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如何进行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浅谈如何进行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来源:好走旅游网


浅谈如何进行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如何进行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从以下几方面抓起,尝试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

1 培养学生搜集材料的能力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样道理,我们认识到要想写好文章,占有材料是第一步。平时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观察”和“阅读”两个方面下功夫收集写作材料。

1.1 观察。

观察是通过视觉对客观事物取得比较细致的、深入的了解,是从生活直接摄取写作材料的重要手段。有时要让学生养成细致观察生活的习惯,培养有目的、有重点的观察能力。老师想让学生写什么,就事先让学生观察什么,从观察中获得真实感受。再把这种感受加以引导,就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感性基础。让学生走进自然界,亲身去观察、体验,在此基础上酝酿、整理后形成书面文字。让作文更真实、丰富,更有价值。另在观察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观察的技巧。观察要讲究顺序。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观察总是从一定的位置,一定的角度,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实践证明有顺序的观察有利于培养学生写作时言之有序,层次清晰。例如:在上了《海上日出》这一课后,学生从课文中学到了作者描写日出的方法,我让学生下午放学就去观察太阳是怎样落山的;它的形状、颜色有什么变化;天空中云彩有什么变化。认真观察后,学习《海上日出》的写作方法,写一篇太阳落山的文章。

1.2 阅读。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应多阅读一些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以及各类报刊、杂志,还要了解一些地理、历史方面的知识。同时,对一些短篇佳作,不但要熟读以致背诵,还要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多思,以便理解文章的表达技巧、结构、语言等方面的特点。要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班上图书角,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积累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能力。

2 培养学生勤练多写的习惯

2.1 写日记(或周记)。日记(周记)是学生每天耳闻目睹所思所感的记录。篇幅可长可短,内容灵活,形式多样。既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利于对写作兴趣、情感和意志的培养。把读书笔记和日记纳入班级管理,周周让学生检查。

2.2 利用我们所学课文进行扩写、改写、仿写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 如:学了《大地的话》之后,让学生仿写;学了《海上日出》让

学生写太阳落山。

2.3 开辟第二课堂的作文教学。带学生走出课堂,接触社会,积极组织各种各样的征文活动、总结、感受以及读课外书写读后感等形式的作文训练。有个学生在读完《慈母情深》后,这样写的: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冬天的寒冷带来春光无限。母爱就是在危难关头的一把钥匙,母爱就是儿女的营养品,母爱是多么强烈、伟大啊!当我们一无所有时,是母爱在鼓励着我们,让我们不要退缩,要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当我们灰心时,是母爱让我们变得自信。世界上一切其他不一定是真的,而母爱一定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一个十岁的孩子对母爱理解得这么透彻,跟她平时喜欢阅读、观察、理解是分不开的。还组织学生学习小报,让学生当小记者、小编辑等,培养其写作兴趣。

3 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

通过学生自己修改文章,力求使文章达到内容充实,主题鲜明、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用词准确、语句通顺、文字工整、标点正确。我在作文教学中十分重视这一方法,做了如下尝试:(1)自查自改。鲁迅先生说:“我写完以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让它读的顺口。”教师指导学生写作完后,读它十遍八遍,从中发现不足之处。(2)合作互改。请教别人修正,别人的建议往往会对自己有所启发,促使自己去推敲、斟酌。教师组织学生形成作文评改小组,组员之间互评互助、共同学习、共同提高。这既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效果也好于教师的一般性的讲解,有利于更快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的作文反映了学生驾驭语文工具的能力和水平。在竞争意识强烈的今天,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一点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充分认识到语文教师的这一重要职责,相信经过自己努力,一定可以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作文教学之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