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
一个不为0的数乘一个大于1的数,积大于第一个因数;乘一个小于1的数,积小于第一个因数
用简便算法计算
17.8×9+17.8 7.7×10.1 7.7×9.9
=17.8×9+17.8×1 =7.7×(10+0.1) =7.7×(10-0.1) =17.8×(9+1) =7.7×10+7.7×0.1 =7.7×10-7.7×0.1 =178 =77+0.77 =77-0.77 =77.77 =76.23 12.5×2.5×0.8×4 19.7×5.3+4.7×19.7 =(12.5×0.8)×(2.5×4) =19.7×(5.3+4.7) =10×10 =19.7×10 =100 =197
第二单元
1.将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
作(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作它的(对称轴)
2. 在0-9这10个数字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数字是(0)和( 8 )。 3. 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这些学过的图形里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长方形 )、(正方形 )和(圆 )。 4.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
第三单元
知识点:一个不为0的数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0除外),商大于被除数;除以一个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
一、填空、判断
1.两个数相除,商是2.3,如果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除数不变,商是( 23)。(填空)
2. 3.2除1.6用算式表示为( 1.6÷3.2 )
3.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完全相同(√ )。(判断)
4.两数相除,如果商大于被除数,那么除数一定小于1( √ )。(判断) 5. 10÷6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为(1.66…或1.6)。 6. 5.13232…的循环节是(32 )。 二、用循环小数简便记法表示下面各数
①2.4949…写作:2.49 ②25.733…写作:25.73 ③9.10505…写作:9.105 三、把下面各数按从大到小排列起来。
···3.6868 3.6688… 3.6888… 3.68 3.686
···
3.6888…> 3.68 > 3.6868 > 3.686 > 3.6688…
··
·
··
·
四、列式计算。
①48减去1.2与5的积后,再去除21,商是多少? 21÷(48-1.2×5) =0.5
②12.5与1.8的积加上4.32除以0.8的商,和是多少? 12.5×1.8+4.32÷1.8 =20.1 五、解答问题
1.一个盒子里能装10支铅笔,现有43支铅笔,需要几个盒子? 43÷10≈5(个)答:需要5个盒子。
2.做一件上衣用布1.5米,现有布6.9米,能做几件这样的上衣?
6.9÷1.5≈4(件)答:能做4件这样的上衣。
第四单元
知识点:
等式的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性质(二):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一、 解方程(带△的检验)
5ⅹ+15=120 3.8ⅹ-ⅹ=0.56 ⅹ-0.85ⅹ=3 解:5x+15-15 =120-15 2.8x=0.56 解: 0.15x=3
x=105 2.8x÷2 .8=0.56÷2.8 0.15x÷0.15=3÷0.15 X=21 x=0.2 x=20
7ⅹ+3ⅹ+26=74 △ⅹ+0.7ⅹ=5.1 6ⅹ-9×4=36
解: 10X+26=74 解: 1.7X=5.1 解: 6X-36=36
10X+26-26=74-26 X=3 X=12 X =48
二、 看图列方程解答
3X-25=200 X+120=250 解: X=75 解: X=130
4X=60 4X+4=36 解: X=15 解: X=8
4X=36 (X+5)×2=28
解: X=9 解: X =9
三、 列方程解答
1. 15加上一个数的2倍等于38,求这个数。
2. 一个数的3倍比它的一半多7.5,求这个数。
四、 列方程解应用题
1. 小红和小丽去买一种奥运纪念邮票,小红买了10张,小丽买了8张,小红比小丽多用了6元,每张邮票多少元?
2. 白云山小学本学期转入38人,转出24人,现在一共有学生845人。白云山小学上学期有学生多少人?
3. 家与李红家相距840米。去给李红送书,为节省时间,两人同时从家出发。平均每分钟走63米,李红每分钟走57米。几分钟后两人相遇?
4. 某校学生订书,五六年级共订720本,六年级订的本书是五年级的1.5倍。五六年级各订书多少本?
5. 商店运来3筐苹果和4筐梨,一共重480千克。已知每筐苹果重千克,每筐梨重多少千克?
第五单元
知识点:
①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用字母表示:S=ah 三角形面积公式用字母表示:S=ah÷2 梯形面积公式用字母表示:S=(a+b)h÷2 ② 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边长为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③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④ 计算成堆木材方法:(顶层根数+底层根数)×层数÷2 一、 填一填 1. 单位换算
5.3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 5600平方米=( )公顷
6平方分米1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1.25平方千米=( )公顷 1时15分=( )时 1时15分=( )分
2.把用木条钉成的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 ),周长(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高是4厘米,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 )
4.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高是4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底是( )。
5.一个梯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上底是2厘米,下底是4厘米,那么这个梯形的高是( )。
6.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三角形的面积大24cm2,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cm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cm2. 二、仔细观察再计算 1.(求图形面积)
①
2. 求阴影部分面积
②
① ②
三、 解决问题 1.
② ③
4.一片杨树林长500米,宽80米。这片杨树林的面积有多少公顷?
5. 6.
第六单元
知识点:
1.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2.质数(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如:2 一、填空
1.按是不是2的倍数,自然数可以分为( )和( ),按因数的个数自然
数可分为( )、( )、1和0.
2.最小的奇数是( ),最小的偶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最小的质数是( )。
3.一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 )。 二、判断
1. 9是倍数,3是因数 ( ) 2. 末尾是5的数都是5的倍数。 ( ) 三、分解质因数
65 30 51 39 四、解答
1. 老师把一些糖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刚好可以分完;分给5个小朋友也刚好可以分完,还知道这些糖果不到50块,问老师手中的糖果最多有多少块?最少有多少块?
2.把一些桃子平均分给7只猴子,正好剩1个;如果平均非给8只猴子,也正好剩1个。这些桃子至少有多少个?
3.用32个小正方形摆出一个长方形,可以怎么摆?(提示:说出摆出的长方形长宽各是多少就可以)
第七单元
知识点:
选择绘制统计图时,如果只需要表示数量的多少,应选用条形统计图;如果需要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则应选用折线统计图。
智慧广场
1. 小鑫、小彤、小建3个同学排成一行照相,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2.用0~3四张数字卡片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数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