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邓燕芳
来源:《青苹果·教育科研版》2017年第05期
在实际的英语阅读课教学中,能够有效地培养语言素养的形成,它为初中英语的核心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进行概括,分析出阅读的几种模式,并对具体的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活动设计进行总结。希望能够提高学生在英语阅读中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认识和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初中英语;核心素养;阅读教学;培养
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6大素养。目前,初中英语教师重点关注和研究的内容就是怎样能够提高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具体的教学方法,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需求,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只有提高学生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素养,才能保证语言素养的正确形成,才能达到完善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1 理论依据
1.1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下,它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个维度(如下图1所示)。
在英语学科中组成核心素养的四个部分:语言能力主要就是指把听、说、看、读、写当作一种对语言的理解方式,能够具体的表达出语言的意义;文化品格指的就是对中国文化以及外国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使学生能够在全球化的影响下表现出来的品质;思维品质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非常重要,它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学习能力就是指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方法,并且能够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学习品质。 1.2 阅读的三种模式
通常阅读有三种模式,通常分为自下而上(bottom-up)、自上而下(top-down)和交互(interactive)三种。其中,在进行英语阅读的时候采用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必须要确保读者能够理解单词的意识,然后在利用语法理解出每个单词在句子里的意思;在采用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的时候必须要求读者把阅读的难易程度当作选择依据,然后利用已有的图式知识进行选
择,这样能够对阅读材料采取有效的推测措施,有助于学生进行相应的联想,从而使阅读材料得到理解。交互阅读模式是两种阅读模式的涵盖,这种阅读方式能够同时运用到阅读中,也可以在具体的阅读中交替进行。
通过上述,我们可以得知,无论是从核心素养还是从阅读模式分析,它们都在不同的层面给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在内容上和形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在具体的教学中充分的认识,不论是认识还是形式它们最终都是以内容为前提进行服务的。所以,在实际的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坚持把学生的核心素养理念当成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和指导依据,通过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互动,对不同的阅读题材选择不同的阅读模式,这样才能完成日常的教学任务,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2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活动设计 2.1 有效的题材阅读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理解与表达
文本的有效信息主要就是对文本的题材、文本的核心、文本的内容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总结出每个阅读文本的不同特点,然后根据特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带领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然后通过学生的互动,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知识获取能力的目的。教师在具体的初中英语的教学中,要对阅读文本进行细心的选择,并且对所阅读的文本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样才能设计出合理生动的课堂活动,然后在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效的激发出学生阅读的积极性。现阶段的教科书,它为学生提供的阅读材料能和学生的学习接近,并且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此外,老师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在学生进行阅读的同时,应该帮助和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思维在阅读的同时对阅读的文本进行了解和掌握。在实际的初中英语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然后帮助学生通过有效的阅读策略,提升学生的學习思维,比如对阅读文本采用推测、总结和评判的策略。
目前,在初中英语阅读的教学中,选择好的阅读题材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日常的教学中挑选好的教学题材,并且对学生布置一些有用的讨论任务,只有明确的阅读分工,才能保证教学题材和课本内容相互联系,从中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做的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保证学生对所学的课本内容进行理解并且能够能够正确的应用,从而达到扩宽学生学习思路的目的。在初中英语阅读的教学中,应该重要的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互助、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互助,这样才能吊住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从而产生有效的学习效果。由于现阶段我国提供的很多教学题材都是和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的,这样就能够有助于学生对学习题材的掌握,从而加强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领悟能力。此外,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分层次的训练课程,这样才能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2 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活动设计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理解
在具体的初中英语阅读的教学中,想要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活动设计不仅要保证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要求,还要保证学生在获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基础上能够在实际的阅读中对文本的意思进行理解和掌握,并且能够独立的运用英语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在初中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想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不是单纯的靠学习单词和语法实现的,必须要把语言知识和技能联系在一起,才能提高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能力,并且能够保证学生英语的学习达到更好的效果。
2.3 有效设计分层阅读提升学生的语用与语感
目前,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主要采用的就是分层阅读式教学,它能够把教学的理念有效的表现出来,而且这种分层阅读的教学模式面对的是学生整体,然后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现阶段,由于很多的初中学生对英语的认知能力不同和英语基础不同,所以只有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对教学的内容和活动进行合理有效的设计,才能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保证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能力和语感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应该对每个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进行及时的发现和改正,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然后根据学生的阅读成绩,将学生进行层次的划分,对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对文本的基础能力掌握以后,加强相应的语法联系;对能力一般的学生,加强它们基础知识的掌握;对层次较差的学生,对它们的基础性知识进行反复的教学保证它们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此外,教师在具体的初中英语阅读的教学中,在对阅读文本进行分析的时候应该从较低的起点进行讲解,然后根据学生学习层次的不同,进行不同的指导,而且要把教学活动也进行分层次的设计,这样能够使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2.4 重点突出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想要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就要对学生的学习策略进行提高,只有保证学生获得学习的乐趣,才能通过有效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式,进行有效的学习,目前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就是小组合作式,在初中英语阅读的具体学习中,通过有效的小组交流,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在交流的过程中进行思想交换,还能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这样的小组合作的方法,不仅能够节省老师的教学时间和学生的学习时间,还能够很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此项活动的设计,就是為了让学生们对英语阅读的方法进行讨论,使学生们脱离课本,结合实际生活,从而改变以往枯燥无味的课本学习的环境,让学生们在放松的同时获得英语阅读的方法。
2.5 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活动要提高问题的质量
目前,想要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达到很好的效果,必须要对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行重点的关注和培养,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可以从日常的提问、讨论、分析中进行。在具体的初中英语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想要引导学生思考的重要手段就是在课堂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提问,学生们自己经过思考,然后跟同学进行讨论,最后回答教师的提问,这一过程,能够激发
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能够保证学生们在交流的过程中,思维品质能够有效的提升。以往旧的教学模式,学生只能理解课本的内容,不能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所以不能达到提高思维品质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日常问题设计的时候,要保证问题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这样才能达到激发学生思维品质的目的。 3 结语
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6大素养。根据其总体框架和学生年龄特征提出了不同学段学生的要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状态,就急于传授,那么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因此,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育人观亦如此。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语言、了解文化、进入英语思维,提升学生在语言的语义、语境、语用、语感等层面的整体感悟,最终落实思维训练,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语言知识体系的构建和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达成“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核心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马林.以同伴效应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5(09). [2] 桑力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探索[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6(02).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一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