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好走旅游网


我国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而居民有效需求却存在不足,消费水平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文章试图利用1990年到2004年的各相关数据,借助消费函数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影响我国消费的各因素。

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居民消费水平L受居民消费价格指数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Y以及人均储蓄存款S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具体而言就是:L=-11.498P+0.587Y-0.158S据此结论,笔者提出了三点提高我国消费水平的政策建议:㈠维持物价稳定,稳定消费预期。㈡增强经济实力,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消费意愿。㈢发展资本市场及拓展投资渠道,消化居民高额储蓄。

【关键词】:消费;GDP;储蓄;物价水平

一、选题的意义及模型的设定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消费、投资和出口作为三驾马车对GDP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近年来,中国出口飞速的发展,外汇储备急剧增加,给中国的外汇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过大的外贸依存度,同时经济结构的失衡和产品结构的不合理,带来的是增多的国际贸易的摩擦,对中国的经济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在国内,固定资产投资过快,经济过热成为经济界注目的焦点。而在此同时,居民有效需求却存在不足的现象,提升居民消费水平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文章就是在此背景下研究中国消费的一些影响因素。

消费函数模型是研究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基础, 也是研究消费水平与国民收入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手段, 既是微观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又是宏观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范畴。在当前中国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下,深入研究和分析中国的消费函数及其特点, 有助于我们把握消费者的行为特征及其规律、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消费理论, 有助于掌控国民经济宏观运行状态, 寻求克服需求不足的对策。

西方经济学中对消费理论及消费函数模型有着许多有价值的研究。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可以概括为短期内消费支出依赖于当前可支配收入。随着收入的增加, 人们的消费也在增加, 但消费的增加低于收入的增加。西方经典消费理论还有杜森贝利(J. S. Duesenberry)的相对收入假设、莫迪利安尼( F. Modigliani)的生命周期假设和弗里德曼(M. Friedman)持久收入假设。

诚然,西方的经济理论并不完全适合我国的国情。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及居民的生活习性,文章将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设定为国民收入、居民储蓄水平及消费物价水平。

二、模型实证分析

文章主要利用EVIEWS计量经济软件来对模型进行分析。所涉及的数据如下: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2005年 经整理。

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国民收入、居民储蓄水平及消费物价水平。考虑到居民当期消费水平不仅受到当期收入水平的影响还应该受到以前消费收入的影响,所以模型初步设定为L=β0+β1P+β2Y+β3Y(-1)+ β4S+μ。利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得:

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在置信度为0.05的概率区间上价格指数和收入水平不能通过T检验,模型参数拟合的不是很好。归其因主要是在模型设定中引入的滞后变量设计不合理。因为前期收入水平对当期消费水平的影响可以归结为储蓄水平对消费支出的影响。因此,在原模型中舍弃滞后变量,将模型重新设定为L=β0+β1P+β2Y+β3S+μ。利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得:

从上面估计的结果可以看出,模型的整体拟合水平非常显著。R2为0.998,F检验也非常显著。模型中的参数都能通过显著性水平为0.01的T检验。模型估计中参数的含义符合经济生活的常理,不存在多重共线性。下面对异方差性进行检验:

因为文章利用的是时间序列数据,样本容量也比较合理,所以利用ARCH检验来检验模型是否存在异方差。由上图可以看出,在滞后三期的ARCH检验中,(n-p)R2等于4.717。通过查表可以得到卡方统计量为31.3193。由此可以知道模型中不存在异方差。

总之,模型能很好地满足古典假定的要求。最后估计出来的结果为:L= -11.498P+0.587Y-0.158S

三、政策建议

1. 从模型的等式中可以看出,价格指数对消费支出的影响系数非常大,达到了11.498。即物价上涨一个百分点,消费支出将会降低0.115个点。物价的稳定有利于居民建立一个稳定的消费预期,在合理的范围内安排自己的消费需求。同时,物价的稳定也是财政货币政策的一个主要宏观经济目标,政府在做出经济决策时应努力维持一个平稳的物价。

2. 发展才是硬道理。量体裁衣,有多少钱才能做多大的事,增加居民消费的最终手段还是努力发展经济,靠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提高消费的能力。中央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一个非常有战略眼光的决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努力增强经济的实力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带来更好的工资福利水平,提升居民的支配收入,从而消费的意愿也就会得到提升。不过在经济中农村消费

和城市消费之间的差距失衡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考虑。

3. 中国居民有一种高储蓄的习惯,当今储蓄存款利率如此低而储蓄额依旧高居不下,其原因之一在于储蓄作为一种稳定财富增值的途径,比表现远远低于人们期望的资本市场更加的值得信赖。当前的一项主要职责在于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及创造更多其他投资渠道,消化居民高额的储蓄,增加居民的资本利得,从而提高消费水平。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居民消费增长因素分析》课题组, Project Group of NBS “居民消费增长因素分析”,《金融与经济》,2004年11期.

[2] 田永新,”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分析”,《商业现代化》,2005年25期.

[3] 杨亚男,”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Eviews4.0软件对辽宁省的实证分析”,《农业网路信息》,2006年07期.

[4] J·布莱思,《消费者行为学》,1999年02月第1版,中信出版社.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