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内蒙古中医药 出的油胶树脂,呈乳头或泪滴状,有时粘连成团块,淡黄色,半透 经常参加一些专业培训,多读古今文献著作,多向有经验的老同 明,表面无光泽且常带有一层类白色的粉尘,质坚脆,断面蜡样, 志学习。 无光泽,少数呈玻璃样光泽,口嚼唾液成乳白色。没药为橄榄科 参考文献 植物没药树皮部流出的油胶树脂,多呈颗粒状或团块,表面红 【1]籍承厚.中药鉴定方法的新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07,4 棕色,较乳香色深,质脆,碎面颗粒状,带有油样光泽并常伴有白 (21):6. 色斑点或纹理,两者均有不易被人接受的刺激性芳香味【3]。 【2]康延国.中药鉴定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247. 中药品种繁多,而且各地习惯用药也大有不同,掌握起来比较困 【3】郭三军.常用中药的火试鉴别【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 难。这就需要我们广大药剂人员重视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提高, (11):95—96 用药差错的原因及对策 封南华 刘伟 昊晓燕 芦岚英‘ I 摘要:目的:探讨用药差错的原因及对策。方法: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及药品说明书的具体要求,收集到的我院典型用药差错与 要求不相符的事例进行分析。结果:用药差错不仅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且给医院带来严重的影响,严重者甚至导致医疗事故的 发生。结论:杜绝用药差错是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保障,是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用药差错;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1)17—0076—02 用药差错是指由于疏忽或不能按处方书写规则的非常规 2.5工作人员不足与环境的缺陷:随着全民医保、农合工作的普 行为,以及由此导致不能达到预期结果或者产生伤害的行为。它 及,工作量大大增加,原有的药学调剂人员已超负荷工作,医院 主要包括有:用错患者,用错药物,用药剂量、用错给药途径、用 又不能及时解决人员紧缺,原有的工作环境也不能适应过多的 错时问。用药差错是医疗差错的主要因素。美国有报道医疗差错 药品品种和数量的增加,由此难免出现差错。中的20%与药物治疗错误有关。为杜绝用药差错事例的发生,提 2.6发药操作不规范执行,出现发错药或发错人:未按《处方管 高患者用药安全防范,现将影响我院用药差错的有关因素以及 理办法》“四查十对”认真执行,未仔细审核处方药物用法、用量、 含量或药学技术欠缺审核不到位,发药时未仔细核对或未实行 防范措施举例说明如下。 1 分 类 “唱收唱给”而出现差错。 7电子医嘱系统缺陷:自动审方出现机械错误而未认真复核。 美国医院药师学会(ASHP)将用药差错分为12类:(1)处方差 2.错:选药不正确,给药方法不当,处方书写错误或字迹不清楚;(2) 2.8医院药品处方集或用药目录不全:因用药目录规定两年一调 遗漏用药次数;(3)用药时间不正确:给药时间间隔超出规定;(4) 整,两年内随市场供求变化,一些药品规格、含量有所变化,一些 非授权给药:未经合法处方者同意而擅自用药;(5)剂量不当:剂 同类型药品也有更换,但受经验开具处方和调配处方影响丽出 量过大或过小,特殊患者为调整剂量;(6)剂型差错;(7)配制注射 现差错。 典型案例 剂的稀释液种类或用药不恰当;(8)给药技术错误:给药程序、途 3患者1.男,38岁,因“急性胰腺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 径、部位、速度不正确;(9)使用过期或保存不当的变质药品;(10) 次,2次,日,联用 未实施有效监测,如血药浓度监测或不良反应监测等;(u)不依 结石”住进我院普外科,医生给予头孢米洛29/甲硝唑注射液。头孢米洛对革兰氏阳性、阴性菌有广谱抗菌活 从医嘱用药,随意增减或终止用药;(12)其他。 性,特别是对厌氧菌有较强作用,推荐剂量1 次,2次,日,因而 2 用药差错产生的主要原因 临床药师及时 2.1药品自身的缺陷:包括药品外包装和标签的颜色、大小相 不必联用甲硝唑注射液。该案例属于不合理用药, 似;药品种类繁多,药名一字之差的较多;药品说明书用语不规 到科室指导用药。患者2.女,46岁,因脑梗塞住进我院脑外科。医生给予O.9% 范,或专业性较强,患者理解不到位;药品广告误导造成用药概 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丹参注射液lOmlx4,丹参一次量应为1O一 2.2医务人员问、医患间沟通缺陷:因药名书写不规范,医务人 20ml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中,根据中药注射液临床使用基本 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调配要求用药,特殊情况应按 员间未有效沟通确认药品,医患间发药交代又不准确以至于发 原则第三条,念混淆。 处方管理办法第六条(9)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 错药而出现差错。 2_3医患药品信息不对称:因药品具有治疗作用和不良作用两 签字。 患者3.男52岁,因咽炎在我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医生给 重性,很多患者对药品不良作用认识不足,更多的看到了药物的 予头孢丙烯片0.25x20片,用法O.5g,口服,2次,日,醋酸泼尼松 5片,用法15rag,IZl服,1次/日,书写潦草,药师调配后 2.4药品贮存与保养条件:药品是特殊商品,在温湿度、通风不 片5mgxl5mg,口服,3次,日发给患者,幸好核对药 当的储存条件下,会发生氧化、分解、受潮、霉变、水分丢失等等 错将醋酸泼尼松用法1不良作用,没正确应用药物治疗。 而影响药品质量,出现用药差错。 陕西省铜川市人民医院(727000) 2011年7月15日收稿 师及时发现立即纠正,未造成严重后果。 患者4,女,17岁,因肺结核在我院感染科门诊就诊,医生给 予丹参酮胶囊1次4粒,1日2次。用淡黄色急诊处方书写。急 2011年第17期 77 3规范服务:(1)、认真执行核对制度,对易混淆的药品应多看 诊处方具有优先调配权,专为急诊病人使用要求调配迅速及时。 4.(2)、对婴幼儿、老年人、孕妇、哺乳妇等特殊人群的用约需 该处方使用处方颜色不当,剂量偏大,服药次数未达到要求。药 几遍;(3)、严格进行“三基三严”训练,不断更新药物知识,掌 师发现后及时与医师沟通。本例为医生开具处方未按规定认真 特别注意;书写,用法、用量含糊不清而造成的。 4 用药差错的防范措施 握基本技能,保证调剂工作质量;(4)、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规范 药学人员职务行为,保证药品调剂准确无误。 4。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处方管理办法》“四查十对” 5 结 语 用药差错在临床实践中是客观存在的,它是当前医疗纠纷 (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 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的一个潜在危险因素,其中涉及到临床医师、护士、药师及药品 也包括医疗工作流程和管理体系的某些缺陷。因 4.2改善现有的处方调剂模式:(1)、药师调剂要求执行双核对制 供应商等人员;研究和探讨减少用药差错,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措施,减少医 度,实际工作中绝不能流于形式;(2)、明确药师的不同责任,有效 此,落实合理用药是 杜绝调剂差错现象的发生;(3)、窗口药师专门负责接待服务患 疗纠纷,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避免用药差错,者,后台药师在一个相对独立和安静的工作环境,避免调剂过程 当前迫切问题,管理者和医务界必须重视用药差错,安全有效的 受到患者的干扰;(4)、强化药房内部人员素质管理,将差错降低 使用药物。 到最少;(5)、充分意识差错的危害性,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和培养 参考文献 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6)、减少工作时间的私人电话、聊天、看报 【1】中国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J].2007,5(1). 及个人情绪等因素对药品调剂的干扰;(7)、不假设或猜测处方内 『21常明.医院用药安全风险测评与常见用药差错【J1.全国医院药 容,发现处方字迹模糊或错误,必须与处方医生联系,方可调配 剂科管理及技能提升高级研讨会,2009,4(26). 处方;(8)、加强缺陷处方管理。定期开展处方点评和检查,强化处 【3]周文.循证合理用药对药师知识能力的挑战[J].全国医院药剂 方质量管理;(9)、实行唱付发药,核对处方姓名,确认后发药。 科管理及技能提升高级研讨会,2009,4(26). 大黄蛰虫丸在月经失调治疗中的双向调节作用 俞美谷 摘要:目的:eL察大黄蛰虫丸在月经失调治疗中的双向调节作用。方法:用大黄蛰虫对3O例月经失调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月经先 期:显效36例(72%),有效l2例(24%),无效2例(4%);月经后期: ̄?A:36N(72%),有效12例(24%),无效2例(4%)。结论:大黄蛰虫丸在 月经失调的治疗中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大黄蛰虫丸;月经失调;月经先期;月经后期;双向调节;作用 中图分类号:R711.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1)17—0077—01 月经失调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而月经的异常往往是机体 况后复诊,若有腹泻情况,及时停药复诊。 受病的反映。临床上月经异常虽有期和量的不同变化,但两者又 1.2一般资料:30例中,均为女性,年龄在18岁~45岁之间,月经 常可并见。 先期11例,月经后期19例。治疗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痛经、经 大黄蛰虫丸出自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原方组成如下:大 水色暗、经量或多或少。 黄十分(蒸),黄芩二两,甘草三两,桃仁一升,杏仁一升,芍药四 1.3中医临床分型:此3O例患者均为长期办公室工作,不善运 两,干地黄十两,干漆一两,虻虫一升,水蛭百枚,蛴螬一升,蛰虫 动,辨证为虚中夹实。 半升。上十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酒饮服五丸,日三服。 2 结 果 《金贵要略》:“五劳虚极赢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 2.1疗效判定:(1)有效:月经前期的患者9人,月经后期的患者 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 16人,总共25人经服用大黄蛰虫丸治疗后月经周期正常,经血 黑。缓中补虚,大黄蛰虫丸主之”。 颜色变红,痛经减轻。(2)无效:月经前期的患者:2人,月经后期 大黄蛰虫丸在临床中多用于久病正虚血瘀结成瘸积或妇人 的患者3人,总共5人月经周期及血色、血量无明显改善。 经闭之证。本人师从陈雁黎老专家后,发现其对大黄蛰虫丸使用 2.2治疗效果:11例月经先期的患者和19例月经后期的患者 有独特的见解,凡辨证为虚中夹实所致的月经前期及月经后期 中,经使用大黄蛰虫丸治疗1月后;月经先期有效9例(82%), 的患者均可使用,使经水如期而至。 无效2例(28%);月经后期有效l6例(84%),无效3例(16%)。 在近两年中医临症工作中,大黄蛰虫丸在月经失调治疗中 3讨 论 的双向调节作用报告如下。 通过上述病例的观察,可以明确大黄蛰虫丸在月经失调的 1 临床资料 治疗中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有是证即可用是方,为我们巾医临床 1.1资料来源:30例为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门诊患者, 工作者指明了一条简洁而有效的捷径。合理的辨证论治,灵活地 经妇科治疗后,仍月经失调,或月经提前7天,或月经推后7天, 应用方剂,方能展现中医药的魅力。 经水色暗,淋漓不尽,伴有痛经不适。我们改用大黄蛰虫丸(北 参考文献 京、同仁堂),每日2次,每次1丸治疗,嘱患者观察下次月经情 [1】许济群.方剂学【M].第一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6. 新疆昌吉市六T镇卫生院(831 101) [2]冯世伦.胡希恕讲伤寒杂病ee[M].一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1年7月29日收稿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