采用和支持应用发布的新技术,其新技术应用水平将作为衡量企业技术进步和建设项目评优评奖的重要

内容。

三、在推广使用新技术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新技术的标准、规范和相关要求实施;同时应加强对相关作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技术应用水平。

四、实施中的有关问题请与市城乡建委科教处或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联系: 市城乡建委科教处沈李智,联系电话:63862949;传真:63603771。 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王永合,联系电话:63867674;传真:63606316;通讯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上清寺路69号;邮政编码400015:

附件:《重庆市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公告(第一号)》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13年3月21日

附件:

重庆市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公告(第一号) 序技术名称 号 技术内容 适用范围 带肋钢筋。该产品具有强度高、综合性能优的高强钢筋(HRB400、1 HRB400E、HRB500 、肋钢筋,可节约钢材,提高建筑抗震安全性HRB500E) 能。工程应用执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高强钢筋是指屈服强度400MPa级及以上的热轧适用于各种混凝土结构中的纵、特点,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 横受力钢筋和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规定,用梁、柱主筋,高强钢筋替代目前大量使用的335MPa级热轧带HRB400线材也可用于梁、柱箍筋 GB 50666。 建筑钢筋加工与配送技术是指在非施工现场的固定场所,采用自动化钢筋加工设备和信息化生产管理系统,将钢筋加工成工程所需钢筋制 品,并配送到施工现场的钢筋加工应用模式。建筑钢筋加2 工与配送技生产效率高、安全隐患少、简化施工管理等优术 点,有利于提高建筑文明施工和机械化、自动化施工水平。从事建筑钢筋加工与配送技术的企业应由市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予以认可。 该技术具有加工钢筋制品质量好、废损率低、工和配送供应 (部)品成型加工程项目钢筋产适用于各类建设移动模架施工技术是通过自带模板,利用承台或墩柱作为支承,对桥梁进行现场浇筑的施工技术。该技术主要特点是施工质量好、操作简单,可避免因跨越既有城市道路的桥梁施工对 城市交通和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城区施工 3 移动模架施工污染,保障人员、车辆通行安全顺畅,现已工技术 广泛用于公路、铁路桥梁的连续施工。工程应用执行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技术规范》JTG D81。 有道路的桥梁施通繁忙的城市既跨沟谷或跨越交适用于跨江河、 预制混凝土箱梁吊装施工技术是将桥梁体划分为若干个节段,在预制工厂制作完成,在施工现场通过架桥机设备沿桥纵向循序排列吊装,采用专用混凝土粘接剂并施加预应力将所有节 段拼装成整垮箱梁。可避免因跨越既有城市道预制混凝土4 箱梁节段拼响,保障人员、车辆通行安全顺畅。工程应用装施工技术 执行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技术规范》JTG D81。 路的桥梁施工对城市交通和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城市高架桥施工 泊、山区桥梁及的大型河流湖桥梁总长度较长(30m~50m),适用于中等跨径 轻型斜拉式脚手架每层架体自成体系,层层卸 5 脚手架应用现场工人劳动强度,减少了安装使用成本和脚技术 手架用钢量。工程应用应执行标准《轻型斜拉时使用 式脚手架应用技术规程》DBJ50/T-142。 施工和外墙装饰载,搭设高度不受限制,也不需要剪刀撑,搭层、高层及超高轻型斜拉式设过程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性提高,降低施工层建筑物在主体适用于各类多 6 C型槽式预埋件 C型槽式预埋件又称为预埋槽道或者哈芬槽预埋件,它主要由一条C型槽钢和至少两个布置在槽钢背面的锚固钉或栓固钉组成,再配合锤形螺栓或者专用的T型螺栓及其配套的螺母、垫程 埋需求的安装工适用于各类有预 圈等固定相关的结构部件。该类产品采用热挤压成型,具有质量稳定、安全可靠、不损伤结构、安装简便、位置可调、防腐和防火性能好、节能环保等优点,可替代传统平板式预埋件,是工业化部品,符合产业化发展方向。 钢筋桁架式楼承板是将楼板中的钢材在工厂采用程控设备加工成钢桁架,并将钢桁架与镀锌钢板在工厂焊接成一体的组合模架,组成一个 在施工阶段能承受混凝土自重和施工荷载的承适用于钢结构建筑现浇楼板 7 钢筋桁架式重构件。在使用阶段,钢筋桁架与混凝土共同楼承板 工作承受使用荷载。该技术具有技术领先、施工快捷,抗震、防腐、防火性能好,质量稳定、安全可靠,板底平整、美观环保以及选材经济等优点。 建筑干混砌筑砂浆是指用于砖、砌块等砌筑工程的建筑干混砂浆。该产品在专业工厂内采用 8 建筑干混砌筑砂浆 自动化设备生产,并采用装袋或储存罐的方式进行储存和运输,产品质稳定可靠,环境污染小,有利于自动化施工机具的应用和新型墙材的推广应用,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产品性能指标应符合《预拌砂浆》GB/T 25181、《预拌砂浆》JG/T 230的规定,工程应用执行《干混程 用建筑的砌筑工适用于工业与民 砂浆生产与应用技术规程》DBJ/T 50-062。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是强度等级为C60及其以上的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工作性和高体积稳定性等特性。在高层建筑、 高耸结构、大跨度结构中应用具有独特优越程混凝土 9 高强高性能性,它可以减小结构截面尺寸,减轻自重,在混凝土 工程安全使用期内具有明显的经济性和环境条件适应性。工程应用执行《高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 104、《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281。 梁、建筑结构工适用于重要桥 以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为墙体材料,辅以热桥处理构造措施,达到现行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砌块性能指标符合《蒸压加气混凝土 砌块》GB/T 11968的规定,工程应用执行《蒸蒸压加气混10 凝砌块墙体《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自保温墙体构造图集》自保温系统 DJBT-039 08J07、《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应用技术规程》DBJ 50-055等国家和本市相关标准规定。 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应用技术规程》JGJ/T 17、体节能工程 用建筑自承重墙适用于工业与民 11 以节能型烧结页岩空心砌块为墙体材料,辅以适用于工业与民 节能型烧结热桥处理构造措施,达到现行民用建筑节能设页岩空心砌计标准要求,砌块宽度方向孔洞排数≥9排,孔用建筑自承重墙块墙体自保洞数≥40孔,薄壁型导热系数≤0.25W/温系统 (m·k),厚壁型导热系数≤0.3W/(m·k),密度等级≥800kg/㎡,设计执行《JN节能型烧结页岩空心砌块自保温墙体建筑构造图集》DJBT-040 08J08,工程应用执行《非承重节能型烧结页岩空心砌块墙体工程技术规程》DBJ50-127等国家和本市相关标准规定。 体节能工程 以无机复合烧结页岩空心砖为墙体材料,辅以热桥处理构造措施,达到现行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无机复合烧结页岩空心砖是以烧 结页岩空心砖为填充载体,以泡沫混凝土为填体节能工程 无机复合烧充浆料,在烧结页岩空心砖条面外侧的单孔中12 结页岩空心填充泡沫混凝土保温浆料复合而成,适用于自砖墙体自保承重墙体部位。导热系数≤0.26w/(m·k),温系统 其他性能指标符合《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GB 13545,工程应用执行《无机复合烧结页岩空心砖应用技术规程》DBJ50/T-143等国家和本市相关标准规定。 用建筑自承重墙适用于工业与民 以江、河、湖等地表水作为冷、热源,通过高适用于沿江、沿河、沿湖水源充 13 地表水水源效热泵机组向建筑物制冷或供热;工程应用按热泵系统应《地表水水源热泵系统适应性评估标准》DBJ 用技术 50-117、《地表水水源热泵系统设计标准》DBJ 足,水文地质条50-115等标准规定执行。 件适宜的各类建筑空调和热水系统 蒸发式冷凝技术是指利用蒸发式冷凝器盘管外的喷淋水部分蒸发时吸收盘管内高温气态制冷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空调冷 剂的热量而使管内的制冷剂逐渐由气态被冷却热源 14 蒸发式冷凝为液态的工艺流程,结构上是将冷凝器和冷却技术 塔合二为一,省去冷却水从冷凝器到冷却塔的传递阶段,是效率最高的冷凝技术,用水量为水冷式冷凝器的45~50%。 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的核心是通过在计算机中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参数模型整合各种 项目的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建筑信息模15 型(BIM)体对建筑信息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并提供协技术 同工作基础,提高项目设计、建造、运营的效率,可以控制各专业和分包的施工工序,控制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成本,改善项目参与方之间的交流,提高设计、建造、运营水平。 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各方主理 设计、施工和管适用于建筑工程 “新风系统”是一种能够满足室内新风换气需要的系统,主要依靠机械制动的主机,向房间定点处输送经过滤的新风,排走室内的污浊空气,形成“新风流动场”,达到室内新风换气的目的。单向流系统由风机、进风口、排风口 及各种管道和接头组成的,安装在吊顶内的风16 单向流新风机通过管道与一系列的排风口相连,风机启系统 动,室内混浊的空气经安装在室内的吸风口通过风机排出室外,在室内形成几个有效的负压区,室内空气持续不断的向负压区流动并排出室外,室外新鲜空气由安装在上方的进风口不断的向室内补充,从而实现室内通风换气。

室内排气 适用于居住建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