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地理课程改革,注重图文结合

地理课程改革,注重图文结合

来源:好走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塾 No.2 TIME EDUCATION February 2008 地理课程改革,注重图文结合 唐丽阳 摘要:地理课本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书中有许多各种类型的地图、地理漫画、地理照片和地理图表等。这许多图、画、表和照片, 大部分插附在课文之中,小部分则附在课文之前或课本之后,总称为课本插图。它是组成地理课本的有机部分,也是地理课本从内容和 形式上区别于其他课本的最明显的特征。课本插图,它既是地理教学的直观教具,又是地理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地理课程改革, 一定要注意图文结合 关键词:课程改革 图文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 5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8181(2008)02—0095—01 1 地理课程改革需要图文结合的教学 和印度洋海平面上升,进而威胁着地势低下的岛屿等影响全球 原有的地理课程以知识为本,过于强调地理知识的系统化、 的环境问题。从这些环境问题的案例中,不难看出环境问题不仅 逻辑性.知识过多过细过深.内容上“难、繁、偏、旧”,过于注重书 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全球都有分布,影响到全球,并危及人类 本知识;而新的地理课程,以精选能使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 的生存。因此,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要从保护全球环境为出发 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于,继承了原有内容中有价值的知识与技 点,全球合作和人人参与。 能,增加了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现代社会与科技发展联系紧 2图文结合的教学的优点 密的内容,这在新教材的编排上有了明显的体现。新教材在文字 笔者认为图文结合的教学能很好地实现新课程的这些理 内容上作了适当的删减,使内容更简洁易懂,并且增加了地理插 念: 图的使用。地理课本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书中有许多各种类 2.1一有利于师生互动教学方式的开展 型的地图、地理漫画、地理照片和地理图表等。这许多图、画、表 新课程要求教师实行教学互动的教学方式,就是强调在师 和照片,大部分插附在课文之中,小部分则附在课文之前或课本 生平等交往、多元互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创造性, 之后,总称为课本插图。它是组成地理课本的有机部分,也是地 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实现自主发展。在这样的教学 理课本从内容和形式上区别于其他课本的最明显的特征。课本 过程中教师要淡化自己的权威身份,体现“引导者”的作用,积极 插图,它既是地理教学的直观教具,又是地理教材的有机组成部 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 分,也就是说,它既要起“教具”的作用,又要起“教材”的作用。 训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提出个人见解,从而达到教学相长效 虽然新教材知识要求降低,但学生依然感觉很难。笔者认为 果,建立一种平等的民主关系。此外,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要求 主要是学生没有把握好学习方法,忽视了教材插图的重要性,认 教师为不同差异的学生提供服务,而上面展示的教学过程,问题 为文是文,图是图,文字才是重点,图只不过是一种点缀,导致对 的设置有难有易,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插图的理解只浮于表面。实际上,新教材的图像所承载的地理信 2.2能充分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息与课文内容并不重复,具有课文文字的补充或进一步说明的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课本知识 功能,如农业工厂化、农业生产对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等所安 为中心,使学生成为课堂的“配角”,成为盲目接受知识的机器。 排的图;有的图具有独立反映教学内容的功能,如意大利新兴工 教师和课本成为课堂上的权威,一节课下来,基本上以教师“灌” 业区的发展条件图等;有的图与课文文字内容相互印证,如分布 为主,忽视了教与学的创造性,扼杀了学生的灵活性。而图文结 图和一些景观照片等。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地图和图像,以帮 合导学过程中,我们淡化了“教”的观念,强化了学生“学”的意识, 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学生需要重新重视插图的重要性,将文字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地理创新意识,创 和插图有机结合,通过文字去看图,在图中找到文字所表达的地 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理知识,这样就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 2-3使学生由学懂、学会到会学 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插图进行直观教学.也强调 过去我们重教轻学,把精力倾注于如何把知识讲精彩.吸引 学生注重图文结合的学习方法。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新课程理 学生的注意,记住结论,没有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忽视了学生 念学习也有了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 思维的过程和方法。新课程的教学观,不仅重结论,更要重过程, 以教材图8-3“环境问题案例”一图的引导教学为例。此图说 特别把“过程与方法”作为新课程三维目标之一明确提出来,是 明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及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是该节的重要图 新课程教学观的一大亮点。“过程与方法”,强调探究新知的经验 幅。把图通过幻灯打在屏幕上,首先请一位学生在图上指出各大 和获取新知的体验,目的不仅仅在掌握新知识.重要的是通过探 洲、大洋及主要国家的位置,树立正确的空间概念:地球是人类 求获取新知的过程,逐步达到“学会”的境界。经过这种对地理图 唯一的家园,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观念。其次,以图为依托,请同 表的强调和训练,新的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总体目标:“要 学们发表对全球环境问题分布特点的看法,如北半球环境问题 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 多于南半球;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发展中国 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 家多生态破坏问题,发达国家多环境污染问题;人口密集区、经 和技术手段”就不难实现。 济发达区多环境污染问题,人口稀疏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多生态 新课标和新教材为我们进行课改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也 破坏问题等等。讨论中就有学生提出为什么,想找出原因。笔者 向我们提出了导学的更高层次和要求。“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 就势进行第三步,依托教材文字内容,探究发展中国家环境比发 源头活水来”。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与 达国家严重的原因。最后要分析图中环境问题案例,说明某一个 时俱进,立于教改潮头,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 环境问题可能影响到其他地区甚至全球。图中十个案例中,欧洲 由于河道改造和污染的影响,欧洲湿地正遭受着破坏;北海和地 作者简介:唐丽阳 (1973一),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地理 中海受到工业和生活废物的严重污染等影响周边地区:非洲森 教育专业,学士学位。任教于河北省廊坊市管道局中学。现任高 林的砍伐和草原的过度放牧造成严重的环境和社会问题.撒哈 二地理教学工作,中学一级教师。河北廊坊065000 拉沙漠每年都在南侵;南美洲森林大规模遭砍伐,野生动物受到 威胁;南太平洋过度捕捞已引起广泛关注;全球增温使南太平洋 —9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