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无锡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二)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学校、姓名、考试号写在密封线内规定的空格中。 2。本卷分试题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试题序号不要搞错。 3.全卷答案书写要工整,不要随便涂改。书写工整优美者酌加1—3分。 4.本学科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3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5分) 1.根据课文默写。(10分)
① 忽如一夜春风来, 。 ② ?为有源头活水来。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 。 ④ ,直挂云帆济沧海。 ⑤醉翁之意不在酒, 。 ⑥不畏浮云遮望眼, 。 ⑦ ,清风半夜鸣蝉。
⑧李商隐的《无题》中常被后人用来形容“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精神的诗句是 。
⑨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名旬“ , ”与杜甫写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诗句,都形象地描绘出了洞庭湖雄浑壮阔的气势,有异曲同工之妙。
⑩李明同学成绩好且能力强,但他刚转到这个班,不为同学们了解,因此,在班干部竞选中落选了。李老师引述了《(论语)十则》中的两句话“ , ”帮他解开了心中的疙瘩。 2.根据拼音完成词语。(2分) ①名fu 其实②xie 露机密 ⑧如火如tu ④ke 尽职守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i
①孰为汝多知乎 ②虽然受地于先王 ③箪食壶浆 ④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均为南宋豪放派词人的爱国篇章,都采,NT虚实结合的写法,不同在于前者侧重想象,后者以写实为主。
B.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虽写离情别绪,但格调积极乐观,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襟;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虽惜别之情真挚,但未免有伤感悲凉的情调。
C.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与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两首词,风格不同。前者情深意远,含而不露;后者苍凉悲壮,可与唐代的边塞诗媲美。
D.诗言志——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歌颂了田园生活的恬静闲适,包含了作者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曹操的《观沧海》借对大海磅礴气势的描写,寄托了作者叱咤风云的气概和博大的胸怀,表达了作者当时统一拿国的雄心斗壮志。 5.将下面的材料按合理的顺序组成一句单旬形式的广告语(字数基本不变)。(2分) 三阳食品商店有七十年历史 是一家中华老字号商店 以经营宁绍帮南北货商品为特色
6.阅读下面这段话,完成后面的题目。(2分)
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溪水淙淙,都是宇宙的精灵,是大自然赋予人们最美妙的文章和乐章。但这些文章和乐章不是每食人都能读懂的。有的人,泉水叮咚,在他听来是大自然奏出的美妙和谐的音乐;天上的白云,在他看来是大自然铺就的最美最好的图画; , 。而有的人,面对大自然的美景,听到的只是声音,看到的只是颜色,这样的人是无法领略大自然的情趣的。
根据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在文中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文组成排比句。 , 。 7.(1)与下列对联、诗文有关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是:(1分) ①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②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① ②
(2) 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 》中的主人公,主人公 、 的精神品质激励、鼓舞了我国千千万万的读者。(2分)
二、阅读分析(共40分) (一)(10分)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①,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②三横惟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③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④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⑤不在,正见清河⑥,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日:“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⑦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选自《世说新语·自新》)
[注释] ①三横;三个祸害。 ②冀:希望。 ③更:一再。 ④里人:本乡的人。 ⑤平原:陆机,曾任平原内史,文学家。(蓟清河:陆云,曾任清河内史,文学家。 ⑦令名:好的名声。 8.解释加点的词。(4分)
①并皆暴犯百姓 ②竟杀蛟而出
③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 ④且人患志之不立 9.下列加点的“而”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2分)- A.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B.竟杀蛟而出 C.欲自修改_而年已蹉跎 D.温故而如新 10.翻译下列句子:(2分) 。 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11.读了这则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二)(14分)
死海真的很美,人未近前,远远望去,就会发现它仿佛是平铺在世界最低处的一幅精湛的油画。及至临近,但见那里薄雾缭绕,水面岑寂,碧波不惊,人恍若置身虚幻之中。然而,现在你若去死海,会发现附近不时会出现一个大坑,仿佛龇牙咧嘴的怪兽,其态狰狞。那是死海因缺水而导致地下结构发生了变化。
11月上旬,以色列!环境部长对媒体宣布。环境部门新近的研究报告表明,死海正在面临干涸的危机,只有实施彻底的改造工程。才能挽救死海。以色列的研究人员认为:目前死海水位以每年近1米的速度下降,邻近地区的地下水资源也行将枯竭。这样下去,死海将难免从地球上消失的厄运。一些专家和环保人士甚至认为,如果听任目前的状况持续恶化,死海就只能活50年了。
无独有偶,约旦专家也对此做出了类似的预测和警告。约旦大学地质学教授萨拉迈赫就痛心疾首地说,多年的研究发现,在各国的地理书上,都标明死海位于海平面以下392米,但那已是20世纪60年代的老皇历了,现在死海水面的实际高度是海平面以下415米。也就是说,在过去的40年间,死海的水面以每年0.5米的速度下降,近年则更严重。照这个幅度,l0年后,死海的面积将从1050平方公里减到650平方公里。萨拉迈赫说,若不赶紧采取措施,死海在变为一个可怜巴巴的瘦湖后,最终将从人间“蒸发”而去。
死海命运多舛,原因是多方面的。死海地区气候炎热干燥,年降雨量仅为50毫米,年蒸发量却高达140毫米,而连续5年的干旱更使这里恶劣的环境雪上加霜。死海的主要水源是约旦河,约旦河沿岸大量的农业灌溉和居民生活用水又截流了宝贵的水源。此外,近年来,死海地区各种工厂像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严重污染了这一地区的环境。同时,超负荷的旅游业发展也让死海不堪重负。人类过多的索取和消耗,致使死海的海岸线不断后缩,过去10年,有些地段的海岸线甚至后退了10多米,原本距水域近在咫尺的宾馆离海滨越来越远了。
死海是我们栖息的地球上弥足珍贵的自然资深宝库,也是人类难得的人文景观,对它的保护是世界环境和自然保护框架里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为此,有识之士或积极奔走呼号,或身体力行,纷纷投入保护行动中。去年下半年,在欧盟的支持下,一个名为“地球之友·中东分部”的环保机构拉开了“让死海活下去”活动的序幕,其宗旨就是通过不懈地努力,唤醒人们对死海的关爱每呵护意识,恢复死海应有的水位,教死海于岌岌可危的境地。
更为可喜的是,靠近死海的约旦和以色列不光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而且还采取了联袂行动。去年下半年,两国有关部门表示将共同出资约8亿美元,用于死海的改造与开发建设。虽然对具体施工地点尚有分歧,但两国都有意开挖新的运河,向死海注入新的水流,通过提升死海日趋下降的水位来保障它的生命话力。两国还成立了由地质、水利专家和经济学家等组成的联合专家组,对该计划给经济带来的影响进行科学的评估。
死海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含盐量超过一般海水的7倍,那里的盐可供地球60亿人吃800多年。人们还知道,死海是一道罕见的旅游风景线,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纷至沓来。游人尽情地享受着具有治疗疾病、祛除疲劳和美容健体作用的海水,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可以悠哉游哉地在水面漂浮。如果不采取得力措施,死海几十年后可能真的像它的名字一样,不复存在。
12.揣摩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2分)
⑪如果听任目前的状况持续恶化,死海就只能活50年了。
(2)而连续5年的干旱更使这里恶劣的环境雪上加霜。
13.这篇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14.文章主要采用了 的说明顺序。(1分) 15.文中第三节主要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 (1分)
16.联系上下文,你觉得死海命运多舛,并将可能从人问“蒸发”而去的原因有哪些?(3分)
17.文中“让死海活下去”的主要措施指什么? (2分)你能设想出“让死海活下去”的更好办法吗?请试写一条。(1分)
18.文章最后一节介绍了死海对人类的巨大贡献,有人觉得这一节写与不写区别不大,你是如何认为的?说说你的理由。(2分) 、 ,
(三)(16分)
巴西龟曲启示
①我曾见过一只非常美丽的乌龟,壳和头尾都是翠绿色的,在翠绿色的壳上有着深咖啡色的花纹。它的背高高的隆起,就好像是一个篮球的半圆,弧线优美光滑,一点也不像一般的乌龟那样扁平。最奇特的是那乌龟的嘴很大,两边的线条翘起,像是一直在微笑;眼睛炯炯有神,直直对人注视,瞬也不瞬。 ②那美丽的乌龟是在一位画家朋友的画室看见的,我对朋友说:“这辈子没见过如此美丽的乌龟,可惜没有相机,下次一定要来帮它照几张相。”
③朋友向我谈起这只乌龟的神奇,他在巴西旅行时,第一眼看见就爱不忍释,因为没想到世界上有这么美的乌龟,于是百般恳求,出了高价才向原来的主人购得。
④但是双手才能环抱的大乌龟,重达三十公斤,怎么带回来呢?它通过了动物进出口的种种繁复检验,才从海运用货柜托运回来。
⑤“巴西到台湾的货轮开了三个月才到,我心想:万一死掉了,就做成标本。没想到开箱的时候,它还好端端的,明亮的大眼睛突然张开,吓我一大跳。”朋友说。 ⑥然后我们谈起在武侠小说中有所谓的“龟息法”,武功很高的人可以锻炼像乌龟的呼吸一样,达到接近禅定的境界。这“龟息法,既然学自乌龟的本能,乌龟三个月不吃不喝还能存活,就不是不可理解的了。
⑦过了一个月,我去看朋友,带了相机想去拍那只乌龟,万万没想到朋友说:“乌龟死了,这是它的壳,我留下来做纪念。”航行过万里,在木箱子靠着一息都能尚存的乌龟,怎么会死呢?朋友说:“我到南部去开展览,离开一个星期,想想不能每天喂它,离开的时候放了三把熟透的香蕉,回来后少了一把,龟却死了。后来找了一位兽医来看,他说乌龟是撑死的,它把一大把香蕉,一_口气吨完。”
⑧我和朋友抚摸着巴西乌龟留下的壳,内心感慨不已,在极度的黑暗中饥寒交迫还能存活的乌龟:在翠绿的花园水池旁却因为吃得太饱而亡故了,可见
。
⑨因缘是不可思议的,希望远离忧患追求安乐的人,却很少想到忧患给人带来生的勇气,安乐使人丧失活的斗志,这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巴西乌龟,如果心内有知,一定也会有所启示吧!
⑩因缘是不可思议的,巴西乌龟死了,只留下美丽的壳,仿佛它的存在只是为了这个外壳,可是生命失去了,美丽的壳对一只乌龟又有什么意义呢?人也是如此,背负着美丽的名利和权位,以为那是真实的,但是,如果没有鲜活的生命、没有深刻的生活,名利权位只是供人瞻仰的外壳,又有什么意义呢?
⑾因缘是不可思议的,因为长得太美而走向万里漂泊,最后客死异乡的巴西乌龟,如果心内有知,一定会希望自己只是一只长相平凡的乌龟。
⑿不只人的生死可以让我们学习,一只乌龟的生死也可以让我们深思,看到那空留外壳的巴西乌龟,回家时走在忠孝东路上,看到许许多多的人背着外壳在路上行走,那衣着光鲜的女士,有着什么样的内心世界?那西装革履的绅士,又有着什么样的思想和智能呢?
⒀这使得我有一种忧伤的心情:当我们把头和四肢缩起来,缩进一个庸俗的社会化的壳里.和一只乌龟又有什么两样呢? 19.为什么说这是一只美丽的乌龟?请具体回答。(3分) (1) (2) (3)
——————————一——————„—~一—————————————————————~~„„一 一„一^ ‘一 20.“如果没有鲜活的生命、没有深刻的生活,名利权位只是供人瞻仰的外壳,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句话中,“鲜活的生命、深刻的生活”指什么?(2分)
2l.文中⑨、⑩、⑩三节的次序不当,请重新调整,使文章的思路更合理。只要写段落序号即可。(3 分) 22.联系上文,在第⑧节的横线上填上一句话,使上下文语意连贯。(2分)
23.“当我们把头和四肢缩起来,缩进一个庸俗的社会化的壳里,和一只乌龟又有什么两样呢? 结合文章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24.下面对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中的“我”之所以想方设法要把巴西龟带回台湾,是因为它的美丽无比。 B.文章通过一只巴西龟的生死,表达了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思想。
C.文章最后两段,由巴西龟联想到实际生活中的人们,蕴涵着作者对人生的审视与思考,尤其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对那些追求金钱、权势及名利的人的尖锐讽刺与辛辣批评。 D.文章以小见大,睹“物”思“人”,从一只乌龟的生死透析社会,思考人生,联系自然、巧妙,思想深刻。 三、综合性学习(共5分)
25.圣诞节来临前夕,有位网友在网上发表题为“圣诞节取代春节将是必然的趋势,的文章,文章一经发表,引来了不少回帖。有人持同意的观点,但也有许多人表示明确的反对,如果你是一位网友,你将持怎样的意见,请用50字左右的文字阐明自己的观点。(2分)
26.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题为“学习语文要下苦工夫”的作文片段,读后按要求修改。(3分)
①任何学问都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学习语文非下苦工夫不可。大家都知道,语文涉及的知识面广量大,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因此,学习语文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单靠按部就班的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a)鲁迅年轻时为了改变国民精神,决心弃医从文。(b)鲁迅在学生时代就坚持做读书笔记、写日记,手熟笔巧,②为我们留下了大约1000多万字的宝贵财富,从而成为文学大师。(c)马克思精心研读文学名著,谙熟莎士比亚作品的词句,并能背诵海涅、歌德的许多诗句.因此他讲话、作文得心应手。„„(d)这类事例不胜枚举。
可见,凡是善于驾驭语言的人,无不经过一番刻苦的磨炼,③谁能否认不下工夫就能学好语文呢? (1)画线的三句中有两句有语病,请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从论据与论点的关系看,第二节中有一句话应删除,这句话是 (填序号)。
四、作文(60分) 27.有一首歌,歌中唱道:“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以“阳光总在风雨后”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情感真实,语言通顺。 2.文体不限。
3.字数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5.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争取加分。
2006年无锡中考全真语文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共25分)
1.(10分)(每句1分,句中有一字错误则不得分。)
①千树万树梨花开②问渠那得清如许③便引诗情到碧霄 ④长风破浪会有时 ⑤在乎山水之间也⑥自缘身在最高层⑦明月别枝惊鹊 ⑧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⑨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⑩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2分)①副②泄③荼④恪(满分2分,答对一题得0.5分) 3.(4分)①通“智”,智慧②虽然这样③用箪盛饭④靠近 4.(2分)A(陆游不能称之为豪放派词人。)
5.(2分)参考答案:三阳食品商店是一家有七十年历史的以经营宁绍帮南北货商品为特色的中华老字号商店。(句子符合语法,定语次序合理,若有不当,酌情扣分)
6.(2分)参考答案:青山绿水,在他读来是大自然抒写的美妙绝伦的山水诗。(仿写的句子句式要与前文基本一致,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角度最好与上文错开。)
7.(1分)(1)④《聊斋志异》 ②{--I~I演义》(错一处则不得分。)
(2分)(2)保尔·柯察金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坚强不屈献身革命(前两点1分,后一点1分。关于人物的精神
品质,表述不一定强求一致,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分析(共40分)
(一)(10分)
8.(4分)(一题1分)①一起,都 ②最终 ③有时 ④担忧
9.(2分)C(其他三项都是表顺接关系的连词,而C为转折关系的连词。)
10.(2分)古人看重的是“如果早上明白了道理,哪怕晚上就死去”(的品质),何况你的前途还有希望。(关键词“贵”“况”的意思要翻译正确。)
11.(2分)一个人犯错误并不可怕,改tT就能成为有用之才。
(二)(14分)
12.(2分)(1)表示“仅仅”的意思,说明如果不加以治理与保护,死海的末日很快就要来临。强调了问题的严峻。
(2)说明问题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加严重。(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
13.(2分)说明了死海的现状不容乐观,人类要设法让死海活下去。(一定要答到“人类要设法让死海活下去”这一点。意思对即可。)
14.(1分)逻辑 15.(1分)列数字
16.(3分)死海地区气候炎热干燥,年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约旦河沿岸大量的农业灌溉和居民生活用水又截流了流入死海的宝贵水源;死海地区各种工厂拔地而起,严重污染了这一地区的环境;超负荷的旅游业发展也让死海不堪重负。(四点原因写出其中的三点 即可得满分。)
17.(3分)开挖新的运河,向死海注入新的水流,通过提升死海日趋下降的水位来保障它的生命活力。设想言之有理即可,如:适时进行人工降雨或其他。
18.(2分)一般认为n续写这一段能够激发人们对死海的关爱与呵护,救死海于岌岌可危的境地。(言之有理即可。) (三)(16分)
19.(3分)(1)乌龟的头尾和壳是翠绿色的,在翠绿色的壳上有着咖啡色的花纹(2)乌龟的背脊隆起,弧线优美光滑(3)乌龟的嘴大,两边线条翘起,犹在微笑,眼睛炯炯有神(一点1分。)
20.(2分)指真实的、有朝气有活力的生命;人生有深刻的内涵,而自己的生命因此而有意义。 (两点,一点1分。) 21.(3分)4贼》(从作者的思路看,应该由龟及人再到启示。顺序不对则不得分。)
22.(2分)不设置统一答案,示例:困危并不全然可畏,饱足也不尽然可喜。在饱足中的节制可能比困危中的忍耐还要艰难哪!(意思对即可。)
23.(4分)不设置统一答案,示例:当一个人在庸俗的社会里,只知道追求外表的华丽、生活的安乐,只知道追求名利与地位,而不追求生命的鲜活与生活的深刻时,就和一只乌龟没有什么区别。意思在于给人启示:要追求人生的价值,使生命活得有意义。
24.(2分)D(A中“想方设法要把巴西龟带回台湾”的应该是朋友,B、C均与原文的本意不符。) 三、综合性学习(5分)
25.(2分)不设置统一答案,参考如下:圣诞节将不可能取代春节。春节是13亿炎黄子孙共同的节日,她源远流长,在世界华人的心中生根,并将随着中国融入国际社会而目益显示 出她的地位。
26.(3分)(1)②为我们留下了1000多万字的宝贵财富。⑧谁能说不下苦工夫就能学好语文 呢?(一点1分)(2)(a) 四.作文(60分)
27.评分参考意见略,同模拟试卷(一)。 [附参考译文]
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大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一再对此表示庆贺。
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我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最终没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宣扬呢?”周处于是改过自勉,终于成为一名忠臣孝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