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习作例文与习作 教案

来源:好走旅游网


习作例文与习作

教学目标:

1.能借助习作例文进一步体会丰富与神奇的想象。

2.大胆想象,写一个想象故事。

3.能欣赏同伴习作并提出修改建议。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借助习作例文进一步体会丰富与神奇的想象。

难点:能欣赏同伴习作并提出修改建议,大胆想象,写一个想象故事。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完成一至二;第二课时完成三;第三课时完成板块四和五,也可在课余完成五)

教学过程:

一 、聚焦题目,引发遐想

1.聚焦课文题目,回顾故事。

每一个题目后面都藏着一个奇妙的故事,请学生回顾故事《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

一棵树》的大概内容。

2.聚焦例文题目,提出问题。

请学生读读《一支铅笔的梦想》《尾巴它有一只猫》这两个题目,这两个题目后面肯定也藏着奇妙的故事。 引导学生提问:铅笔会有哪些梦想呢?尾巴它怎么有一只猫呢?……

二、例文引路,发现秘密

1.聚焦例文(一),拓展想象。

(1)默读思考:铅笔会有哪些梦想?

学生默读思考后引导展开交流:铅笔有5个梦想,第1个梦想是到山坡上萌芽开花;第2个梦想是跳进荷塘里为小鱼虾撑伞;第3个梦想是躲到菜园里长成豆角、伪装成丝瓜;第4个梦想是来到小溪边为鸟儿当船篙,为蚂蚁当木筏;第5个梦想跑到运动场上当小松鼠的撑杆,当小猴子的标枪。

(2)体会想象的自然,合理。

铅笔想成为长长的豆角,嫩嫩的丝瓜,引导学生发现:豆角、丝瓜和铅笔一样,都是细长的。

铅笔想为小松鼠当撑竿,为小猴子当标枪。它为什么会这样想呢?

(3)拓展仿说:铅笔还会有哪些梦想?仿照课文说一说。

请学生选择例文中铅笔的一个梦想,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通过交流,发现表达的秘密:先写铅笔来到了哪里;再写做了什么,用“知道我要做什么吗”引出具体内容;最后写出了心情,统一用“哈,多么好玩!多么开心!”结尾。

出示格式:第 个梦想是 。知道我要做什么吗? 。哈,多么好玩!多么开心!

铅笔还会有什么梦想呢?请学生按照这样的格式仿照课文来说说铅笔的第6个梦想、第7个梦想……

2.聚焦例文(二),反着想象。

(1)默读思考:猫有尾巴,尾巴怎么能有一只猫呢?

(2)联系比较,体会反着想的趣味。

“猫有一条尾巴”与“尾巴它有一只猫”

“爸爸妈妈有小孩子”与“小孩子有爸爸妈妈”

“一条狗的尾巴”与“尾巴它有一条狗”

“主人有一只狗”与“狗有一个主人”

“尾巴上有一只跳蚤”与……

(3)拓展仿说:你还想到了什么新鲜有趣的说法?展开想象说一说。

正着说是:猫有一条尾巴。反着想就是:尾巴它有一只猫。

风最爱动,不管是微风还是大风。 反着想就是:风最爱睡觉。

请学生展开想象,说说自己想到的新鲜有趣的说法。

三、大胆想象,创造故事

1.聚焦习作题目,大胆想象。

课件出示:最好玩的国王、一本有魔法的书、小树的心思、躲在草丛里的星星、手罢工啦、滚来滚去的小土豆、假如人类可以冬眠……

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一切都变得那么奇妙。 请学生自由读读这些题目,边读边想,然后说说自己想到了什么。

学情预测:国王怎么好玩了呢?书有什么魔法呢?小树有什么心思呢? 手为什么要罢工啊?……

2.选择喜欢的题目,创造故事。

(1)选题目,编故事。每一个题目后面都藏着一个奇妙的故事,请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题目或者直接自己拟定一个题目,然后展开大胆的想象,每个学生试着编一个奇妙的故事。

(2)选典型,巧指导。 选择一个编得不怎么具体的故事交流。教师指导学生多问几个

问题,丰富故事情节。 比如《一本有魔法的书》:这本书有什么魔法呢?它的魔法是从哪里来的呢?有了魔法后,与其他的书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呢?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比如《手罢工了》:手每天都在工作。反着想就是“手罢工了”。 手为什么要罢工呢?罢工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3)选同伴,互交流。 请学生选择自己的好朋友,和好朋友讲讲自己想象的故事。 请好朋友向自己提问,争取把故事讲得更具体、更生动。

要点:大胆想象,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

四、尝试习作,互改互赏

1.静心习作,巡视指点。请学生围绕自己刚才编写的故事,继续展开大胆的想象,丰富故事情节,认真地写下属于自己的想象故事。老师在学生书写的过程中巡视,随时发挥指点引领作用。

2.交换习作,互赏互改。写完后,请学生和同桌互相交换习作,说说自己最喜欢同学写的什么内容,什么地方需要修改。在互相欣赏中让学生赢得习作的成功喜悦,在互相建议中完成习作的修改。

五、课后延伸,互学互享

在墙报上开一个专栏,如“想象岛”,展示大家的习作。 也可以利用班级QQ或班级微信,专题分享学生的想象故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