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总述
1.1 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煤化工集团公司双甲车间生产装置区大连帝国屏蔽泵屏蔽泵的检修;日机装屏蔽泵和海米梯克屏蔽泵的检修内容和步骤可参考此进行,检修数据则严格按照其随机资料上数据。 1.2 屏蔽泵结构及主要零部件材质
屏蔽泵的泵部分和电机部分是直接连接的,电机转子组件的轴直接延伸至泵部分,在轴的前端装有泵的部件--叶轮。电机的转子外表面和定子内表面用非磁性耐腐蚀的金属薄板(屏蔽套)封焊,使定子绕组和转子铁心与介质完全隔离。屏蔽电机的定子和转子之间的间隙应尽可能的小以减少对屏蔽电机功率因素的影响。电机定子前后有两个石墨滑动轴承将转子组件支撑在定子中,轴承润滑依靠泵自身介质来进行。泵上带有TRG指示仪表(大连帝国屏蔽泵)和机械式轴承监视器(日机装屏蔽泵),用来监测轴承磨损。
主要零部件材质(以下所列皆为大连帝国屏蔽泵材质): 泵体/叶轮: ZG1Cr18Ni9
定子/转子屏蔽套:SUS316或者哈氏合金 轴套/推力盘: SUS304+司太立合金 轴承: 石墨浸渍树脂 2、检修用工具、备件、记录表 2.1检修用专用工具
P2801泵有专用拆装工具一套 2.2检修用主要备件
应根据拆检过程中发现部件损伤的情况适时地更换合适的备件,但下列类型易损件应在检修前准备充足,以备检修之用:
1) 叶轮、轴承、轴套、推力盘 2) 密封垫圈 3) 轴承监视器
2.3检修所用记录图表等(附后,共一页)
2.3.1 屏蔽泵检修记录表
2.3.2 FA型屏蔽泵结构剖面图(P2807A/B) 2.3.3 FA型屏蔽泵结构分解照片图(P2807A/B) 2.3.4 BA型屏蔽泵结构剖面图(P2803AB、P2808A/B 2.3.5 大连帝国多级屏蔽泵结构剖面图(P2801A/B) 2.3.6 海密梯克多级屏蔽泵结构剖面图(P2901A/B)
2.3.7 HQ型屏蔽泵(P28013、P2903A/B、P2904A/B)结构剖面图
3 拆装程序
3.1 检修前注意事项
3.1.1 检修前应对检修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要求检修人员熟悉所检修的设备的结构原理、检修所用的图纸、检修方案的内容和技术标准。
3.1.2检修前必须确认工器具(特别是专用工具)、备品备件、消耗材料齐全,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备件不允许使用。
3.1.3 检修前生产工艺负责人必须亲自对断液、断电、排放、隔离以及安全防护措施进行检查,并签署设备检修移交手续。
3.1.4 定好主修人员、技术负责人及工艺方面的配合人。
3.1.5 解体前要做好各个零部件(包括泵体上所连接管)的复位标记;组装前必须检测检修图表上规定的所有跳动量、公差以及其它所有检修参数,并保证符合制造商的要求。 3.2拆卸程序
3.2.1 卸下循环管(FA型)及交换器(B型)等外部辅助部件。 3.2.2在泵体的下面适当的铺上垫木。
3.2.3 卸下紧固泵体的螺栓,此时可能有没排净的液体排出,故应当注意。 3.2.4 卸下紧固机架与底座的螺栓,沿轴向移动把电机和叶轮与泵体脱开取下密封垫圈,要无损的包管好
3.2.3 按下图测量间隙g值并记录。(g的含义见图1,g的标准值见表1)
图1 g值间隙示意图
表1 标准g值(土0.1mm) mm
电动机机座号 610 T 710 T 4.6 4.8
3.2.4把防止叶轮螺栓松动的止动垫圈打开,卸下螺栓即可取下叶轮,注意小零部件不要丢失,应妥善保管,特别是调整垫片,应原封不动地捆起来保管。 3.2.5对于F及R型泵,前端盖卸下来是要利用端盖上的顶丝孔,用顶丝顶下来,当端盖离开电机法兰时可能有残留液流出,故注意安全。前端盖和前轴承一起取下来 ,操作时不要碰伤轴承。对于有连接体的要把连接体螺栓卸下,再按有前端盖的泵顺序进行分解。
3.2.6拆卸机械式轴承检测器时,要先松开锁紧螺母,然后倾斜后便可拉出。 3.2.7松开后端盖螺栓,取下后端盖螺栓。
3.2.8抽出转子时或在保管中,注意不要碰伤转子和定子的屏蔽套
3.2.9 后轴承的拆卸要把止动垫片打开,卸下螺栓后放可取下(此螺栓为左螺纹),推力盘也可取下。 3.3回装程序
各零部件经清洗、干燥后按相反程序回装 组装时注意事项
0.5 叶轮规格 S g值(无自动平衡) g值(带自动平衡) 4.4 a 前后轴承是否与元件结构相同(是否带直槽)带V型槽的面为磨损面 b 推力盘不要装反,堆焊硬质合金的一面是磨损面 c 为了防止轴套转动必须装上键或销子 d 后轴承装上后,应正确地销紧止动垫圈
e 把叶轮向外拉测定g值;不合适时可用调整垫圈将g值调整到规定值 f 上紧叶轮螺栓并用止动垫片销紧
g 如果密封圈之类零件及其它接合面,均要确认无有害的伤痕和污物后方可组装,对于管接头和塞子之类零部件都要用新的密封带重新缠紧 4检修技术要求和标准 4.1轴承的检查
a 工作面有无光泽、损伤等
b 内径的磨损程度应符合规定值(见表2) c 推力面放射形沟槽磨损程度
图2
表2 石墨轴承磨损极限和其他主要参数 mm
电机座号 610 710 4.2 轴套及推力盘的检查 a 是否腐蚀
标准长度L 113 119 ΦA—ΦB 0.5 0.5 b 表面磨损伤痕深度若超过0.20mm时,应更换 c 工作面由无光泽、损伤
4.3检查过滤器、循环管等管路有无异物堵塞等
4.4检查轴的腐蚀及磨损程度、必要时要作无损探伤、检查是否有裂纹等缺陷 泵轴的轴向窜动量见表3
机 座 号 610 710
4.5叶轮、口环与蜗壳的配合间隙见表4
表4 叶轮口环与蜗壳的配合间隙见 mm 叶轮口环直径 >100 ≤100 4.6 机械式轴承检测器检查
检查表头的指针是否在红色指示带,若是在红色指示带就要更换。 4.6其余检修测量项目同普通离心泵。 5. 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5.1 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5.1.1 检修人员应遵守本厂此工种的有关安全检修规定。 5.1.2 检修前办理有关安全检修手续。 5.1.3 切断电源,挂“禁动牌”。
5.1.4 排掉残液,关闭进、出口阀或加盲板与系统隔绝。
5.1.5 拆卸、清洗、更换的零部件以及检修工具要整齐摆放,做到文明检修。 5.2 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5.2.1试泵应有组织地进行,并有专门负责试泵中的安全检查工作。 5.2.2 开停泵由专人操作,操作者必须有该岗位的“安全作业证”。
间隙值 0.4—0.6 0.6—1.0 表3 泵轴的轴向窜动量 mm 轴向窜量 (无自动平衡) 1.2—3.0 1.4—3.4 轴向窜量 (带自动平衡) 2.1—3.0 2.5—3.4 5.2.3 严格按照泵的启动、停止程序开停。
5.2.4试车中如发现不正常的 声响或其它异常情况时,应停泵检查原因,消除后再试。 6. 试车与验收 6.1 试车前的准备工作
6.1.1 清除泵座及周围杂物,清理好现场。
6.1.2 检查泵座、电机座螺栓及各部连接螺栓的紧固情况。 6.1.3 有循环水冷却的泵,打开循环水冷却系统 6.2 试车
6.2.1 向泵内引入或注满介质,排气。
6.2.2 按泵操作法启动泵,启动后运转正常,即可连续试车。 6.2.3 试车时应达到:
a 检查电流是否超过额定电流。 b.检查压力表的读数,是否在规定范围。 c.TRG仪表指示是否正常。
d.运转平稳无杂音,冷却,润滑良好。
e. 振动有无异常现象,噪音小于80dB。 f. 轴承温度正常。
g. 流量、扬程达到铭牌或工艺要求。 e. 密封符合要求。 6.3 验收
泵在检修后质量符合本方案要求,检修记录齐全、准确、试车正常,可按规定办理验收。
本规程由双甲车间 颜宁海编写,马军忙 审核。
屏蔽泵检修记录表
位 号 故障现象和技术状况监测 型 号 g值 mm 序 号 检修前 检修后 石墨轴承参数 检修前 检修后 ΦA值 ΦB 轴承长度 ΦA—ΦB 叶轮规格 g值 是否带自动平衡 转子轴向窜量 检修前 检修后 口环直径 口环与蜗壳间隙 检修前 检修后 多级泵g值 mm 级 检修前/后 故障原因和部位 检修人: 检修日期: 1级 / 2级 / 3级 / 4级 / 5级 / 6级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