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姓名:邓柳香 作者单位:文光中学
关键词:英语 教学 情感教育
内容摘要:英语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学中如果正确把握情感教育,既可以帮助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行,也能激发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英语老师普遍认为英语是最难教的一门功课,费时费力还不讨好。很多的学生听不懂英语,就会在课堂上睡觉,放弃了英语的学习。通过八年的教学,我逐渐认识到:英语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学中如果正确把握情感教育,既可以帮助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行,也能激发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用平等的师生关系沟通情感教育
良好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亲近感产、亲切感。教师可轻松愉快地通过英语教学上的艺术性、形象性、趣味性揭示英语教材本身的魅力,达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
在学生刚上初一时,先教学生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如见面、道别、致谢、道歉、家庭成员的称谓、时间、年龄、性别等。鼓励他们在适时地适当地使用这些用语,甚至当学生半中文、半英语夹杂着与我对话时,我也非常有耐心地与他们交流,消除他们对学习英语的恐惧感,打消他们的顾虑,让学生们感觉我与他们是平等的伙伴,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所以很快这些学生就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用细微的身教体现情感教育
老师健康热情、开朗的形象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先决条件。教师教育学生不仅要靠口耳相传,更要注意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都具有很强的感染性。试想一位整天死气沉沉、板着一副面孔的教师,学生怎么可能接近你,更不必说让他们和你一起走入课堂内容,积极思考和解答问题;一位整天心不在焉的老师,把本职工作当作苦差事来应付,学生更不可能与你身心交融,不可能让学生以主动进取的心态去投入学习中。每当我步入学校走进教室,心中油然而升起一种责任感和神圣感,发自内心地自觉遵循职业道德规范,一丝不苟地教读每一个音节,讲解每一个知识点,耐心细致地解答每一个疑难问题;自始自终热情饱满,从而不知不觉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鼓舞着每一个学生。在细微的言行中全身心地投入情感,在我的课堂中师生举手投足便能心领神会,和谐相处,在这种教学氛围中,教学成绩逐年上升。
三、用无私的爱心表露情感教学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情感教育必须以“爱”为核心。在英语教学中,整个班级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这是许多教师都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教师的爱心不仅体现在优秀学生身上,更要倾注在学习困难的“学困生”身上。在2009级1班,初二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不喜欢英语,刚接手教他们的时候,他们都跟我说对英语失去了信心,老师也不喜欢他们。所以每节英语课他们都是打瞌睡来度过,英语考试成绩惨不忍睹。听了他们的诉说,我利用晚自习逐个的来找他们聊天。跟他们找出不喜欢英语的原因,说出英语的重要性,让他们意识到不学英语是不行的。然后帮他们制定出学习英语的计划。通过几个月的努力,很多学生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如邓量同学,他初三的几次月考成绩再也没有出现了“D”等级。 四、在教学之外扩展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重在教学中的全过程,但课堂上师生交流时间毕竟有限。个体的情感教育不易进行。因此,课外的情感投入至关重要。通过与学生或者学生家长的共同交流,常常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在2009级1班有一名学生瞿国柱,我刚教他的时候,我觉得他的英语成绩应该不是很差。于是我首先找他了解情况。他说在八年级的时候考试还能打到“B”等级,但初三的几次月考成绩都很不理想。他认为初三的英语太难学了。他平时的作业书写也很马虎。这说明他开始讨厌学习英语了。我找到他的父母,与他们进行了交流,与他们共同来帮助瞿国柱学习好英语,提高英语成绩。我觉得如果我不主动去找
学生的话,他是不可能来找你的。学生更不可能与你身心交融,不可能让学生以主动进取的心态去投入学习中。
每当我步入学校走进教室,心中油然而升起一种责任感和神圣感,发自内心地自觉遵循职业道德规范,一丝不苟地教读每一个音节,讲解每一个知识点,耐心细致地解答每一个疑难问题;自始自终热情饱满,从而不知不觉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鼓舞着每一个学生。在细微的言行中全身心地投入情感,在我的课堂中师生举手投足便能心领神会,和谐相处,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学生们都喜欢了上英语课。他们认为英语课堂让他们很轻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