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考历史选择题集锦1000题

高考历史选择题集锦1000题

来源:好走旅游网
高考历史选择题集锦1000题 2

181、“中国近代史上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指的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胜利 B.冯子材领导的镇南关大捷 C.汉口和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D.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答案:D

182、“连接长江、珠江水系,两千余年前有此,诚足与长城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这是郭沫若对下列哪一个水利工程的称赞

A.都江堰 B.灵渠 C.郑国渠 D.白渠 答案:B

183、《史记》载:汉初匈奴冒顿单于以其“控弦之士”三十万,使“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这一记载主要反映了

A.匈奴实现了内部的统一 B.匈奴骑兵南下侵扰中原C.匈奴统一了北方大草原 D.匈奴形成了强盛的奴隶制国家 答案:C

184、1938年在慕尼黑会议前夕,墨索里尼承认:“如果国联当初……把经济制裁扩大到石油方面,那么,我会不得不在一个星期内撤出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这一言论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 ) A.石油是意大利的侵略能否得逞的关键B.英法纵容了意大利的侵略C.入侵埃塞俄比亚是一次军事冒险D.国联对意大利实行了有效的经济制裁 答案:B

185、2002年12月5日,新任党总书记胡锦涛前往河北的西柏坡村参观访问。这里之所以具有历史纪念意义,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曾经在这里召开了

A.八七会议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中国共产党七大 D.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答案:D

186、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 )

A.美国乒乓球队首次访问中国 B.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C.《中美联合公报》在上海签订 D.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答案:C

187、历史提供给中共具体实践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机遇是

A.参与并促进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在华北事变后,发表《八一宣言》 C.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发表 D.领导抗日救亡的“一二.九”运动 答案:A

188、鲁迅说,近代中国“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 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 B.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 C.新旧风俗杂陈 D.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广泛 答案:B

189、罗斯福新政期间,通过工业复兴法,要求各地工业企业遵守公平经营章程,这实际上( ) A.限制工业企业进行自由竞争B.由国家发展经济C.工业企业按国家计划进行生产D.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答案:A

190、唐朝政府将北魏租调制改为租庸调制,这种调整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

A.可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 B.使农民的生产时间得到保证 C.加强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使农民得到一定数量的土地 答案:B

191、我国“一五”计划之所以成功,其主要经验是 ①从国情出发,量力而行,合理规定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比例 ②正确选择主攻方向,集中力量保证重点③推行正确的外交政策,得到国际上的广泛援助 ④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改善人民生活

A.①②③ 凡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192、下列关于西安事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张学良、杨虎城是西安事变的发动者 B.西安事变后何应钦积极部署讨伐张杨,宋子文积极奔走营救蒋介石 C.西安事变显示出中国各个阶层要求实现团结抗日的强烈愿望D.西安事变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答案:D

193、下列时期,中国共产党曾实行过农民土地所有制的是( ) ①国共十年对峙时期;②抗日战争时期;③国民经济恢复时期;④改革开放时期A.①② ③ D.②④ 答案:C

194、下列有关晋国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西周初分封的诸侯国 ②都城在今山西境内 ③在春秋时曾为霸主 ④公元前五世纪末一分为三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C

195、辛亥革命后、北伐战争后、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出现了三次政治民主化的机会,但均擦肩而过,其根本原因是

A.民主政治不适合中国人的习惯 B.中国没有政治民主化的历史发展趋势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缺乏民主化的基础 D.帝国主义的阻挠 答案:C

196、鸦片战争前,在中英正当贸易中,英国卖给中国的商品是呢绒、棉布、棉花等,而中国卖给英国的商品是茶叶、生丝、药材等,从根本上表明

A.两国的地理环境不同 B.两国人民的政治制度不同 C.两国的经济水平不同 D.两国人民的风俗习惯不同 答案:C

197、以下关于一二•九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由严重的民族危机引起B.直接导致了西安事变的发生C.由北京扩展到全国各地D.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答案:B

198、张艺谋电影《活着》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小孩找出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最可能发生的时间是20世纪( )

A.四十年代末 B.五十年代末 c.六十年代末 D.七十年代末

B.③④ C.①

答案:B

199、中国共产党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不同历史时期提出的各种土地政策,其共同之处是( )①反映当时主要矛盾;②消灭封建剥削制度;③维护农民基本利益;④促进革命形势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200、著名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一诗中写到“……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造成这种局面的历史根源是( )

A.国共两党内战遗留的问题B.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C.国共两党意识形态的对立D.李登辉、陈水扁等台独势力的破坏 答案: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